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必成 《医药与保健》2006,14(10):18-19
许多肿瘤患者常常出现腹泻,医学上把它称之为“肿瘤相关性腹泻”。这种腹泻通常可发生于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可以是肿瘤本身所致.也可以是各种肿瘤治疗手段所引起。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及早认清原因有利于早期控制腹泻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许多肿瘤患者常常出现腹泻,医学上称之为“肿瘤相关性腹泻”。这种腹泻通常发生于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可以是肿瘤本身所致,也可以是各种治疗手段引起的。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及早认清原因有利于早期控制腹泻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许多癌症患者很容易出现腹泻,医学上把这种与癌症有关的腹泻称为“癌相关腹泻”。癌相关腹泻可以是癌本身所致,也可以是各种治疗引起的,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重者可危及生命。引起癌症相关腹泻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4.
引起慢性腹泻的原因有很多,肠道感染、非感染性炎症、肿瘤以及肠道激惹综合征等都可以引起长期的慢性腹泻。对于慢性腹泻的治疗,最主要的是要去除引起腹泻的病因,比如对肠道感染引起的慢性腹泻,依据粪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来选择应用恰当的抗生素才可能取得满  相似文献   

5.
正每日大便三次以上,并且是稀便,称之为腹泻,俗称"拉肚子"。腹泻的类型很多,大体可以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前者是指细菌性痢疾、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或病毒(如轮状病毒、腺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后者病因复杂,与消化系统肿瘤、炎症性肠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功能性腹泻等有关。腹泻发生后,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服用抗生素治疗。事实上,并非所有腹泻都需要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正每日大便三次以上,并且是稀便,称之为腹泻,俗称"拉肚子"。腹泻,大体可以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前者是指细菌性痢疾、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或病毒,如轮状病毒、腺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大多发生在夏、秋两季,但冬季发生者亦不是少数。后者病因复杂,与消化系统肿瘤、炎症性肠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功能性腹泻等有关,无明显季  相似文献   

7.
重症患者发生腹泻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腹泻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腹泻可以是疾病本身所致,也可以是各种治疗所引起,目前腹泻的治疗处理已成为护理研究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文献报道,ICU的危重患者发生腹泻的比例较高,占11.7%。为了解重症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和特点,2007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有针对性对腹泻患者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及时的给予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答疑解惑     
《长寿》2003,(8)
广东读者钱兴鹏问:慢性腹泻患者为何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 引起慢性腹泻的原因很多,包括肠道各种细菌、寄生虫、真菌感染以及肠道非特异性炎症。后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及常见的肿瘤、息肉,因为它们的表现各有不同,治疗的原则也不尽相同,比如肿瘤,治疗不  相似文献   

9.
夏秋是腹泻的高发期,腹泻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类,如果盲目吃药输液,反而会引起更严重的病症。由于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的症状相似,患者自己选择药物很容易出错。症状不严重时,腹泻患者可以服用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这些药物"通杀"所有种类的腹泻,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患者腹泻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3月北京大学医院门诊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2例病例中感染性腹泻214例,占84.9%;非感染性腹泻38例,占15.1%.在非感染性腹泻患者中,肠道恶性肿瘤8例,占3.2%;肠易激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肠道疾病均为7例,各占2.8%;药物性肠炎、原因不明性肠病各5例,各占2.0%;其它占2.2%.各年龄段中感染是主要病因,自身免疫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好于年龄<30岁及30~60岁组,肿瘤好发于>60岁组.明确病因诊断的247例患者中,215例患者病程<3周,感染性腹泻有211例,非感染性4例;病程≥3周的病例32例,感染性腹泻为3例,非感染性29例.结论 感染性疾病是腹泻的主要病因,肠道恶性肿瘤为非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肿瘤因素临床常见内分泌肿瘤,如胃泌素瘤易使肠道分泌量超过吸收能力,导致腹泻.肿瘤如发展到一定程度,可造成肠黏膜损伤,进而出现不规则腹泻. 手术因素胃肠道肿瘤手术时,会切除部分肠段,造成肠道功能改变,导致腹泻.常见结肠肿瘤、小肠肿瘤及直肠肿瘤.  相似文献   

12.
徐涛  连洁  郭颖贞 《职业与健康》2005,21(5):788-789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部分肿瘤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可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但同时又出现厌食、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会出现重度腹泻、肠道粘膜脱落、坏死、穿孔等,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反应一次比一次严重,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正常的治疗.为此,我们采取临床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对各种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重点观察,分析病人出现反应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海燕 《现代养生》2014,(22):225-226
目的:通过对肿瘤病人采取中医食疗的护理方式来探讨这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进行对比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的是中医食疗的护理方式,而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肿瘤护理方式,观察这两组患者在接受了不同的饮食护理方式之后在消化道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是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结果:两组肿瘤患者口腔溃疡、恶心呕吐症状、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情况具有改善,但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效果更佳,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病人采用中医食疗护理的方式可以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能够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腹泻是肠道肿瘤常见症状之一。本文着重讨论有关肠道恶性肿瘤和胃肠道激素瘤所致的腹泻。一、肠道恶性肿瘤 (一)肠道恶性淋巴瘤:本病可以原发于肠道成为全身性淋巴瘤的一部分。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居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之首位,多数发生在回肠,其次为空肠,  相似文献   

15.
腹泻是很多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由性行为传播的腹泻近几年来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应引起社会各界注意。那么,性传播性腹泻有哪几种呢?性传播性细菌性腹泻众所周知,细菌性腹泻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研究发现,引起腹泻的细菌不仅污染水和食物,而且可以附着在患者的皮肤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肿瘤病人采取中医食疗的护理方式来探讨这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进行对比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的是中医食疗的护理方式,而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肿瘤护理方式,观察这两组患者在接受了不同的饮食护理方式之后在消化道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是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结果:两组肿瘤患者口腔溃疡、恶心呕吐症状、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情况具有改善,但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效果更佳,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病人采用中医食疗护理的方式可以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能够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化疗相关性腹泻( chemotherapy-induced diarrhea,CID)是肿瘤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一种.轻者会降低患者的体质和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导致水、电解质失衡,甚至危及生命,并引起患者体质下降和免疫力下降,不利于肿瘤的治疗.本研究于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对CID的患者加入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联合短肽肠内营养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以观察对患者的症状和免疫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某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监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广州越秀区10家医院的2238例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PCR方法检测新鲜粪便标本致泻病原体,统计分析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 238份新鲜粪便标本检测出20种腹泻病原体1 198株,检出率为53.5%,主要是变形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气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腹泻发病患者年龄大多在16~60岁之间,发病时间多集中于6~8月份。结论发生在本地区的感染性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而且发病年龄和季节也是其特点。监测获得的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图谱可以为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的治疗期间,即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带来一定的损伤,如头颈部肿瘤和消化道肿瘤患者放化疗时,通常会出现口腔黏膜炎、咽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味觉改变等反应,从而引起了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其结果不仅会降低其治疗效果,还会增加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0.
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发病因素,进一步探讨抗生素应用对腹泻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CCU及综合科2年内77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原发病的严重程度、侵袭性操作增加、频繁更换抗生素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意识障碍越重、抗生素更换越频繁,腹泻持续时间越长。结论 合理应用抗生素,尤其应避免由低级到高级频繁更换抗生素,可以降低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