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痹属脏腑痹病之一,脏腑痹病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最早论述了脏腑痹病,提出了"肺痹"的病名,概述了肺痹产生的原因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皮痹不已,内舍于肺",指出了其临床表现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阐明了其病情转归为"淫气喘息,痹聚在肺……其入脏者死".此外,<内经>中另有4篇论及本病.  相似文献   

2.
对"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合"字,应如何理解,认为不仅仅要把"合"字解释为"混合"或"杂合"之意,还要根据<内经·痹论篇>中关于与风寒湿三气合者则为痹,不与风寒湿三气合者则不为痹的重要思想,并结合<内经>以内因为主导的发病学观点,把"合"字深入理解为"合之"而为痹更宜."之"代致病的诸多体内因素.如合营卫失调可为风寒湿痹;合脏腑虚损可为脏腑痹等.正缘有诸多各异的组合,才会发生各类不同的痹.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回顾中医对"痹"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痹"是根据病理特点而命名的病类概念,并指出痹病的分类.  相似文献   

4.
葛根浅谈     
苗治国 《中医杂志》2005,46(7):556-557
葛,其叶有三尖,如枫叶而大,面青背淡,缠蔓于灌木丛之间,其根外紫内白,名曰葛根,秦汉之际,已被作为药材使用.<神农本草经>记载,葛根: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其中,"痹"是葛根的重要主治症之一.在古代,"痹"主要有三个意思,一是指风湿病,<素问·痹论>中,"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风寒湿之气也";二是指麻木不仁,<素问·痿论>中有"痹而不仁";三是指气郁闷,如"胸痹".其中,葛根所治之痹,多不在于"风湿痹"与"胸痹"之列,而为"麻木不仁"之痹.  相似文献   

5.
张越颖 《北京中医》2004,23(6):340-341
肺痹属脏腑痹病之一,脏腑痹病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最早论述了脏腑痹病,提出了"肺痹"的病名,概述了肺痹产生的原因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皮痹不已,内舍于肺",指出了其临床表现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阐明了其病情转归为"淫气喘息,痹聚在肺……其入脏者死".此外,<内经>中另有4篇论及本病.  相似文献   

6.
痹病的分类命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中医学对"痹"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痹"是根据病理特点而命名的病类概念,重点总结了心脉痹阻类疾病的分类命名及病理.  相似文献   

7.
咽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咽炎相当于中医学的风热喉痹,慢性咽炎相当于中医学的虚火喉痹。喉痹一名,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为之喉痹"。痹者,闭塞不通也。《喉科心法,单蛾,双蛾》又说:"凡红肿无形者为痹,有形者是蛾"。将咽炎  相似文献   

8.
毒痹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痹"最早出现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足臂十一脉灸经>中有"疾痹"的记载,<内经>系统地论述痹证,痹病首见于<扁鹊心书·痹病>.中医将痹病按病因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按病变部位,分为五体痹(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和五脏痹(肺痹、心痹、肝痹、肾痹、脾痹).历代医家对此阐述丰富."毒"是泛指对机体生理功能有不良影响的物质,有外来之毒和内生之毒,外来之毒如细菌、病毒、各种污染等;内生之毒是指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堆积、停滞所滋生的毒邪."毒"是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运行失常导致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蕴积体内过量,以致邪气充盛、败坏形体而转化为毒.毒邪浸淫人体,造成诸多危害,导致脏腑、经络、营卫、气血之间关系失常,引起人体阴阳失衡,诸病蜂起,即所谓"无邪不有毒,热从毒化,变从毒起,瘀从毒结".  相似文献   

9.
<正> 拜读《辽宁中医杂志》1983年第6期"眼痹证治"一文之后,颇受启发,获益不浅.作者受《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的启示,将一些局部未见明显器质性改变的眼病,仅觉眼痛酸胀,命名眼痹.我认为这是一篇比较好的文章,作者颇有自己的见解,这是一次新尝试,是对祖国医学《眼科学》增添了新内容,对临床实践也有着较大的指导意义.但文中对眼痹的阐述分为"风寒眼痹、痰湿眼痹和血瘀眼痹"三大实证进行辨证施治,而忽视了虚证.仅在"风寒眼痹"型中提了一下血虚复受  相似文献   

10.
痹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痠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1]。《素问.痹论》篇中,先有行痹、痛痹、着痹,谓之"三痹",后又描述了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谓之"五体痹",紧接着论述了肺痹、心痹、肝痹、肾痹、脾痹,即"五  相似文献   

11.
一、文献温习在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述有关"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者颇多.如内经素问痹论说:"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意即风、寒、湿三气,乘隙错杂侵入人体,使人经络雍塞,气血凝滞,发为痹症.但风、寒、湿三气之中于人,三者之轻重程度,亦有所不同,所以又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并根据痹症的若干主要症状,分为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等名  相似文献   

12.
疒甫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提出了"痹"这一病名,<素问*痹论篇>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演变做了详细论述.很多后世医家遵循<内经>意旨,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总体上多以"五体痹"(筋、脉、肉、皮、骨);"五脏痹"(肝、心、脾、肺、肾);风、寒、湿痹进行论治.另外,又有众痹、历节、顽痹之说,但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一种痹证具有显著的自身特点:痛点固定,症状在休息或处于某一体位时减轻或消失.  相似文献   

13.
益肾蠲痹方治疗强直性脊炎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骨痹"范畴.益肾蠲痹是著名中医风湿病专家朱良春教授的名方,笔者有幸受到朱教授的指导,将益肾蠲痹方应用于临应床并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痹证是中医内科的一大病种,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大多数风湿免疫性疾病.痹证作为一个病被详细论述首先见于《内经》,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1 ]33."五脏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1]33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5.
项痹归属"经筋病"范畴,经筋理论可以诠释项痹的生理病理并指导项痹治疗.颈椎的稳定由颈项部的经筋维持,经筋对颈椎的活动起着重要的支持维系作用;项痹病理改变关键是筋急,病理产物的关键是筋结.项痹治疗的指导意义主要包括:局部"以痛为腧"和循经筋结聚点远端点的取穴原则,太阳经筋为主和其他筋为辅的辨筋论治原则,阳筋与阴筋功能平衡...  相似文献   

16.
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汉代医家张仲景对痹有"诸肢节疼痛,身体赢,脚肿如脱……"、"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等描述,张氏治痹,辨证立法精当,处方用药独具匠心,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笔者试将仲景论治本病归纳为七法,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素问·痹论>中"凡痹之客五藏者"至"痹聚在脾"一段,林亿认为是王冰次注<素问>将其他篇章移至<痹论>中,张琦等以为王氏所移过于轻率.通过考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上述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病源>中已把此段文字与<痹论>痹久入藏的论述相联系.王冰次注<素问>,或受<病源>影响,或出自临床经验,似非轻率之举.而且,从"凡痹之客五藏者"一段出现在<内经>中的不同篇章,从古人对五藏痹的前后认识的不同,恰体现出古代对疾病认识是逐渐深入的.  相似文献   

18.
古之称痹症者很多.内经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又说:"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服,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寒.肠痹者,数饮而出了得,中气喘争,时发飱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内经除上  相似文献   

19.
"痹"是经络不通的疾病病理概念。痹名繁多,如心痹、肝痹、脑髓痹、骨痹、脉痹等是突出发病部位的痹病名;阴痹、阳痹、寒痹、热痹等是突出病因病机的痹病名;大偻、尫痹、阴阳毒、狐惑、鹤膝风等是突出症状特点的痹病名。中医治疗有二十八法治痹,1.温表法;2.凉表法;3.泄火法;4.清湿法;5.解毒法;6.凉血法;7.清虚热法;8.泻下法;9.祛风湿法;10.化湿法;11.利湿法;12.温通法;13.理气法;14.止血法;15.消食法;16.杀虫法;17.化瘀法;18.化痰法;19.安神法;20.平肝法;21.开窍法;22.补气法;23.补阳法;24.补血法;25.补阴法;26.固涩法;27.抗癌法;28.外敷法。西医治疗多采用皮质激素疗法。皮质激素副作用明显,笔者非急救治标不用。  相似文献   

20.
袁成业 《新中医》2008,40(7):110-110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语出<医宗必读·痹>.原义针对行痹,日:"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