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无环鸟苷(Acyclovir,ACV)对疱疹类病毒,尤其对单纯性疱疹病毒(HSV)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有很强的活性,患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如感染了 VZV 和 HSV 等疱疹类病  相似文献   

2.
单纯性疱疹病毒(HSV)可引起进行性脑坏死和脑水肿,如不进行治疗,死亡率高达70%。未经治疗的单纯性疱疹脑炎幸存者中约2/3有神经缺损,有时甚至很严重。有效的抗病毒药,如阿糖腺苷和无环鸟苷可供使用,而早期使用效果最佳。然而,由于EB病毒脑炎、囊膜病毒脑炎(togavirus encephalitis)和结核性脑膜炎可能有相似的症状和体征,故诊断不能仅仅依据临床标准。因此,需要一种早期诊断单纯性疱疹脑炎的精确诊断试验,但目前脑活检标本检查仍是早期诊断本病没有的确定方法,而脑活检证实的本病病人脑脊液(CSF)病毒培养的阳性率仅约4%。尽管CSF中的HSV抗原和抗休试验已有了进展,但在感染早期阳性的罕见。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可将极小的DNA进行酶扩增以便用常规手段如DNA杂交进行检查的方法(一种成功地用于检测数种传染因子包括乳头瘤病毒和免疫缺陷病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2 0 0 0年6月至2 0 0 2年6月临床诊断为水痘的新疆巴州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儿82例,其中男5 1例,女31例。年龄2~1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 2例,对照组4 0例。水痘的诊断符合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第2版)的诊断标准。两组临床均有水痘皮疹、发热、皮肤瘙痒症状,在性别、年龄、治疗前发病天数及体温方面,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方法:治疗组取无环鸟苷1支(每支2 5 0mg)用注射用水5mL稀释后涂擦患处皮疹,每天3~4次,连用3~5d ,对照组用无环鸟苷10mg/ (kg·d)静滴,连用3~5d。两组均同时根据病情给予退热、抗炎等对症治疗。统计学处…  相似文献   

4.
本篇报导主要从早期诊断和晚期的病理变化方面讨论了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在婴幼儿的CT表现特点,并与成年人作了比较。资料与方法8例患儿的发病年龄是3天~5岁,男女各4名。有3例通过病毒分离证实,其余5例做补体结合、中和试验有≥4倍的增加或者血液和脑脊液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分别用无环鸟苷、阿糖胞苷或阿糖腺苷中之一种进行了治疗,3例死于疾病早期,5例存活者有严重的后遗症。用两种扫描  相似文献   

5.
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诊治体会: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病毒脑)的诊断与治疗,对近十年PICU收治的28例重症病毒脑患儿进行回顾分析,28例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7个月~12岁。3例明确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2例为EB病毒感染,余无病原学证据。经应用抗病毒治疗,精制干扰素(能)100万U~300万U/天×3天~7天、三氮唑核苷10mg/(kg·d)×10天~14天、无环鸟苷5mg/(kg·次)q6h~q8h×10天~14天,及激素治疗5天~7天。结果死亡5例,脑瘫2例,智能落后2例,继发性癫痫4例,痊愈出院15例。诊治体会诊断早晚与预后有关,EEG及CT对估计转归及预后有关,早期及时的抗病毒、激素应用及丙球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西地那非是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在动物模型和成人研究中发现,其抑制PDE降解环磷酸鸟苷(cGMP)生成磷酸鸟苷,使cGMP水平升高,引起肺动脉血管舒张,可选择性降低肺血管阻力[1].近年研究发现,新生儿出生后肺动脉PDE5是一氧化氮(NO)诱导血管舒张的关键调节因子,PDE5抑制剂能使肺血管舒张,即使缺乏对外源性NO有反应的内皮细胞,西地那非亦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2].高频震荡通气(HFOV)是一种特殊的通气方式,能以极高的频率、极小的潮气量迅速改善氧合和通气效率[3].  相似文献   

7.
环核苷酸是调节生理功能的第二信使,对调节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及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将cAMP衍生物(DB-cAMP)应用于临床治疗成人严重心衰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测定了小儿心衰、急性肾炎高血压和心律失常患者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浓度,并就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抗病毒剂     
免疫机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于病毒感染时症状加重。疱诊属的感染从潜伏状态再发,常引起致死性的全身感染症。目前使用的抗病毒药主要针对疱疹属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症。单纯疱诊病毒及水-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症使用无环鸟苷(ACV)、阿糖腺苷(ara-A)、抱疹净(IDU)等。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使用DHP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在日本使用叠氮胸苷。  相似文献   

9.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人类严重局灶性脑炎的最常见病因,单纯疱疹脑炎(HSE)病死率高,神经系统后遗症多。HSE 病人如能在发病早期接受阿糖腺苷或无环鸟苷抗病毒治疗,则其病死率和严重后遗症的发生率可明显下降。然而,早期诊断 HSE是一个难题,多年来,确诊 HSE 仍然依靠脑活检结果。近几年,国外在早期诊断 HSE 方面有较大进展,本文简要综述 HSE 诊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雾化吸入硝普钠治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普钠(SNP)是常用的血管扩张药,具有对动静脉均衡的扩张作用,作用强而迅速,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红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NO可使血小板及血管平滑肌的鸟苷酸环化酶激活,增加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同时又通过环磷酸腺苷(cAMP)依赖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抑制内皮素-1的缩血管效应[1].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肺动脉高压(PH)是以增高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为特征的临床血流动力学综合征,预后不良,可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采用靶向药物可改善预后。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治疗PH的药物主要应用于以下3条分子通路之一:一氧化氮(NO)可溶性鸟苷酸(SGC)-环磷鸟苷(c GMP)通路,PGI2-环磷腺苷(c AMP)及内皮素-1(EF-1)通路。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现,病毒毒株与宿主的遗传背景、年龄、性别及免疫状态都影响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宿主遗传背景及年龄。在柯萨奇病毒B3感染小鼠中筛选出5个候选基因,表现为编码β球蛋白、环磷酸腺苷反应结合蛋白结合蛋白及Nip21的基因下调,编码诱导三磷酸鸟苷酶、ND1(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的一个亚型)的基因上调。通过对上述5个候选基因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异常表达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使心肌细胞受损的论述,进一步阐述了病毒性心肌炎与宿主遗传背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肾病综合征时尿一氧化氮及环磷酸鸟苷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氧化氮(NO)是一种高反应的自由基气体,它参与神经传导、免疫反应、血小板凝集和血压控制[1]。近10a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本文观察了1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尿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及环磷酸鸟苷(cGMP)的变化。材料与方法一、对象:本文观察1997年1月~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全世界报道的病毒性脑炎正呈现新的流行趋势。新发现的尼帕病毒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其明显的坏死性血管炎及脑细胞损伤是其严重临床表现及不良预后的病理基础。聚合酶链反应已开始用于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诊断,尤其对疱疹病毒和肠道病毒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磁共振成像对于病毒性脑炎的改变具有较高的分辨力,可显示脑水肿及脑皮质、灰白质联结部位或基底节的炎症,但对儿童及新生儿其诊断价值不高。在治疗上,除采用无环鸟苷对疱疹病毒脑炎治疗效果较明确外,其余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均有待进一步探索。国外已开始研究病毒的基因治疗,以恢复被病毒破坏的脑细胞功能.这一方法为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开辟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西地那非(sildenafil)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一线药,具有里程碑意义.近些年相关研究已证实西地那非通过选择性抑制5型磷酸二酯酶(PDE5),该酶是肺动脉血管中主要的磷酸二酯酶,抑制该酶可使环磷酸鸟苷(cGMP)维持在较高水平,后者促进内源性一氧化氮(NO)的血管扩张作用,具有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儿童中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诊断为重症CAP的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100份,采用RT-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流感病毒A(IFVA)、流感病毒B(IFVB)、副流感病毒1~3(PIV1~3)、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NL63(HCoV-NL63)及冠状病毒HKU1(HCoV-HKU1),PCR方法检测腺病毒(ADV)、博卡病毒(HBoV),巢式PCR方法检测多瘤病毒WU(WUPyV)和多瘤病毒KI(KIPyV),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以证实。结果 100份重症CAP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中病毒总检出例数为82例(82.0%),其中RSV检出率最高,为37.0%,其次为HBoV 25.0%和HRV 18.0%。病毒总检出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oV阳性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毒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检出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76,P<0.01),尤以0~6月龄组检出率最高。病毒总检出率在四季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9,P=0.021),以秋冬季检出率最高。有2种及以上病毒协同感染率为32.0%,RSV的协同感染率最高,依次是HBoV、HRV、PIV-3。结论病毒感染是重症CAP患儿的重要病因,其中RSV是最常见病毒病原,其次为HBoV和HRV;病毒检出率以0~6月龄组最高;秋冬季病毒总检出率高于其他季节;且病毒协同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全世纪报道的病毒性脑炎正呈现新的流行趋势。新发现的尼帕病毒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其明显的坏死性血管炎及脑细胞损伤是其严重临床表现及不良预后的病理基础。聚合酶链反应已开始用于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诊断,尤其对疱疹病毒和肠道病毒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磁共振成像对于病毒性脑炎的改变具有较高的分辨力,可显示脑水肿及脑皮质、灰白南联结部位或基底节的炎症,但对儿童及新生儿其诊断价值不高。在治疗上,除采用无环鸟苷对疱疹病毒脑炎治疗效果较明确外,其余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均有待进一步探索。国外已开始研究病毒的基因治疗,以恢复被病毒破坏的脑细胞功能,这一方法为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开辟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儿童阴茎发育规律,探讨两种包皮环切术式与阴茎直径(d)选择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包皮过长或包茎患儿共358例,其中包茎171例,包皮过长187例,患儿年龄4~16岁,年龄中位数(9.0±2.2)岁;阴茎直径1.2~3.0 cm,中位数(1.5±0.4)cm。按照家属自愿随机原则分组,A组应用一次性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共191例;B组行包皮环扎术,共167例。分析阴茎直径发育趋势及两种术式术后并发症与阴茎直径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治疗费用以及术后30 d随访情况。结果 (1)儿童年龄与阴茎直径呈正相关性(r=0.4,P0.05)。(2)A组与B组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5.24%(10/191)和2.40%(4/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在1.2 cm≤d1.5 cm段,A组术后包皮粘连的发生率83.33%(10/12),B组无一例并发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在1.5 cm≤d2.6 cm段,两组均无并发症。在d≥2.6 cm段,A组无一例并发症,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A组和B组平均治疗费用分别为(2 105.81±47.37)元和(526.63±24.5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4)术后30 d随访,A组一次性缝合钉未脱并包皮内板分粘率3.66%(7/191);在1.2 cm≤d1.5 cm段,B组包皮结扎环未脱率7.19%(12/167),在d≥2.6 cm段,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6)。结论儿童包皮环扎术和一次性缝合器包皮环切术有阴茎直径选择性,包皮环扎术适用于d1.5 cm的包茎、包皮过长儿童或幼儿;一次性缝合器包皮环切术适用于d≥2.6 cm的包茎、包皮过长大龄儿童或青少年;在1.5 cm≤d2.6 cm段,两种方法均可。  相似文献   

19.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DNA疱疹病毒,CMV感染最常见的是胎儿病毒感染,是新生儿感觉神经性听力减退和智力低下的主要感染性病因[1]. 发达国家婴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ongenital cytomegalovirus,cCMV)感染的发生率为0.2%~2.4%,其中10%...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及其药物治疗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目前已知呼吸道内至少有 4种受体 ,即α受体、β受体、Η受体和Μ受体 ,这 4种受体都与呼吸功能有关。β2 受体的基因已被克隆和序列化 ,目前已被证实 ,人类 β2 受体基本结构中存在的遗传多态性 (geneticpolymorphism) ,不仅能引起 β2受体表型功能的改变 ,而且影响哮喘的发生及对治疗的反应。β受体和Η2 受体兴奋时通过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 AMP)含量增高 ,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并拮抗其它收缩物质的作用。α受体和Μ受体与相应的激活剂结合 ,分别通过降低c AMP水平和升高环磷酸鸟苷 (c GMP)含量 ,使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