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申梅华  董平栓 《临床荟萃》1996,11(13):602-603
八十年代文献报道体表心室晚电位(VLP)可识别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纤颤(VTS/VT)患者。我院采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来检测1992年~1995年住院及门诊病例中,冠心病301例,非冠心病353例,心室晚电位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3%和0.5%,而VLP发生率与急性心肌梗塞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齐书英  宁佩萸 《临床荟萃》1998,13(20):918-919
心室晚电位(VLP)是心室肌内存在非同步性除极和延迟性传导的电活动表现,是预测恶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的一种无创性检测技术.我们对临床肯定诊断为冠心病的269例患者进行时域心室晚电位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群立 《华西医学》1994,9(3):304-305
230例患者心室晚电位的分析刘群立北京中医学院东直医院(100700)我院自1990年-1993年对心肌梗塞(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了心室晚电位(VLP)检测。现报道与分析资料完整的239例。临床资料观察分三组:(1)对照组:健康无心血管病史,体...  相似文献   

4.
心室晚电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室电不稳定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甚致猝死。因此,众多的研究都在试图寻求尽早捕捉到心室电活动信号的有效方法。迄今研究心室电活动有四种途径:(1)常规心电图及/或长程动态心电图监护;(2)心室电生理研究;(3)心室内、外膜标测;(4)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s,VLP)检测。  相似文献   

5.
张军  邱大石 《临床荟萃》1991,6(3):107-109
一、概述1961年Durrer等在研究缺血实验人心肌兴个过程时,发现心内膜下梗塞区相应心外膜区有延迟电位的存在,认为它是该区兴奋延迟所致.1978年Berbari,Fontaine等用高增益放大和计算机叠加个均技术从体表记录到心室晚电位(VLP).之后国外不少学者及国内一些学者对此作了许多研究,使心律失常的研究有了推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体表心室晚电位的检测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医院(075000)李向欣做为无创性体表检测心室晚电位(VLP)技术信息叠加心电图(SA-ECG)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通过对146例冠心病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组的VLP资料分析,旨在探讨其对室性心律失常(V...  相似文献   

7.
张省娟  王明明 《临床荟萃》1997,12(8):347-348
许多研究表明,心室晚电位(VLP)与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特别是冠心病并发心梗患者的心律失常密切相关,体表信号叠加技术在冠心病、心肌梗塞伴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中可记录到晚电位,本文对心室晚电位阳性及阴性冠心病患者各100例进行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其室性心律失常进行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林娜 《实用医学杂志》1995,11(7):469-469
52例心肌梗塞心室晚电位临床分析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24001)林娜心肌梗塞(心梗)患者用心室晚电位(VLP)来筛选心源性猝死风险的高危病人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为了观察心梗患者VLP出现阳性的情况,本文就52例心梗患者VLP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  相似文献   

9.
于笑霞  刘连英 《临床荟萃》1993,8(13):619-620
心室晚电位(VLP)代表心室肌某部延迟的电活动。信号平均心电图Signal—averaged electrocar—diogram,SAECG)可检测到这种低振幅、高频率的电活动。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心源性猝死已成为常见的一种死亡病症,也是世界上未能解决的一个难题,冠心病占多数,80%是由于恶性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如能用无创性方法预测此类患者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意外,从而采取防治措施,将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临床工作。上述信号平均心电图正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无创性新技术。 1 研究对象 250例心脏病患者,其中冠心病92例,急性心肌梗死62例,风心病33例,心肌病24例,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39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43例各种心脏病人采用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记录心室晚电位。结果表明:心绞痛及心肌缺血伴 VAs 病人 LPs 的检出阳性率(13/67)与无 VAs 病人(6/71)有显著差异(P<0.05);AMI 伴有 VAs 病人 LPs 检出阳性卒(10/18)与无 VAs 病人(2/9)有显著差异;CMI 伴有 VEs 病人 LPs 检出阳性率(7/18)而无VAs 病人仅检出 LP 阳性1例(1/8)心肌炎及原因不明的 VAs 者 LPs 检出阳性率亦较高(18/36)2例 LPs 阳性及1例 VF 史者发生猝死。  相似文献   

11.
88例心室晚电位(VLP)阳性的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服用美托洛尔及乙吗噻嗪,4周后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及VLP。结果:乙吗噻嗪虽能有效控制VA,但不能使VLP转阴,且有致心律失常作用(3/42);而美托洛尔不但能较好控制VA(38/46),且可使VLP逆转(39/46),又无致心律失常及其它明显副作用,疗效与50~100mg/d剂量之间无明显关系。作者认为:对VLP阳性的VA患者的药物治疗,只要无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禁忌证,应首选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VLP)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阳性发生率的差别.方法 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1-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6例(其中STEMI组304例及NSTEMI组72例患者)进行VLP检测.结果 STEMI组VLP阳性率为53.6% (163/304),NSTEMI组VLP阳性率为38.9% (2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53,P<0.05).VLP阳性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14.1% (27/191),VLP阴性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0%(13/1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96,P <0.05).VLP阳性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2.178,95% CI为1.087 ~4.366,P<0.05).结论 STEMI组VLP阳性率明显高于NSTEMI组.VLP阳性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VLP阴性患者.VLP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患者心室晚电位 (VLP)各项异常指标的发生率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 380例冠心病患者结合临床各项资料并与 80例无冠心病者对比 ,进行VLP结果分析。结果 对照组无VLP(+) ,5例为 (± ) (6 2 5 % )。冠心病组 139例VLP(+) (36 5 8% ) ,6 8例 (± )(17 89% )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有心肌梗死病史者中 2 9例进行了随访 ,其中 10例VLP转为异常之后 ,6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2例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 ,2例合并室壁瘤。有 6例VLP异常转轻 ,其中 3例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恢复期。结论 冠心病及心肌梗死者VLP(+)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随冠心病的病程变化 ,VLP相应出现动态改变。不论VLP(+/ - )对冠心病均有价值。定期随访可提高VLP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对50例正常老年人及75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应用体表信号叠加心电图检测心室晚电位(VLP)的结果作了分析,进而探讨了 VLP 检测与心肌梗塞及/或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表:OMI 并室壁瘤患者的 VLP 检出率明显高于无室壁瘤患者(5/12对11/63),OMI 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 VLP 检出率明显高于 OMI 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3/23对3/52),MI 患者作 VLP 检测,对于预报室性心律失节及判别高危病人确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晚期产后出血76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1998~2007年我院收治的76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31%。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宫腔感染及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结论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以清宫为主,加强产褥期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左室重构(LVR)类型及其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 对经多导睡眠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确诊为OSAS的患者148例,定点监测血压,次日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相对室壁厚度(RWT)≥0.42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46.7 g/m2.7(女)或49.2 g/m2.7(男),将患者按左室构型分为正常构型组(NG),向心性重构组(CR),离心性肥厚组(EH)和向心性肥厚组(CH),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血管危险因素与构型的相关性.结果 ①148例OSAS患者中115例(77.7%)左室构型异常,NG组33例(22.3%),CR组35例(23.6%),EH组37例(25%),CH组43例(29.1%).②一般临床资料:与NG组比较,EH组BMI及腰围较高(P<0.01),CH组年龄、BMI、腰围、高血压、白天及夜间平均收缩压(dSBP及nSBP)均较高(P<0.05或P<0.01);与CR组比较,EH组年龄、BMI及腰围均较高(P<0.05或P<0.01),CH组男性、年龄、BMI、腰围、高血压、nSBP及TG均较高(P<0.05或P<0.01);与EH组比较,CH组高血压发病率较高(P <0.05).③睡眠呼吸监测指标:与NG组比较,CR组AHI及氧减饱和指数(ODD较高(P<0.05或P <0.01),CH组AHI、ODI及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均较高,而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最低SaO2较低(P<0.05或P<0.01);与CR组比较,EH组AHI较低(P <0.05),CH组平均SaO2较低,T90较高(P<0.05或P<0.01);与EH组比较,CH组最低SaO2较低(P<0.05).④血压:与NG组比较,CH组4:00 SBP及6:00 SBP较高(P<0.05),与CR组比较,CH组22:00 SBP较高(P<0.05).⑤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的作用后,AHI与CR相关(OR 1.035,P=0.024),年龄、BMI及4:00 SBP与EH相关(OR 1.094,P=0.016,OR1.397,P=0.011,OR 1.124,P=0.026),年龄与CH相关(OR 1.084,P=0.028).结论 OSAS可导致LVR,四种构型所占比率相近.AHI、年龄分别为CR、CH的重要决定因素,年龄、BMI、4:00 SBP是EH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调查常见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619例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抑郁评分;用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①619例常见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中合并抑郁196例,发病率为31.7%;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抑郁的发病率分别为29.1%、24.3%、37.7%、41.8%。②常见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家庭成员人数、负性生活事件、住院次数、病情程度及病程有关。结论常见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易合并抑郁,其中CHF组发病率最高;女性、家庭成员少、有负性生活事件、住院次数多和病程长的患者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