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频彩超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超声像图表现。方法:采用10MHz探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进行观察。结果:高频彩超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诊断符合率为73%。乳腺导管不规则扩张呈局限性内有中强回声团,迭加CDFI,仅2例有点状血流信号,1例有条状血流信号。结论:高频彩超可以显示扩张的导管及导管内瘤体的特征,CDFI检测肿块内多数无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2.
20 MHz与7.5 MHz高频超声在乳腺病变中的对比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对比运用20 MHz与7.5 MHz高频超声对乳腺病变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应用20 MHz与7.5 MHz的探头检查30例患者乳腺病变的形态、大小及血流状况.结果 20 MHz超高频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癌伴乳腺导管扩张、乳腺肿块内沙粒状钙化灶、肿块边界蟹足状改变及包膜样回声以及乳腺皮肤弥漫性或结节性病灶检出率高于7.5 MHz高频超声.结论 20 MHz超高频超声对乳腺内小病变的检查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癌伴乳腺导管扩张、乳腺肿块内沙粒状钙化灶的检查中具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乳导管乳头状瘤的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该技术对乳导管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乳头状瘤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观察,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其中15例进行彩色多普勒实时超声造影,对肿块的高频超声图像及造影增强形态、强度及造影时间一强度曲线特征进行了观察,并与病理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乳头状瘤高频超声具有特征性图像、大体可分为3型,I型:导管扩张伴导管内实性肿块及肿块周围有扩张的导管型;Ⅱ型:囊实肿块型;Ⅲ型:实性肿块型,可表现为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及边界欠清呈蜂窝状的实质肿块,超声造影多数表现为较均匀及整体性高增强,时间-强度曲线呈快上快下型.结论:乳头状瘤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具有特征性表现,并与病理学基础有关,两者结合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7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管内乳头状瘤,有乳头溢血、溢液,扪及肿块的临床症状,术前均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探头直接在乳房表面作由乳头向四周的放射状扫查,发现扩张导管后在其内仔细查找病灶,观察其二维声像图和检测其彩色血流信号。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管内乳头状瘤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分别为62.0%、38.0%,明显优于钼靶摄影。声像图分为四种类型:无异常发现型(9例)、导管扩张伴肿瘤型(28例)、单纯导管扩张(15例)、单纯肿瘤型(18例),其中导管扩张伴肿瘤型的声像图最为典型。肿瘤的彩色血流检出率较低(5/7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特殊的临床症状、正确的检查方法和典型的声像图是超声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并和钼靶 X线造影结果作比较。结果 :3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高频彩超有异常发现者 2 9例 ,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2 2例 ,诊断符合率为 6 8.8% ;而 2 1例行钼靶检查者综合平片及导管造影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16例 ,诊断符合率为 76 .2 %。并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图像进行了分型。结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超诊断符合率虽略低于 X线钼靶造影 ,但由于高频彩超多能显示该病直接或间接征像 ,且操作简便 ,无放射损伤 ,无痛苦 ,是诊断本病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临床较常见的乳腺良性上皮性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1月间在我院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术前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高频彩超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5例,回顾分析其超声分型及声像图表现。结果手术证实45例53个病灶,26例为囊实结节型,17例为实性结节型,2例为单纯囊肿型。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弹性成像技术不仅可直观地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供状态,而且可提供肿块与导管的间隔关系及病灶的硬度信息,可作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重要及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双侧乳腺导管内癌临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双侧乳腺导管内癌合并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均行彩超检查,3例行乳管镜检查,2例行乳腺钼靶检查;其中1例彩超检查发现双侧肿块;1例彩超发现双侧肿块同时乳管镜发现双侧乳头状瘤样改变;1例彩超发现左侧肿块、钼靶提示双侧钙化,而乳管镜发现左侧乳头状瘤样改变;1例彩超未见肿块,钼靶提示右侧钙化,乳管镜发现双侧乳头状瘤样改变.结论 在超声基础上加行钼靶、乳管镜检查有助于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双侧乳腺导管内癌的检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乳腺导管乳头状瘤的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该技术对乳腺导管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2例乳头状瘤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观察,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其中13例进行彩色多普勒实时超声造影,对肿块的高频超声图像及造影增强形态、强度及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征进行了观察,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乳头状瘤高频超声图像具有特征性,大体可分为3型,Ⅰ型:导管扩张伴导管内实性肿块及肿块周围有扩张的导管型;Ⅱ型:囊实肿块型;Ⅲ型:实性肿块型,可表现为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及边界欠清呈蜂窝状的实质肿块,超声造影多数表现为较均匀及整体性高增强,时间-强度曲线呈快上快下型;结论乳头状瘤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具有特征性表现,并与病理学基础有关,两者结合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超卢声像图特征.结果 5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5种类型:I型:21例导管扩张伴导管内实性乳头状突起,5例探及点状血流信号.Ⅱ型:10例导管轻度扩张伴远端中断处实性结节,2例探及点状血流信号.Ⅲ型:7例囊实性混合结节型,6例在实性回声内显示点线状血流信号.Ⅳ型:6例单纯导管扩张型,其中1例在远端导管中断处见点状血流信号.Ⅴ型:7例实性肿块型,无导管扩张,4例可见点状、线状血流信号.结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声像图表现有多种类型,应结合临床表现,根据病灶出现的部位及导管扩张等情况综合判断作出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11.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超声表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超声表现特征,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本组病例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5型:Ⅰ型为导管扩张伴管腔内乳头状实性回声或实性回声充填(46.9%);Ⅱ型为囊实混合型团块(18.8%);Ⅲ型为局限性导管扩张,远端导管壁不规则或中断(18.8%);Ⅳ型为导管扩张伴远端中断处实性结节或团块回声(9.4%);Ⅴ型为腺体内低回声结节,无导管扩张(6.3%).32例中有23例的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相符,诊断符合率71.9%.结论:高频超声能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管扩张及瘤体情况,对Ⅰ、Ⅱ型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最高,Ⅳ型次之.  相似文献   

12.
乳头溢液的超声鉴别诊断初步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乳头溢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高频超声对55例乳头溢液患者术前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55例乳头溢液最主要的病因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72.73%),其次是乳腺囊性小叶增生(16.36%)、乳腺导管癌或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7.27%)及乳腺导管扩张症(3.64%)。超声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的特异性分别为75.00%、67.27%和88.28%。结论 超声检查能提供准确的病变部位、乳管扩张情况及其腔内的微小占位性病变的信息,可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可为乳管造影术、纤维乳管镜检查提供了定位信息,有助于提高其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高频超声声像图资料.结果: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9例,诊断符合率67.9%.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在本院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超声图像表现.结果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囊性结节型、囊实性结节型及实性结节型.结论 高频超声可直观地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供情况,可作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经过相应手术病理证实或电话回访结果为患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35例患者,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经过相应的病理证实,确诊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35例患者中共有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沿乳头作放射状扫查,对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二维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2例中与手术病理相符者41例,符合率78.8%,彩色血流显示率46.2%,按声像图表现不同分为四型,对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误诊原因。结论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是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频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乳腺导管内乳状状瘤的高频声像图表现:导管扩张伴有实性突起的17例,表现为囊实性包块的3例,表现为低回声实质暗区的2例。2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诊断20例,占91%。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图特征。结果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图分为5型,超声对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82.6%。结论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导管扩张情况可提高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董鹏  刘蔓  杨雨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400-2401
目的 探讨乳管镜在乳管扩张无乳头溢液乳腺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发现乳管扩张但无乳头溢液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乳管镜检查,并对有异常发现者进行手术切除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120例患者行乳管镜检查,6例未见明显异常,36例为乳管扩张症,49例为乳管炎症,10例为乳管内乳头状瘤,14例为乳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为导管癌.乳管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4%.结论 乳管扩张无乳头溢液乳腺疾病患者,乳管镜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可分为四型。Ⅰ型:导管扩张伴导管内乳头状等回声;Ⅱ型:囊实混合性结节;Ⅲ型:实性肿块;Ⅲ型:单纯导管扩张。结论超声能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直接或间接声像特征,通过总结分析,诊断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