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马东  刘金波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43-184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尿微量白蛋白(UAER)的相关性。【方法】将4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小时UAER不同分为糖尿病UAER正常组(22例)和糖尿病UAER升高组(20例)。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其HRV,以此来检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UAER升高组患者的全程内相邻正常窦性心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内每5mi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相差〉50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均明显低于UAER正常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P〈0.01)。且UAER与HRV显著负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UAER升高组,HRV的各项指标减低显著,心脏自主自神经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2.
姚媛  刘苔  马荣炜  张宏利 《临床荟萃》2004,19(10):551-55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对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3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按不同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UAE)分为A(UAE正常)和B(UAE升高)两组.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方法,检测其自主神经功能。结果 HRV时域指标(24小时相邻心搏的R-R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数每心搏总数的百分比、24小时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及频域指标(夜间高频)B组均明显低于A组,且以反映迷走神经功能的夜间高频(HF)降低更为显著。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特别是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可能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职业性哮喘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从而了解职业性哮喘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3例职业性哮喘患者和31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短程心率变异性分析,并对两组5min所有窦性心率R—R间期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比较。结果SDNN、RMSSD哮喘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哮喘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HRV可作为判断职业性哮喘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53例II型糖尿病(NIDDM)和50例正常对照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频谱分析检查II型糖尿病合并或不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ANP)的患者,结果:II型糖尿病24小时R-R间期标准差(SDNN)(ms),相临正常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百分数(PNN50)显著低于正常人,II型糖尿病组R-R间期的总能,高,低频段的幅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HVR是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ANP)最敏感而又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9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进行常规冠心病健康宣教;干预组46例,在常规冠心病健康宣教的同时进行家庭干预,时间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HRV值改善更为明显,其中R-R间期的标准差、每5分钟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NN的均值、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均有改善,超低频(VLF)、低频(LF)和高频(HF)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用与心率变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0例(糖尿病组),健康对照者40例(对照组)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并比较2组心率震荡初始、震荡斜率、24 h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及其相关性.结果: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震荡初始与4 h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24 h每5 min窭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呈负相关,震荡斜率与4 h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24 h每5 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呈正相关,震荡初始与震荡斜率无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室性早搏后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减弱,心率振荡可成为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单凯  林晖  杜凤和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1):801-803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不同时相心率变异性(HRV)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14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试验组,入院即刻行动态心电图(AECG)检查。急性颅脑损伤组入院后5d仍存活的132例患者行再次AECG检查。另选择120例性别和年龄相仿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接受AECG检查。对三组HRV的时域和频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即刻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index)、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之差〉50ms的心搏数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低频段功率(LF)及高频段功率(HF)等指标明显降低(P均〈0.01),入院后5d组患者RMSSD、PNN50、LF、HF、SDNN、SDANN index也明显降低(P均〈0.01),入院后5d组患者所有HRV指标明显恢复,与自身入院即刻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HRV明显下降,且维持时间较长,是伤后较为敏感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产期心肌病(PPCM)患者和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变化和机制。【方法】收集PPCM患者30例(PPCM组),PIH患者30例(PIH组),正常体检者30例(对照组),比较三组 HRV时域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PPCM组和PIH组的窦性心搏间期NN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 min 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PNN50)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PCM组显著低于PIH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室壁厚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PCM组心室前后径、运动幅度和左室射血分数与PIH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PIH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CM患者妊娠后期心脏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因心脏重构致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HRV时域指标下降;PIH患者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紊乱,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VEGF排泄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健康对照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据其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J皿)分3组:(1)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in,29例;(2)微量蛋白尿组,UAER在20—200μg,/min,20例;(3)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21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2DM组尿VEGF排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蛋白尿组尿VEGF排泄已明显升高(P〈0.05);T2DM组内,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微量蛋白尿组尿VEGF排泄率明显升高(P〈0.05);大量蛋白尿组尿VEGF排泄率进一步升高(P〈0.001)。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尿VEGF与尿白蛋白(r=0.366,P〈0.01)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排泄率(r=0.325,P〈0.01)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VEGF排泄增加并与肾脏病变的程度有关,尿VEGF排泄增加可能间接反映糖尿病肾组织VEGF表达和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10.
运动对冠心病人心率变异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茵  郑洁皎 《现代康复》2001,5(4):69-69
目的:提高冠心病人生命质量,开展心血管疾病康复。方法:对132例冠心病人中分出30例喜好运动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心率变异HRV)时域3项指标。结果:喜好运动组病人平均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SD的标准差(SDSD)、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的均值(rmSASD)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对HRV有明显影响,日常生活适量增加运动量,对冠心病防治与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对冠心病、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意义。方法选择40例冠心病患者、3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比较。结果 A组(冠心病)、B组(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平均值标准差(SDANN)、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平方根(RMSSD)、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较C组(正常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检查可作为衡量其心脏自主神经损害的一个有效的无创方法,此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反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其损害情况,并可对其损害程度进行初步判断、评估,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胰激肽释放酶对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72个伴心率变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以时域法和频域法评价治疗前后心率变异(HRV)改变。结果:对照组SDNN、SDNN index、HRV三角指数较入选时降低,随访前后的差值有显著差异;治疗组UAER较治疗前降低,余各指标差值无显著差异。结论:胰激肽释放酶可有效延缓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张妍  徐桂芳  程雯  徐婷  陈淑雯 《临床荟萃》2012,27(12):1036-1038,1042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探讨抑郁症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53例,采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进行抑郁评分.以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总分≥7分即判定为存在抑郁症.根据HAMD测定结果分为抑郁症组(HAMD≥7分)58例;对照组(HAMD<7)95例.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C反应蛋白(CR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根据HAMD评分分级将抑郁症患者分为3个亚组:轻度抑郁(7~17分)26倒,中度抑郁(17~24分)22例,重度抑郁(>24分)10例.所有患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采集HRV时域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占总窦性心搏的百分数(PNN50);频域指标: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及LF/HF.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时域指标下降,SDNN(101.03±20.39)ms vs(65.77±11.68) ms; SDANN(134.26±23.45) ms vs(115.66±13.56)ms; RMSSD(29.33±15.05) ms vs (22.80±16.41) ms;PNN50(12.15±3.54)% vs(8.51±2.90)%(P<0.05或<0.01),频域指标亦下降,HF(224.33±90.70)ms2 vs(194.91±87.34) ms2 ;LF/HF 1.30±0.71 vs 1.04±0.43(P <0.01);各亚组比较,随HAMD评分升高,各时域指标、频域指标均下降(P<0.05或<0.01);HbA1c、HOMA-IR、CRP、TC、TG均上升(P<0.05或<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HRV下降,随着抑郁症严重程度增加,HRV下降程度亦随之增加,可能与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心率变异(HRV)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3月-5月住院的3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疾病组(其中单纯冠心病11例、单纯高血压病13例、两种疾病合并者10例为再次按疾病类型分为各亚组),30例非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各组间颈动脉IMT与24 h动态心电图HRV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合并组、冠心病组和高血压病组IMT均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相比,仅合并组的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内5 min节段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内-中膜增厚(IMT≥1.0 mm)23例,其中合并组8例,冠心病组10例,高血压病组5例,高于对照组的2例(P〈0.05),但疾病组HRV降低(SDNN〈100 ms)18例,包括合并组7例、冠心病组6例、高血压病组5例,与对照组11例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IMT与SDNN、SDANN呈负相关(r=-0.574、-0.544,P〈0.01),对照组IMT仅与SDANN呈负相关(r=-0.392,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病变、自主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功能损害明显,两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张小青  毕会民 《临床荟萃》2012,27(19):1660-166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按照尿白蛋白测定结果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5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U)70例、临床白蛋白尿组(CAU)38例,采用5分钟短程频域分析法分析其心率变异性(HRV)指数。结果与NAU组比较MAU组高频功率(HF)明显下降,3.32±1.40vs 2.44±1.77(P<0.05)。CAU组总功率(TP),5.67±1.28vs 4.14±1.41(P<0.01),极低频功率(VLF),4.70±1.31vs 3.28±1.50(P<0.01),低频功率(LF),3.97±1.30vs 2.75±1.35(P<0.05),高频功率(HF),4.21±1.69vs 2.44±1.77(P<0.01)明显降低,平均心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随着尿白蛋白增加,HRV各指标降低。糖尿病自主神经损害与糖尿病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非杓型高血压与心率变异性(HRV)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上海市同济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PCI术的高血压患者106例,根据PCI术后1周内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非杓型高血压组和杓型高血压组,每组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昼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夜间血压下降率,分析HRV指标,评价HRV指标选择表示时域指标的24h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时段NN间期的均值和标准差(SDANN)以及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平方根(RMSSD),记录随访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结果非杓型高血压组夜间SBP、DBP及MAP明显高于杓型高血压组(P<0.05),杓型高血压组夜间SBP、DBP及MAP明显低于昼间,与杓型高血压组比较,非杓型高血压组SBP、DBP、MAP夜间下降率明显降低(P<0.01)。非杓型高血压组SDNN、SDANN、RMSSD较杓型高血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杓型高血压组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明显高于杓型高血压组(P<0.05)。结论PCI术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易发生HRV降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植物神经功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26例进行了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heart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的冠心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和HRV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Logistic回归筛选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HRV预测指标。结果:HRV各项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中的LF、VLF、HF均有随着室性心律失常程度的加重而降低的趋势.时域指标中的SDNN、SDANN、ASDNN、PNN50b与室性心律失常程度呈弱负相关(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SDANN为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结论:HRV与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程度呈弱负相关。SDANN为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早期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行干预治疗,可能有利于减少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以"胸痛待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AECG)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按CAG结果分为CAD(冠心病)组与非CAD组。对比分析AECG所获得的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 CAD组HRV各指标均不同程度低于非CAD组,其中两组间SDNN、rMSSD、pNN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迷走神经紊乱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