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对382例急性腹泻患者进行蒙医证型分析,寻求其共性及规律,制订急性腹泻的蒙医证型诊断标准。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12月在我院急诊、门诊共382例急性腹泻患者进行蒙医证型分析,根据证型分组筛选对证型诊断有意义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初筛出来的指标,结合上述分析结果,经专家组讨论,制订出各个证型的主证、兼证指标。结论:急性腹泻蒙医证型的诊断标准符合临床证型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鞘蕊苏复方对于急性肺系疾病肺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Ridit和t检验。结果:鞘蕊苏复方对急性肺系疾病肺热证的总有效率为91.42%,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于中医辨证中的咳嗽、哮证具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于喘证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对于中医诊断分型中的风热犯肺、痰热蕴肺证均具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于西医诊断中的急支和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于慢支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治疗后总体积分平均值和症状、体征单项积分平均值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鞘蕊苏复方对于急性肺系疾病肺热证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近 3年来我们临床应用自拟肾康丸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1 0 0例 ,并设西药对照组 5 0例进行临床观察 ,收到满意疗效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1 1 1 诊断标准 治疗及对照组病例均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急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临床诊断及分型。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急性肾炎诊断和中医辨证属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热毒内攻证型者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表现为上述证型者。排除标准 :急性肾炎急性期已过 ;单纯处于恢复期的病人 ;急进型肾炎 ;慢性肾炎发作表现为脾肾亏虚、肝肾不足证型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受X线影像诊断的影响,临床中越来越多的支气管炎,特别是急性支气管炎诊断为支气管周围炎,此诊断现虽未归入内科诊疗常规,但已被收载于ICD-9编码之中,中医临证一般将其归入咳嗽病,多见以痰热壅肺或风热犯肺施治。笔者以自拟方为主治疗支气管周围炎41例。并与概以痰热壅肺或风热犯肺为主治疗的37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鞘蕊苏复方治疗肺热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鞘蕊苏复方对于急性肺系疾病肺热证的疗效。采用前瞻性研究 ,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 ,Ridit和t检验。结果 ,鞘蕊苏复方对急性肺系疾病肺热证的总有效率为 91 43% ,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对于中医辨证中的肺咳、哮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对于肺胀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 ;对于中医诊断的风热犯肺、痰热蕴肺证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对于西医诊断的急支和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 ,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对于慢支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治疗后总体积分平均值和症状、体征单项积分平均值明显低于治疗前。鞘蕊苏复方对于急性肺系疾病肺热证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与临床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98例严重创伤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候、证素的分布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严重创伤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急诊内科、内科及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中符合严重创伤后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例,共计98例,对其进行传统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其病位、病性证素进行统计分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98例严重创伤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57例;中医辨证常见心阳气虚、瘀血内阻证,心肾阳虚、瘀结水留证,肺气亏虚、痰瘀互结证,阳气亏虚、血虚夹瘀证,脾气亏虚、气血不足证,中阳不振、气滞血瘀证6种;最常见的病性证素为血瘀、气虚、痰、气滞、阳虚、湿、水停、饮、血虚等;最常见的病位证素为心、脾、肺、肾、胃等。结论 本研究收集的98例严重创伤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传统中医关于心力衰竭的观念相符合,明确揭示了严重创伤后心力衰竭发生的病因病机。故临床中辨证不明或辨证结论不统一时,可采用证素辨证来纠正主观判断所造成的辨证偏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热犯肺证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1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治疗后相关症状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及咳嗽消失或明显减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热犯肺证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缩短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或明显减轻时间,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定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湿壅肺证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按照选用抗菌素抗感染、支气管解痉药、化痰药等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服用中药定喘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两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拟定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湿壅肺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多属中医“肺胀”或“喘证”范畴。急性低钠综合征(ALNS),是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我院1990年~1996年所收治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ALNS115例经中医辨证,可分为痰浊阻肺、痰热蕴肺、水气凌心、肺脾气虚、肺肾阳虚、痰蒙神窍几证。其中肺肾阴虚和痰蒙神窍证,ALNS患者中以中、重度低钠为多见。各证在后期,多有程度不等的阴伤情况。故均需加用养阴药物,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咳清灵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试验组的愈显率为85 %,中医证候愈显率为9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试验组对咳嗽、咯痰、症状积分 ,以及脉纹的改善作用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两组患儿血白细胞计数和X线胸片异常均有明显改善 (P<0.05或P<0.01)。安全性指标观测未发现异常改变。[结论]咳清灵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且临床应用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老鹳草合剂治疗急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年来,云南民间有人用中草药老鹳草治疗咽炎发热,为了解其疗效,我们于1996年10月~1997年3月对45例急性咽炎患儿用老鹳草合剂治疗,并与常规青霉素静脉滴注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凡西医诊断急性咽炎并符合中医辨证外感风热证或肺胃实热证,年龄0.5~14岁,病程<3天,未用过抗生素治疗者列为观察对象。不包括伴有重度营养不良或严重全身疾病,或经观察证实为麻疹、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者。本研究共收集病例75例。治疗组45例,年龄1~13岁,平均(3.58±2.48)岁;病程2~96h,平均…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治疗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证候诊断要点及辨证治疗规律。方法:基于近年来有关中医药诊疗支气管哮喘文献,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结果,总结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结果:认为急性发作期的基本病机为伏痰遇感引动,痰气搏结,以实证为主;慢性持续期以虚实兼夹为主,表现为阳虚与饮伏、气虚与痰阻、气阴虚与痰热等;临床缓解期以虚为主,表现为肺、脾、肾气虚。拟订有关证候诊断要点,并总结辨证治疗规律。结论:常见证候为三期十证候,即急性发作期的外寒内饮、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阳气暴脱证,慢性持续期的阳虚饮伏证、气虚痰阻证、气阴虚痰热证,临床缓解期的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为主要兼证,常兼见于上述证候中。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热犯肺证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1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两组治疗后相关症状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及咳嗽消失或明显减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热犯肺证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缩短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或明显减轻时间,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用保心安油穴位推拿治疗风寒柬肺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符合中医诊断风寒柬肺证的患者.用保心安油进行1个疗程3—5天的穴位推拿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所选36例患者经1次治疗.咽瘁、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当即减轻者32例:经1个疗程2—4天治疗,显效2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保心安油穴位推拿治疗风寒柬肺证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寒湿着肺     
目的:探讨一类咳嗽病例,临床上以咳嗽时间长,舌苔白厚或腻,脉濡或浮为主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搜集近5年来的外感咳嗽病例共728例,符合上述主症的病例119例。分析该类病例发病的外部环境因素、原因、过程和病机,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结论:符合上述主证的咳嗽病例临床多见,称为寒湿咳嗽,命名为"寒湿着肺"证,以《普济方》中的麻黄厚朴汤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十味龙胆花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西医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证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观察组应用十味龙胆花胶囊及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10 d,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要症状评分和肺功能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14例失访,对照组15例失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29%(66/82),对照组为56.79%(46/8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改善患者咳嗽严重程度、频率、咯痰量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喘息症状、肺功能方面均有改善,疗效相当。结论十味龙胆花胶囊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壅肺证)患者的疗效及在改善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寒饮蕴肺证的证候特点。方法 :从临床调查入手 ,并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DME) ,对寒饮蕴肺证的症状进行概率统计。结果 :该证的辨证要点为 :咳喘气逆、胸闷憋喘、咳痰清稀或泡沫痰、畏寒肢冷、舌苔白腻或白滑 ,脉弦滑或弦紧 ,或兼痰多、喉中痰鸣。结论 :与文献总结的寒饮蕴肺证的辨证要点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急性胸痛的蒙医证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对证型诊断有意义的指标,制定急性胸痛蒙医证型的诊断标准,为今后制订蒙西医急诊疾病诊疗规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8年3月—2019年12月就诊的586例非外伤性急性胸痛患者采集临床资料并填写病例观察表,对每份观察表信息进行蒙医辨证并做出证型诊断;根据证型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对证型诊断有意义的指标。结果:经过对58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资料进行辨证分析,证型分布为赫依盛型172例、琪素盛型286例、粘邪盛型58例、胡杨盛型70例。通过对各证型症状及辅助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急性胸痛蒙医证型间客观临床指标的差异。结论:通过对急性胸痛的蒙医证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对证型诊断有意义的指标,制定急性胸痛蒙医证型的诊断标准,为今后制订蒙西医急诊疾病诊疗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朱频  郦永平 《河南中医》1998,18(6):369-369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属中医喘证、昏迷、闭证、脱证等范畴。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我们从临床体会到,本病的发作及其病情演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笔者拟从中医临床角度,结合中西医结合救治该病的体会,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证治的一般规律作一初步探讨。回临床表现及病机转归从临床症状看,慢阻肺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急性加重期以标实为主,主要因感染而使病情加重或发作,可出现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或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症见呼吸急迫,发热汗出,痰黄粘稠,口唇紫纣,腹胀便结,烦躁,抽搐,昏迷,舌质红紫或紫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银黄清肺胶囊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银黄清肺胶囊,对照组口服川贝枇杷胶囊,疗程均为1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沉、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黄清肺胶囊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有较好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