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采用放免法测定了6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活动期和静止期血清TSH,T3,T4,γT3和T3U水平。结果发现慢性迁延性肝炎活动期TSH,T3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静止期恢复正常;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活动期TSH,T3,T4和T3U均显著下降(P<0.01),静止期T3显著回升(P<0.01),T3U亦有回升,以慢性活动性肝炎更明显。结果表明,慢性肝病患者垂体-甲状腺轴分泌功能有异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密度测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凌 《华中医学杂志》2005,29(4):243-244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密度的改变情况。方法应用定量超声法测定1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右足跟骨的骨超声振幅衰减(BUA)和超声传导速度(SOS),并以150例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与甲亢组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据此统计分析甲亢组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的BUA和SOS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甲亢组总的骨质丢失发生率为44.0%,对照组为11.3%,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中,甲亢组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18.7%,对照组为3.3%,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骨密度明显降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放免法测定了6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活动期和静止期血清TSH、T3、T4、γT3和T3U水平。结果发现慢性迁延性肝炎活动期TSH、T3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静止期恢复正常;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TSH、T3、T4和T3u均显著下降(P<0.01),静止期T3显著回升(P<0.01),T3U亦有回升,以慢性活动性肝炎更明显。结果表明,慢性肝病患者垂体─甲状腺轴分泌功能有异常,T3的降低与回升幅度可直接反映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与恢复状态。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甲状腺功能测定的新评价何飞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南宁530021)近年来,甲状腺功能检查方法已经有了很大发展,项目越来越多,可靠性与灵敏度都有了很大提高。高灵敏度促甲状腺素(STSH)免疫放射分析(IRMA)已成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发现脑血管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但并无甲状腺异常的临床表现。作者检测了急性脑梗塞患者血T3、T4、TSH水平,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病例为1990年2月~1992年8月我科收治的3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其中男25例,女间倒,年龄48~78岁。均经CT检查证实。本组病倒排除有甲状腺疾病、肝脏病、糖尿病、肾脏病、心衰等影响血清T3、T4、TT3及TSH检测值疾病。检测方法:用上海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所提供的药盒及方法检测。患者入院24h内采血,分离血清后低温存放,统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为了消除醒一睡节律的影响,一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甲状腺功能患者血清氨基酸水平,探讨其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患者,3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患者及48例正常体检人群的血清,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血清氨基酸水平,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清T3、T4进行同步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lu、Val、Leu、Tyr、Phe、His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甲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et 、Ile、Tyr浓度降低,Val浓度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5;);甲亢组患者血清Cys 与T3 呈负相关(P < 0. 05),Tyr、Phe 与T4呈正相关(P < 0. 05),Arg与T3呈负相关(P < 0. 05),Orn与T4呈负相关(P < 0. 05)。结论: 甲亢甲减患者均存在氨基酸代谢异常,联合检测血清氨基酸和T3、T4对于判断患者甲亢甲减患者病情及早期诊断甲状腺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笔者所在地区不同类型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的差异及构成,以配合临床诊治.方法 对2009年4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46例的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整理.结果 46例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男2例,女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8例(男2例,女6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15例(男7例,女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17例(男6例,女11例).女性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发生率较男性高,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临床甲状腺疾病.结论 积极合理的治疗甲状腺疾病,同时重视对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避免引起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 通过对部分健康人、甲亢患者、甲减患者和其它疾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况,进行体外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①FT3、FT4、TT3、TT4之RIA试剂、TSH之IR-MA试剂由DPC提供;②FJ—2011r免疫计数器;③健康人血清62份;甲亢患者血清110份;甲减患者血清43份;甲状腺正常的其它严重疾病患者(包括:肾功衰晚期、肝硬化晚期、肝癌晚期、心肌梗塞、白血病晚期、重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透明质酸水平与肝硬化病变程度及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放射免疫测定30例正常体检者与60倒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随着肝硬化病程加重,HA水平逐渐升高,甲状腺激素(T3和FT3)与之成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HA水平升高。并与T3、FT3呈负相关,表现为病态甲状腺综合征。此对评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有文献报道 ,一些非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3 、T4 水平降低 ,其降低程度与某些危重症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死率有很高的相关性[1] 。慢性肺心病是一种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疾病 ,目前病死率仍很高 ,本文对一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进行血清T3 、T4 及rT3 测定 ,并与正常人作比较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收集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患者 40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15例 ,年龄 5 2~ 76岁 ,平均 6 3岁 ,按 1997年第二次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并按慢性肺心病病情分级 ,划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 ,急性发作期 40例次 ,缓解期 38例次 ,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情转归。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及乙肝病毒E抗原系统,同时检测肝功能(ALT、TBIL、ALB)和凝血功能(PT),筛选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患者127例与单纯戊型肝炎患者8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HBV重叠HEV感染(简称重叠组)127例(60.76%),单纯戊型肝炎患者82例(39.24%)。重叠组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厨时间(PT)、重型肝炎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或P〈0.01)。结论与单纯HEV感染者相比,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者的肝脏损害更严重,死亡率更高,且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和抢救作用。方法对6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分别采用综合治疗和加用恩替卡韦(ETV)的治疗(0.5mgqd),每周观察肝功能(Tb、ALT、AST、Alb、PT),HBVM及HBVDNA,以及患者显示疗效的时间节点、好转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恩替卡韦治疗者降低HBVDNA较明显,1~2周为疾病高峰,3~4周高峰渡过、肝功能改善有显著性差异,好转率不断增加。结论一般重肝3~4周仍然疾病高峰,但ETV治疗组3~4周肝功能改善、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提前渡过危险期,提示有一定的抢救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收集从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4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时间。结果:4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血浆置换治疗后外周血谷丙转氨酶(271.41±92.83)U/L、谷草转氨酶(291.51±85.72)U/L、总胆红素(178.13±40.13)umol/L、直接胆红素(97.38±27.66)umol/L、间接胆红素(80.76±18.89)umol/L、凝血酶原时间(15.20±1.80)s均较治疗前[分别为(374.94±127.10)umol/L,(361.67±112.89)umol/L,(453.13±69.22)umol/L,(252.65±46.32)umol/L,(200.48±35.98)umol/L,(26.17±2.62)s]显著下降(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结论:血浆置换能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肝功能,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回顾临床病例,分析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周的疗效及预测因素。方法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并收集临床化验指标,52周时评估疗效,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疗效组年龄、性别、肝功能、HBV DNA定量、血细胞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4周时应答佳组HBV DNA log10水平(2.48±0.45)低于应答不佳组(4.72±0.28),4周时应答佳组HBV DNA下降的log10值(3.31±0.36)大于疗效不佳组(1.54±0.44);12周时应答佳组HBV DNA水平log10(0.80±0.27)低于应答不佳组log10(4.63±0.43),12周时疗效佳组下降HBV DNA下降log10值(4.99±0.39)大于疗效不佳组(1.18±0.60),12周时疗效佳组红细胞[(4.50±0.08)×1012/L]低于疗效不佳组[(6.01±0.13)×1012/L],12周时疗效佳组中性粒细胞[(58.38±2.08)×109/L]高于疗效不佳组[(58.38±2.08)×109/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ogistic回归分析,12周时HBV DNA下降log10值、红细胞水平为评估52周阿德福韦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这对于制定慢性乙型肝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或许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何姗  庞超  胡南 《河北医学》2006,12(7):645-64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AV、HE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AV、HEV感染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及统计TSB、ALT恢复正常天数并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重叠感染HAV、HEV患者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型肝炎例数均明显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血清TSB、ALT水平及恢复正常天数均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AV、HEV感染后病情趋向重症化,病程延长。  相似文献   

16.
李敏  曹利  吴引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2):1378-1379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与血清中HBeAg/HBeAb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同时采用微粒子发光反应法检测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VB)标志物,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HBeAg+/HBeAb-组的HBVDNA含量为6.70±1.62拷贝/mL,显著高于HBeAg-/HBeAb+组3.42±2.19拷贝/mL,两组相比P<0.01。而谷丙转氨酶(ALT)正常组与异常组的HBVDN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组别间ALT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BeAg与HBVDNA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定量检测HBVDNA更能正确地反映HBV的复制程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ALT的水平与HBVDNA的含量以及HBeAg/HBeAb的阳性与否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7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109例,并选取同时入院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三组的免疫功能水平及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变化情况与病情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4、4.21、4.67;t=4.51、5.36、6.74, P〈0.05),且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2、3.46、3.97, P〈0.05)。恶化组患者的PTA明显低于改善组,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BIL均明显高于改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及其相关指标水平可明显反应患者肝脏功能受损情况,对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使用保肝及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拉米夫定片剂,100mg/d,疗程12个月.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中症状复发率为2.67%(2/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88%(20/67),P<0.01.治疗组ALT复常率为86.67%(6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16%(45/67),P<0.01.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Ag阳转率分别为28%(21/75)、24%(1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45%(7/67)、5.95%(4/67),P<0.01.治疗3个月、12个月后,治疗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7.33%(58/75)、85.33%(64/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6%(6/67)、16.42%(11/67),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75)、5.9%(4/67),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拉米夫定可以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症状、ALT及乙肝病毒病原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HBeAg(-)和HBeAg(+)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功能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调取我院156例HBeAg(-)和HBeAg(+)慢性乙型肝炎近年住院病例资料,分成HBeAg(-)和HBeAg(+)两组,各组均为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BeAg(-)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水平与肝功能损害呈正相关(P<0.05),HBeAg(+)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水平与肝功能损害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更应高度重视HBeAg(-)慢性乙型肝炎,特别是高病毒载量的患者,应尽快将其血清HBVDNA含量降至正常,以免进展成更严重的肝脏疾患肝硬化,甚至肝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 (Ara -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eAg 4 8例阳性 ,HBV -DNA均阳性。 6 0例随机分成两组 :Ara -AMP组 30例和干扰素 (IFN)组 30例。联合乙肝疫苗治疗 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对肝功能和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Ara -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 1个月、3个月、6个月时 ,谷丙转氨酶 (ALT)复常率分别为 6 6 %、73%、80 % ;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 16 6 %、36 7%、4 3 3%。HBeAg转阴率均为 5 2 % ;HBV -DNA转阴率治疗 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干扰素联合乙肝疫苗治疗 1个月、3个月、6个月时 ,ALT复常率分别为 70 %、83%、90 % ;HBV -DNA转阴率均为 3 3% ,HBeAg转阴率分别为 7 1%、17 8%、17 8% ;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 ,HBeAg转阴率及HBV -DNA转阴率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比较HBV -DNA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Ara -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疗程短 ,抗病毒疗效确切 ,停药的后续作用明显 ,改善肝功能显著 ,短期应用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