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目的根据颅内静脉窦血栓在眼科的临床表现、误诊漏诊情况,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诊疗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4 a来由眼科接诊收治的12例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资料。结果经神经科给予溶栓、抗凝、脱水降颅压、抗感染治疗后1例恶化,其余11例均有好转。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因症状特异性表现少,早期易误诊,对于视力下降、伴有头痛、视乳头水肿的患者应及时行头颅MRI与MRV,以便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脑静脉窦血栓误诊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为少见的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多样化,易漏诊误诊。对我院2000—06-2006—09脑静脉窦血栓误诊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包括颅内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1-3],其病因复杂,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预后差。近年我院采用颈总动脉穿刺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5  相似文献   

4.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ranial venous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复杂而无特异性,常被误诊漏诊,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常常引起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低分子肝素对脑梗死,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已有许多报告,但其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治疗报道较少我们对6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并与对照组作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围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围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4例围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结果 围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多以急性或亚急性高颅压症状为主,以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多见。结论 对于围产期女性,不明原因出现颅内压增高、局限性神经症状、癫痫发作、突然意识障碍的患者,须行头颅MRI+MRV检查。  相似文献   

6.
易误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原因,总结诊疗体会.方法:报告3例临床误诊的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常易误诊为颅内肿瘤、良性高颅内压或假脑瘤综合征、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梗死、脑动静脉畸形,个别病例误诊为青光眼、脑囊虫病等.本文3例曾先后误诊为偏头痛、急性脊髓炎、脑瘤卒中、病毒性脑炎.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强化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意识,对可疑病例积极行CT、MRI、磁共振血管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是及时确诊、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病因不同,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各异,导致临床诊断困难。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对此疾病的认识逐渐增加,我科近期收治2例静脉窦血栓病人治疗效果满意,2例均为年轻女性,以头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经头颅CT及MRI检查诊断明确。此病为少见病,发病率不清,病因复杂,有患者仅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易误诊为脑炎,有的出现偏瘫、头痛、呛咳诊断为脑梗塞,因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误诊为良性颅内压增高等。本例1患者因CT可见小脑旁高密度影,误诊脑出血。后经头颅MRI检查诊断,诊断明确,肝素抗凝治疗后,头痛减轻至消失。随着神经影像的发展,DSA检测的普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阳性率将逐渐增高,导管介入技术的开展,药物溶栓治疗,亦是CVST。治疗的新途径,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发生在颅内静脉系统包括静脉窦、大脑深静脉、大脑浅静脉的一种少见、特殊的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表现各异,常易误诊及漏诊。我院自2004~2007年3月收治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16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方法对6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检查等客观资料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有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癫痫、偏瘫、视力障碍等症状。影像学既可表现为出血也可表现为缺血,49例(49/54)头颅MRV检查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7例患者头颅DSA检查均示一处或多处静脉窦狭窄、充盈缺损和显示不良。脑脊液多压力升高,脑电图可有轻度异常。予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良好。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头痛是其主要表现,影像学MRV及DSA检查有助于该病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其发病率低、病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CVST包括皮质静脉、深部静脉、硬膜静脉窦血栓,主要影响年轻人.1825年,Ribes首先论述此病,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病例被确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关系到CVST患者的预后[1].我科于201 1年2月收治了1例绒毛膜上皮癌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方法:对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6例,均有基础疾病或高凝因素,易误诊为其他脑血管病。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多样化,要结合病史、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12.
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已确诊的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中有24来自农村,23例有妊高征病史,临床以亚急性高颅压症状为主,全血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增高以及血小板粘附性增强。结论: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与妊高征及其血液高凝状态有关;加强孕期保健,预防和治疗妊高征,控制高凝状态是预防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孙慧丽  谷祖涛 《临床荟萃》2002,17(5):302-304
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病中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 ,由 Ribe于 182 5年首次报道。在青壮年脑卒中患者约占 1%~ 2 % [1 ] ,可累及皮层静脉 ,静脉窦或二者均受累 ,单独的脑静脉血栓形成罕见 ,大多数由静脉窦血栓发展而来。男女发病率之比为 1∶ 2 .2 9。男性发病率各年龄组相等 ,6 1%的女性患者以 2 0~ 30岁多见 ,常有口服避孕药和妊娠史 [2 ] 。过去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诊断十分困难 ,容易漏诊或误诊。近年来 ,随着高分辨放射影像技术应用 ,使非典型表现的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较易诊断 ,从而减少了并发颅内高压及血…  相似文献   

14.
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误诊为脑出血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类少见的脑血管病,临床及CT表现均无特异性,过去常常误诊,现在虽然检查技术发展了,但是本病发病率低,大多数非专科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加之本病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依然很高。我将2000年-2005年共收治7例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误诊为脑出血进行分析,探讨误诊漏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蝮蛇抗栓酶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杨佐廉,王英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尤其是非炎症性静脉窦血栓,引起的颅内压增高需与颅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1988年2月~1992年6月我科收治12例高颅压患者,经腰穿和头部计算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经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年龄14~78岁,均存在不同程度头痛,其中4例同时伴恶心、呕吐,1例伴抽搐,1例伴偏瘫并意识障碍;合并癫痫8例,感觉运动障碍5例,视力下降及视乳头水肿4例,精神症状3例,复视2例,意识障碍及昏迷2例,失语1例。16例均经DSA检查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其中单侧横窦血栓8例,横窦合并乙状窦血栓5例,上矢状窦血栓3例,确诊后均给予常规抗凝治疗,并根据病情给予抗感染、脱水、抗癫痫、扩充血容量、改善循环等治疗。14例常规治疗2周症状消失出院,出院后随访1~3个月无不适;1例常规治疗2周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2周再次出现头痛症状复诊,给予抗凝及对症治疗,症状再次消失;1例就诊次日早期脑疝形成,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多样,可从轻微头痛到存在局灶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甚至伴昏迷及癫痫等。DSA是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介入治疗15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自2004—03~2006—03收治15例抗凝治疗无效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均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12例行血管内介入局部静脉窦溶栓和机械性破栓治疗,3例行血管内介入局部静脉窦溶栓和机械性破栓及动脉溶栓治疗。结果 出院前12例患者腰椎穿刺时颅内压达正常,血管造影或MRV检查证实,12例患者静脉窦主干通畅,皮层静脉和深静脉恢复正常;3例部分再通,皮层静脉和深动脉部分代偿。出院时14例患者的症状、体征都得到改善,其中头痛消失11例,轻度头痛3例,失明1例。1例症状无改善。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护理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无特异性,易造成漏诊、误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病死率可高达20%~78%。2002年1月-2004年10月,我科经头颅MRI、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及/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CVST患者15例,均予抗凝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给予降纤酶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经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均痊愈出院 ,无出血并发症。结论 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可降低出血的发生率 ,且能较快溶解消失静脉窦内血栓  相似文献   

2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罕见,约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病死率达10.0%~20.0%[1]。2008年1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5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给予血管内溶栓治疗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5例,男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