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患者肾组织中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的表达及血清抗PLA2R 抗体滴度,分析其在诊断IMN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肾活检患者73例, 分为IMN组(n=48)、SMN组(n=17)和微小病变性肾病组(n=8)。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肾组织PLA2R及血清抗 PLA2R抗体的表达。结果:IMN组肾组织PLA2R阳性率为91.7%,SMN组阳性率为29.4%,IMN组阳性率、荧光强度明 显高于SMN组(均P<0.05);IMN组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为85.4%,SMN组阳性率为29.4%,IMN组抗体阳性率及滴度 明显高于SMN组(均P<0.05);微小病变性肾病组肾组织PLA2R抗原及血清抗体均呈阴性。IMN组血清PLA2R抗体滴度 与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r=0.432,P<0.01),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307,P<0.05)。结论:检测肾组织PLA2R和血 清PLA2R抗体的表达有助于IM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监测血清PLA2R抗体滴度有助于评估疾病活跃程度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及其抗体在膜性肾病(MN)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特发性MN(IMN)58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MN(HBV-MN) 15例、V型狼疮性肾炎(V-LN) 1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PLA2R1抗原,并与IgG4共定位.同时检测上述MN患者血清抗PLA2R1抗体.分析肾组织PLA2R1抗原及其抗体在MN中的表达差异,以及PLA2R1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VLN及HBV-MN患者肾组织及血清中均未发现PLA2R1抗体;在81.03% IMN患者肾组织检测到PLA2R1抗原,70.69% IMN患者血清中检测到PLA2R1抗体,PLA2R1抗原与IgG4共定位,均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PLA2R1抗原阳性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阴性患者(P<0.05),并且血清清蛋白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肾组织PLA2R1抗原在IMN的诊断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且表达与临床病情严重性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的阳性率及其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关
系。方法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108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其中包括4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2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8
例V型狼疮肾炎、27例IgA肾病、19例微小病变性肾病、5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6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应用间
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肾组织中PLA2R1抗原。结果4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35例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阳性率为
85.37%。其中PLA2R1沿着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细颗粒状沉积。在V型狼疮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及其他肾
小球疾病肾组织中均未发现PLA2R1抗原沉积。特发性膜性肾病PLA2R1阳性患者与PLA2R1阴性患者相比较,年龄、血肌酐、
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证实
PLA2R1抗原的阳性率为85.37%,PLA2R1阳性与阴性患者在临床表现上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研究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的阳性滴度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抗PLA2R抗体对IMN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作用。方法  选取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证实为IMN患者55例,追踪观察6个月,同时选取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同时对IMN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血清肌酐进行检测。结果  经过3和6个月治疗后,血清抗PLA2R抗体较治疗前降低(P <0.05)。55例IMN患者治疗前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患者47例,阳性率为85.45%;治疗3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患者36例,阳性率为65.45%,治疗6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患者25例,阳性率45.45%。且治疗前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呈负相关;治疗6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抗PLA2R抗体可作为IMN血清学诊断的指标之一,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下降与尿蛋白的减少密切相关,与疾病预后、病情转归也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与膜性肾病(MN)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2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膜性肾病患者193例,根据肾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组)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MN组),选取同期到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PLA2R抗体浓度及阳性率。分析实验室指标与PLA2R抗体的相关性,并计算PLA2R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IMN组和SMN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IMN组和SMN组各项实验室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MN组、SMN组、对照组患者的血清PLA2R抗体水平分别为(12.149±5.207)μg/ml、(8.492±3.218)μg/ml及(0.003±0.001)μg/ml,阳性率分别为68.99%、18.75%及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与MN患者血清PLA2R抗体呈负相关(r =-0.625,P =0.023),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与MN患者血清PLA2R抗体呈正相关(r =0.796,P = 0.015)。ELISA法PLA2R抗体检测的特异度为96.67%,阳性预测值为99.01%。结论  血清PLA2R抗体水平与膜性肾病病情有明显相关性,其阳性表达与肾组织活检结果符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serum anti-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antibod,抗PLA2R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滴度与IMN患者蛋白尿水平、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病理分期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0月经肾活检确诊并有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结果的79例IMN患者的完整临床及实验室检测指标。 结果 IMN患者抗PLA2R抗体阳性49例(62.0%);与抗PLA2R抗体阴性IMN相比,阳性患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低;与低滴度抗PLA2R抗体组相比,高滴度组患者年纪更大,24 h尿蛋白量多,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低;与轻度尿蛋白组相比,重度组高滴度抗PLA2R抗体比率高,血清肌酐、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总蛋白和白蛋白低;与青年IMN患者相比,中老年IMN患者女性比率高,血清高滴度抗PLA2R抗体比率高,尿素氮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及其他实验室指标与病理分期无相关性。 结论 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年龄、尿蛋白、肾功能、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密切相关,在IMN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定量检测有助于临床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的表达,探讨血清抗PLA2R抗体的表达与免疫抑制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患者,经肾活检诊断为IMN患者50例,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表达,给予小剂量环孢素A(Cs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观察血清抗PLA2R抗体表达及其与免疫抑制治疗的关系。结果 50例IMN患者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37例,占74%。治疗6个月时,抗PLA2R抗体阴性组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缓解情况明显优于抗PLA2R抗体阳性组(P<0.05),累计缓解率为84.7%,抗PLA2R抗体阳性组累计缓解率为45.9%。结论血清抗PLA2R抗体的检测可用于协助诊断IMN,采用小剂量Cs 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抗PLA2R抗体阴性患者效果优于抗PLA2R抗体阳性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肾组织磷酯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的检测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例经临床和肾脏病理确诊为IMN并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在本单位肾活检前均未接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13例临床和病理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Ⅴ型、乙型肝炎、干燥综合征相关等继发性膜性肾病及20例非膜性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肾组织PLA2R及IgG分型的结果,并分析PLA2R阳性及阴性IMN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的变化。  结果  86.14% IMN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而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率仅为23.08%(vs.IMN组,P<0.001)。83.75%IMN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无一例肾组织PLA2R阳性同时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vs.IMN组,P<0.01)。47例肾组织PLA2R阳性的IMN患者予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85.11%患者尿蛋白缓解,而9例肾组织PLA2R阴性的IMN患者尿蛋白缓解率只有30.0%(vs.IMN PLA2R阳性组,P<0.01)。  结论  IMN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率高。肾组织PLA2R阳性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是鉴别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的重要指标。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肾组织 PLA2R阳性IMN患者的蛋白尿。肾组织 PLA2R阳性可能可以作为预测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与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分泌型磷脂酶A2-ⅠB(s PLA2-ⅠB)、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LA2R AB)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肾活检证实的成人IMN、继发性膜性肾病(SMN)患者共30例,其中IMN 20例、SMN 10例,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5例为对照组。根据24 h尿蛋白总量分为低蛋白尿组7例、中蛋白尿组11例、高蛋白尿组17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s PLA2-ⅠB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s PLA2-ⅠB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ti-PLA2R AB表达。结果 IMN组和SMN组血清s PLA2-Ⅰ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MN组与SMN组血清s PLA2-Ⅰ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N和SMN患者血清s PLA2-ⅠB水平与年龄、24 h尿蛋白总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5和0.581,P值分别为0.008和0.002),与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7和-0.473,P值分别为0.009和0.01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4 h尿蛋白总量与血清s PLA2-ⅠB水平呈独立正相关(P<0.05)。高蛋白尿组血清s PLA2-ⅠB水平、s PLA2-ⅠB阳性区域面积占肾小球区域面积比例高于低蛋白尿组和中蛋白尿组,中蛋白尿组血清s PLA2-ⅠB水平、s PLA2-ⅠB阳性区域面积占肾小球区域面积比例高于低蛋白尿组(P<0.05)。IMN组Anti-PLA2R AB表达阳性率60%(12/20)高于SMN组的20%(2/10)(P=0.039)。结论年龄、24 h尿蛋白总量与血清s PLA2-ⅠB水平呈独立正相关,血清s PLA2-ⅠB水平可能与IMN病情有一定相关性;IMN患者血清Anti-PLA2R AB阳性率高于SMN患者,提示Anti-PLA2R AB可能是IMN的特异性抗体,且有助于IMN与SMN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membranous nephropathy,HBV-MN)患者血液及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肾组织PLA2R阳性表达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 nephritis,HBV-GN)患者中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 选取经肾活检确诊的49例HBV-MN患者。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以及肾组织PLA2R的表达,将患者分为肾组织PLA2R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病理改变、血抗PLA2R抗体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17例患者存在肾组织PLA2R阳性表达,其中10例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肾组织阳性组较阴性组24 h尿蛋白水平升高,血白蛋白水平下降,血清HbsAg阳性比例更高(70.5%),肾组织HbsAg表达比例更高(71%)。结论:肾组织PLA2R以及血清抗PLA2R抗体在HBV-MN患者中有一定表达,其表达可能与HBV-MN患者血清以及肾组织中HbsAg沉积有关。肾组织PLA2R阳性患者肾小球慢性损伤可能相对更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