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肥厚性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肌肥厚,其中室间隔与心室游离壁均肥厚.按流出道有无梗阻可分为肥厚梗阻型和肥厚非梗阻型两种.经皮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一种新途径,其机制是使用化学方法减轻室间隔肥厚程度,使左室流出道增宽,达到降低收缩期压力阶差,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3]2008-2009我院共对2例肥厚性心肌病病人成功的进行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治疗效果满意,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一种遗传异常所致,以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非对称性肥厚,动态性左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的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差,心源性猝死率高,治疗困难,预后差。临床表现为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晕厥、猝死等。  相似文献   

3.
家族性肥厚性心肌病(FHC)是遗传性心肌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心肌肥厚、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为特征,根据其病变部位不同已有6个亚型[临床心血管杂志,1993,9(3)179],本文报告一家系,病变部位与以往6型不同,累及整个室间隔及心尖部,彩超显示梗阻肥厚型心肌病,但临床表现较梗阻型轻,更接近于单纯心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16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资料,着重术前、术后的身心护理及病情的观察.结果:16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心肌酶谱监测、心电监测、合理的氧疗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肥厚型心肌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极易形成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而造成多种不利影响, 也是青少年及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 及时干预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射频消融一直广泛应用于各类心律失常的治疗, 但在HOCM中仍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行射频消融治疗HOCM患者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1999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9例,均行经主动脉瓣心肌切除术,依据二尖瓣病变情况和心肌造影结果决定是否行二尖瓣替换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经胸超声复查手术效果.结果 全组共死亡2例.1例为术后1周猝死,1例为二次行二尖瓣机械瓣替换术后死于肾衰竭、肺感染.存活患者手术效果良好,解剖狭窄解除,峰值压差降低至(20±13)mm Hg(1mm Hg=0.133 kPa),二尖瓣收缩期向前运动基本消失.术后随访18个月,存活患者心功能恢复至Ⅰ级,术前症状均明显减轻.结论 外科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围手术期护理尤为关键.选择合理术式,有效解除流出道梗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病变特征是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为主,室间隔突向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前叶向肥厚间隔移位,引起左室流出道狭窄、梗阻和二尖瓣反流,并在左室腔与左室流出道间存在压力阶差。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者80%有劳力性呼吸困难,约2/3患者有非典型心绞痛,约1/3患者有先兆晕厥或晕厥,常在活动后发生。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总死亡率每年〈1%。但发生猝死的可能性很大,常与活动有关,主要有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猝死通常有遗传性,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发生猝死者往往年龄较轻,特别在年轻运动员中,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是猝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专家答疑     
植入起搏器后房颤山西大同读者张某来信说:今年62岁,自1991年发现患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先是间断服用异搏定,后改为倍他乐克。2002年发作房颤,开始服胺碘酮。2004年安装了双腔起搏器,起搏效果正常,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肥厚性心肌病手术配合护理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肥厚性心肌病手术患者2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10例和观察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根据病人身体差异及心里疏导,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肥厚性心肌病手术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和差异性治疗方法并进行心里疏导,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扩张型心肌病的特点是左心室或右心室显著扩大,且伴随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力衰竭是扩张性心肌病的常见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死亡[1]。近年来,临床上主要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但是常规剂型对患者不良反应较多,患者耐受性较差。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具有持久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2-3]。本研究旨在分析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育龄期女性发病率10%~15%[1]。女性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患病率约为4%~7%[2],可分为梗阻型和非梗阻型两大类。合并EM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致,Ugur等[3]研究发现,梗阻型生殖道畸形和非梗阻型生殖道畸形的EM发生率分别为57.6%和17.6%。Matalliotakis等[4]报道,在青春期EM患者中,苗勒管发育异常为32%(16/5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胆源性梗阻型胰腺炎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重症胆源性梗阻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重症胆源性梗阻型胰腺炎早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延期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早期手术与延期手术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机对重症胆源性梗阻型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重大影响,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肥厚型心肌病QT离散度的作用。方法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梗阻性和非梗阻两组,为每个患者记录体表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分别计算QT、QT离散度、校正的QT离散度。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倍他乐克,以12.5mg,2次/天起始,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在给药前、3个月和6个月后复查。结果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QT、QT离散度、校正的QT离散度均超过正常值(P<0.01);倍他乐克使两组的QT离散度明显缩短了,且梗阻组QT离散度的变化程度较非梗阻组更显著(P<0.05)。结论倍他乐克能明显缩短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家庭健康》2005,(4):48-48
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张兴华教授在其助手张绪洪、苑海涛副教授的协助下,成功地为一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危重患者.实施了改良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改良后的新术式针对性强.疗效显著.从而挽救了这名濒临死亡的危重患者。这次创新术式的临床应用,经检索查新,为山东省首例.填补了山东省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5.
在新生儿外科疾病中,先天畸形占有一定比例。其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预后甚至生命起着决定性作用。下面将新生儿期一些常见的先天畸形的诊断要点及治疗予以概述。1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本病是由于幽门环肌肥厚、增生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机械性梗阻。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1988年5月-2008年1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和东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的住院患者76例,分析其心电图特点。结果按肥厚的部位分为单纯室间隔肥厚或室间隔肥厚为主组(46例)、单纯心尖肥厚组(14例)、单纯游离壁肥厚组(6例)和弥漫性肥厚组(10例)。室间隔肥厚为主组患者中,23例(50.0%)存在病理性Q波,其中室间隔厚度超过2.0cm者10例(42.5%);而在另23例无病理性Q波患者,间隔厚度超过2.0cm者仅5例(21.7%)。单纯心尖肥厚组和单纯游离壁肥厚组均仅1例心电图存在病理性Q波。QRS渡群宽度在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6例患者中,心电图符合左室肥厚(Sv1+Rv5≥4.0mV)诊断标准的23例(30.3%),符合Rv4〉Rv5〉Rv6(或Rv3〉Rv4〉Rv5)者34例(44.7%),ST—T改变共71例(93.4%),ST段下移超过0.1mV者53例(69.7%),T波深倒置振幅超过0.5mV者30例(39.5%)。T波深倒置在心尖肥厚组多于室间隔肥厚组(P〈0.05),但T波倒置深度与心尖肥厚程度无相关(r=-0.242,P〉0.05)。室间隔肥厚为主组中梗阻型和非梗阻型各项心电图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性Q波多出现在室间隔肥厚为主型患者,T波深倒置在心尖肥厚组多于间隔肥厚组,但T波倒置深度与心尖肥厚程度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44例扩张型心肌病伴有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房颤组)和51例扩张型心肌病伴有窦性心律(窦律)患者(窦律组)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 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患者左房内径较大[(52.57±6.99)mm比(48.47±5.98)mm],NYHA分级级数较高,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27±8)%比(31±9)%],平均年住院次数较多[(2.90±0.74)次/年比(2.07±0.84)次/年],住院期间病死率较高.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房颤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胡盛 《社区医学杂志》2007,5(10S):12-13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肥厚型心肌病QT离散度的作用。方法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梗阻性和非梗阻两组,为每个患者记录体表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分别计算QT、QT离散度、校正的QT离散度。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倍他乐克,以12.5mg,2次/天起始,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在给药前、3个月和6个月后复查。结果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QT、QT离散度、校正的QT离散度均超过正常值(P〈0.01);倍他乐克使两组的QT离散度明显缩短了,且梗阻组QT离散度的变化程度较非梗阻组更显著(P〈0.05)。结论倍他乐克能明显缩短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左室特别是室中隔显著肥厚而引起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心肌病。临床上所谓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肌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等均为本病之同义语。病因:尚不明。约1/3的病人有家族史,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之特征。在有家族史之病人中男性发病率与女性相仿。另外有人认为与  相似文献   

20.
王亮  王晖  张寄南 《现代保健》2010,(7):185-186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m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通常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造成动态性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主要特征,导致部分患者进展性心力衰竭和猝死。经皮室间隔酒精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是近十余年来治疗HOCM新的介入治疗方法,具有明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就ASA治疗HOCM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