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B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10例,其中Vancouver分类B1型3例,B2型2例,B3型5例。B1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加钢丝环扎治疗;B2型骨折行切开复位,钢丝或线缆固定,加长股骨柄翻修;B3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加长股骨柄翻修,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加钢丝环扎固定。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27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X线片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骨折愈合,患肢恢复行走功能为治疗成功,而骨折未愈合、假体松动、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需要再次手术治疗者为治疗失败。结果10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假体无松动、感染等并发症,治疗成功率100%。9例患者自由行走,1例需要助行器帮助。最后一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为83分。移植骨板与宿主骨骨性愈合,股骨皮质厚度增加3~5mm。结论假体稳定性和局部骨骼条件是影响VancouverB型骨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VancouverB型骨折不同亚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重建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不但能提供固定支撑作用,而且可促进骨折愈合,增加局部骨量和改善骨强度,显示出较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以期防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方法 1995—2005年收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患者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54—78岁,平均62.1岁。原发病包括股骨颈骨折4例,病理性股骨颈骨折1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5例,骨性关节炎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例,人工关节翻修术后3例。8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3—6周,1例在闭合复位时死亡,10例在闭合复位失败后或有明确脱位原因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结果 8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3—6周后获得成功。2例患者经闭合复位后再次失败,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获得成功。8例闭合复位不成功直接手术切开复位获得成功。术后随诊2年,未再出现脱位现象。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82分(72—96分)。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脱位由多种因素造成,强调以预防为主,全面分析和研究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使关节周围组织张力、关节位置和头臼间的匹配关系达到最佳,并选用合适的假体,才能彻底避免髋关节不稳定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3月-2013年2月15例行骨水泥型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均采取骨折复位内固定.骨水泥叠加技术固定假体;骨折发生时间为髋关节置换术后10d~3年,按Vancouver骨折分型:B2型11例,B3型4例。术后6个月对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观察术后疗效。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X线片检查骨折均愈合良好,假体稳定,位置安放合适;无感染、无内固定物及关节假体移位、断裂发生。髋关节功能Harris平均83分(76~87分)。结论骨水泥叠加技术是骨水泥型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伤致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1998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伤致假体周围骨折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年龄52~7l岁,平均59岁。其中自行跌伤4例,交通伤l例。原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原发病:3例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例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施行全髋关节置换4例(5髋),股骨头置换1例。外伤致髋关节骨折距原髋关节置换时间为1个月~17年。按Vancouver假体周围骨折分型标准,B型3例,C型2例。2例(B型l例,C型1例)采用牵引行保守治疗,2例(B型)应用加长柄关节翻修术及形状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或钢缆捆扎治疗,l例(C型)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结果 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5年,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伤致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比较困难,由于骨折部位、原置换假体有无松动、患者骨质量、身体状况的不同,选择的治疗方案也不同。Vancouver假体周围骨折分型标准及治疗方案是较好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5.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股骨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11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男4例,女7例;年龄47~77岁,平均62.3岁。分别进行非手术治疗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翻修假体以及各种植骨治疗。结果 9例骨折均获得愈合,髋关节功能均得到改善,2例患者出现骨不连。结论 应注重对假体周围骨折的预防;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骨折类型、假体是否松动以及局部骨质有无缺损现象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假体周围感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诊断及治疗上都比较棘手,常导致假体置换失败。海南边防医院1999年2月-2007年12月共收治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10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效果尚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患者中男4例,女6例,年龄47~85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增加,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日渐增多,与没有假体存在的股骨骨折相比,其治疗难度更大,尤其是对高龄体质差伴有骨质疏松或骨量丢失者,更应慎重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2002-2006年我们采用钢板钛缆系统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1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组配柄对骨缺损情况下全髋股骨翻修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12月至2006年6月,应用Link MP^TM翻修组配假体共进行56例股骨翻修术。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38~77岁,平均58.8岁。翻修原因:无菌性假体松动48例,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7例,股骨干骨折假体周围骨折1例。感染性股骨翻修均为Ⅱ期翻修。术中取出假体:水泥型30例,非水泥型26例。股骨缺损采用Mallory分类:Ⅱ型5例,ⅢA型22例,ⅢB型28例,ⅢC型2例。术中植骨12例。使用钢缆钢丝固定28例。术中并发症:大转子部分劈裂1例,股骨干骨折3例,骨干皮质穿孔1例。结果对手术半年以上的52例患者进行随访,时间8~56个月,平均31、78个月。翻修组配假体远端均无移位,假体中置,仅1例近端假体下沉1、5cm。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6分(22~52分),最后随访平均89分(70—94分)。无明显肢体不等长和大腿疼痛,无关节脱位。结论应用组配假体进行涉及近端明显骨缺损的全髋关节置换翻修的方法中期疗效满意。其优势是可以调节长度、偏心距、前倾角,可以独立匹配远近端股骨,从而达到初始的与长期的假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在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瘤段广泛切除后,采用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重建。结果 28例患者术后根据Ennek ing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85%。随访4~48个月,其中20例患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8例复发或转移。结论人工假体置换重建膝关节周围骨肿瘤手术可改善膝部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早期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严重并发症少,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全髋置换术后首次X线平片在评估假体稳定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初次全髋置换术患者53例,观测术后首次术侧髋关节正位片中假体周围骨质情况、人工髋臼的前倾角和外展角、假体柄位置;与其后1 a内复查片对比,观察假体的变化。结果术后1 a内发生假体不稳定共6髋,其中脱位3髋,假体周围骨折1髋,假体与骨界面之间出现连续宽度大于等于2 mm的透亮线2髋。术后首次X线平片中的假体周围骨质情况、人工髋臼的前倾角和外展角、假体柄位置均与假体稳定性的判断密切相关,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首次X线平片能预测短期内发生假体不稳定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假体内固定术后周围骨溶解的DR及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证实的3例关节术后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3例均表现为溶骨性膨胀性骨破坏,伴残留死骨。结论:假体周围骨溶解不仅发生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也可发生于其他内固定术后,临床应关注关节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发生,选择适宜假体,减轻磨损,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2002年7月-2006年12月54例髋关节置换术中出现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分型使用Mallory分型系统,采用X线平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对于稳定的Ⅰ型骨折和Ⅱ型骨折行钢丝环扎术,对近端骨折片完整的稳定Ⅱ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假体不稳定的Ⅱ型骨折予以更换长柄非骨水泥假体,Ⅲ型骨折更换加长柄或采用LCP钢板进行固定。所有合并骨质疏松的骨折辅助异体骨板支撑植骨。术后随访5~52个月,平均23.5个月,除1例MalloryⅠ型骨折外其余全部愈合。随访期内假体无松动或下沉。Harris评分平均94.5分。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多能顺利恢复功能。钢丝环扎、长柄假体、异体皮质骨板支撑植骨是治疗不同类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方法,对近端骨折片完整的稳定的Ⅱ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疗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非感染性人工髋关节翻修术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感染性人工髋关节翻修的原因、术中常见的困难及对策。方法1994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8例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42~87岁,平均65.5岁。左侧13髋,右侧15髋似体松动14例、臼松动11例,柄松动3例;股骨侧假体下沉4例;髋臼磨透3例;股骨柄似体过长3例;合并股骨假体周围骨折1例;股骨柄穿通皮质1例;头臼不匹配1例;臼后倾1例。股骨柄假体15例取出顺利,13例取出困难,结果翻修成功27例。失败1例。全部患者经6个月-8年随访,平均3年7个月、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45分,随访时评分平均为84分。结论(1)无菌性松动和医源性错误是非感染性人工髋关节翻修的主要原因;(2)人工关节翻修手术难度大,术前要做好周密的准备,没有手术经验的医师尽量不要尝试;(3)股骨柄假体取出困难是髋关节翻修中常见的难题,骨水泥型更为突出;(4)术后科学的康复锻炼对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采用锥形股骨柄假体生物学固定对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sty,THA)后的假体周围骨改建及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03年1月-2005年1月采用锥形股骨柄假体生物学固定行THA的高龄患者(70~90岁)30例(34髋).对术后及随访X线片的影像学资料、术后及随访中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的手术前、后假体周围骨密度资料进行分析,临床疗效采用Harris标准评定,并以Kaplan-Meier法评价股骨假体的使用寿命.结果 4例死于肺癌,余26例(30髋)获5~7年(平均6年)随访.术后X线片测量显示12髋1年内假体下沉<1.5 mm,无假体松动.增生性骨反应见于Gruen 2,3,4,5,6,11,12区;吸收性骨反应见于1,7区.DEXA检查显示骨密度增加在2,3,4,5区,骨密度减少主要发生在1,6,7区.术后6个月内,2,5区的骨密度增加速度最快(P<0.05),2年后各区骨密度改变趋于稳定(P>0.05).术后1年内的假体周围总骨密度减少较多(P<0.05),手术2年后的假体周围总骨密度基本无改变(P>0.05),只是骨量从股骨近端到远端呈区域性重新分布.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从术前38.56±8.21提高至最近随访时的86.32±6.01,假体6年存留率达100%.结论采用锥形股骨柄假体生物学固定对高龄患者行THA后的假体周围具有良好的骨改建模式,且中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因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8年2月接受治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共34例,根据分型结果给予其针对性治疗.治疗后进行两年随访,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假体均稳定;其骨折愈合良好,没有出现疼痛、畸形愈...  相似文献   

1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2002~2008年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骨科共收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16例。骨折发生时间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5年,按Vancouver骨折分型为:A型2例,B1型6例,B2型3例,B3型3例,C型2例。非手术治疗3例,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8例,行长柄假体柄翻修联合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术2例,骨水泥长柄假体翻修术1例,长柄股骨假体柄翻修联合同种异体皮质骨板、形状记忆合金环环抱器固定术1例,单纯钢板钢缆系统固定1例。术后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观察关节功能。结果除1例B2型患者术后第4天发生肺栓塞死亡外,其余15例均得到1~4年随访。术后半年X线片检查骨折均愈合良好,无感染、无内固定物及关节假体移位、断裂发生。术前Harris评分35分,术后1年评分80分9例,70~80分7例。结论应针对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不同Vancouver类型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全涂层股骨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的X线表现和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15例患者15髋采用全涂层表面微孔股骨柄假体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男6例,女9例;年龄58~82岁,平均66岁。翻修原因:无菌性假体松动10例,感染性松动2例,假体松动、股骨骨折2例,股骨假体位置不良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手术前、术后定期X线评价。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问1~5年,平均2.3年。术前平均Harris评分为42分,最后随访时增加至89分。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个月后完全负重,原有髋关节疼痛缓解。在最后随访时,有14例股骨柄假体获得骨长入固定,有1例获得稳定的纤维固定。并发症包括股骨干骨折2例,其中1例为股骨柄尖端处无移位骨裂,1例为股骨假体柄远端穿出股骨皮质,术后脱位1例。本组中无假体固定失败的患者。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结论全涂层非骨水泥股骨假体是髋关节翻修股骨侧的良好选择,近期X线和临床效果满意,对个子矮小的患者选用加长翻修柄应慎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性研究2007-03~2010-08治疗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例,根据Vancouver分型B1型3例、B3型3例、C型2例。B1型病例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牢固固定骨折,B3型病例采用股骨加长柄行翻修术外加同种异体结构骨植骨钢缆环扎术,C型病例均采用柄部单皮质骨螺钉内固定远端骨折部双皮质螺钉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8~24个月,股骨假体固定可靠,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患肢无疼痛、无肌萎缩,功能恢复正常,Harris评分平均83分。结论: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治疗应根据其综合情况及骨折分型采用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X线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X线表现,以期提高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病因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由于出现并发症而行翻修术的病例,观察其X线表现,并通过与手术对照以评价X线对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术后诊断股骨柄无菌松动34例,髋臼假体无菌松动13例,X线表现为假体周围≥2mm的轮廓与假体形态一致的透亮带伴或不伴假体移位;感染伴股骨柄和(或)髋臼假体松动4例,X线表现为假体周围≥3mm的轮廓与假体形态不一致的透亮带和(或)假体移位,同时伴有骨质破坏、窦道形成等;股骨头脱位6例,X线2例表现为股骨头位于髋臼外,2例表现为股骨头中心型移位,2例表现为股骨头在髋臼假体内不对称。结论 透亮带和假体移位是松动最重要的X线表现,透亮带的形态和窦道的形成有助于鉴别感染性和无菌性松动。髋臼内股骨头位置的不对称或股骨头完全位于髋臼外为股骨头半脱位或脱位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注射隆乳术及其并发症的MRI表现,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5例经MRI检查的PAHG注射隆乳术后患者,分析隆乳假体及并发症的MRI表现。结果:25例50乳,正常3例6乳,硬结10例12乳,感染6例7乳,无菌性炎症2例4乳,血肿1例1乳,水凝胶扩散14例20乳,MRI可明确显示乳房内假体的信号、形态、位置、假包膜及向周围组织扩散情况。结论:MRI可明确PAHG注射乳房假体的位置、类型,观察隆乳术后各种并发症,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