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行起搏器植入术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00例,并在术后随访1年,将发生囊袋感染的15例设为感染组,将未发生感染的85例设为非感染组,分析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合并糖尿病、起搏器植入时间≥3 h、起搏器植入次数≥2次、发生囊袋血肿、切口愈合不良、发生贫血、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血清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低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合并糖尿病、起搏器植入时间与次数、囊袋血肿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术前机体营养水平等因素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临床可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感染,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曹钦  张亚伟  卢国栋 《贵州医药》2022,46(2):223-224
目的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老年患者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三年来于我医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的86例老年患者病历资料,依据术后起搏器囊袋是否出现感染分成感染组和未感染组,观察两组于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影响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因素。结果 86名患者中有15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7.44%。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次数、起搏器植入时间、糖尿病史、囊袋血肿、切口脂肪液化、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贫血等方面资料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起搏器植入次数、起搏器植入时间、糖尿病史、囊袋血肿、切口脂肪液化、贫血等均是导致起搏器囊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其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起搏器更换或升级、起搏器植入时间过长、既往有糖尿病史和贫血、出现囊袋血肿和切口脂肪液化为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因素,临床需要重视对此类因素的调控,加强防护监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提升手术...  相似文献   

3.
<正>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未满1年仍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期间,如果需要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个十分棘手的临床问题。一方面,如果因为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而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冠状动脉支架内可能形成急性或亚急性血栓而导致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如果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则增加术中及术后严重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2年度197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97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药物共计4大类7个品种,使用频度前3名依次是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和头孢硫脒;全部是单联用药。结论该院起搏器植入术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存在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病人安置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后心脏功能近期好转,远期下降,并探讨了强心药物对按置心脏起搏器心脏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同时简单介绍了安置起搏器的并发症及置换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薇  洪蝶玫  刘少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727-2728
目的总结急诊床旁安置临时起搏器的护理方法。方法19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在心电监护、床旁X线引导下急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7FA鞘管,送入导管电极,见起搏钉后固定电极并连接起搏器,并采用相应的治疗和护理。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手术时间5—10rain;5例患者在5~7d后转I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消失,撤除起搏电极,病情稳定,痊愈出院;11例改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1例重症心肌炎患者、1例心肌病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很快恢复窦性心律,逐渐将起搏心律减慢,观察2d后撤除临时起搏器,继续药物治疗;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诊床旁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有效的护理能预防并发症发生,保证起搏器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7.
顾俊 《中国药房》2015,(8):1018-1020
目的: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入选819例首次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将规范化管理后的413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其余406例规范化管理前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单一用药率、用药起始时间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时间、抗菌药物花费、起搏器感染率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单一用药率分别为100%和97.0%;试验组中100%的患者与对照组中95.3%的患者为术前0.5~2 h开始用药;试验组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0.6±0.2)d vs.(6.9±0.6)d,P<0.01)],且抗菌药物花费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14.2±31.3)元vs.(524.2±266.6)元,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起搏器感染率分别为0.7%、0.5%(P>0.05)。结论:规范管理后,试验组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单一用药率显著增加,用药品种及起始时间更加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抗菌药物花费显著减少,并不会增加起搏器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116例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药物共计5个大类14个品种,其中使用频度最高的3个品种依次是头孢噻吩、哌拉西林和头孢替安;主要是单联用药(102例),二联用药有2例,单联更换用药有12例。86例患者用量超过说明书规定,114例患者预防给药时机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4.6±2.8)d,使用最长的20 d,最短2 d。结论在我院起搏器植入患者中,抗菌药物选择的起点较低,联合用药较少,但单次给药的剂量过大,预防给药的时机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较长,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95例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广珠  贺坤  陈娴娴 《中国药业》2009,18(21):47-48
目的分析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95例起搏器植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95例起搏器植入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按用药频次高低排序的前3类药物是喹诺酮类、第3代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类,95例患者中无使用第1代头孢菌素类者。用药时间为术前(切皮前)大于2h者82例(86.32%),术前0.5~2h内使用者13例(13.68%),无术后才开始用药者。用药疗程最短5d,最长12d,平均9d。5个抗菌药物费用档级中使用低档(2000元以下档)抗菌药物者占大多数。结论该院起搏器植入患者抗菌药物选择很不规范,存在用药档次过高、疗程过长、用药时机欠佳、联合用药不合理、药费比重过大等问题,应加强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宣传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心脏专科医院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情况,以期为医院规范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和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1—6月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221例,统计并分析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221例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的仅204例。纳入的204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100%;预防性给药时间合理的有179例(占87.75%);预防性给药持续时间合理的有175例(占85.78%)。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4大类,使用病例数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182例),其余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1例)、氟喹诺酮类(1例)、林可酰胺类(20例)。结论:我院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药学监护方式。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起搏器置入术患者开展用药监护、安全用药宣教。结果对起搏器置入术患者,临床药师仔细询问过敏史、出血史、用药史,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向医生提供停用抗生素的建议,防止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结论临床药师在患者药学监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分析及防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世群 《安徽医药》2006,10(8):601-602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年来25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病例,总结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均为单腔起搏器VVI工作方式;感知障碍4例。植入后10个月起搏阈值增高1例;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1例。结论规范术前准备,熟练手术技能,加强对术后患者随访,并认识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可减少并发症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方法对7例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的患者,术前护理时应特别注意心理护理,药物准备及仪器准备;术中配合应注意台上台下配合,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心电图变化;术后护理注意密切观察病情,持续心电监护,做好术后心理护理。结果7例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药物治疗,对初发者或对无条件安装起搏器者仍有一定意义。平素常选用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及烟酰胺等治疗,近年临床工作者在实践中只发现几种药物对SSS有治疗作用。现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现抑郁和焦虑后的干预效果。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住院的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80例,调查其抑郁、焦虑情况,并采用积极的药物与护理干预。结果在80例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抑郁者占90.0%,焦虑者占56.3%。本组护理干预后的抑郁与焦虑得分都有了明显降低,表明其抑郁焦虑情况有了明显缓解。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多存在抑郁、焦虑情绪,积极的干预有利于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16.
植入式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起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昏厥和心室停搏等,也可用于治疗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此方法成功救治了许多心脏病患者。随着起搏器治疗范围的扩大,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类型从单腔起搏器发展到双腔、三腔起搏器,起搏导线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今年78岁,患有多年的心动过速,最近一段时间症状加重,每分钟在100次左右,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医生说我安装起搏器较合适。请问我只能安装起搏器吗?是否还有别的办法?湖南蒋先生蒋先生:根据您的情况分析,建议住院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实在不行再安起搏器。因为岁数太大,安装会有风险。  相似文献   

18.
2004年,胡小吾教授曾在本刊撰文,介绍帕金森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并推介当时刚引入不久的外科治疗方法--脑起搏器.如今,几年时间又过去了,脑起搏器的手术疗效如何?它能替代药物治疗吗?  相似文献   

19.
陈新军  唐龙  姬新才 《河北医药》2013,(18):2779-2780
血管迷走性晕厥( VV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晕厥,常发生于健康人群中。治疗VVS一般首先采用药物治疗,但是对其疗效的评价不一,效果多不理想,近年来,置入单腔起搏器的治疗方式开始出现[1-3]。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VVS患者80例进行起搏器和药物治疗的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永久起搏器在60年代仅限用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二氏综合征的患者,取得良好效果。但随着对心律失常研究的进展,以及起搏器制造的完善,20年来埋藏起搏器的适应证扩大了,对于一些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某些部分性房室传导阻滞,一部分病窦综合征,以及某些用药物未能控制的心动过速都成为永久起搏的对象。目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不是唯一对象,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对象,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