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两所精神病医院的精神药物利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解北京地区精神科的精神药物利用情况,调查了北京两所精神病院门诊的1688张处方的精神药物利用情况。采用国际通行的限定日剂量、药物使用指数来监测医师用药是否合理,解决了不同时间、不同医院、不同地点以及不同人群药物使用的可比性问题。结果显示,平均药物利用指数都在1.00左右(最大值1.16),用药时间>4周者达60.0%以上(范围60.9%~100.0%),合并>2种药物约占40.0%。表明无精神药物滥用现象,精神药物剂量适中但使用时间较长,合并用药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三级医院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现状并作分析。方法 于 2 0 0 0年 9月 2 8日调查省、市、县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 ,并与 1989年的调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虽被广泛应用 ,但不同医院使用品种不同。用药方式以单一使用为主 ,常用药物的剂量较1989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我院对精神分裂症治疗用药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我院1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用药现状,表明我院对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度、联合用药、剂量大小、用药途径、药物更换、药物选择以及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等方面与国内各地医院用药情况基本一致,但也发现某些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2009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2009-01~06出院患者病历8 123份,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72.46%,联合用药占4.16%,病原学送检率3.8%.结论 临床合理用药督导小组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指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四JII地区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奥卡西平和拉莫三嗪等新型抗癫痫药物在儿童癫痫患者中超说明书规定用药(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及安全性,以为临床制定相关用药指南提供数据,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7月一2011年11月于四JIl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和四川I省人民医院门诊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儿童癫痫患者资料,统计此间应用抗癫痫药物的总病例数和服用4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病例数。依据药品说明书适应证,判断使用新型抗癫痫药物的医嘱是否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及其药物类型,并计算和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共854例癫痫患儿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670例患儿服用4种新型抗癫痴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超说明书用药者406例,占抗癫痫药物治疗总病例数的47.54%(406/854),约占新型抗癫痫药物治疗总病例数的60.60%(406/670)。与按说明书用药患儿相比,超说明书用药患儿年龄更小、单药使用比例更高、全面性发作和癫痫综合征患儿比例更高,其病例数比例分别为左乙拉西坦78.50%(157/200)、托吡酯79.81%(253/317)、奥卡西平21.32%(42/197)和拉莫三嗪33.33%(21/63);不同年龄、单药使用和各种发作类型中以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更为突出。除失访病例外,超说明书用药组患儿以奥卡西平[16.67%(7/42)]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分别为托吡酯[14.81%(36/243)]、左乙拉西坦[10.60%(16/151)]和拉莫三嗪[9.52%(2/21)],但是与按说明书用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5、0.448、0.014、0.109,P=0.540、0.503、0.906、0.742)。结论在四川地区儿童癫痫患者中超说明书应用新型抗癫痫药物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尤为突出,但新型抗癫痫药物在一定范围内超说明书用药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马燕  陆峥 《上海精神医学》2008,20(3):167-168
目的分析我院抗抑郁药的临床使用和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10~12月出院带药处方,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对抗抑郁药物的使用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SSRIs类抗抑郁剂使用频率较高。在联合用药方面,抗抑郁药主要是和抗精神病药物、镇静催眠药、心境稳定剂并用。在使用的13种抗抑郁药中除氟西汀和曲唑酮外,其余药物的DUI均≤1.0。结论我院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且新型抗抑郁药的应用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该院外科病房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该院外科病房2004年7~12月至2005年1~3月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大多数抗菌药物用药相对合理,抗菌药的应用率较高,联合用药较少,而药敏试验率较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对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依赖性大。结论该院外科病房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应制订措施加以改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民政精神病医院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方式的动态变化,为精神病专科医院规范、合理处方精神药物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时点调查法和自制病例收集表,分别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12月1日对上海市民政系统所有3家精神病医院全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住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将3年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药物种类选择方面,近3年来民政精神病医院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逐年上升。氯丙嗪已从2009年的第1位下降至2011年的第3位,氯氮平和利培酮则分别升至前2位,但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数量不多;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和心境稳定剂使用频率逐年升高,以氯硝西泮和阿普唑仑使用人数最多;在治疗方式选择方面,以单药治疗为主,占60%以上,联合用药不足25%。药物使用剂量均在合理范围之内,低于同类报道。结论:上海市民政精神病医院住院用药正在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转变,以单一用药、剂量偏小为主,这一趋势符合慢性精神病患者维持期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院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及情感稳定剂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根据2005年和2007年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及情感稳定的增长情况及利用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我院常用的13种精神药品从2005年到2007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上升趋势。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精神病院住院患者药物使用状况,提高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天津市安宁医院HIS系统对全部住院患者采用一日法进行用药时点调查。结果当日共调查616例患者,其中单用一种抗精神病药有499例(81.0%),联用两种59例(9.6%),联用三种1例(0.2%)。抗精神病药总用药例次为635,其中利培酮使用频度居首位317例(49.9%),其次为氯氮平163例(25.7%),喹硫平40例(6.3%)。共54例(8.8%)患者使用心境稳定剂,使用频率居前三位的分别为丙戊酸镁26例(48.1%),丙戊酸钠19例(35.2%),卡马西平9例(16.7%)。共222例(36.0%)患者使用抗焦虑和镇静催眠药物,其中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中使用氯硝西泮74例(33.3%),其次为阿普唑仑61例(27.5%)、艾司唑仑30例(13.5%)。在躯体疾病辅助用药中,心脑血管疾病药、降糖药、保肝药物使用例数分别为468例(76.0%)、123例(20.0%)、73例(11.9%)。结论精神病院住院患者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占主导地位,且符合单一用药原则,药物使用剂量合理,但应控制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规范化”的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过程中,随着抗精神病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选择的余地就明显增多。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单位以及各个精神科医师的传统习惯不同,用药的品种、先后顺序就会各不相同。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品种的药物在疗效上存在着差异、在不良反应的发生上又有区别,再加上药价的高低、使用方法的繁易等不同因素,就逐渐使精神医师有一个共识,  相似文献   

12.
1379例精神分裂症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2~1988年两次对四个省四个医院1379例精神分裂症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无论用药频度还是用药种类,均以氯丙嗪占首位。后一次调查有二个医院氯氮平上升到了第一位。用药日剂量两次调查均未见明显过量或不足倾向,一日二次为基本投药方式。主要问题:1.更换药物过频。2.过多合用抗震颤麻痹药(64.54%)。3.联合用药过多。4.初次用药加到治疗量的时间过长。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三级医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山东省三级医院52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用药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合并药物较多;各级医院均超过60%;常用药物达到最大治疗量的时间差异较大,从一天到四个月不等;安坦使用者占16.92~50%。  相似文献   

14.
住院患者精神科药物使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传统和新型精神科药物的使用情况并作分析。方法 以2003年5月1日为时点调查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433例住院患者精神科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和新型抗抑郁药物在临床用药占主导地位,药物的剂量和副反应较以往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用药方式以单一用药为主。结论 精神科药物使用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目前用药的规范性、合理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心房颤动(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抗凝治疗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1)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电话方式对出院时和出院后抗凝治疗率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2)采用问卷调查上海地区15家社区卫生中心(1级医院)179名医生对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抗凝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率下降(P0.05),在社区卫生中心随访的脑梗死患者抗凝治疗率明显低于在2、3级医院随访的患者(P0.05);社区卫生中心医生对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二级预防选择抗凝治疗的为20.7%,对CHADS2-VASc评分用于评估房颤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的知晓率为49.2%,对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检测用于华法林疗效和出血风险判定的知晓率为79.3%,能准确掌握INR合理区间的为45.3%,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知晓率为49.2%。结论社区卫生中心医生对抗凝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在不同级别医院随访是影响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使用抗凝药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我院门诊医患治疗关系在苯二氮zhuo类药物依赖患者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对符合苯二氮zhuo类药物依赖的65例病人进行自制项目及非苯二氮zhuo类药物替代治疗调查。结果 超安全期使用苯二氮zhuo类药物治疗原发病,患者可较容易从多家医院或不同医生处获得苯二氮zhuo类药物;随时间推移患者对治疗药物依赖的兴趣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恐惧均下降;门诊医生对患者的用药及治疗情况难以实质性控制等,促进了医源性苯二氮zhuo类药物依赖的产生。结论 门诊较为随意的医患治疗关系有利于医源性苯二氮zhuo类药物依赖的形成,却不利于其治疗。控制使用苯二氮zhuo类药物对原发性疾病治疗的时间是避免导致医源性苯二氮zhuo类药物依赖形成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为进一步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提供依据,对我院1984年1~12月及1994年1~12月出院的7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分析方法是首先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根据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在北京地区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北京地区36家医院2005-2007年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进行药物利用评价与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逐年大幅增长,2007年的销售金额是2005年的3.1倍,DDDs是2005年的1.6倍;药品价格上涨占42%,下调占53%;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占抗精神病药用药金额的年均98.14%,用药频度年均的66.89%。结论在北京地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占据了销售金额与临床应用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中国缺血性卒中(I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应用抗血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2006年7月1日至8月15日期间,中国主要城市二、三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连续IS或TIA患者近期的抗血栓药物使用情况。22家医院参加调查,总计2384例卒中患者连续入选;有3家不符合中心入选标准被除外,最后19家医院的资料被采用,总计有2283例卒中患者的数据纳入分析中。结果 2283例卒中患者中,使用阿司匹林者占71.9%,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占4.2%,使用氯吡格雷者占7.3%,各种抗血小板药物合计例数占75.6%。伴心房颤动的81例卒中患者中,使用华发林者占17.3%。医疗保险[比值比(OR)1.473,95%可信区间(CI)1.088~1.994]、公费医疗(OR 1.632,95%CI 1.029~2.589)、月均收入≥500元以上(OR 2.136,95%CI 1.508~3.026)、高血压(OR 1.463,95%CI 1.159~1.847)和脂代谢紊乱(OR 1.499,95%CI 1.187~1.893)是卒中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药物的促进因素。患者年龄≥75岁(OR 0.701,95%CI 0.498~0.988)及改良的Rankin评分4~5分(OR 0.684,95%CI 0.486~0.965)是用药的阻碍因素。结论 中国大城市二、三级医院IS和TIA患者的抗血栓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各类抗血栓药物应用的比例较低,为改善以上状况,亟待探索有效的改进模式,缩短临床实践与指南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抗精神病药物品种繁多,临床如何选用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各种抗精神病药物由于化学结构不同,在治疗作用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它们对各种精神症状群有着不同的治疗范围,对同一种精神症状群的治疗作用也可有程度不同,这就是抗精神病药物的所谓"作用谱".要避免用药的盲目性,使得用药比较合理,研究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