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手术治疗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的疗效分析.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对12例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手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曾行二尖瓣置换术4例,主动脉及二尖瓣置换术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其中8例患者第1次手术时曾行三尖瓣成形术,采取手术治疗后的1~15年期间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心衰竭、腹水、肝大,心功能Ⅳ级.12例患者均再次手术,4例行三尖瓣置换术,8例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 手术成活11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1~5年,3例三尖瓣置换患者恢复良好;5例三尖瓣成形术心功能恢复良好,只有极轻度或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患者出现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患者出现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结论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包括部分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患者,远期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左心瓣膜病变未纠正;(2)持续性肺动脉高压;(3)风湿性病变持续发展;(4)心房纤颤等因素;(5)原三尖瓣成形术失败.对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发生右心功能衰竭者,应再次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52例合并房室瓣关闭不全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全组52例,其中男25例,女27例;年龄8个月至54岁,平均年龄24.4岁;均经心脏超声心动图及术中证实为合并房室瓣关闭不全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33例(行二尖瓣成形术25例,二尖瓣置换术8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8例(瓣环折叠术3例,DeVega三尖瓣成形术14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同时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三尖瓣关闭不全者1例行二尖瓣成形术和三尖瓣置换术。以上病例均在同期纠治心内畸形及房室瓣关闭不全。结果手术死亡2例;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经治疗后恢复。心脏彩超随访发现二尖瓣及三尖瓣返流,由术前Ⅲ度变为术后0度或I度。行二尖瓣置换术和三尖瓣置换术的瓣膜功能良好。结论本病一旦确诊,应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并尽快手术,对合并房室瓣疾病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治疗心内其他畸形的同时,治疗房室瓣疾病应以房室瓣成形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王建华 《中国医药》2007,2(4):220-221
目的应用改良的三尖瓣环缩术(自体心包条环缩三尖瓣环法)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方法用低浓度戊二醛处理的自体心包条对66例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施行环缩三尖瓣环成形术。结果术中观察及术后超声多普勒测定,本组66例中12例存在轻度返流,右房、室舒张期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结论改良的三尖瓣环缩成形术近期疗效满意,采用的自体心包条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具有保护三尖瓣环免受缝线割裂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 及其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0月至2006年5月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手术治疗的5例.5例中车祸4例,胸部钝器伤1例.其中三尖瓣前叶腱索断裂3例,前乳头肌断裂1例,后乳头肌断裂1例.结果 5例均行三尖瓣成形术,无手术死亡.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三尖瓣血流正常4例,少量反流1例.术后随访5例.随访时间l4~45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三尖瓣血流正常2例,微量反流1例,少量反流2例.结论 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应当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治疗.综合性三尖瓣成形术,多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2年10月~2004年7月对7例二尖瓣存在关闭不全的病人施行了"双孔"二尖瓣成形术,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5~57岁,平均35.6±19.2岁.其中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合并左房粘液瘤1例,先心房缺1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心功能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3例.术中分别行二尖瓣"双孔"成形术和二尖瓣环缩环术,同期矫治原发病.结果术后52d死亡1例,其余病人无术后并发症、无再次手术.术后1周彩超复查5例无返流或微量返流、1例轻度返流,出院后随访2~18个月,心功能Ⅰ-Ⅱ级,效果满意.结论"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人工瓣环治疗右房室瓣关闭不全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34例器质性或功能性右房室瓣中度或重度关闭不全患者使用人工瓣环行右房室瓣环缩术,同时行房问隔、室间隔及瓣膜修补术.结果 无手术及住院死亡,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肺动脉明显缩小.右房室瓣关闭良好21例,残余轻度返流11例,中度返流2例.结论 对器质性或功能性右房室瓣关闭不全应积极行瓣膜成形术,人工瓣成形环的应用可取得可靠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应用Edwards MC3成形环治疗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Edwards MC3三尖瓣成形环治疗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5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伴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MC3组21例,Carpentier组12例和De Vega组18例。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3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三尖瓣反流情况,比较3组的手术效果。结果3组均无手术死亡,术后心功能分级均较术前提高1~3级。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3年三尖瓣反流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C3组三尖瓣反流明显小于其他2组;3组患者1年内反流复发率呈升高趋势,在1年后反流基本趋于稳定,与De Vega和Carpentier组相比,MC3组1年内三尖瓣反流复发率明显降低;随术前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病程的延长,术后复发率明显升高。结论应用Edwards MC3三尖瓣成形环治疗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的近、中期效果优于De Vega成形术和硬质Carpentier三尖瓣成形环成形术,但其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Ebstein畸形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5年5月—2010年2月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河南省胸科医院共行Ebstein畸形手术治疗27例,其中轻型4例,仅行DeVega三尖瓣成形术;中间型21例,16例折叠房化右心室并行三尖瓣成形,4例除行房化右心室折叠、三尖瓣成形术外,加做Gleen手术,1例行房化右心室折叠、三尖瓣成形及Fontan手术;重型2例行三尖瓣置换术。合并卵圆孔未闭或室间隔缺损均同期修补。结果手术死亡1例(3.7%)。术后超声心动图示,三尖瓣关闭良好17例,轻度关闭不全7例,中度关闭不全2例。术后24例随访5个月到8年,心功能(NYHA)恢复至正常9例,Ⅰ-Ⅱ级15例,均无远期死亡。结论 Eb-stein畸形应根据瓣叶发育情况和房化右心室大小选择手术术式,对于前瓣发育良好,房化右心室较小,应选房化右心室折叠术和三尖瓣成形术,对前瓣发育差,瓣下结构畸形严重,应行三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9.
贾凤华  何长青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576-3577
目的探讨使用自制涤纶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使用自制涤纶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中度或中度以上反流时,结合术中探查,若三尖瓣环径达3-4横指(约4.0 cm)以上,即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全组患者围术期无一例死亡,恢复顺利,三尖瓣反流程度明显减低,术后心功能分级提高。结论自制涤纶环用于三尖瓣成形术安全、有效,价格低廉,近、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涤纶对折条在三尖瓣环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FTR)74例临床资料,行瓣膜置换或先心病矫治同期三尖瓣成形术。按成形方法不同分为两组:De Vega成形组(组1)32例,其中三尖瓣轻度反流12例,中度反流18例,重度反流2例;涤纶对折条成形组(组2)40例,其中三尖瓣轻度反流12例,中度反流17例,重度反流1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年、术后第3年临床及心脏超声随访资料。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心博骤停(组1),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肾功能衰竭(组2),余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72例患者完成1年门诊随访。68例患者(94.9%)完成3年或以上随访。随访期间左心房血栓形成3例,无右心血栓事件发生。华法林抗凝同时加服拜阿司匹林100 mg 3~6月后,左心房血栓消失。术后1年、3年随访,两组间残存三尖瓣反流程度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超声资料右心功能指标:舒张期右心房内径(RA)、右心室内径(RV)和三尖瓣环内径(DTv),测量收缩期三尖瓣反流束的最大面积(Sm)及右心房的面积(SRA),术后第1年两组RA、RV、Sm/SRA、DTv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3年,组1与术前比较Sm/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RV、D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2 RA、RV、Sm/SRA、DTv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术后第1年RA、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 Sm/SRA、DTv低于组1(P<0.01);术后第3年,两组间RA、RV、Sm/SRA、DTv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涤纶对折条三尖瓣环成形术中远期效果优于De Vega成形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e Vega成形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De Vega成形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1年、2年随访,观察心功能、三尖瓣瓣环直径及反流变化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术前相比较所有患者术后心功能、肺动脉高压得到明显改善,三尖瓣反流消失或是明显减轻,术后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De Vega成形法经济、实用,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瓣环扩大的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是为首选,近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三尖瓣环扩大作为风湿性左心瓣膜病变术中三尖瓣关闭不全矫治指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风湿性左心瓣膜疾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分为单纯左心瓣膜置换30例(A组)和左心瓣膜置换加三尖瓣手术74例(B组)两组。B组术中测量三尖瓣环直径≥70mm者行三尖瓣成形或置换手术。结果两组术后心功能均较术前好转。B组术后心功能明显好于A组。B组术后三尖瓣返流程度明显改善,而A组三尖瓣返流程度较术前加重。结论三尖瓣环直径≥70mm可以作为风湿性左心瓣膜病变术中三尖瓣成形或置换手术的一个指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针对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所采取不同成形方法的临床中、远期效果。方法手术治疗功能性TR 237例,均为合并左心系统瓣膜病变,行左心瓣膜手术时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采用不上成形环方法的共178例,行单纯缝线瓣环成形,置入成形环的共59例;同期所行左心瓣膜手术包括二尖瓣置换(MVR)136例、二尖瓣成形(MVP)21例、MVR+主动脉瓣置换(AVR)71例,冠脉旁路移植(CABG)+MVR 6例、CABG+MVP2例。观察比较术后1.5年及3.5年或以上两组病人的临床及心脏超声随访资料。结果所有病例都完成1.5年随访;共有209人(88.2%)完成长期随访(3.5年或以上)。术后1.5年发现中度以下再发性TR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0.23),中重度者上环组明显低于非上环组(P=0.028)。远期随访发现上环组TR再发性率明显低于非上环组(P=0.034),发展为中度以上TR的比率非上环组显著地高于上环组(P=0.007)。组内两个时间段相比,非上环组TR进展明显增快(P=0.016),而上环组相对稳定(P=0.60)。结论置入成形环的三尖瓣成形术的临床中、远期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缝线成形术。对于功能性TR的处理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反流压差与血清脑钠肽前体(PRO-BNP)及并发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肺动脉高压病人87例(疾病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79例(健康组),均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三尖瓣反流压差及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RO-BNP水平,分析三尖瓣反流压差与血清PRO-BNP水平的关系;另根据病人是否并发心力衰竭情况将疾病组分为心衰组与无心衰组,对比两组三尖瓣反流压差、血清PRO-BNP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与心衰的关系.结果 疾病组三尖瓣反流压差及血清PRO-BNP水平分别为(52.17±6.58)mmHg、(619.72±113.47)ng/L,健康组分别为(21.09±4.51)mmHg、(194.37±41.26)ng/L,疾病组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疾病组三尖瓣反流压差与血清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43,P<0.05);87例肺动脉高压病人中共有26例伴发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并发率为29.89%(26/57);心衰组三尖瓣反流压差及血清PRO-BNP水平分别为(60.15±6.23)mmHg、(698.79±115.08)ng/L,无心衰组分别为(48.77±5.87)mmHg、(586.02±109.21)ng/L,心衰组均高于无心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三尖瓣反流压差>50 mmHg及血清PRO-BNP>600 ng/L均是肺动脉高压病人伴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OR=3.146、2.737,P<0.05).结论 肺动脉高压病人三尖瓣反流压差明显增大,血清PRO-BNP水平明显升高,此二者呈显著正相关,且三尖瓣反流压差可作为预测心衰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使用超声心动图对于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重要意义,总结概括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原因,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本院通过对10981例进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孕妇研究总结,通过对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孕妇产后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以及被认为是畸形胎儿的尸体解剖结果进行比对,确定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价值。结果2981例孕妇中有107例(3.60%)胎儿检出先天性心血管异常。在这107例胎儿中,单纯性三尖瓣反流胎儿有77例(72.57%),心腔内强回声光斑胎儿9例(8.73%),左室假腱索胎儿6例(5.60%),结构性心血管异常胎儿11例(10.28%),单纯性肺动脉瓣反流胎儿2例(1.87%),其中有11例孕妇选择引产。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有效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检查方法,有利于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不同程度单纯三尖瓣返流胎儿的右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经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为单纯三尖瓣返流的中晚孕胎儿60例(除外心内及其他部位结构性畸形),其中轻度返流36例,中度返流24例,另选取其他30例相同孕周不合并三尖瓣返流胎儿为对照,采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测定各胎儿的右室Tel指数,比较各组间胎儿右室Tei指数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其转归。结果轻度三尖瓣返流组右室Te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6周复查4例仍存在三尖瓣轻度返流,肺动脉收缩压19—27mmHg。中度三尖瓣返流组右室Tei指数与正常组及轻度返流组相比均升高(P均〈0.05),其中1例因孕晚期出现胸腹腔积液引产,余出生后6周复查7例合并中度三尖瓣返流,肺动脉收缩压30—45mmHg,12例合并轻度三尖瓣返流肺动脉收缩压27—36mmHg。结论轻度三尖瓣返流不影响胎儿右室功能,出生后转归良好;中度三尖瓣返流胎儿右室Tei指数升高,右室功能下降,部分转归较差,组织多普勒Tel指数能简便、快捷的评价合并三尖瓣返流胎儿右室整体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干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