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隔部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间隔部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胡大一杨新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20)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成功率可达95%或以上,但也有较为疑难、复杂难以成功的病例。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文献,就房室旁道中消融较为困难的间隔部旁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旁道23例的效果。方法:左侧旁路的消融在二尖瓣环左室侧进行,右侧旁路则在三尖瓣环心房侧进行,结果:25条旁路有23条旁路消融成功,有效率92%,结论:表明RFCA是治疗房室旁道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房室旁道电位的电物理特性,同时借助房室旁道这一除极顺序异常的天然模型,印证心室激动传导异常产生高频成分这一机制,选择显性室旁道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40例,采用信号平均技术及多采样率线性小波转换技术,对射频消融前,后体表心电图窦性心律时QRS波群全程及起始部40ms进行三维频谱分析,观察高频能量(E1)甚高频能量(E2)频谱的最高上限频率(Fmax)及QRS时限(QRSI)等参数的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左侧房室旁道患者,射频消融术前于左、右心室心尖部在相同刺激条件下行S1S2早搏刺激至旁道不应期,测量旁道室房传导时间及旁道不应期的相关数据,探讨旁道的逆传特性有何异同。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09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导管室接受射频消融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入选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为左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术后心内电生理检查房室结无室房逆传功能者共44例为研究对象。结果不同性别者左、右心室起搏下旁道不应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及p0.4);不同性别者左、右心室起搏下旁道室房传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及p0.2)。合并显性房室旁道与单纯隐匿性房室旁道左、右心室起搏下旁道不应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及p0.3);合并显性房室旁道与单纯隐匿性房室旁道左、右心室起搏下旁道室房传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及p0.2)。所有患者左、右心室起搏下旁道不应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所有患者左、右心室起搏下旁道室房传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右心室起搏旁道室房传导时间较左心室起搏明显延长。结论左侧房室旁道患者,男女性别之间,旁道不应期及旁道室房传导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合并显性房室旁道与单纯隐匿性房室旁道之间,旁道不应期及旁道室房传导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左、右心室起搏下旁道不应期比较无明显差异,旁道室房传导时间右心起搏较左心起搏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5.
总结12例房室结双径路及房室隐匿性旁道所致阵发性房颤的可能机制和射频消融后效果。本组1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年龄19岁-46岁。电生理证实房室结双径路4例,隐匿性旁道8例。射频消融慢径及旁道后,随访6个月-20个月,11例无房颤发作,1例心悸发作较前明显减轻。结论:预激、多径路与阵发性房颤密切相关,射频消融慢径及旁道后,阵发性房颤可获根治。  相似文献   

6.
隐匿性房室旁道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al—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常见原因,但仅凭发作AVRT时体表心电图很难确定旁路的定位。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ransesotphaged atrial pacing,TEAP)是临床上常用的无创伤性电生理检查方法,本研究通过应用TEAP诊断隐匿性房室旁道并与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 cycathetel ablation,RFCA)诊断结果对比分析,探讨TEAP对隐匿性旁道引起AVRT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忠杰  王慧 《心电学杂志》2011,30(5):431-433
近年来采用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阻断房室旁道的传导后可根治其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故术前对房室旁道定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体表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心室预激最简单、常用的方法,根据各导联预激波极性不同及胸导联移行区的判断,能对显性房室旁道作出定位。隐匿性房室旁道因无顺传功能,无法根据预激波进行旁道定位。但此类旁道具有较强的逆传功能,  相似文献   

8.
房室旁道间歇性逆传阻滞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杰  蒋文平 《心电学杂志》2000,19(3):131-133
为探讨房室旁道间歇性逆传阻滞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对房室旁道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中作腔内电生理检查,观察房室顺传和室房逆传功能及途径。结果显示261例中有7例(4例为隐匿性预激综合征)为旁道逆向(或双向)传导阻滞(2.7%)。尽管旁道间歇性逆传阻滞是一种少见现象,但由于旁道传导阻滞,无法对旁道进行定位及射频导管消融,因此了解旁道有无间歇性逆传阻滞,对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10名希氏(His)束旁旁道(Ap)致倾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患进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综合分析X线曝光时间、操作时间、术后复发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因素,指出,His束电极的准确放置、尽量避免大头电极导管重复使用、术丰富的射频消融手术经验:包括介入操作技术和靶点图的识别,是安全有效进行His束旁旁道RFCA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房室多旁道的电生理特征及其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房室多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方法 23例患者经电生理检查确定房室多旁道,应用心房和心室刺激诱发室上速,确定每条旁道的电生理特征及与心动过速的关系,按照标测部位对相关旁道逐步消融,以射频消融成功确定旁道位置。结果 23例中检出旁道49条,其中三条旁道3例;左侧多旁道12例,右侧多旁道2例,双侧多旁道9例;左侧多旁道以隐匿性为主;右侧多旁道多为显性;未见心动过速时右侧旁道前传而同侧旁道逆传现象。结论 多旁道患者应首先确定和消融与心动过速相关旁道;左侧多旁道应以诱发心动过速或快速心室起搏方法标测;右侧多旁道应同步描记12导联体表心电图,旁道消融成功可能仅见于QRS波的变化,双侧多旁道应首先消融左侧旁道。  相似文献   

11.
希氏束旁道是间隔部房室旁道的特殊类型,临床上较少见。由于其解剖部位邻近希氏束,给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和风险,易发生传导系统并发症。我院对8例希氏束旁道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患者进行了消融治疗。现将其食管心脏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报道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射频融左侧显性房室旁道(AP)成功2例,以探讨房颤时显性AP准确定位和成功射频消融的可能性2例患者分别随访4和6个月,未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房颤。提示房颤时射频消融左侧显性AP是可行的。消融成功的靶点电图特点为:(1)不规则小AI皮和大V波。(2)振幅较大的AP电位。提出AP前传阻滞后,应于窦性心律时检测其逆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报道房室旁道射频消融发生房室结损伤患者4例,其中左侧、中间隔右侧、左游离壁+右前间壁及右前间隔各1例。2例房室结损伤为一过性,1例安置起搏器,1例双旁道保留1条“旁观者”旁道。术后随访3~20个月均无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对房室结损伤的X线影象原因、心电图特征及右前间隔和右中间隔旁道消融术中希氏束监测的重要性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分析多条旁道射频消融成功的经验。 方法 分析1994 年以来射频消融与旁道有关的室上速病人150 例。结果 8 例多条旁道病人中,4 例在消融前电生理检查时已能诊断多旁道,另外4 例只有当切断一条旁道后才能暴露出另一条旁道。结论 右心多条旁道由于无明确参考电图,寻找成功靶点有时十分困难,标测范围不应受事先设想的框框限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19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进行分析,探讨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SVT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01例,房室旁道所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81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0例。结果房室结双径路111例(单一房室结双径路101例,房室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0例),其中慢-快型109例,快-慢型1例,慢-慢型1例;房室旁道81例,其中左侧旁道62例,右侧旁道16例,双旁道3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0例,旁道共计91条。成功率98.9%,复发率2.1%,近期并发症3.6%。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穿房间隔(TS)射频消融左侧游离壁房室旁道(旁道)作为径主动脉左室(TA)消融方法的补充途径已受到重视。本文报道TS治疗52例左侧游离壁旁道的经验,初步评价该法的疗效和安全性。52例病人男29例,女23例。年龄15-68岁。旁道位于左前(24例),左侧(18例)和左后(10例)游离壁。选用Swartz鞘(SL1-SL4)进行房间隔穿刺。穿刺成功后送入鞘管至左房并注入肝素5000u。52例病人均被成功阻断旁道传导。放电次数1-8(27±2.1)次。所有病人术中顺利,无房间隔穿刺相关的并发症。4例病人(左前旁道)放电中感胸痛,2例病人(左后旁道)放电中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病人术后复发,均经TA法再次消融获得成功。结果提示TS途径消融左侧游离壁旁道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一定的安全性,可为部分病人,如并存主动脉瓣病变、动脉扭曲、或TA消融失败者的另一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预激综合征(WPW)后间隔旁道的体表心电图改变依赖于房室旁道插入心室位置,有关心电图与房室旁道心室端位置的关系已有报告,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导管射频消融治疗WPW以来,对旁道定位有了更精确的认识。有关B型WPW位于左、右后间隔旁道的体表心电图定位及鉴别诊断尚未见报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报道两例右侧显性房室旁道合并右后隔慢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和消融治疗。两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接受射频消融治疗 ,心房和心室程控刺激评价消融前后电生理变化。心脏标测证实两例病人存在右侧显性房室旁道 ,阻断该旁道后AV间期延长达 16 3和 16 7ms,QRS波群变宽呈完全预激形 ,程控刺激和标测证实为右后隔慢旁道 ,前传速度慢但无递减传导 ,无VA传导 (例 1)或VA递减传导 (例 2 )。消融阻断慢旁道后AV再次延长达 188ms和 2 17ms,心室预激消失 ,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形 ,心室刺激见VA分离。结论 :两例病人为右侧游离壁显性房室旁道合并右后隔慢旁道 ,前者掩盖后者的前向传导。正常房室传导束 (AVN HPS)的传导速度慢于慢旁道是其显现前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右侧房室旁道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阻断右侧房室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0例,其中单旁道45例,双旁道4例,三旁道1例,共56条旁道。首次消融成功率94%,二次消融成功率100%。平均随访9个月,3例复发(6%),均经再次消融成功,其余病例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动过速复发,术后除1例右后间隔旁道消融后出现一过性Ⅲ°房室传导阻滞外无其它并发症发生。就右侧旁道消融的体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心内结构异常合并房室旁道患者射频消蚀的难易程度,对射频消蚀8例先天性心脏病Ebstein畸形(Ⅰ组)与20例合并右侧房室旁道心内结构正常者(Ⅱ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两组心动过速的心室率、旁道的前传和逆传不应期均相近,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消蚀导管的选择与操作过程无不同之处,其总操作时间、X线投照时间和放电次数分别为:110±63minVS103±55min、45±21minVS39±17min、6±4次VS6±3次,P均>0.05。且两组病例均一次消蚀成功。结果说明Ebstein畸形合并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蚀同样较易成功。手术操作需轻柔,对合并右心功能不全者应避免心动过速的诱发;倒“U”形导管塑形,可加强导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