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主要危险因素,以预防DVT的发生。方法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6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后DVT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2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未发生DVT者作为对照组。分析DVT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h占56.25%,手术体位为头高足低位占59.38%,恶性肿瘤占34.38%,术前有其他合并症者占65.62%,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1.00%、32.50%、19.00%、45.00%(P〈0.01或P〈0.05);观察组年龄、术后止血药剂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均为DVT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导致DVT的主要危险性因素有手术时间≥1h、手术体位为头高足低位、恶性肿瘤、术后止血药剂量高,以及术前有其他合并症等。临床上应对上述因素加强预防,以减少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二聚体动态监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64例DVT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3、7、11、15天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发病时间(t)在t<3、3≤t<7、7≤t<11、11≤t<15、t≥15范围内的DVT阳性确诊率分别为85.71%、96.88%、91.67%、75.00%、60.00%.患者在溶栓治疗第1天时D-二聚体水平开始升高,第3天达高峰,治疗后第1、3天与治疗前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随后D-二聚体水平呈下降趋势,第7天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治疗后7天与治疗前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第11、15天D-二聚体含量继续下降,与溶栓前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浆D-二聚体动态监测对于急性DVT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并无明显特异性,在DVT的排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于指导溶栓药物的应用以及溶栓疗效的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拟髂静脉血栓方辅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6例),均予西医抗凝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另服自拟髂静脉血栓方治疗,观察治疗第1天、3天、7天和10天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患肢周径的变化。结果与治疗第1天比较,治疗第3、7、10天2组D-二聚体均呈下降趋势(P<0.05,P<0.01),治疗第3天和第7天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第1天比较,治疗第3、7、10天2组患肢周径均呈下降趋势(P<0.05,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P<0.01)结论髂静脉血栓方辅治可以更迅速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肢体肿胀。  相似文献   

4.
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5月我院下肢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下肢手术525例.深静脉血栓形成34例.发生率6.48%,明显低于国内文献报道水平。结论:下肢手术患者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综合预防措施,能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临床特点,为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否稳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患者87例,根据回收的下腔静脉滤器内有无脱落血栓分为两组,Ⅰ组:血栓不稳定组,42例,Ⅱ组:血栓稳定组,45例。分析比较两组DVT发生部位、血栓回声特点、管腔内血流充盈情况、生化指标等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DVT稳定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前,两组声像图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前与取出术前,两组声像图特点前后变化情况比较, DVT发生部位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DVT发生部位有变化的比率高于Ⅱ组。生化指标比较血浆D-二聚体(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甘油三酯(TG)、脂蛋白α(Lp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TG低于Ⅱ组,Ⅰ组Lpα、D-D高于Ⅱ组,Ⅰ组PT长于Ⅱ组。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D-D高、PT延长、血栓发生部位有变化、既往有血栓病史是导致血栓不稳定的危险因素。结论 两组DVT在滤器置入术前声像图特点类似;超声动态观察DVT发生部位有变化者同时结合D-D高、PT时间延长、既往有血栓病史等特点可有助于判断DVT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D二聚体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D二(D-D)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治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对30例急性期下肢DVT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d、第5d、第10d,第20d检测血浆D-D,并取迁延期下肢DVT20例检测血浆D-D作对照。结果急性期下肢DVT形成的D-D水平明显增高,与迁延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且治疗后D-D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结论检测血浆D-D可作为诊断急性期下肢DVT及溶血栓治疗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疗效评价以及预后判断.②方法 用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GIA)法测定26例DVT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3天、1周、2周、治疗结束后)的D-二聚体含量.③结果 溶栓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显著性升高,峰值出现时间平均为2天.治疗后1周D-二聚体下降至溶栓前水平,治疗后2周D-二聚体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结束后D-二聚体降至正常范围.④结论 动态监测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可以作为DVT溶栓治疗时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及D-二聚体监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58例,收集临床资料,分别于患者入院第2天、术前24 h、术后1、3、5 d时,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根据患者下肢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中的价值.结果 158例患者中37例发生DVT,发生率23.4%;与非DVT组患者相比,DVT组患者年龄偏高、高能量损伤比例高、Pilon骨折比例高、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比例高、内科基础疾病比例高、超声检查阳性率高、术前RAPT评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超声检查阳性、术前RAPT评分和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是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时曲线下面积0.794(95%CI:0.696~0.891),当D-二聚体水平为3.86 mg/L时,灵敏度为75.7%,特异度为80.2%.结论 年龄、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超声检查阳性、术前RAPT评分和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是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筛选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张学举 《大家健康》2013,(15):136-137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治要点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腹部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并发DVT,6例同时出现DVT与PE。12例DVT的发生为单侧肢体患病,超声检查可以证实,早期抗凝治疗顺利出院;7例PE患者有典型的胸部症状,心电图、血气出现改变,6例D-二聚体呈现阳性,5例超声检查肺动脉压异常,肺栓塞溶栓及抗凝治疗后7例顺利恢复。结论:提示DVT的高危因素是手术创伤、恶性肿瘤、长久卧床和血液高凝,应早期治疗并对高危人群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丽军 《广西医学》2014,(4):465-467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妇科手术后发生下肢DVT的83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行妇科手术但未发生下肢DVT的83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年龄、职业性质、体重、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月经时期、恶性肿瘤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VT发病与年龄、体重、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手术方式、职业性质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职业性质是影响DVT发病的独立因素(P〈0.05),其中前两者为危险因素,职业性质为体力劳动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有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妇科恶性肿瘤为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危险因素;体力劳动是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结直肠癌术后预防及治疗LDVT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就诊的154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依据排除标准剔除4例,最终纳入150例。根据患者术后2周内是否发生LDVT分为血栓组(41例)和非血栓组(10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L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术后并发症、白细胞、D-二聚体(D-D)、脉管侵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性别、体质量指数、凝血指标、术中失血量、肿瘤TNM分期、肿瘤分型、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 63岁[O^R =2.823(95% CI:1.047,7.616)]、术前合并基础疾病[O^R =3.561(95% CI:1.348,9.406)]、术后并发症[O^R =8.739(95% CI:2.498,30.575)]、D-D[O^R =1.185(95% CI:1.012,1.387)]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L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LDVT的发生率高,年龄≥ 63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术后出现感染并发症、D-二聚体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的优缺点及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年龄、性别、病因及好患肢体等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 356例下肢深静脉受检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年龄、性剐、病因及好患肢体等临床分布特征.结果 1356例受检者中,共检出下肢静脉流速减慢81例(5.97%),下肢静脉高凝状态31例(2.29%),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63例(4.65%),深静脉血栓形成340例(25.07%).深静脉血栓好发年龄分布在60至80岁,高峰分布在70~80岁,其中女性200例(占58.82%),男性140例(41.18%),发生在左侧肢体194例(57%),右侧肢体107例(31.5%),双下肢39例(11.5%),性别之间和左右侧患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及P<0.01).血栓形成的主要病因有长期卧床或制动、手术或创伤、疾病因素(主要为恶性肿瘤、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下肢炎性疾病)等.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女性、左下肢多见,发病高峰年龄在70~80岁.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出下肢深静脉各种病变,具有直观性、敏感性及可重复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良性肿瘤妇科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纳入该院因非恶性肿瘤疾病拟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110例,其中,腹腔镜组57例,开腹手术组53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患者术前、术毕、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并在术后24、48和72h行双下肢超声检查明确有无DVT形成。结果两组患者术毕PT低于其余各时间点(P<0.05);术毕时和术后24hAPTT低于其余观测时间点(P<0.05);术毕时和术后24h血浆FIB水平高于其余观测时间点(P<0.05);两组间PT、APTT及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D‐D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腹腔镜组术后24hD‐D水平高于开腹手术组,术后48hD‐D水平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72h内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14.04%(8/57)、5.66%(3/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均明显激活机体凝血系统,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并不降低子宫切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9-2020年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术后发生LEDVT患者118例作为LEDVT组,同期随机选取未发生LEDVT的心胸外科患者236例为非LEDVT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间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史、术前D-二聚体、术前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术后活动时间、卧床时间等;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心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LEDV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心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LEDVT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OR=2.517)、动脉粥样硬化(OR=5.254)、静脉血栓史(OR=4.697)、术前D-二聚体(OR=5.540)、手术时间(>2h)(OR=2.846)及卧床时间(≥3d)(OR=3.059),而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OR=0.401)则为保护因素。结论: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做到早筛查、早预防、早诊断及早治疗LEDVT,降低LE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Seventy-one patients with 80 lower limbs clinically suspected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were investigated by both Doppler ultrasound and venography. Sixty-seven lower limbs demonstrated by venography to have DVT, in 5 the thrombus was confined to the calf, and all were detected by the Doppler ultrasound. In 62 limbs thrombus extended into the popliteal and more proximal veins, the Doppler ultrasound detected 61 of them, a sensitivity of 98%. Venography showed a deep venous system without any evidence of thrombosis in 13, the Doppler findings were normal in all of the 13 lower limbs, a specificity of 100%. We found that the examination of the popliteal vein with patient in a semi-lateral prone position was important in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thrombosis in popliteal and more proximal vein.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ofthe lowerextremity,DVT)的治疗仍有争论。曾经常施行的手术取栓术现在被很多人所放弃,特别是纤溶药物的开发及临床应用以来,使手术取栓术更加减少,使DVT的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一般地说,溶栓治疗与单纯静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剖宫产术后2周内发生下肢DVT的病例55例为病例组,同一年度剖宫产患者中未发生下肢DVT者110例为对照组。对各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史),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浆D-D、CRP、PLT)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DVT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项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剖宫产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1)病例组年龄、BMI、吸烟及饮酒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体育锻炼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CRP>10 mg/L及血浆D-D>300 ng/ml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CRP、血浆DD及缺乏体育锻炼为剖宫产患者下肢DVT的危险因素(P<0.05),其OR(95%CI)分别为1.41(1.10~1.80)、1.84(1.38~2.45)、1.73(1.40~2.13)、1.75(1.37~2.24)及1.40(1.11~1.77)。结论年龄、吸烟史、缺乏体育锻炼、D-D、CRP可能为剖宫产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发病风险因素,尝试建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风险的临床评分分级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1日-11月30日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各科住院患者共677例,对11项风险因素进行等级评估,计算每项风险因素的OR值及赋值,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分,建立量化分级系统。结果发病因素评分为2、3、4、5、6、7、8、9、10、11、12分的各组中,血栓发生构成比分别为11.34%、12.63%、18.18%、26.23%、30.65%、36.84%、40.31%、52.08%、57.78%、64.44%、81.58%。通过ROC曲线得出7分为区分血栓和未出现血栓的最佳界点。初步建立分级系统≤3分为低度可疑LDVT,4~6分为中度可疑LDVT,≥7分为高度可疑LDVT。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DVT风险评分系统能够为临床评价LDVT发病危险程度提供初步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静脉肌袢代瓣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肌袢代瓣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1116例静脉肌袢代瓣术中出现的5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结果5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均与意外暴力所致的静脉损伤有关.结论要重视预防导致静脉肌袢代瓣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各种原因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5):9-12+15
目的总结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368例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体检中心接受体检人员46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年龄、性别、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创伤/骨折史、有无手术史或长期制动、有无恶性肿瘤史、有无妊娠或产后等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有意义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静脉血栓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有无创伤/骨折史、有无手术史或长期制动、有无恶性肿瘤史相关(P0.05);而与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妊娠/产后无相关性(P0.05)。但是临床认为糖尿病和妊娠/产后也是DVT发生的可能因素,因此将二者与其他相关因素共同纳入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40岁、创伤或骨折、手术与制动、恶性肿瘤、妊娠或产后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致病因素以获得性因素为主,辨识危险因素并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降低肺动脉栓塞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