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海平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0):531-531
常规血透常使部分患者在透析期间出现低血压及透析失衡症状。 1997~ 2 0 0 0年我们对 18例终末期肾衰患者采用可调钠血液透析 86次 ,取得满意的结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8例慢性肾衰患者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2 5~ 72岁 ;已接受常规血透 2~ 15次。所有患者首次透析均采用相容性较好的血仿膜透析器 ,并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后使用 ,诱导透析时间 2 .5~ 3h ,超滤率不超过1kg/h ,有 8例患者透析 1次发生低血压 ,占 4 4 % ;另 10例在透析 2~ 15次时出现低血压 ,占 5 6 % ,血压 12 /8kPa ,较透析…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但术后早期出现相对性低血压患者的死亡率却不容忽视。我院自1986年至1993年共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48例,其中术后出现相对性低血压12例,占8.1%,死亡8例,占66.7%。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病例12例,高血压Ⅱ期5例,Ⅲ期7例,基础血压28~21.3/20~14kpa。平均24.6/16kpa。1.1.1年龄在52~71岁,平均58岁。男性8例,女性4例。1.1.2手术时临床状态:中度昏迷7例,深度昏迷及脑疝5例。术前血压在36~26.3/21.3~17.3kpa之间,平均30.2/20kpa。1.2本组病例均在…  相似文献   

3.
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指透析前血压已正常或高血压患者在透析中血压快速下降≥3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透析前收缩压<100 mm Hg,透析时血压下降<30 mm Hg,并出现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血透患者动态血压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动态血压 (ABP)及其特点。方法 :分析 30例尿毒症血透患者 2 4h和随机 15例血透中的ABP监测。结果 :30例中有 18例 (6 0 % ) 2 4hABP均值高于正常值且升高显著 (P <0 .0 1) ;2 6例(86 .7% ) 2 4h血压负荷值 >10 % ,其中 17例 (5 6 .7% )≥ 5 0 % ,血压负荷增大显著 (P <0 .0 1) ,且夜间增大比白昼显著 (P <0 .0 5 ) ,多为轻~中度动态高血压和ABP升高 ;18例 (6 0 % )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ABP曲线呈非杓型 ,比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明显增多 (P <0 .0 1) ;2例 (6 .7% )慢性透析低血压。随机 15例血透中有 4例(2 6 .7% )ABP均值高于正常值 ,3例 (2 0 % )透析中低血压。结论 :本组 6 0 %患者为轻~中度肾实质性动态高血压 ,血压负荷显著增大、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明显增多、多呈非杓型ABP曲线是其主要特点 ;并有 16 .7% (5例 )发生透析低血压。  相似文献   

5.
王玲  陈书芝 《吉林医学》2012,33(19):4110-4111
目的:观察采用低温可调钠联合超滤曲线透析模式可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提高超滤量,保证充分透析。方法:选择12例常规透析中均有高血压(140~190/90~110 mm Hg,1 mm Hg=0.1333 kPa)、透前不服降压药、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进行常规透析和低温可调钠超滤曲线透析,观察透析前、透析后的血压和超滤量,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两组各透析288例次,常规组低血压发生率41.15%,实际超滤量(3.53±0.62)kg,采用低温可调钠超滤曲线技术低血压发生率13.17%,实际超滤量(4.03±0.47)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温可调钠超滤曲线技术可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提高超滤量,优于常规血透。  相似文献   

6.
盐酸米多君在防治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丽文 《海南医学》2006,17(4):59-60
目的探讨盐酸米多君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反复发生低血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使用盐酸米多君治疗前和治疗后,记录血透前、血透过程中最低血压和透析结束时的血压.结果使用盐酸米多君治疗后,患者透析中最低血压和透析后血压均高于用药前的相应血压.结论盐酸米多君用于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杨小勇 《医学文选》2000,19(1):54-55
低血压病人血液透析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致病情恶化 ,故一般作为血液透析的相对禁忌症 [1 ] 。但在病情发展的需要下 ,如采取适当措施 ,使血压稳定在一定水平 ,仍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 ,且无严重并发症。我院血透中心 1996年 5月至 1999年 8月成功地对 30例低血压病人血液透析36次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 ,男性 14例 ,女性16例 ,年龄 2 2~ 6 4岁。 30例患者血透前血压均为 70~ 90 / 40~ 6 0 mm Hg,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 9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 2 1例。 30例中并发有重度贫血 (Hb<6 0 g/ L) 1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收缩压的波动变化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24例在2013年1月~2016年12月行规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病史、透析前后患者的动脉血压变化、死亡人数,分析动脉压变化对患者生存状态影响。结果:进行随访48个月,死亡27例,血透后动脉差升高>20 mm Hg(1 mm Hg=0.133 3 k Pa)及下降≥10 mm Hg的患者较血透前后收缩压力差在-10~20 mm Hg之间的患者发生死亡的人数占比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显示血透后动脉压差升高>20 mm Hg及透析后动脉压差下降≥10 mm Hg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联合多巴胺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性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22例行规律透析连续1个月且每次透析均出现低血压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所有患者继续给予规律性透析治疗3个月,第4个月开始对照组在透析开始时给予多巴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3 h以及透析结束3个时间点的收缩压平均值、舒张压平均值和动脉压平均值,比较两组患者前3个月和本次透析3个月发生透析性低血压的比例。结果:观察组用药3个月内发生透析性低血压比例为28.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透析3 h和透析结束后收缩压分别为(103.92±3.81)mm Hg(1 mm Hg=0.133 kPa)、(115.38±3.77)mm Hg,均高于对照组(91.69±3.74)mm Hg、(85.45±3.16)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透析3 h和透析结束后舒张压分别为(81.94±3.35、85.87±2.62)mm Hg,与对照组(75.12±3.24、70.16±2.59)mm 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透析3 h和透析结束后动脉压分别为(89.26±3.30)mm Hg、(95.86±3.41)mm Hg,均高于对照组(80.12±3.11)mm Hg、(75.09±2.24)mm Hg,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联合多巴胺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有预防低血压的作用,有利于患者血压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多数长效钙离子拮抗剂的抗高血压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血浆药物浓度,而透析后的此类药物的血浆浓度减少则可导致血压的急速升高。本试验研究了长效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在血透后的降压效果。方法20例慢性维持性血透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一项交叉试验。患者被指定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Smg/d)或硝苯地平缓释片(20-40mg/d)治疗,4wk以后,在病人接受血透治疗之日对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检测了其透析前和透析后血液标本中的血浆药物浓度。然后,让患者换服药物,再重复实施相同研究试验步骤。结果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患者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患者的血压波动呈显著差异。接受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患者的血压在血透后呈现快速增高现象,而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患者即使在血透后血压也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血浆药物浓度在血透后都显著减少。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并非依靠其在血浆中的分布达到其持续降压作用的。在血透后仍能发挥其平稳降压作用的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在这一类血透患者中起到满意的血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1 2月 ,对我区约1 63例 HD患者共进行了 2 3 0 1 5次血透 ,其中并发症状性低血压约 3 0 0 0例次 ,发生率约为1 1 .1 2 % ,比 1 991年我区所统计的下降了近一倍 ,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对我院透析中心 1 63名 HD患者进行观察 ,其中男 92例 ,女 71例 ,年龄 1 1~ 83岁 ,其中慢性肾炎、尿毒症 1 2 3例 ,高血压肾病 2 1例 ,糖尿病肾病 1 4例 ,其它原因致慢性肾功能衰竭5例。2 低血压的判断  按常规测量血压的方法 ,肱动脉血压低于1 2 / 8Kpa,65岁以上血压低于 1 3 .3 / 8Kpa,在血透过程中凡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低血压事件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需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于透析0、2、4h监测血糖和血压,对血透中出现低血压事件者立刻停止超滤,并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40ml静脉注射。结果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血糖逐渐降低,平均动脉压均逐渐下降,所有患者共透析2160次,出现低血糖的有360例次,发生率16.67%;出现低血压事件294例次,发生率为13.61%,相关分析表明血糖与血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763,P〈0.05)。部分发生低血压事件患者补充50%葡萄糖后血压回升。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低血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 2例常规血透易发生低血压者分别采取高低钠透析或低温透析 ,对比发现二种方法均能有效的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但低温透析患者不易发生透后口渴 ,对防止透间钠水潴留极为有利。资料与方法 :例 1,男 ,6 9岁 ,原发病为多囊肝、多囊肾。例 2 ,女 ,6 5岁 ,原发病为慢性肾肾炎、CAPD2年后因超滤丧失改血透 ,2例患者常规血透频发低血压 ,而予高低钠透析或低温透析。  应用费森尤斯 40 0 8B血透仪 ,苏打透析 ,透析器为 F-6 ,血液量为 2 0 0~ 2 5 0 ml/ min,脱水量在 2 5 0 0~ 3 5 0 0 m l/次 ,一周血透 3次 ,一次 5小时 ,高低钠透…  相似文献   

14.
第1阶段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7岁,首次就诊时间为2008年5月12日.主诉 发现血压升高10年,活动后气短1个月.现病史 患者于10年前因头晕发现血压升高,此后多次测血压高于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压最高210/120 mm Hg.当时就诊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诊断为"高血压病",给予药物降压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平素血压控制在150~180/90~110 mm Hg.近1年来服用降压药物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美托洛尔25 mg,每日2次.近1个月出现活动后气短,休息10~30 min可缓解.无胸闷及胸痛,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明显少尿,就诊于我院门诊.  相似文献   

15.
参麦注射液改善血透中低血压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改善血透过程中低血压患者透析充分性的作用.方法:分析比较30例血透过程中低血压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和未使用其治疗时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能使血透过程中低血压患者血压上升(P<0.05),提高血透过程中低血压患者Kt/V值(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改善血透过程中低血压患者的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血压异常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干预措施的疗效。方法观察12 620例次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变化,发现血压异常后尽早相应处理,透析间期予以预防指导。结果低血压的发生率为17.0%(2 145/12 620),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0.9%(1 379/12 620),血压异常的发生率为28.0%;采取相应的干预及救治措施后,92.0%例次的低血压得到了纠正,83.3%例次的高血压得到了缓解,血压异常干预处理总有效率为88.6%。干预有效的患者均能够顺利完成透析。结论透析治疗过程中血压异常发生率高,应早期发现、处理血压异常以保证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20%~40%[1]。低血压影响着透析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及存活率,并且可以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死亡。为预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我们从2003年1~12月对19例在血液透析中反复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透析方法治疗并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透析患者 19 例,其中男 11 例,女 8例;平均年龄(56±8)岁。此 19 例在血液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 即单纯透析时血压低于100/40 mm Hg亦视为低血压,而与患者的干体重及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8.
随着血液透析疗法开展,尿毒症病人的预后显著改善,但长期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有逐渐增多趋势。现将我院105例次透析低血压的原因及治疗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我院自1988年开展血液透析以来,在长期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共计105例次。全部利次病人透析前均为高血压或血压正常,无慢性低血压。透析低血压的判定标准为透析过程中收缩低于13·3kPa(100mmH),其中24例次低血压是短时间超滤量过大所致脱水过量低血压,81例次为即透析过程中尚未达到干体重时出现低血压。多数经减少超滤量、补液、碳酸氢纳、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后血压回升,仅15例次经上…  相似文献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透析性低血压是常见并发症之一.透析性低血压一般指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下降4 kPa(30 mm Hg)以上,或收缩压下降至12 kPa(90 mm Hg)以下.大约25%~50%的患者可出现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1].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胸闷不适、冷汗、打哈欠、心率增快,少数为无症状性低血压,重者血压显著下降,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意识丧失、若不及时发现,会导致心跳骤停,有生命危险.笔者所在科自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使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朱云海  李奕龙  廖凤  陈家勇 《当代医学》2009,15(30):105-107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采取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进行血液透析21132例次,发生低血压2029例次,占透析次数的9.6%,其中透析30~60min时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血压降低(血压〈90/60mmHg)1432例次,占70.58%,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随超滤量的增多而增大,呈正相关。经对症处理后血压均回升至正常,并继续完成透析治疗,无低血压休克发生。结论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时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对防止血液透析过程患者突然死亡,提高透析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