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肠B超会阴前列腺12点穿刺术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10 ng/ml前列腺癌(P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经临床检查后疑似PC患者130例,根据穿刺方法的不同,分为会阴组(60例)和直肠组(70例)。会阴组行直肠B超会阴前列腺12点穿刺术,直肠组行B超下直肠前列腺12点穿刺术。对两组穿刺活检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对两组PC阳性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布进行比较,比较会阴组和直肠组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会阴组PC阳性率与直肠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会阴组共检出PC阳性患者29例(48.33%),直肠组共检出PC阳性患者21例(30.00%)。两组PC严重程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组感染、血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直肠组(P<0.05)。会阴组和直肠组血尿和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直肠组(P<0.05)。结论:与经直肠途径相比,直肠B超下经会阴前列腺12点穿刺术的穿刺阳性率较高,安全性好,在PSA 4~10 ng/ml的患者中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的经验并分析影响前列腺穿刺结果的因素.方法 统计卫生部北京医院1996-2007年行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病例.患者入选条件为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μg/L,和(或)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结节,和(或)B超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前列腺异常信号者.对PSA 4~10 μg/L者结合游离PSA/总PSA比值≤0.16或PSA密度>0.15决定是否进行穿刺.前列腺穿刺方案为6~12针.结果 本组研究共有687例患者接受了前列腺穿刺,平均年龄(70 ±8)岁.诊断为前列腺癌者269例,平均年龄为(72±8)岁,其中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者99例,平均年龄(69±6)岁.因PSA升高就诊者总体占42.8%(294/687),发现前列腺结节者为121例(17.6%).接受前列腺穿刺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由1996年的10例增加到2007年的98例.总穿刺阳件率为39.8%,最高年度是1999年的60.0%(15/25),最低是2005年的30.4%(21/69).穿刺阳性患者数旱逐年增加的趋势,最低的是1996年的4例,最高的是2007年的42例.PSA水平与穿刺阳性率呈正相关.应用游离PSA/总PSA比值显著提高了PSA介于4~10μg/L患者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P<0.05).主要并发症血尿、大便表而带血、发热发生率分别为46.3%、8.7%、1.9%.结论 结合PSA,游离PSA/总PSA比值和增加前列腺穿刺针数可以有效提高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熊飞龙  何卫阳  李信  王明 《重庆医学》2016,(35):4974-4976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穿刺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361例行前列腺穿刺患者的血清PSA检测、穿刺病理检查及全身骨显像等资料,依据不同血清PSA水平将其分为A组(PSA≤4.0 ng/mL)、B组(4.0 ng/mL<PSA≤10.0 ng/mL)、C组(10 ng/mL<PSA≤20 ng/mL)、D组(PSA>20.0 ng/mL),比较各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以及不同PSA水平前列腺穿刺阳性患者的骨转移发生率.结果 A、B、C、D4组患者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分别为9.09%、9.84%、26.21%、74.73%,其中A、B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与D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中,游离态PSA/总PSA比值(F/T)≤0.16与F/T>0.16的患者穿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穿刺阳性患者中,PSA> 20 ng/mL者骨转移发生率高于PSA≤20 ng/m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SA水平越高,前列腺穿刺阳性率越高;初诊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20 ng/mL建议行全身骨显像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5区13针前列腺穿刺活检在筛查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患者,年龄49-75岁,平均64.2岁,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10ng/ml且游离PSA/总PSA<0.26或PSA10.1-50ng/ml或直肠指诊检查(DRE)异常或B超发现异常回声为穿刺指征,前列腺体积12-109ml,平均49ml,在直肠腔内注入1%盐酸丁卡因凝胶10ml局部粘膜麻醉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5区13针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结果102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为23.5%,PSA0-4ng/ml、PSA4.1-10ng/ml、PSA10.1-50ng/ml阳性率分别为9.1%(1/11)、15.4%(6/39)、32.1%(17/53)。前列腺体积<20、20-40ml、40-60ml及>60ml阳性率分别为62.5%(5/8)、27.0%(10/37)、14.3%(7/49)、25.0%(2/8)。术中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2例,3例直肠大出血,9例术后出现发热,上述患者经相关处理后恢复。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5区13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筛查前列腺癌阳性率较高的方法,但在应用中有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术后仔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超声模式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54例因直肠指诊(DRE)阳性、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异常或(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升高(PSA4 ng/mL)的患者行经直肠不同超声模式靶向引导前列腺穿刺加6点系统穿刺活检方案检测前列腺癌与穿刺活检病理结果 作点对点对照.对比分析经直肠二维灰阶、能量多普勒超声靶向穿刺活检检测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54例患者中确诊前列腺癌者31例(57.4%).二维灰阶TRUS、能量多普勒(PDU)及联合应用2种超声模式穿刺结合6点系统活检方案敏感性分别为53.7%、53.7%和57.4%. 结论 联合应用经直肠二维灰阶与能量多普勒靶向穿刺结合6点系统前列腺穿刺活检敏感性较其它方案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HIFU)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护理措施。方法 对 3 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HIFU治疗前、中、后护理观察。结果  3 5例患者中 ,2 4例 (68.5 7% )完全缓解 ,经直肠B超显示前列腺体积逐渐缩小 ,前列腺尿道部增宽 ,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 ,PSA <4ng/L。 6例 (17.14 % )部分缓解 ,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 ,PSA <4ng/L。 5例 (14 .2 8% )治疗失败 ,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 ,PSA >4ng/L。 结论 该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并发症少 ,创伤小 ,尿管的观察护理及病人的健康指导工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0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和(或)直肠指诊(DRE)阳性或经直肠超声(TRUS)发现前列腺可疑结节的患者,行超声引导经直肠12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结果 70例患者中确诊为前列腺癌22例,检出阳性率为31.4%(22/70),与传统标准6点穿刺法相比较,12点法的阳性率提高22.7%.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前列腺体积大于60 mL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选择经直肠超声引导12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临床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展开分析,本组病例均接受经直肠B超引导下完成前列腺穿刺活检,收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病理检查等等资料完成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通过穿刺病理活检诊断34例,阳性率为56.67%,且PSA≥50 ng/m L穿刺阳性率明显高于50 ng/m L。结论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引入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中确有较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的前列腺6针法加定点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6例PSA>4ng/ml且直肠指征阳性和(或)B超发现前列腺有异常回声结节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6针法加定点穿刺活检术.即在标准的经直肠超声引导6 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同时,增加异常回声结节的定点穿刺.结果 96例患者中确诊为前列腺癌者44 例(45.8%).44 例前列腺癌患者如仅按6 点穿刺方法,将有9 例患者漏诊,占20.5%.结论 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的前列腺6针法加定点穿刺活检术,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临床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直肠指诊(DRE)和经直肠超声(TRUS)三种方法筛查上海社区人群前列腺癌的意义.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上海市5个社区中的1 539例男性人群(40~79岁)作为调查对象,检测血清PSA,以PSA>4 ng/ml作为进一步检查的标准,行DRE和TRUS检查,三者均为阳性定为前列腺癌可疑病例,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确诊.并分析筛查出的癌症患者的年龄、PSA、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等.结果 进入本研究的男性人群,平均年龄(61.25±8.96)岁,PSA几何均值为(0.63±2.63)ng/ml.PSA值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各年龄组间PS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PSA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PSA阳性57例,阳性率为3.7%,各年龄组间PS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筛检的人群中,57例(3.7%)血清PSA水平>4 ng/ml,其中54例(3.5%)接受DRE和TRUS检查,最终三项检查均为阳性者10例(0.6%)接受经直肠的前列腺穿刺活检,7例为前列腺癌.同时DRE阴性而TRUS阳性的3例中发现1例前列腺癌.最终在上海社区人群中共发现前列腺癌8例,年龄均>60岁,前列腺癌检出率为0.52%;60~岁和70~79岁年龄租癌症检出率分别为0.32%和2.10%.8例癌症患者临床分期均为局限期癌(T1、T2),病理分级Gleason评分6分2例,7分2例,8分4例.结论 上海社区人群中联合运用PSA、DRE和TRUS进行前列腺癌的筛查是有意义的.建议在≥60岁人群开展PSA筛查,PSA结合DRE和TRUS检查有助于提高活检的阳性预测值,当PSA≥10 ng/ml时无论DRE、TRUS阳性与否均应进行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早期筛查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人组、Ⅲ型前列腺炎组、前列腺增生组各30例患者行按摩前、按摩1h内及按摩24h后的PSA监测。结果正常人组、Ⅲ型前列腺炎组、前列腺增生组与自身对照比较按摩前与按摩1h内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摩前、按摩1h内与按摩24h后PS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按摩1h内及时抽血测定对PSA值无影响,门诊病人有针对性实施PSA监测对筛查早期前列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两者比值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30例健康体检者,2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20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并计算其比值。③结果正常健康对照组、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依次为(1.49±0.58)、(11.12±6.98)和(12.32±4.73)μg/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依次为(0.31±0.10)、(1.06±0.52)和(1.25±0.41)μg/L,3组比值依次为0.22±0.05、0.11±0.05和0.08±0.02。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两者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联合应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两者比值可用于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特异抗原不同评价结果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我院 4年来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测定结果与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分析兰州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病趋势。方法 收集了 165 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PSA结果 ,城镇职工792例 ,农民 866例。对其中 2 37例PSA水平 >10 μg·L- 1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检出前列腺癌 35例 ,占总例数 2 .1% ,占活检病例 14 .7% ;前列腺癌组血清PSA水平高于非前列腺癌组 (P <0 .0 1) ;城镇职工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结论 PSA是筛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 ,兰州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 ,城镇职工发病率升高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CETRUS)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的112例前列腺癌和8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SA指标[包括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及CETRUS检查结果[包括前列腺体积、时间-强度曲线(TIC)、峰值强度(PK)、达峰时间(TP)、斜率(Sharpness)],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f-PSA、T-PSA、f/T-PS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S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D为0.31时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好。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CETRUS检查P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P、Sharpness、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ETRUS检查与PSAD可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提供有效信息。CETRUS检查具有快进快退、快速达峰、加速时间短等血流灌注特点,可用于指导穿刺活检策略,提高穿刺活检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曹传勇  袁汉尧 《河北医学》2002,8(4):323-325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rostateSPecificAntigen .psa)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本地区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15例前列腺癌、2 5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血PSA浓度并与 6 0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前列腺癌 (PorstateCancer,CaP)组病人血清PSA为 38.15± 2 9.76 (X±Sng/ml下同 ) ;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ProstateHyperplasia ,BPH)组为 6 .2 8± 5 .2 0 ;健康对照组为 2 .75±1.0 2 ,三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将PSA值与年龄作相关分析 ,得r=0 .5 2 ,P <0 .0 1。结论 :血清PSA可作为诊断和鉴别前列腺增生和良性前列腺癌增生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 ,本地区正常男性以PSA≤ 4ng/ml为正常参考值 ,但在分析 6 0岁以上的老年人时 ,其正常参考值应适当上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组织学检查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临床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组织学检查,穿刺采用传统的6点法,以及对前列腺可疑结节或可疑区域增加穿刺组织学检查1—2针。结果84例符合条件的病例中,单纯前列腺增生24例(28.57%),前列腺上皮内瘤1例(1.19%),前列腺增生伴局灶不典型增生3例(3.57%),前列腺增生伴小灶PIN级1例(1.19%),前列腺增生伴炎症2例(2.38%),前列腺癌50例(59.52%),前列腺转移癌1例(1.19%),前列腺癌假阴性2例(2.38%)。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组织学检查对前列腺癌高危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TPSA)比值在鉴别前列腺癌 ( PC)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 BPH)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12例 PC和 30例 BPH患者的血清 FPSA和 TPSA进行测定。  结果 :FPSA与 TPSA比值在 PC和 BPH中差异非常显著 ( P<0 .0 0 1) ,分别为 9.85%和 2 0 .12 %。当二者比值的界值 <0 .15时 ,其 PC诊断的敏感性 (取 PSA<4 ng/ ml为界值 )为 92 % ,特异性由 60 %提高至 80 %。  结论 :二者比值 <0 .15时提高了 TPSA在 PC和 BPH中的鉴别诊断 ,可早期发现 PC  相似文献   

19.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整体护理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覃定珍  刘启刚 《西部医学》2010,22(5):971-972
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电切术的护理配合价值。方法对5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实施系统、整体护理,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50例患者,49例手术成功,经配合系统、整体治疗护理,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对保证前列腺增生症微创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冰  孙颖浩  王林辉  杨庆  许传亮 《上海医学》2007,30(12):924-927
目的研究在体外负载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制备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方法。方法应用PSCA融合蛋白冲击致敏由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培养得到的人DC,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活化前、后的表型变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在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DC-PSCA组白细胞介素(IL)-12(p40)和IL-1β浓度分别为(183.0±5.0)和(1183.0±30.9)ng/L,显著高于DC-TRX组[(162.0±2.5)和(971.0±10.4)ng/L,P值均<0.01]和DC组[(30.0±2.6)和(204.0±6.1)ng/L,P值均<0.01]。不同抗原冲击活化后,DC-PSCA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CD80、CD86、CD40的荧光强度(除去同型对照抗体荧光强度后的数值)分别为101.7±9.8、334.2±18.3、371.2±22.5和102.3±8.2,显著高于DC-TRX组(88.4±6.3、304.3±19.4、315.5±24.7和94.6±7.9,P值均<0.05)和DC组(68.8±3.0、283.2±23.1、265.4±18.8和77.2±4.6,P值均<0.05)。经肿瘤坏死因子-α活化后的DC-PSCA组放射性活度值(cpm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值均<0.05)。结论PSCA融合蛋白体外冲击DC是一种制备DC疫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