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53例糖尿病足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病变的总称,严重者可因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大量资料表明糖尿病足不但导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目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有5%-10%的患者需要行截肢手术,在非创伤截肢中,糖尿病患者占50%以上。  相似文献   

2.
张宏宇 《临床医学》2004,24(10):51-51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如溃疡、骨及关节病乃至所引起的坏疽等。糖尿病足是引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首要原因,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现将我科1996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41例DF患者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DF)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采用内治、外治及内外合治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中医护理糖尿病足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BLA)有增多的趋势,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或漏诊,现将本院12例糖尿病(DM)合并BLA患者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作为糖尿病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较高的复发率,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与压力。DF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足部溃疡,它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重要原因。我国的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 DFU)患者具有病情复杂、感染状况严重、预后不良的特点,临床诊治中也存在筛查评估不到位、治疗不规范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视角,分析DF在社区管理及综合医院资源整合的现况,初步探讨DF患者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实践DF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及多学科三级闭环管理等管理流程,讨论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针对高危足的主动筛查标准和信息管理平台的可行性,以期通过DF闭环分级诊疗全流程管理的规范路径,探索建立DF一体化闭环诊疗管理的理想模式,为推动落实分级诊疗,提供高质量的社区卫生医疗服务,降低社会和患者家庭疾病负担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相关性。方法:将16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DF组89例和单纯T2DM组80例,测定三项指标水平,并与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DF组和单纯T2DM组三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前者高于后者(P〈0.01);三项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hs-CRP、D-D及FIB随着糖尿病的病情发展而升高,且升高的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DF)是导致糖尿病(DM)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有资料显示约15%DM患者发生DF,约80%的DF患者可能导致截肢,随着DM人数的不断增加,预防和治疗DF越来越显得重要。我们自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采用控制血糖、抗炎以及伤口换药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PGE1),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足溃疡、足坏疽,使患者截肢率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DM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1-2]。DF治疗难度大、时间长,且医疗费用高,如何有效地预防DF的发生已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健康教育已被认为是干预DF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有研究[3]表明,缺乏保护足知识教育的DM患者,截肢的危险性会增加3.2倍。本研究探讨了强化教育干预对预防DF的效果,旨在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日常足部护理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地预防和控制DF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80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相关因素(性别、年龄、病程、血糖、血脂、头颅CT/MRI等)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伴发脑梗死的发病率为35%,其发生与年龄、病程、血糖、血脂控制的高低及同时存在的其他并发症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性别无关;80例中好转73例,占91%;死亡7例,占8.8%。结论:糖尿病伴发脑梗死患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积极控制和治疗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及糖尿病并发症,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分析影响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因素,即:(1)对糖尿病知识缺乏;(2)按时进餐仍感到饥饿难忍,对饮食治疗产生失望而放弃饮食治疗;(3)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掌握食物的数量;(4)外出参加聚餐宴;(5)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不知道怎样与饮食配合;(6)糖尿病患者的家属支持理解不够。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1)饮食治疗知识教育;(2)为糖尿病患者设计食谱;(3)当糖尿病患者按时进餐仍感到饥饿难忍时的对策;(4)指导患者掌握食物的具体数量;(5)外出聚餐宴会应注意事项;(6)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注意与饮食配合;(7)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如何加餐防止低血糖;(8)糖尿病患者的家属如何支持帮助患者完成饮食治疗。以上对策是让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科学合理地进食、选择正确的烹调、合理安排餐次,确保在拥有健康的同时享受饮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外周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DF溃疡。由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DF认识不足加上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部分患者发生严重足溃疡甚至足坏疽,不但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但是对DF高危人群做出早预防、早诊断,可明显减少DF和截肢的发生。为此国际糖尿病联盟在2005年世界糖尿病日发布了“糖尿病与足保护(Diabetes and Foot Care)”的口号,呼吁各国卫生组织重视DF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合并感染84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谢树桂  李佐强 《新医学》1997,28(1):32-32
1991~1995年3月我院收治33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84例合并感染,其治疗及预后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37例糖尿病均符合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合并感染84例,感染发生率为24.9%。其中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76例;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99~2004年本院住院的败血症患者共30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20例患有糖尿病(占67%左右),因此对20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4.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DM)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也是影响DM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是2型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致残、死亡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本病最早由Oakley于1956年提出.1972年,Callerall再次明确定义:DF是“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并感染的足患”.1999年WHO对DF的定义是:DM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据统计,大约15%的DM患者将在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足溃疡或坏疽.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防治DF有较大的优势,大大减少了截肢率.笔者参阅了近年来有关DF的文献报道,对中西医结合防治DF的临床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伴发结核病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建川 《新医学》1997,28(5):250-250
糖尿病伴发结核病52例临床分析河北遵化市人民医院(064200)刘建川糖尿病伴发结核病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我院自1990年2月~1996年7月共收治肺结核586例,其中糖尿病伴发结核病患者52例,占同期糖尿病住院病例8.8%。本文对这52例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属于内科急症,是糖尿病发展严重的直接后果,如不及时发现并恰当处理,将出现生命危险。现就我院3年以来收治的(DKA)患者28例进行临床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相关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98例糖尿病相关脑卒中患者(糖尿病组)与同期收治的120例无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非糖尿病组)的头颅CT、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相关脑卒中以多发性脑梗死居多,患病后首次血糖、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预后比无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差。结论应早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下肢血管缺血病变是糖尿病的血管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多数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缺血病变合并有神经病变,糖尿病足(Diabetes foot DF)是在此基础上合并感染,也是肢端坏疽发生的病理基础。在我国DF发病率不高,但由于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多,故DF患者绝对人数较多,而且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DF问题将会日益严重,因此,它已成为使糖尿病家庭生活质量下降以及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据调查住院糖尿病患者中10%合并有糖尿病下肢血管缺血病变,其中70%以上需要手术,而手术治疗中的40%以上为足趾或下肢截断术,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3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和无糖尿病肾病组(NDN),分别对年龄、性别、病程、糖化血红量(HbAlc)、血内皮素(ET)、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及并发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足(DF)、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诸项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龄、Lp(a)、ET、HbAlc与糖尿病肾病显著相关。提示: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增加,血内皮素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变检测指标,有效控制LP(a),降低HbAlc有助于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