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瘟疫学说浅谈"非典"的中医辨治(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 )2 关于瘟疫及非典的证治治疗瘟疫 ,从总体来说 ,虽然还是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 ,但由于瘟疫为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病证都有明显的特异性 ,且病情急重、传变甚速 ,因此 ,历代的瘟疫学家在大量临床实践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思考中 ,对于瘟疫为病的治疗观念和治法方药都有所创新而颇具特色。2 .1 治疫病以祛邪为第一要义 瘟疫为病皆由人体感受疫邪所致 ,其病情的轻重顺逆、传变发展及预后吉凶 ,皆主要由疫邪的深浅进退、繁衍多寡及对人体组织侵蚀及功能破坏的程度所决定的。故吴又可在《瘟疫论》中反复强调疫邪是疫病之本 ,认为“邪…  相似文献   

2.
中医对非典治与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历史已久,对病因病机、证治都有一定的见识、研究和发展,已形成具有内涵的系统理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季节为冬春季,冬有烈风,春有余寒,渐伤人体抗病之原。其临床病象多有前驱症状;传染途径多由口鼻而人;本病发生发展既有伏邪内潜,又有时疫病毒之感,既伤肺卫又伤肺体,久之出现肺积,息贲难医之疫。治疗宜早不宜晚,当以宣肺通络,清热透毒为主。  相似文献   

3.
从瘟疫学说浅谈"非典"的中医辨治(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对瘟疫为病(即急性传染病)的发病及治法方药都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学术见解,有许多新的创建.清代余师愚著<疫疹一得>、杨栗山著<伤寒温疫条辨>、戴天章著<广瘟疫论>,都从理论和实践更进一步发挥、发展、充实和完善了吴氏的瘟疫学说,为后世人们防治瘟疫提供了有效的武器.作者重温和系统总结了前人对瘟疫发病规律的认识和治法方药的有效经验,旨在温故启新,为现代中医防治"非典"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从瘟疫学说浅谈“非典”的中医辨治(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从瘟疫学说浅谈“非典”的中医辨治(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非典型肺炎 (SARS)半年来波及全球 2 0多个国家和地区 ,缘其传染性极强 ,病死率较高 ,已引起各国特别关注。我国政府全力狠抓防治工作 ,已获显著成绩。当前 ,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尚乏良策。中医学认为该病属“瘟疫”、“疠”和“杂气”等范畴 ,防治经验至为丰富。兹将李兴培教授就中医对非典认识及防治看法采摭整理如次 ,谨共参考。1 病名病因疫 ,《说文解字》 :“民皆疾也。”瘟 ,统指四时、气运、风土乖违所致流行病。“疠” ,吴又可指为 ,杂气中之疠气 ,有甚他气 ,罹病颇重 ,因名“疠气” ,古时以其有似恶鬼般怪虫怪物引发之暴烈传染病 ,…  相似文献   

7.
余矢志治疗“突发性发热”、“反复发热”或多种病因不明的发热近三十载 ,据临床所知 ,凡属此类发热 ,尽管证情复杂 ,病因病机涉猎面广 ,但总不外内伤、外感两种。外感多由于正气不足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云 :“不相染者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避其邪气”,抵抗免疫力减弱 ,蒙受四时非时之气所伤是起病之源 ;内伤多由气血阴阳亏损所致 ,凡此两种 ,外伤多属阳虚 ,内伤多属阴虚。故在辨证施治上 ,应审时度势 ,即所谓擅诊者 ,先别阴阳 ,得其机要 ,动小功大 ,用浅功深。余集治发热及反复发热之成 ,尤以受温病学说之启迪 ,特以从病因病机学…  相似文献   

8.
杨建宇 《中医杂志》2004,45(3):237-237
<中医杂志>2003年第9期"抗SARS园地"中,有2篇涉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中医命名的文章.其一是孙霈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病名探讨",其二是陈津生的"关于寒疫和SARS的中医治疗",读后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9.
中医谈"瘟疫"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千年来,由于瘟疫(如天花、霍乱、鼠疫)的反复流行,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回忆历史,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防病、已病防传的预防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医对非典型肺炎的认识及论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彭胜权 《新中医》2003,35(7):3-5
非典型肺炎是由病毒或其他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肺部炎症。中医学对传染性疾病称为疫病,《素问·热论篇》有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明代吴又可《温疫论》对疫病的病因认为是“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并将祛邪作为治疫第一要务。清代  相似文献   

11.
论中西医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和西医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通过哲学与历史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是历史的必然,用大科学而不是小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医和西医,加强学科间协作,多学科协作发展大医学。  相似文献   

12.
也论中药有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中医热”、“中药热”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出现了一股不和谐音:“中草药无毒”、“纯中药制剂绝无副作用”,中药“有病能治病,无病则健身”的错误认识。其实“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早在远古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危重症医学领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病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LI/ARDS的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不断深入,并取得一定成果。该文回顾近年来中医药对ALI/ARDS治疗的研究进展,为中药治疗ALI/ARDS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思路,对指导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凉膈散加减,1剂/d,疗程10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以及并发症、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48,72 h动脉血氧分压、治疗后24,36,48,72 h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在机械通气时间[(7.31 ±3.12)d vs(10.22 ±4.42)d]、平均住院天数[(12.32±2.35)dvs (16.43 ±3.43)d]及死亡率(22.5% vs 42.5%)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明显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对中医证候信息学及其相关基本概念(证候、信息)作了明确定义,并简要论述了中医证候信息学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关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 3个观点 :(1)比较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基本研究方法的差异 ;(2 )认为中药治病是其中生理活性物质和心理活性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3)信息技术、心理学是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PCOS-IR)所致内分泌紊乱与代谢异常共存问题,是严重危害妇女生殖健康及引发肥胖相关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重要原因。PCOS-IR病机复杂,涉及多个脏腑合病,故临床治愈难度很大。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吾师基于“冲脉隶于阳明”理论,提出从阳明胃肠论治的学术观点,可使患者恢复自主排卵,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雾霾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与之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也随之增高。雾霾对于人体的影响和危害不可小觑。本文通过参阅近五年来国内外医学类期刊杂志中有关的报道及研究成果,从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辨证论治、预防保健等方面对与雾霾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认识与治疗进展进行阐述,旨在综述雾霾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认识与治疗,为科研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晨  潘璠 《光明中医》2012,27(2):346-347
生辰八字(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包含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天体运行的基本状态。这与中医的藏象学和五运六气的运气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中医辨治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应用中医辩证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肺部通气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