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相关感染的防治与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04年2月-2005年6月本血液净化中心行临时性单针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223例,总结抗感染导管与非抗感染导管的临床抗感染效果及相关感染的防治与护理要点。结果本组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8例(12.6%),带管时间3~155d。抗感染与非抗感染导管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血管通路的一种方便快捷方法,临床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措施为正确、严格的无菌操作与日常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留置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的经验,探讨如何做好老年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方法分析2004年2月~2005年6月本血净中心行临时性单针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术血液净化治疗的185例病例,总结其导管临床使用期间的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导管相关感染28例(15.1%),导管栓塞9例(4.9%),导管意外脱落5例(2、7%),血流量不足(血流4200ml/min)21例(11.4%),带瓮时间3~155d。结论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在老年群体中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护理上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加强老年患者的照顾者的健康教育和提高其家庭支持度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血液净化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应用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血液净化126例患者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观察效果,留置导管时间及其并发症.结果 尿毒症治疗效果与内瘘相当,导管留置时间为3~50 d.按并发症出现例次,有血流量不足、导管脱出、堵塞、局部感染、渗血等.结论 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解决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的正确选择.护理措施恰当,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留置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的经验,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以及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4年2月~2005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行临时性单针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术血液净化治疗病例223例,其中颈内静脉置管193例(右181例,左12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21例,股静脉置管9例(右8例,左1例).分析不同置管方法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结果置管术中的常见并发症有:误穿动脉8例(3.6%),皮下血肿10例(4.5%),穿刺部位渗血3例(1.3%).置管术常见远期并发症有:导管相关感染28例(12.6%),导管栓塞9例(4.0%),导管意外脱落5例(2.2%),血流量不足(血流<180ml/min)21例(9.0%).带管时间3~155天.结论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血管通路的一种方便快捷方法,操作技术简便,并发症低,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临时性血液通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潘莉 《全科护理》2015,(5):427-428
[目的]探讨预防血液净化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最佳干预策略。[方法]对66例患儿经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儿实施导管维护集束护理干预策略,分析总结集束护理干预策略实施效果及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要点。[结果]66例患儿带管时间3d~22d,无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结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儿童建立血液净化治疗血管通路的一种方便快捷方法,实施集束干预策略能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对于那些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在永久性血液通道未形成时 ,需建立临时性血液通道做过渡治疗。颈内静脉留置导管 ,是利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建立临时性血液通道中最常用的方法及最佳选择 ,在血液净化治疗中被广泛应用。自 2 0 0 2年 6月至2 0 0 2年 12月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应用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法 ,为患者做血液净化治疗 12例 ,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10例行血液透析 ,2例行血液灌流。其中男性 5例 ,女性 7例。年龄 17~ 74岁。病因 :慢性肾炎尿毒症 6例 ,糖尿病肾病 2…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血流不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留置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的经验。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血流量不足的防治与护理。方法:分析2004年2月至2005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遗中心行临时性单针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术血液净化治疗病例223例(颈内静脉193例,右锁骨下静脉21例,股静脉9例)。总结选择不同穿刺点的优缺点.统计分析出现血流量不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16倒导管贴壁,9例血栓形成导致血流不足(血流〈150mL/min);其中颈静脉置管者血流不足有1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有3侧。股静脉置管的有3例。三者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导管贴壁及血栓形成是血流不足的主要原因;颈静脉置管较其他置管方法更能提供稳定的血流量.是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临时性血管通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08-01—2010-12对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876例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经过细心护理,观察导管的使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感染发生27例,导管口出血、血肿36例,血栓形成64例,脱管4例,误插动脉1例。结论护士在临床操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血液净化中临时性颈内静脉插管功能障碍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近年,采用临时性双腔导管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管通路时,颈内静脉成为最常用的路径。临时性双腔导管颈内静脉留置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感染和导管功能障碍。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各透析中心报道相近,约10%例次。笔者将临时性双腔导管颈内静脉留置中导管功能障碍的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1临时性双腔导管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1960年Quinton-Scribner建立动静脉外瘘,但动静脉外瘘存在血栓形成、潜在的出血和护理复杂等缺点,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966年Berscia和Cimino建立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临时性血管通路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留置导管的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68例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细心护理,观察导管的使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生导管流量不足及堵塞5例(7.35%),导管相关性感染6例(12.5%),导管脱落2例(2.94%),导管口渗血3例(4.41%)。留置时间1-14周。结论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有效的护理工作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将78例伤前没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发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临床治疗组38例(传统护理组)及常规治疗加早期强化康复治疗组40例(强化护理组),强化护理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预防性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临床评估与随访,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8周,共计7例(9.0%)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强化护理组仅1例(2.5%)发生深静脉血栓,传统护理组6例(15.8%)(6/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早期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脊髓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肿瘤化疗患者PICC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提供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方法 将163例住院恶性肿瘤首次化疗且首次使用PICC者,置管后观察3个月.出现静脉炎的34例患者列入静脉炎组,未出现静脉炎的129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分别进行一般资料调查: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有无过敏史、穿刺静脉的选择、是否一次穿刺成功、置管后活动度、置管后是否经常屈肘、出现静脉炎症状的时间、分级分类;实验室指标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免疫指标、空腹血糖;采用特质焦虑量表(T-AI)进行情绪状态评定.进行组间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穿刺静脉、穿刺次数、活动度、穿刺后屈肘、血糖水平、情绪状态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患者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过敏体质、免疫功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则与静脉炎的发生无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贵要静脉置入PICC是静脉炎发生的保护因素;反复多次插管、穿刺后过度活动、持续存在的焦虑情绪是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穿刺静脉的不同、置管过程中反复多次穿刺,置管后经常屈肘、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高血糖水平和持续存在的焦虑情绪6个因素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在置管前、中、后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血液净化留置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小儿血液净化患者62例,其中颈内静脉置管32例,股静脉置管30例。结果导管留置时间每支双腔导管留置3~41 d,平均9 d,颈内静脉置管平均留置10d,股静脉置管平均留置8 d。置管过程中主要的并发症为误穿动脉(4例)、局部血肿(4例)和渗血(2例)。导管留置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血流量不足(8例)和局部出血(3例)。结论早期关注小儿血液净化留置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和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是保证小儿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提供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方法 将163例住院恶性肿瘤首次化疗且首次使用PICC者,置管后观察3个月.出现静脉炎的34例患者列入静脉炎组,未出现静脉炎的129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分别进行一般资料调查: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有无过敏史、穿刺静脉的选择、是否一次穿刺成功、置管后活动度、置管后是否经常屈肘、出现静脉炎症状的时间、分级分类;实验室指标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免疫指标、空腹血糖;采用特质焦虑量表(T-AI)进行情绪状态评定.进行组间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穿刺静脉、穿刺次数、活动度、穿刺后屈肘、血糖水平、情绪状态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患者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过敏体质、免疫功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则与静脉炎的发生无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贵要静脉置入PICC是静脉炎发生的保护因素;反复多次插管、穿刺后过度活动、持续存在的焦虑情绪是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穿刺静脉的不同、置管过程中反复多次穿刺,置管后经常屈肘、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高血糖水平和持续存在的焦虑情绪6个因素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在置管前、中、后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讨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将5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进行PICC术给药,对照组通过外周浅静脉给药.观察记录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焦虑度、输液反应、护理工作满意度及相关费用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焦虑度、输液反应、相关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在结核性脑膜炎长期住院患者当中具有应用价值,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16.
高琳 《天津护理》2005,13(3):167-168
目的:总结股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324例病人行股静脉穿刺置管369例次,并重视各阶段护理措施;术前心理疏导、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护理。结果:病人均安全、顺利接受股静脉穿刺置管,其中281例接受1次置管,38例接受2次置管,4例接受3次置管,3例接受4次置管。因不再需要管而拔管者351例次,导管阻塞5例次,发热疑深静脉感染4例次,伤口渗血1例次。结论:掌握好局部解剖和操作要领,熟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是置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屠悦  林雪娟 《全科护理》2016,(21):2194-2196
[目的]分析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进行妇科盆腔手术的68例病人(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行普通护理方式,干预组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4.7%,而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为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病人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老年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总结15例老年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通过分析下肢深静脉形成的危险因素,强调实施术前健康教育、术后观察与护理、应用药物及机械预防方法,包括肌力增强训练、关节被动活动及预防性使用外来性充气压迫法等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手术效果及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杜富秀  高凤莉 《护理研究》2005,19(11):954-955
介绍了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的状况及其原因,提出预防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的重点是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力、防止外源性感染、保护易感者以及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预防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策略。方法:对4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结合原发疾病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深静脉血流情况,并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出现轻度肿胀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后症状缓解。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