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使用多模态MRI量化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患者疾病相对早期脑深部灰质改变,并探究其与白质病变及临床残疾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40例RRMS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组,行3D-T1WI、3D-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定量磁敏感图(quantitative sensitivity mapping,QSM)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获得灰质核团体积、定量磁化率值(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value,QSV)、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值及白质病灶体积(white matter lesion volume,WM-LV)。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灰质核团体积、QSV、FA和MD值差异,相关分析评估核团各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纤维束空间统计分析(TBSS)法同时研究早产及足月局灶性脑白质损伤(PWML)患儿的MR 扩散张量成像(DTI)多参量变化特点。材料与方法分别纳入接受常规MRI及DTI扫描的21例早产和25例足月PWML患儿,并选择与之匹配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所有新生儿DTI数据进行后处理及TBSS分析,比较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平行扩散率(AD)、垂直扩散率(RD)在早产PWML和对照间、足月PWML和对照间的差异。结果在早产及足月PWML中,均发现FA值在内囊后肢、视辐射、胼胝体压部、胼胝体体部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足月PWML中白质改变的范围更广泛,还可见于胼胝体膝部、放射冠、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白质区内,且FA值降低的同时还伴随着M D及R D值的显著升高。结论 TBSS技术可发现新生儿PWML的脑白质损伤区域并不局限,早产和足月儿PWML存在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脑白质损伤或/和发育延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异位灰质及其周边白质纤维束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中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MRI证实的脑灰质异位患者DTI图像。观察DTI及DTT图像灰质异位区周围脑白质形态,并在DTI图像上测量异位灰质及其周围脑白质、对侧脑白质及正常位置脑灰质各向异性分数(FA)值,比较异位灰质区脑白质与对侧大脑半球相同位置脑白质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比较异位灰质区与正常位置灰质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0例患者中Ⅰ型室管膜下型灰质异位有2例;Ⅱ型皮层下灰质异位有5例;Ⅲ型带状性灰质异位有1例;兼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又出现Ⅳ型即混合型有2例。异位灰质区脑白质走行发生异常,呈受压推移或聚拢改变,无消融;异位灰质区脑白质与对侧大脑半球相同位置脑白质区的FA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435,P=0.669);异位灰质区与正常位置灰质间的FA值大致相同(T=-0.000,P=1.000)。结论:异位灰质区白质纤维束形态发生改变,FA值与对侧白质纤维束相比,无明显下降;DTT可清晰显示异位灰质区脑白质的走行方向及形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DTI技术比较7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术前和术后脑白质的改变来探讨内囊前肢脑深部电极刺激的治疗机理。方法7例接受内囊前肢脑深部电极刺激手术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术前和术后分别行3T MRI和DTI检查,进行以体素为基础的部分各向异性(FA)和平均扩散率(MD)值比较,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在双侧额叶前部、内囊前肢、桥脑前上部和扣带回前部发现了明显的FA值下降和MD值增高,除了扣带回的MD值外其余部位的数值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部脑电极刺激可能是通过破坏扣带回和额部的白质纤维素来达到治疗目的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脑和基底节神经核团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帕金森病(PD)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27例PD患者(PD组)及23例正常人群(对照组)的临床及MR资料。对两组进行常规MR平扫及DTI检查,测量各受试者双侧黑质、红核、尾状核头、丘脑、苍白球、壳核的DTI参数,包括各项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比较各核团FA和MD值在PD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分析存在组间差异的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以及和病程、Hoehn-Yahr分级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部分(UPDRS Ⅲ)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D组黑质、尾状核头、丘脑、苍白球及壳核的FA值均低于对照组,尾状核头MD高于对照组(P <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示联合应用黑质、尾状核头、丘脑、苍白球及壳核的FA值和尾状核头的MD值诊断P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1,均明显大于各参数单独应用于诊断PD的AUC(P < 0.05)。尾状核头MD值与PD患者UPDRS Ⅲ评分呈正相关(r=0.402, P=0.038),丘脑FA值与PD患者Hoehn-Yahr分级(r=-0.490, P=0.009)、UPDRS Ⅲ评分(r=-0.547, P=0.003)呈负相关。结论中脑、基底节神经核团DTI参数有助于PD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联合应用多个核团DTI参数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下探讨不同灰质核团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对帕金森病前驱期(prodromal Parkinson′s disease, pPD)的诊断与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20例pPD患者作为病例组(pPD组),同时选取2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HC组),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DTI检查,运用DSIstudio软件对所有被检者的DTI图像进行后处理,自动提取pPD与HC组患者基底节、中脑、脑干多个相关灰质核团各参数(FA、MD、AD、RD)值,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各参数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能;并且对各组参数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PD组与HC组基底节、中脑、脑干多个相关灰质核团、多个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下,最佳阈值为0.63时,诊断pPD的AUC为0.964,鉴别诊断两组的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2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探测cuprizone(CPZ)诱导的C57BL/6小鼠脑白质脱髓鞘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CPZ诱导的脑白质脱髓鞘损伤是否具有区域选择性。材料与方法 C57BL/6小鼠各10只,分别喂养常规饲料(正常组)及喂养均匀混有0.2%CPZ的饲料(CPZ组),4周后进行T2WI及DTI检查(所有检查均在安捷伦7.0 T动物MR仪上完成)。利用体视觉分区分析法对脑白质区标准化T2信号强度(相应部位T2信号强度与侧脑室信号强度之比)、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值)、平均扩散率(MD)、轴向扩散系数(AD)及径向扩散系数(RD)进行测量。感兴趣区(ROIs)包括大脑皮层(CTX)、海马(HP)、尾状核(CP)、丘脑(TH)。上述5组数据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PZ组标准化T2信号强度在大脑皮层、海马、尾状核出现明显下降(P〈0.01),在丘脑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119)。CPZ组大脑皮层、海马、尾状核FA值明显下降(P〈0.05),丘脑FA值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178)。在FA值出现明显下降的三个部位(大脑皮层、海马以及尾状核),MD值及径向扩散系数RD均出现明显升高(P〈0.05);轴向扩散系数AD均呈下降趋势,但仅在大脑皮层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基于7.0 T的扩散张量成像对探测CPZ诱导的C57BL/6小鼠脱髓鞘损伤均十分敏感,能反映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另外,大脑皮层、海马以及尾状核较丘脑对CPZ的诱导可能更敏感。研究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相对于轴向扩散系数的下降,此动物模型FA值的下降更依赖于径向扩散系数的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并基于体素水平分析健康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脑白质结构的年龄变化。方法:选择3组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扩散张量成像,青少年11~13岁组、16~18岁组及年轻成年人23~25岁组。分别对部分各向异性值(FA)、平均扩散系数(MD)与年龄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并进行t检验分析不同年龄组间差异。结果:在青少年期发育阶段内囊、额叶和顶叶以及胼胝体等结构的FA值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随年龄显著升高。额叶、顶叶及颞叶周边白质的MD值与年龄呈负相关,随年龄增加MD值显著下降。MD值下降与FA值增加很少重叠,反映脑白质不同的生理发育过程。结论:应用扩散张量成像可以动态观测在青少年阶段脑白质结构的发育成熟过程,既有包含脑白质密度的增加也有白质组织结构的完善,FA与MD值变化反映脑白质不同的生理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所致感音性耳聋(SNHL)患儿听觉通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CMV感染所致SNHL的患儿31例,其中双侧听力受损(BPHL)组13例、单侧听力受损(UPHL)组18例[分为听力受损侧(lpsi亚组)和未受损侧(con亚组)];;无听力损伤的患儿36例(对照组)。采用DTI技术获得各组双侧下丘和外侧丘系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轴向扩散率(AD)、径向扩散率(R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BPHL组双侧下丘、外侧丘系FA值减低、RD值增高(P均<0.001)。与con亚组相比,lpsi亚组FA值减低、RD值增高(P均<0.001)。与对照组比较,lpsi亚组双侧下丘和外侧丘系的FA值减低,双侧下丘RD值增高(P均<0.001);与con亚组比较,BPHL组外侧丘系的FA值减低、RD值增高,且双侧下丘的RD值增高(P均<0.001)。双侧下丘FA值与听觉阈值呈负相关(r=-0.966,P<0.001)。IC和LL区的MD和A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MV感染所致SNHL患儿的听觉通路脑白质发生了明显改变,提示脑白质髓鞘脱失或髓鞘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儿童脑发育迟缓的检测价值。方法:以100例发育迟缓患儿为对象,以同期100例神经系统查体阴性在我院行颅脑MRI检查的发育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均接受DTI检查,对比两组儿童均扩散率(MD)值、部分各向异性(FA)值。结果:发育迟缓组额叶、颞叶、枕叶、半卵圆中心MD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白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内囊后肢、内囊前肢、视放射FA值比较无差异(P>0.05);发育迟缓组额叶、颞叶、枕叶、半卵圆中心FA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TI检查显示发育迟缓儿童脑白质浅部FA值低于正常儿童,MD值高于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硬化早期胼胝体的DTI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早期常规MR扫描表现正常的胼胝体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改变。方法:20例病程相对较短(平均2.3年)的MS患者和20个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进行MR扫描,获取高分辨常规MRI(T1WI、T2WI、FLAIR)图像及DTI图像,获得表现正常胼胝体(NACC)和额、枕区的表现正常白质(NAWM)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值和平均扩散系数(MD)值。结果:早期MS患者的NACC与正常对照比较其FA值显著下降(P<0.001)、MD值显著增加(P<0.001),但早期MS患者额、枕区的NAWM和正常对照比较其FA值(P=0.216)、MD值(P=0.67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ACC区的平均MD值和反映脑实质中央性萎缩的Evans指数间存在相关性(r=0.648,P=0.043)。结论:定量磁共振弥散张量值(FA值和MD值)的变化表明MS疾病早期损害优先出现在胼胝体,胼胝体的结构特点可能是其在MS早期易受损害的重要原因。定量DTI可用于监控和评估早期MS患者NACC的改变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联合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探讨其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常规MR及弥散张量成像,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其中9例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16...  相似文献   

13.
高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818-6820
目的 应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SIVD)患者脑白质弥散张量变化的特点.方法 对45例SIVD患者和45例年龄匹配的正常非痴呆对照者,测量感兴趣区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比较其脑白质的弥散张量改变.结果 在SIVD患者中左额叶前部皮质下白质的FA值小于右侧,而ADC值大于右侧.与对照组比较,SIVD患者在双侧额叶前部皮质下白质、侧脑室前后角区白质和胼胀体膝部弥散张量改变.双侧额叶前部皮质下白质的FA值与MMSE评分正相关.结论 不同脑区的FA、ADC等弥散张量参数变化特点可能为SIVD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0T MRI脑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诊断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价值.方法 对50例MC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使用SIEMENS 3.0T MRI扫描,包括:头颅常规扫描、海马扫描和DT...  相似文献   

15.
张帅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7):3841-384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白质疏松症fLA)认知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腔隙性脑梗死伴发脑白质疏松症患者(LA组)及8例单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U组)和8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行常规MRI及DTI检查。测定兴趣区分数各向异性f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对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A组与LI组、正常对照组比较,FA值降低,ADC值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兴趣区是双侧额叶白质、右侧海马、胼胝体膝部及压部俾〈0.05)。各部位FA值与MoCA评估得分呈正相关。结论LA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部位以双侧额叶白质、胼胝体受损为主。DTI可以发现常规MRI检查所不能显示的脑白质的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DAI患者(DAI组)及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测量胼胝体压部、丘脑及额叶白质的表面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进行比较.结果:DTI显示,与对照组比较,DAI组胼胝体压部、丘脑及额叶白质FA值和ADC值均较低(P<0.01),胼胝体FA值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正相关(P<0.01).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用于诊断和评估DAI非常敏感,并可动态观察DAI的临床转归过程,有助于提示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豆状核(苍白球、壳核)损害的扩散特点。方法对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未经治疗的1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及15例年龄、性别匹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颅脑MRI扫描,包括常规MRI平扫及DTI扫描,测量豆状核(苍白球、壳核)的部分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系数(MD)、第一本征值(λ1)、第二本征值(λ2)和第三本征值(λ3),比较两者的差异性。结果(1)苍白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LD患者FA值减低(t=2.24,P=0.035),MD值升高(t=4.10,P=0.000、),λ1值升高(t=3.96,P=0.001),λ2值升高(t=3.17,P=0.005),λ3值升高(t=2.56,P=0.02)。(2)壳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LD患者同样表现为FA值减低(t=2.35,P=0.028),MD值升高(t=5.13,P=0.000),λ1值升高(t=5.32,P=0.000),λ2值升高(t=4.22,P=0.001),λ3值升高(t=4.15,P=0.001)。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豆状核损害表现为FA值的降低,MD、λ1、λ2、λ3值的升高,DTI可提供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豆状核在扩散水平损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RI)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分析ALS的颅脑弥散张量成像(DTI)特点,评价MRI及DTI在AL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9例AL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颅脑MRI呈现皮质脊髓束(CST)异常改变者构成MRI阳性组,共10例,无异常改变者构成MRI阴性组,共39例;此外,对1例患者的DT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结果进行单独分析.[结果]MRI阳性者共10例(占20.4%);MRI阳性组的起病年龄较MRI阴性组小,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锥体束征较MRI阴性组明显( P <0.01);两组的病程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DTI显示CST等广泛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值(FA)减低,DTT示CST严重缺失.[结论]虽然颅脑MRI呈现异常改变与ALS临床表现有一定关系,但在临床诊断ALS的患者中,MRI阳性率较低,可见MRI对ALS并不敏感,仅作为参考标准,而DTI技术可能对ALS的诊断有所帮助,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