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痰浊不化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它严重的危及病人的身心健康,是造成病人伤残、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关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机理似与中医痰浊不化的理论相吻合,但有关此方面研究鲜有报道。笔者依据李振中教授对糖尿病痰浊的论述和尹翠梅教授治疗Ⅱ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经验,论述如下。1 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糖尿病以气阴两虚为本,脾气虚弱,健运失权,无力输布水谷精微各归其所(脾不散精) ,精微蓄积[1~4 ] 而为浊(糖浊、脂浊、蛋白浊) [1~4 ] 。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聚集蕴结而为痰。痰与浊混溶而为痰浊(痰糖浊、痰脂浊、痰蛋白…  相似文献   

2.
痰浊不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董志  郭万良  张玉楝 《光明中医》2006,21(10):10-13
依据祝谌予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科学理论及李振中、尹翠梅提出的痰浊不化相当于西医的蛋白质非酶性糖化物,提出痰浊不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在痰浊不化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本质所在.故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3.
痰浊不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祝谌予教授提出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理论和林兰教授对糖尿病血管病变与中医血瘀关系的论述,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防治原则、遣方用药等详尽论述。提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浊不化,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而致脉络(血管)闭阻。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不离“痰”的本质,痰浊-痰凝-痰瘀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痰浊为起始阶段,痰凝为中间环节,痰瘀为终末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痰”的不同状态制定治则治法,痰浊初起当健脾化痰,痰浊凝滞当化痰散结,痰瘀互结当兼活血化瘀,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鄢洪玲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1):511-511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肾脏疾病晚期肾脏功能损害,导致代谢废物贮留,酸碱、水电平衡紊乱而出现的严重综合征。病变范围广泛,病理变化复杂。运用中医的理论对CRF的临床表现、病理解剖、病理生理进行分析,其主要病位在肾,但常常波及他脏。所影响的主要是人体的气化功能,即水液代谢和分清泌浊的功能,导致湿浊内留,清浊相混,继则或化热生毒,生风动血;或化寒成痰,蒙神闭窍,或浊瘀互结,戕害五脏,变证峰起,产生CRF的种种表现。纵观CRF的临床表现,以浊邪停留为其病理关键。正常情况下,饮食物经过人体的消化代谢,分为精微和糟粕,即清和浊。…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血管病变与痰浊瘀血相关性的认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笔者依据先师祝谌予教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经验和林兰教授对糖尿病血管病变与中医血瘀关系的论述,结合多年的临床体会,就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理、实质与辨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依据祝谌予教授提出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理论和林兰教授对糖尿病血管病变与中医血瘀关系的论述,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防治原则、遣方用药等详尽论述.提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浊不化,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而致脉络(血管)闭阻.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8.
依据祝谌予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科学理论及其学生李振中提出的痰浊不化相当于西医蛋白质非酶性糖化物和仝小林的糖尿病"久病入络,络瘀脉损……络损(微血管病变),脉损(大血管病变)".提出痰浊不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在痰浊不化的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致使脉络(血管)损伤,形成血管病变.故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丽  孙睦 《中草药》2004,35(6):712-714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大血管病变一样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常见和严重并发症。常见的损害器官和组织有肾、眼视网膜、神经、心肌和皮肤等,但危害多见的是肾和视网膜病变,即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相似文献   

10.
李媛  曾克武  王学美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2):2247-2253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脑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糖尿病脑部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主要见于阿尔茨海默症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致病机制复杂,涉及多元醇代谢异常、糖化反应亢进、氧化应激、β淀粉样蛋白跨血脑屏障的异常转运、蛋白激酶C激活等多个方面,以发病机制为靶点的治疗可能会为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脑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带来新的希望。目前,对糖尿病脑微血管病变的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较为广泛,已成为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该文拟对糖尿病诱发的脑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脑微血管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谢学知 《新中医》1991,23(2):49-49
中医学认为,无论六淫之邪侵袭肺卫,还是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脏腑病及于肺以及肺脏自病,当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时即可发生咳嗽。笔者结合临证体会认为,对咳嗽病机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一层次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阐明在“肺气”乖乱的同时,“肺津”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痰浊对咳嗽的作用,这不仅可以深化对咳嗽机制的理性认识,而且对临证治咳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倪青  倪炎炎 《北京中医药》2017,36(6):490-493,499
针对目前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治疗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应以病症结合为基点,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明确疾病的分期以及临床症状特点,分期辨证,循症用药,审症用药的观点。在中医药减少或减轻西药不良反应、辅助改善糖脂代谢、改善症状、延缓和逆转并发症等方面做进一步摸索。  相似文献   

13.
头痛是中医临床非常常见的一个病证,有时证情复杂,特别是内伤头痛,常缠绵难愈,下面笔者将本人辨治痰浊头痛的经验介绍如下. 内伤头痛中痰浊头痛多见,痰浊头痛的特点为头痛昏蒙,或胀坠感,伴胸脘痞闷,或纳呆呕恶、或眩晕,舌多白腻,脉多滑或弦滑,治疗上以燥湿化痰,降逆止痛,方多用《医学心悟》之半夏白术天麻汤[1].然临床上常见痰浊头痛以上法治疗效果不明显者,或易反复者,究其原因,多为辨别兼证不清.未将兼挟病因清除,故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主要指以下肢为主的外周大、中、小动脉粥样疾病。它的发生与长期慢性的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皮肤干燥,弹性变差,双下肢麻木发凉酸胀,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糖尿病性肢端干性坏疽。  相似文献   

15.
痰浊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医学认为NIDDM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并不缺乏 ,导致血糖升高的原因主要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主要的病理机制及显著的特征 ,它是国内外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有关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的机理与中医痰浊不化的理论相吻合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痰浊凝结不化密切相关的论述 ,国内外尚无报道。笔者依据已故先师祝谌予教授的科学预见———痰浊不化和西医蛋白质非酶性糖化物科学理论 ,结合笔者多年研究探索 ,就胰岛素抵抗的机理和防治 ,不揣浅陋 ,论述如下 ,以就正于同道。1 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糖尿病以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学认为NIDDM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并不缺乏,导致血糖升高的原因主要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主要的病理机制及显著的特征,它是国内外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有关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的机理与中医痰浊不化的理论相吻合,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痰浊凝结不化密切相关的论述,国内外尚无报道.笔者依据已故先师祝谌予教授的科学预见--痰浊不化和西医蛋白质非酶性糖化物科学理论,结合笔者多年研究探索,就胰岛素抵抗的机理和防治,不揣浅陋,论述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血管病变当重痰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病机、体质证型分析、治疗用药三方面论述痰瘀与糖尿病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认为痰瘀是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痰瘀贯穿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始终,痰瘀同治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必须及早介入。  相似文献   

18.
气阴两虚,阴虚燥热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之根本;痰浊瘀血是发病关键,宜从气阴两虚,痰浊瘀血治疗。  相似文献   

19.
九味痰眩汤治疗痰浊型眩晕60例浙江省奉化市中医院(315500)王建康痰浊型眩晕是临床常见病证,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治疗。笔者治疗本证,每在该方基础上加味,形成协定处方,命名为九味痰眩汤。为证实疗效。将90例辨证为本证型的门诊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  相似文献   

20.
从络脉论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现代医学对其病机尚未明了 ,主要认为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近年来 ,笔者根据中医络脉理论 ,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方法进行防治 ,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根据络脉理论 ,从络脉论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略陈管见。1 络脉生理病理特点络脉虽是经脉的分支 ,但在生理上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 ,无论是在体表 ,还是在体内 ,经脉—络脉—经脉为经络系统普遍分布规律 ,即经为主干 ,通过别络实现其表里相连 ,通过络脉、孙络、浮络实现其与肌肤、脏腑的连属 ,从而形成一个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