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符合 CCMD—Ⅰ诊断标准的35例躁狂症为对象,以 HPLC,BRMS 为工具,在六周时间内详细观察了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疗效和血药浓度动态变化,探讨了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表明:(1)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的有效率为76.7%,见效时间较快,在1周内能全面改善躁狂症状;(2)临床疗效与血药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62),有效组血浓度明显高于无效组(P<0.02)。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国产卡马西平 (CBZ)在躁狂症临床治疗中的实用性。 方法 :对 2 3例符合 CCMD- 2 - R躁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 ,CBZ治疗剂量 0 .6~ 1.2 / d。以躁狂量表 (BRM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评定疗效和疗效指数 ,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定副反应和安全性 ,以TESS总评 B项分评定痛苦程度和耐受性。 结果 :CBZ总有效率 6 4% ,显效率 5 6 %。副反应发生率84% ,有 3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退出。平均疗效指数 (1.0 4± 0 .5 6 )。总评 B项分接近 2分 ,呈中度痛苦 ,勉强耐受。 结论 :CBZ治疗躁狂症不失为一种有效药物 ,但临床实用性一般 ,不宜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4.
卡马西平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振晓  于相芬 《上海精神医学》1993,5(3):162-162,161
作者应用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10例,并与碳酸锂治疗15例对照,结果发现两者疗效近似,卡马西平是一种理想的锂替换药物。  相似文献   

5.
国产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疗效和血浓度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卡马西平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996年9月至1997年12月间住院的TD患24例,进行卡马西平双盲对照研究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有效、无效分别为4、5、3例;对照组为0、1、11例。两组间存在显性差异(p<0.01),卡马西平组疗效明显优于空白剂组;卡马西平组治疗前后AIMS分值明显降低,与空白剂组存在显差异。说明卡马西平对TD有较好的疗效,不失为临床值得应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卡马西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卡马西平、氯氮平对63例男性精神分裂症进行了为期8周的双盲对照研究,采用BPRS、SAPS、SANS、TESS进行评定,结果氯氮平有效率为94.12%,卡马西平有效率为72.4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1982年10月至1985年9月用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69例,除去3例治疗不满7天,现将66例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60例,女6例;年龄16~68岁,  相似文献   

9.
用国产卡马西平治疗了符合我国1984年诊断标准的35例躁狂症病人,以HPLC测定血药浓度,用副反应量表记录不良反应。在6周时间内详细观察了不良反应及其与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发现:64.7%的病人发生了不良反应,常发生在用药初期,多数病人都能耐受,2周后大多数不良反应能自行缓解。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血药浓度水平有关。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昏、恶心呕吐和皮肤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合并氯氮平治疗躁狂症的疗效。方法:对符合CCMD-2-R中躁狂症(伴精神病性症状)诊断标准,自然入组。应用卡马西平合并氯氮平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卡马西平合并氯氮平治疗躁狂症效果显。结论:应用卡马西平合并氯氮平治疗躁狂症疗效快,缓解完全。  相似文献   

11.
迟发性运动障碍(TD)是长期大量使用神经阻滞剂所引起的特殊而持久的锥体外系反应[1]。长期以来对TD的治疗缺乏特异性对抗药物,近年来国内文献个案报道卡马西平对TD有疗效[2,3]。为了进一步探讨卡马西平对TD的疗效而采用双盲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资料 1研究对象:按照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4]对住院男性病人逐个检查,共筛选出TD可疑者28例,然后对TD可疑者停用原抗精神病药2周,再用AIMS量表进行评定,分值≥5分者并排除缺齿所致口舌运动障碍和习惯性抽动等各种非TD患者最后确诊TD共26例。将TD患者随机编入…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卡马西平浓度的测定方法,通过对健康自愿者药—时曲线分析,确定卡马西平在体内符合一室模型、一级动力学代谢.本文所得出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和个体差异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14.
卡马西平与舒宁治疗酒精戒断反应的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llers 等假设,对乙醇的耐受性和依赖性将导致 CNS 的神经生理学改变,表现为对神经元兴奋的抑制效应、冲动的传导和神经递质的代偿作用。当酒中毒减轻或消除时,这些适应性反应可能很快发生病理性变化,并在 CNS 中形成高度兴奋状态。Ballenger等指出,边缘系统的激活可能是反复引起严重戒断反应的神经病理学基础。这种激活将引起行为、认知、情感的改变,甚至出现精神病性表现以及在酒中毒后期出现癫痫发作。卡马西平具有延缓激活的发展和抑制激活灶形成的作用。对于已有数次戒断反应发  相似文献   

15.
卡马西平与碳酸锂对躁狂症预防效果的对照研究刘华,屈传强,李传平,闫燕自七十年代发现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对躁狂症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CBZ的研究,肯定了CBZ对躁狂症的治疗作用。但对其预防效果如何,国内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66例躁狂症治愈出院后继续维持服用卡马西平或碳酸锂的病人,进行了三年的随访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卡马西平的预防效果有效率为81.82%,碳酸锂为77.27%,两组预防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无效者在平均间隔时间、严重程度、有无不良精神刺激及有无既往发作史方面也未见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利培酮治疗躁狂症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利培酮治疗躁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采用开放性治疗以碳酸锂对照,对躁狂症分别给于利培酮片及碳酸锂片,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本院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躁狂症诊断标准,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为22~44分;无严重躯体疾病。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利培酮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6.9±11.8)岁。碳酸锂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7.4±12.3)岁。两组以上各项及BRMS评分均无差异(P均>0.05)。两药均从小剂量开始,2周后加至治疗量。利培酮治疗剂量5mg/d。碳酸锂治疗剂…  相似文献   

18.
刘军 《四川精神卫生》1995,8(3):192-193
卡马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江苏省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24002)刘军卡马西平(CBZ),自从1970年日本柴原等人报导[1]在精神科临床应用后,目前对躁狂抑郁症、脑器质性精神病的疗效已被公认[2-6],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尚有争议,现就我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随机对62例躁狂发作患者分别以卡马西平及碳酸锂治疗,采用BechRafaelson躁狂量表(BRMS)评定临床疗效,并对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副反应逐一登记。结果两组疗后BRMS分值均大幅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卡马西平副反应发生率低而轻微。结论卡马西平用于治疗躁狂发作,疗效肯定,与碳酸锂疗效相近,且副反应较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利培酮治疗躁狂症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利培酮对躁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90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利培酮组30例,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30例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8周末分别评定Young氏躁狂量表(YM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以了解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用利培酮组、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治疗第2、4、6、8周末YMRS、PANSS总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4、6、8周末TESS总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不良反应较单用利培酮组明显增多,尤其是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更甚。结论:单用利培酮治疗躁狂症有效,而且不良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