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儿肠套叠的B超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小儿肠套叠为儿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多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本文通过对68例肠套叠的超声观察,同时与手术及X线空气钡灌肠的治疗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B超对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本组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1岁,其中2岁以下54例(82%),病程半小时至3天不等.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或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及腹部包块.所用仪器为Aloka SSD-63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MHz,腹部常规扫查,并着重观察肠套叠靶环征所在的部位,最大外径及中心直径,其中手术治疗29例,空气灌肠复位39例.所有病例均于腹部不同部位探及典型的肠套叠靶环征,根据其检出部位、最大外径及中心圆  相似文献   

2.
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12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报告我院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 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 12例。男 9例 ,女 3例。年龄最小 7个月 ,最大 7岁 ,其中 2岁以下 4例 ,3~ 4岁 7例 ,大于 5岁 1例。发病时间最短30分钟 ,最长 4天 ,均有阵发性腹痛或阵发性哭闹不安 ,并呕吐 5例 ,咖啡样便 2例 ,2天未大便 1例 ,发热 1例 (T38.7℃ ) ,触及包块 2例。使用西门子 Prima (小狮王 )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2 .6~ 5 .0 MHz。患儿取仰卧位 ,常规腹部扫查 ,发现病灶后作纵、横、斜切配合体位改变实时观察 ,测量包块大小 ,并摄片记录。结  果12例 B超检查均在右侧腹部呈现“同心…  相似文献   

3.
胰腺结核的超声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超声误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结核7例,回顾分析其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探讨胰腺结核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关系,提出超声诊断依据。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18~46岁,平均28岁。临床表现均为上腹部胀痛不适,乏力,纳差,消瘦,部分患者有黄疸、腹部触及包块。使用EUB.40,Aloka-500型B超仪及Acuson128xp/10电脑彩色声像仪,探头频率为3.5MHz,凸阵电子探头,受检者禁食12小时以上,必要时检查时口服胃B超显像剂稀释液400ml,平卧位或半卧位对胰腺进行多方位多切面扫查,冻结异常阁像打川。结果本组7例胰腺结核,术前超声…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经超声声学造影诊断,并经膀胱镜或手术证实的膀胱憩室7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46~74岁。单憩室6例,双憩室1例。主要症状为排尿困难5例,尿急、尿频、尿痛4例。经临床直肠指检及尿常规等检验,诊断为前列腺肥大或/和尿路感染。超声检查发现膀忧外周有液性回声区,不能确诊而做超声声学造影。使用Aloka-620B超诊断仪,3.SMHz线阵探头,经腹部耻骨联合上扫查。先插入导尿管放空膀优尿液,再用灭菌生理盐水300~400ml,加入灭菌温热肥皂液3~4ml,充分混合后(呈淡乳白色,内悬浮丰富小气泡,PH值无明显改变)在B超观察…  相似文献   

5.
成人肠套叠较为少见,我院自1969~1996年仅收治24例,现对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5.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急性问天以内)5例,亚急性(3~14天)12例,慢性(15天以上)7例,最短时间为17小时,最长为5个月。1.2ha床表现:腹痛24例,恶心呕吐18例,血便9例,大便隐血(++++)4例,腹部包块11例,腹部压痛ZI例,伴反跳痛4例,无肛门排气8例。1.3术前诊断:术前诊断肠套叠6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0例,结肠癌3例,卵巢扭转或急性腹膜炎5例。1…  相似文献   

6.
26例肠套叠患儿,男19例,女7例,年龄19日~7岁,病程1~30小时。表现为哭闹22例,呕吐19例,血便18例。腹部触及肿块17例。B超检查均提示同心圆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腹透及B超检查早期从腹泻病儿童中发现肠套叠,避免漏诊、误诊。方法:选择100例有肠套叠倾向患儿予开塞露通便后查腹透、B超、气锁造影检查。结果:早期发现20例肠套叠患儿,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小儿腹泻病可并发肠套叠,X线检查和结肠造影是诊断肠套叠的金标准,腹透结合B超检查应是早期诊断肠套叠的无创、最有效、最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们就8年来所遇到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的超声图像进行总结如下。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42~68岁(平均61.5岁),所有患者皆发现无痛性黄殖半月至一个月不等,胆红质总量均大于150mmol/L,平均196.5mmol/L。仪器使用西门子SL-400及百胜AU-4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皆为3.5MHz。患者空腹8~12小时后,取平卧位及左侧卧位,检查第一肝门,观察肝总管、胆总管、并沿胆总管走向向右后下方追踪检查。测量胆总管(或肝总管)内径及管壁厚度;观察有无占位,并测量占位大小,拍片记录。此外,全面检查肝脏、胆囊、胰腺…  相似文献   

9.
头晕是小儿常见的症状。近3年来我们对86例小儿慢性(病史≥3个月)复发性头晕患儿做了全面地检查,最后确诊为慢性鼻窦炎50例,占所调查对象的58.14%,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儿男36例(72%),女14例。年龄≤6岁7例,~9岁21例(9岁以下占56%),~12岁22例。病程<6个月19例,~1年5例,>1年26例(52%)。1.2 症状 头晕性质:旋转性头晕14例,非旋转性头晕36例(72%)。睡眠后头晕减轻7例。头晕持续时间wt半小时18例,~3小时19例(wt3小时占74%),~24小时5例,>24小时8例。发作周期:l日数次至数日1次…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方法 应用低频加高频探头对194例临床怀疑肠套叠患儿腹部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空气灌肠复位及手术证实为170例,超声诊断肠套叠169例,漏诊1例,其中有152例进行了空气灌肠复位,复位后再次超声检查腹部肿块消失,1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B超怀疑肠坏死,手术后得到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11%,结论 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达87.11%。有无肠坏死B超能提示间接征象,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应用高频探头探测是诊断小儿肠套叠快速有效的方法,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院1987年1月~1997年10月收治41例MG。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住院患儿29例,门诊患儿12例。男19例,女22例;年龄8个月~14岁,其中8个月~2岁9例,~3岁19例,~5岁6例,~10岁5例,~14岁2例。来我院初诊时病程2天~7年。1例有免疫性MG家族史。按临床症状分为眼肌型30例(73.2%),延髓型6例(146%),全身型5例(12.2%)。门诊患儿均为眼肌型。自然发病26例,以感染为诱因15例,合并感染性疾病22例。1.2诊断标准典型的临床表现,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用超声检查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资料,按照检查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单纯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进行检查的24例资料为对照组,阴道B超联合腹部B超进行检查的26例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统计超声诊断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宫内假孕囊现象者6例(23.1%),盆腔积液现象者9例(34.6%),子宫附件包块现象者8例(30.8%),胚芽3例(11.5%),超声诊断准确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B超与腹部B超联合应用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具有满意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健  江涛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6):481-482
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病 ,但往往难于及时作出正确诊断。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8月我们对 33例临床或 B超疑诊肠套叠的患儿采用 B超引导下低压灌肠检查 ,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16例 ,女 17例 ;年龄 2~ 14月 ,4~ 10月龄儿占 85 % (2 8/ 33)。病程 8~ 38小时 ,以发病 10~ 18小时为多 (2 4/ 35 )。33例分为 3组 ,1临床拟诊组 (13例 ) :均有阵哭、果酱血便 ,但触扪不清腹部肿块 ;B超影像模糊未见明显块影。 2 B超拟诊组 (5例 ) :2例频繁哭闹伴粘液血便 ,3例有暗红血便、明显腹胀和重度脱水 ;触诊无肿块 ,但 B超…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运用子宫腔声学造影的方法发现2例不全纵隔子宫,报告如下。2例患者均以习惯性流产来院检查。妇科超声常规检查子宫及双侧附件。显示子宫外形正常。宫体横断面显示子宫内膜回声分离(图1),然后采用3%双氧水Zml做为造影剂加人生理盐水,经导管注入5~10ml至宫腔,随后观察宫腔内回声。宫腔内注入双氧水后迅速呈现强回声光带,纵断面上稍稍变化探头角度可显示两条并行的强光带回声(图2)。横断面上清晰显示是“Y”字型的强光带回声(图3)。宫腔声学造影提示个全纵隔子宫。患者后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进一步确诊,其rill例患者一一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对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选用超液态碘化油5~20ml与适量造影剂混合制成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观察组将平阳霉素8~24mg溶于2%的利多卡因3~5ml中,然后与碘化油5—20ml充分混合制成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本组43例患者共行栓塞治疗52次,其中7例在2个月后行第二次栓塞(包括4例无效患者),1例在2~5个月内行第三次栓塞。术后2—6个月复查B超、CT或行肝动脉造影,除3例无效患者外,其余患者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经z。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栓塞对肝血管瘤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副反应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许波  王曼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417-4417
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诊治不及时会危及生命,但因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很容易被误诊。我院2005-2010年间诊治来院前被误诊的小儿肠套叠41例,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1例来院前被误诊的患儿,来门诊就诊或住院后均经空气灌肠、腹部B超、腹部平片等检查确诊为肠套叠,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七版所制定的小儿肠套叠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11例,年龄3月龄~1岁24例,1  相似文献   

17.
婴儿肠套叠是婴儿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现将近几年我们误诊的1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3个月以下1例,4~7个月8例,7个月以上2例;病程24小时内5例,24~48小时3例,48小时以上3例。二、临床症状阵发性哭闹9例,呕吐6例,便血6例,腹部包块1例,部分病例有发热伴腹泻。三、误诊情况本组入院时误诊为急性菌痢5例,出血坏死性肠炎3例,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18.
高渗糖振荡微泡超声心血管造影早在十几年前国外已应用于临床[1]。其超声造影效果与双氧水、二氧化碳(CO2)相似。国内因超声振荡仪缺少,故此项技术未能广泛应用,报告亦较少。我院1994年10月~1996年9月采用50%葡萄糖(GS)手摇振荡微泡对20例正常自愿者和20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静注右心超声造影,并同时行CO2右心超声造影对照,观察二者在心腔内显影分布与显影起止时间,探讨这两种造影剂对右心系统超声造影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仪器与造影剂本组病例选用日本产Aloka-63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造影剂采用…  相似文献   

19.
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儿,常为原发性。成人肠套叠常继发于其它疾病,国内报道不多。我院近3年来经B超诊断为肠套叠并发肠肿瘤16例,其中成人15例,婴儿1例,现就其超声诊断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6例均系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1个月。临床症状及体征,阵发性腹痛13例,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3例,腹泻3例,自感腹胀4例,腹部触及包块9例。病程最长3个月。16例中无1例肛门停止排便排气。X线检查:3例上腹部肠腔内有少量气液平面;全消化道钡餐2例,1例阳性,1例阴性;钡灌肠7例,5例阳性,2例阴性。13例作大便…  相似文献   

20.
空气灌肠诊治小儿肠套叠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建明 《临床荟萃》1994,9(15):687-688
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多发于2岁以下小儿。临床症状主要是腹痛、便血、腹部包块。根据套入的部位,一般可分为①回结型;②小肠型;③结肠型。其以回结型最常见。国内一般用钡灌肠及空气灌肠进行诊断和治疗。空气灌肠安全清洁、复位成功率高,目前大多用此法。现结合我院1988~1993年诊治的42例小儿肠套叠谈一谈其诊治的体会。 1 材料和方法 42例患儿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月~31月,平均8月。病史从4小时到56小时不等。有腹痛,哭闹不安症状者39例,有血便者31例,腹部摸到包块者28例,呕吐者11例。均经立位腹部透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