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首次乳突根治术后持续不干耳的原因及再次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施行乳突腔填塞、外耳道后壁重建及鼓室成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外院曾行经典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长期不干耳患者14例(14耳),采用带血管蒂的耳后软组织瓣及颞肌瓣填塞乳突腔,取乳突骨皮质重建上鼓室及外耳道后壁,有适应证者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二次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随访1~5年,14耳均保持干耳,外耳道形态大致正常或略扩大。结论二次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在分析首次手术失败原因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优点为:①术后基本无乳突腔,外耳道形态近正常或略扩大,有利于保持干耳;②有适应证者均同期行鼓室成形术,有利于改善听力。乳突腔填塞、外耳道后壁重建及鼓室成形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新的乳突腔充填方法 ,自1991年以来 ,我们应用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行乳突腔充填外耳道壁重建术获成功。一、临床资料本组 34例中男 2 1例 ,女 13例。年龄 2 0~ 5 1岁。胆脂瘤型 19例 ,肉芽型15例。病程 5~ 46年。行乳突根治术 2 2例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 12例。二、材料本组采用的材料均为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与四川大学物理系合作研制 ,由成都新津龙马化工厂批量生产的2 0 40型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三、手术方式常规耳后切口。于切口上方切取颞筋膜或切取乳突部骨膜备用。分离外耳道皮肤时要保持其完整。鼓窦…  相似文献   

3.
乳突根治术的目的是清除中耳及乳突病灶 ,并使乳突、鼓窦、鼓室和外耳道连成一个大腔 ,以利引流 ,防止颅内外并发症的产生。随着国人健康水平的提高 ,部分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患者 ,希望再次手术获一干耳 ,并且提高听力。因此 ,我们对 18例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患者行鼓室成形术 ,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8例患者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2 6~ 4 2岁 ,平均 35 .6岁 ,均因“胆脂瘤型中耳炎”而行乳突根治术 ,术后 1~ 5年 ,患耳仍间歇性流脓 ,听力下降。检查见患耳呈乳突根治术后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使用自体骨粉加PALVA瓣填塞巨大乳突腔的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患者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有巨大乳突腔的胆脂瘤患者21例,由同一术者行自体骨粉加PALVA瓣填塞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其中,12例一期同时行Ⅲ型鼓室成型术(Sheehy,P.O.P).另9例为再次手术患者,内有6例为巨大乳突残腔引流不良术后一直不干耳的患者,3例为巨大乳突残腔引流不良并发胆脂瘤复发患者.按生理盐水灌注法评判术后乳突残腔容积大小.将大于8 ml的乳突残腔容积确定为巨大乳突腔.结果:12例一期手术患者,11例术后平均27 d之内均获干耳.同时,这些患者听力平均提高约17.5 dB,骨气导间距小于20dB.1例术后感染,骨粉流出,术后55 d获干耳,但植入的人工听骨移位,听力改善不明显.9例二次手术的患者,均在术后18 d获干耳,外耳道乳突腔缩小,保持或略有听力改善.结论:该术式能明显缩短乳突根治术后干耳时间,术后乳突外耳道残腔小,便于长期保持术腔自洁.同期对有适应证患者行鼓室成型术,近期疗效较为理想,远期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耳后带蒂复合皮瓣移植填塞乳突术腔 并重建外耳道后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陈旧性根治性乳突术腔填塞及外耳道后壁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耳后带蒂复合皮瓣移植,对10例(11耳)行乳突根治术后1~6年的患者,行陈旧性乳突术腔填塞及外耳道后壁缺损重建术,并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3~30个月,全部患者乳突术腔消失,外耳道大小接近正常;术后干耳时间2~3周,“根治腔病”症状明显好转,平均听阈下降13.6dBHL。结论本方法缩短了术后干耳时间,对乳突根治术后的“根治腔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利于鼓室成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乳突根治术后长期流脓患者鼓室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对63例乳突根治术后长期不干耳患者再次施行乳突根治术,同时行乳突充填术及鼓室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经1~2月局部换药均获干耳,外道形态接近自然宽大的外耳道,气导听力较术前获得改善.结论 病灶清除不彻底,术腔难于清理是乳突根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乳突腔彻底开放,轮廓化,适度充填乳突腔,配合鼓室成形术,可以获得近似正常的外耳道,并且能有效改善听力.  相似文献   

7.
耳甲腔成形及乳突腔充填术在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耳甲腔成形术及乳突腔充填术在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25耳行乳突腔充填术及耳甲腔成形术,分别于术后3、6个月观察乳突腔缩小情况、干耳时间、术腔上皮化及术后是否出现前庭症状等.结果经随访1~2年,患者巨大乳突术腔明显变小,皮肤光滑,色泽正常,全部病例均获干耳,干耳时间平均为6周,1例术后出现头晕,耳鸣症状,4耳同期行鼓室成形术,术后实用气导听力提高15~25dB.结论耳甲腔成形术及乳突腔充填术可以缩小乳突腔,促进乳突腔的通气引流及上皮化,提高乳突根治术的效果,同时有利于鼓室成形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乳突根治术后患耳不干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0例再次行鼓室探查.结果 二次手术的20例患者中发现2例完璧式乳突切除术+鼓室成形患者面神经隐窝开放不彻底,3例窦脑膜角病变复发,3例上鼓室前隐窝的病变复发,4例为面神经嵴过高术腔引流不通畅肉芽组织增生,2例带蒂乳...  相似文献   

9.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中切除乳突尖的优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乳突尖部分切除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44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中,行单纯乳突根治术(10例)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34例,含乳突切除术加鼓室成形术Ⅱ型或Ⅲ型)时.同时切除部分乳突尖外侧壁。结果:切除乳突尖后,乳突容积明显减小,术后3个月随访,干耳43例,占97.6%。干耳时间3周~2.5个月。术后1年随访,无一例胆脂瘤复发。结论:乳突尖部分切除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中消灭乳突死腔,最大程度达到干耳,减少胆脂瘤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开放性乳突手术后耳漏患者的病理学资料 ,我们对乳突手术后因耳漏行再次手术时取得的病理标本进行了观察 ,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和方法14 7例 (14 7耳 )患者 ,均为 1993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东京大学耳鼻咽喉科因乳突手术后复发性耳漏行再次手术的患者。再手术的方法多为全中耳重建术 (外耳道后壁重建 +鼓室成形术 )或再次乳突根治术。手术的病理标本取自中耳乳突腔的不同部位 ,每个患者取 1~ 8份不等 ,采集标本的数量和部位取决于手术时的病变范围。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两次手术的资料。男 79例 ,女 6 8例 ;年龄 13~ 82岁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首次乳突根治术后复发的因素及再次根治术的临床要点。方法 分析23例(23耳)行乳突再根治手术患者的门诊和住院资料,再次行根治术前的乳突CT、术式、术中情况、术后内镜及听力学检查,统计分析手术前、后气导平均言语听阈等。结果 23例患者,术中无胆脂瘤者10例,有胆脂瘤者13例,选择手术方式不正确占17.39%(4/23),病灶残留、清除不彻底者占78.26%(18/23),术腔引流不畅者占82.61%(19/23),咽鼓管鼓口存在病变者占34.78%(8/23)。再次根治手术行改良乳突根治术+Ⅱ型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10耳(43.48%),改良乳突根治术+Ⅱ型鼓室成形术2耳(8.70%),改良乳突根治术+Ⅲ型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8耳(34.78%),改良乳突根治术+Ⅲ型鼓室成形术+外耳道后壁重建术1耳(4.35%),乳突根治术2耳 (8.70%)。术后术腔抗生素纱条填塞14 d,持续消炎治疗1周,嘱患者滴耳、定期返院换药等综合治疗。术后5~9周干耳,平均干耳时间7周。手术后23耳均干耳,无再次复发,术腔恢复良好,术后随访1年,21耳(91.30%)行鼓室成形术,术后鼓膜未再出现穿孔、流脓液等症状,且术后3个月的气导平均言语听阈、骨气导差均低于术前水平,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仔细的术前CT阅片、耳内镜及听力学评估、手术者扎实的耳显微外科基本功、术式的选择、病灶残留、术腔引流不畅、咽鼓管病变等均是乳突根治术后复发因素,如行再次手术时,应当充分认识复发原因,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以达到干耳目的。  相似文献   

12.
描述内窥镜在耳科和耳神经外科应用的适应证、方法及局限性。二期乳突根治术:8例患者,均因胆脂瘤曾行乳突根治外耳道成形术,二期手术内窥镜检查有否胆脂瘤残留或复发。于耳后做1cm切口,钻开乳突皮质,用2.7mm和4mm0~°和30~°内窥镜进入乳突腔、鼓窦和上鼓室。发现胆脂瘤残留3例,其中1例经内窥镜下切除,2例行标准的二期根治术。8例内窥镜发现与后来显微镜手术所见一致。内窥镜增加了病灶的能见度,在常规耳科手术时,内窥镜发现3例显微镜下不能窥见的上鼓室、咽鼓管胆脂瘤和上鼓室硬脑膜小破损。  相似文献   

1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乳突根治术腔换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4月 ,我们将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用于乳突根治术腔换药 ,术腔创面愈合明显加快 ,缩短了换药时间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5 2例 (左耳 31例 ,右耳 2 1例 ) ,其中男 2 9例 ,女 2 3例 ;年龄 8~ 62岁 ,平均 35岁。病程 6个月~ 1 6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耳流脓史 ,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有边缘性穿孔 ,穿孔处有豆渣样物质或肉芽 ,少数患者有耳后瘘管。 5 2例均行颞骨CT扫描示上鼓室、鼓窦或乳突有骨质破坏 ,行耳内或耳后切口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 ,并经病理证…  相似文献   

14.
自 1999~ 2 0 0 1年 10月我院采用改良耳内切口 (下称本切口 )行中耳乳突手术 (或加鼓室成形术 ) 4 0耳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用本切口行中耳乳突手术的患者有 4 0耳 ,年龄 7~ 6 8岁 ,用传统耳内切口 4 0耳为对照组 ,二组临床资料见附表。附表 二组临床资料 (耳数 )分组 性别男女中耳炎类型骨疡型胆脂瘤型术后感染乳突气化情况硬化型气化型板障型混合型手术方式改良根治术根治术加鼓室成形术研究组 182 2 2 2 17 12 0 10 2 83 82 9对照组 192 12 117 2 2 693 2 3 0 10 2  本切口方法 :第一切口在骨性外耳道底 6点处沿耳界切迹 …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慢性活动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失败的原因时,多数学者强调胆脂瘤的复发或乳突气房未能完全切除为其主要原因。相反,很少有人注意下鼓室和迷路下气房在慢性中耳炎中的作用。作者报告7例慢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复发的病例,临床检查和放射学检查提示下鼓室和迷路下气房有残存病变,其中5例做了第二次手术,术中见乳突腔上皮化好,无胆脂瘤复发和肉芽组织,病变限于下鼓室,清除下鼓室病变后干耳,术后随访5个月至8年无复发;另2例未行再次手术,但临床检查乳突腔干燥,仅下鼓室区有肉芽组织。此7例均为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后外耳道后壁重建与鼓室成形的可行性.方法 37例(37耳)已行改良乳突根治术且听力为传导聋的患者,采用耳甲腔或耳甲艇软骨和带血管蒂的颞肌筋膜瓣重建外耳道后壁,同期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连同听骨链重建鼓室成形.结果 37耳均获得接近正常解剖生理的外耳道,术后3~4周干耳,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修补的鼓膜愈合佳,形态正常.行听力重建的32耳术后听力骨气导差较术前平均缩小了27 dB(500、1000、2000、4000 kz的均值).其中获得完整资料的病例有27耳,随访1~3年,听力结果 稳定.结论对镫骨底板未固定、鼓室未上皮化、耳咽管功能良好的改良乳突根治术后患者,手术重建外耳道后壁及鼓室成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后外耳道后壁重建与鼓室成形的可行性.方法 37例(37耳)已行改良乳突根治术且听力为传导聋的患者,采用耳甲腔或耳甲艇软骨和带血管蒂的颞肌筋膜瓣重建外耳道后壁,同期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连同听骨链重建鼓室成形.结果 37耳均获得接近正常解剖生理的外耳道,术后3~4周干耳,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修补的鼓膜愈合佳,形态正常.行听力重建的32耳术后听力骨气导差较术前平均缩小了27 dB(500、1000、2000、4000 kz的均值).其中获得完整资料的病例有27耳,随访1~3年,听力结果 稳定.结论对镫骨底板未固定、鼓室未上皮化、耳咽管功能良好的改良乳突根治术后患者,手术重建外耳道后壁及鼓室成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后外耳道后壁重建与鼓室成形的可行性.方法 37例(37耳)已行改良乳突根治术且听力为传导聋的患者,采用耳甲腔或耳甲艇软骨和带血管蒂的颞肌筋膜瓣重建外耳道后壁,同期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连同听骨链重建鼓室成形.结果 37耳均获得接近正常解剖生理的外耳道,术后3~4周干耳,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修补的鼓膜愈合佳,形态正常.行听力重建的32耳术后听力骨气导差较术前平均缩小了27 dB(500、1000、2000、4000 kz的均值).其中获得完整资料的病例有27耳,随访1~3年,听力结果 稳定.结论对镫骨底板未固定、鼓室未上皮化、耳咽管功能良好的改良乳突根治术后患者,手术重建外耳道后壁及鼓室成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后外耳道后壁重建与鼓室成形的可行性.方法 37例(37耳)已行改良乳突根治术且听力为传导聋的患者,采用耳甲腔或耳甲艇软骨和带血管蒂的颞肌筋膜瓣重建外耳道后壁,同期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连同听骨链重建鼓室成形.结果 37耳均获得接近正常解剖生理的外耳道,术后3~4周干耳,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修补的鼓膜愈合佳,形态正常.行听力重建的32耳术后听力骨气导差较术前平均缩小了27 dB(500、1000、2000、4000 kz的均值).其中获得完整资料的病例有27耳,随访1~3年,听力结果 稳定.结论对镫骨底板未固定、鼓室未上皮化、耳咽管功能良好的改良乳突根治术后患者,手术重建外耳道后壁及鼓室成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后外耳道后壁重建与鼓室成形的可行性.方法 37例(37耳)已行改良乳突根治术且听力为传导聋的患者,采用耳甲腔或耳甲艇软骨和带血管蒂的颞肌筋膜瓣重建外耳道后壁,同期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连同听骨链重建鼓室成形.结果 37耳均获得接近正常解剖生理的外耳道,术后3~4周干耳,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修补的鼓膜愈合佳,形态正常.行听力重建的32耳术后听力骨气导差较术前平均缩小了27 dB(500、1000、2000、4000 kz的均值).其中获得完整资料的病例有27耳,随访1~3年,听力结果 稳定.结论对镫骨底板未固定、鼓室未上皮化、耳咽管功能良好的改良乳突根治术后患者,手术重建外耳道后壁及鼓室成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