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曲马多与吗啡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方法:86例手术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曲马多组43例,吗啡组43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应用于手术后PCIA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曲马多比吗啡对呼吸中枢产生的影响要小得多,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PS),均无显著性差异,镇静评分也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曲马多和吗啡均是有效的术后镇痛药,然而曲马多不会产生术后呼吸抑制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吗啡作为术后镇痛药用于临床已有很长时间,由于其在取得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还会导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尿潴留,而为人们所顾虑。曲马多(tramadol)是一种非阿片类合成镇痛药,与吗啡相比较曲马多的呼吸抑制作用较轻。而镇痛效能约为吗啡的十分之一。本文旨在探讨联合应用吗啡和曲马  相似文献   

3.
刘伟  肖占元  李立光 《黑龙江医学》2002,26(10):742-744
目的 比较硬膜外与静脉自控镇痛 (PCEA、PCIA)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 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硬膜外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 (PCEA)组和静脉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PCIA)组。PCEA组在手术结束时 ,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负荷量 (吗啡 1mg + 0 9%生理盐水至 5ml) ,然后连接镇痛泵在术后患者感到疼痛时自行给药镇痛 ,给药剂量每次吗啡 0 2mg ,锁定时间为 2 0min ;PCIA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入负荷量 (吗啡 0 5~ 1mg)然后连接镇痛泵在术后患者感到疼痛时自行给药镇痛 ,给药剂量每次吗啡 1mg ,锁定时间为 5min。术后 4、8、12、2 4h进行观察 ,并记录吗啡用药量、疼痛评分 (VAPS)、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 术后 2 4h用药总量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 ;术后疼痛评分PCIA组在术后 4、8、12h高于PCEA组 ;PCIA组术后镇静程度明显高于PCEA组 ;PCI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明显高于PCEA组 ;患者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估PCEA组略高于PCIA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2组患者术后各时相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都在正常范围 ,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CEA、PCIA均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 ,减轻术后应激反应。PCI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 ,且易发生明显镇静。对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4.
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日趋广泛。采用PCA技术达到术后镇痛,能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手术区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的愈合,能使患者舒适地度过手术后的痛苦难关。本文拟比较静脉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IA与PCEA)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病人自控镇痛应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例ASAⅠ或Ⅱ级腹总括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病人自控镇痛组,病人自控镇痛联合持续静脉泵入组,持续静脉泵入组,肌肉注射组,观察4种镇痛模式的镇痛效果,24h吗啡总用量及血清吗啡浓度变化,循环呼吸指标变化;同时观察夜间睡眠状况及相关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芬太尼和吗啡通过不同途径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发生率。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例60例,随机分为Ⅰ组静脉芬太尼组(PCIA)和Ⅱ组硬膜外吗啡组(PCEA),观察48小时内镇痛效果,尿潴留、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及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Ⅰ组镇痛效果优于Ⅱ组;尿潴留、恶心呕吐发生率Ⅱ组高于Ⅰ组;肠蠕动恢复时间Ⅰ组明显快于Ⅱ组;嗜睡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芬太尼自控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少,优于硬膜外吗啡。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病人自控镇痛(PCA),肌注镇痛(MIA)和直肠给药镇痛(RAA)在消化道肿瘤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4例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PCA组,MIA组和RAA组。结果:PCA组镇痛效果优于MIA组和RAA组(P<0.01),24小时患睡眠时间显长于MIA组和RAA组(P<0.01),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亦较后二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PCA组血清皮质醇,血糖上升幅度显低于MIA组和RAA组(P<0.01),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三组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PCA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抑制术后应激反应,减轻内分泌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吗啡在小儿术后自控镇痛(PCA)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择6~14岁小儿主要为腹部及下肢手术的病例26例,在术毕前安装一次性使用自控镇痛泵,采用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CEA)。PCA配方:吗啡3~4μg(kg.h)加生理盐水100ml,持续注入量2ml/h,单次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镇痛效果、副作用。结果镇痛效果满意,无严重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心动过缓、嗜睡等不良反应。结论吗啡应用于6岁以上小儿术后自控镇痛安全可行,副作用少,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0.
曲马多与吗啡静脉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等效剂量的曲马多与吗啡单独用于PCIA治疗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手术 4 0例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曲马多组于术后以曲马多 3 0mg/kg的负荷量静注后 ,再以 0 3mg·kg 1 ·h 1 的剂量静脉维持 ,吗啡组负荷量是 0 2mg/kg ,维持量是 0 0 2mg·kg 1 ·h 1 。治疗过程中患者仍感疼痛时自行按压PCIA泵的自控按钮。结果 :4 8h镇痛药液累积用量、镇痛效果VAS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两组均未发生延迟性呼吸抑制 ,仅吗啡组出现皮肤瘙痒 ,尿潴留发生率吗啡组多于曲马多组。结论 :曲马多用于静脉术后镇痛 ,镇痛效果与吗啡相当 ,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吗啡和曲马多妇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按照术后镇痛用药随机分成吗啡组(M组)和曲马多组(T组)。分别于麻醉前、术后1 h、术后3 h、术后24 h采血,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2。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M组术后各时点血清IL-2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T组术后1 h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 h明显升高(P<0.05),术后24 h达到更高水平(P<0.01)。结论 二者均可减轻术后疼痛,与吗啡抑制IL-2分泌相反,曲马多可明显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IL-2的分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布托啡诺组)、B组(吗啡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40例。镇痛药为:A组0.125%罗派卡因+0.005%布托啡诺,B组0.125%罗派卡因+0.0001%吗啡,C组0.125%罗派卡因,均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结果镇痛效应:VAS评分A组、B组均取得满意效果,C组满意度明显低于A、B组(P〈0.01);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芬太尼伍用咪唑安定用于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2例行腹部及四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两组均加入芬太尼10μg·kg-1,观察组另加入咪唑安定0.3mg·kg-1。两组均加生理盐水至100ml。术毕接PCA泵,于2、4、8、12、24、48h各时间点记录患儿的HR、SPO2、MAP、镇痛、镇静及抗焦虑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镇静评分术后2h、4h各组差异不明显,但在8h、12h、24h、48h各时点,镇静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RR、SPO2、MAP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出现3例恶心,对照组出现1例呼吸抑制。结论: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优于传统方法,综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芬太尼伍用咪唑安定用于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2例行腹部及四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两组均加入芬太尼10μg·kg,观察组另加入咪唑安定0.3mg·kg^-1两组均加生理盐水至100ml。术毕接PCA泵,于2、4、8、12、24、48h各时间点记录患儿的HR、SPO:、MAP、镇痛、镇静及抗焦虑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镇静评分术后2h、4h各组差异不明显,但在8h、12h、24h、48h各时点,镇静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RR、SPO2、MAP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出现3例恶心,对照组出现1例呼吸抑制。结论: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优于传统方法,综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吗啡、舒芬太尼及地佐辛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的效果,探讨取代吗啡的镇痛药物组合。方法选择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吗啡组:吗啡5 mg+罗哌卡因20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50μg+罗哌卡因20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地佐辛组:地佐辛5 mg+罗哌卡因20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观察24 h内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术后PCEA镇痛满意度及24 h内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吗啡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地佐辛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PCEA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可以替代吗啡。  相似文献   

16.
彭程  阮妮  罗有钰  陈东  贾传锋  陈晓锋 《海南医学》2014,(10):1454-1456
目的:探讨居家晚期癌痛患者采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32例Ⅳ期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采用吗啡(初始给药剂量根据当时日口服吗啡总量1/3加上日肌注吗啡总量的2/3的2倍作为24 h泵注的连续背景输注剂量)+氟哌利多5 mg+胃复安40 mg用0.9%生理盐水配成100 ml,视患者镇痛效果调节药物浓度,病情需要可应用辅助药,如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激素等。结果患者在PCIA镇痛期间疼痛明显缓解,治疗早期40.6%(13/32)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93.25%(30/32)的患者癌痛达到中度以上缓解,只有6.2%(2/32)的患者未达到满意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吗啡剂量的增大,平均初始剂量为(69.5±20.7) mg/d,治疗终点的剂量为(256.5±75.6) mg/d,平均治疗时间为(48.3±13.5) d,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不良反应轻。结论居家晚期疼痛患者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治疗具有可行性,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刘晓  刘敬臣 《广西医学》2015,(2):163-165
目的探讨成人开腹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芬太尼消耗量的影响因素,为术后自控镇痛个体化给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择期行全麻开腹手术并同意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的患者80例。术前测量患者的痛阈、耐痛阈并评价其焦虑水平。麻醉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手术结束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种类和手术时间,测量手术切口大小。术毕行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泵药物配方为芬太尼1 mg+氟哌利多5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50 ml。于镇痛泵开启后第4小时、8小时、16小时、24小时进行随访,观察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镇静程度评分及芬太尼消耗量,并计算体表面积。将患者性别、年龄、体表面积、痛阈、耐痛阈、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手术种类、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与24 h芬太尼消耗量行Stepwise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性别、体表面积、痛阈、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手术种类以及切口大小对芬太尼消耗量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耐痛阈和手术时间对芬太尼消耗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方程:芬太尼消耗量=617.82-36.13×耐痛阈-1.25×年龄+0.59×手术时间。结论耐痛阈、年龄和手术时间是成人开腹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芬太尼消耗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足月妊娠的健康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PCIA组与PCEA组,每组产妇60例。PCIA组产妇在分娩时先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5μg后连接自控镇痛泵,PCEA组产妇在分娩时先在硬膜外腔注射10 m L的0.1%罗哌卡因+0.5μg/m L舒芬太尼混合液后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10 min(T1)、镇痛后60 min(T2)及宫口开全时(T3)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产妇T0时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T1、T2、T3VAS评分[(4.32±0.68)、(3.27±0.54)、(3.14±0.83)、(4.44±1.01)、(3.41±0.64)、(3.17±0.78)分]均较同组T0时[(8.31±1.07)、(8.29±1.48)分]明显改善(P〈0.01),且两组改善幅度相近(P〉0.05)。PCIA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475.31±117.25)、(42.12±5.68)min]明显短于PCEA组[(529.68±133.45)、(58.73±5.14)min](P〈0.05或P〈0.0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PCEA组(28.33%)(χ^2=4.09,P〈0.05)。结论瑞芬太尼PCIA用于分娩镇痛能取得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PCEA相近的镇痛效果,瑞芬太尼PCIA具有起效快、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及对产程影响较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一次性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静脉自控镇痛泵对常规开胸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胸外科行常规开胸手术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组(试验组)与静脉自控镇痛泵组(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及Prince-Henry评分]、哌替啶累积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并通过。结果(1)疼痛程度:术后12、24、48 h时,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3.82±0.64,2.66±0.45,1.89±0.24)与对照组(3.71±0.77,2.74±0.55,1.94±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ince-Henry评分(2.39±0.34,1.48±0.18,0.92±0.11)低于对照组(3.14±0.42,2.74±0.33,1.5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哌替啶累积使用剂量:试验组的哌替啶累积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3)试验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呼吸衰竭、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相比静脉自控镇痛泵,一次性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动态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更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自控镇痛泵(PCA)在颌骨手术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2004年11月~2010年10月间累计观察完成颌骨手术且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以奇偶数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1组对照组常规用药镇痛;2组实验组使用PCA镇痛。由非麻醉科人员对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采用11点数量评分法(NRS-11)评估患者疼痛。结果:PCA组评分平均(2.00±0.35)分,对照组评分平均(4.00±0.5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A对颌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