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防范措施,提高患儿输液安全。方法回顾我院儿科40例次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类别、时间及护理人员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40例次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依次为护理人员查对不严、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差、环境嘈杂;发生时间主要为白天治疗比较集中时和中夜班时段;多发生于实习生、新入科护士及工作5年内人员中。结论严格执行查对和临床教学制度,对实习生、低年资护士进行个性化、规范化培训,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措施;科室改革排班模式,按照患者需求进行弹性排班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如何落实医嘱查对制度,以确保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缺差错、缺陷的发生.方法:通过抄卡护士和穿刺护士分别查对患儿病历进行查对.结果:实施三年无一例医嘱执行错误和漏执行医嘱.结论:二人分别核对病历落实医嘱查对制度的方法适用于儿科门诊输液室.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或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护理不良事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前三位分别是错用、漏用、多用药;跌倒坠床;液体外渗。主要原因分别是不认真落实护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不到位;资历较低的护士在落实制度及评估患者和沟通方面存在不足。结论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强化系统安全管理;改革护理人员的排班模式;强化年轻护士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减少护理不良事发生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西省某三甲医院骨科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现状及原因,旨在为降低骨科手术护理风险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骨科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收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类型、原因及当事人的相关信息,同时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四年发生的骨科手术护理不良事件以压疮、术中输液用药缺陷、手术标本遗失或保存不当的发生率较高,评估不足、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设备设施缺陷是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同工作年限的手术室护士在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护理风险及不良事件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安全意识水平和识别、干预管理护理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转运途中静脉输液的护理风险,并根据静脉输液的护理风险制订恰当的防范措施,以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保证静脉输液质量。方法:通过对院前急救转运途中600例静脉输液患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筛查,了解静脉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前急救转运途中静脉输液与所处的环境因素有关,输液管下段出现空气20例,输液针头滑脱导致液体外渗8例,快速输液受限10例,输液管道扭曲脱落8例。经相应处理仅16例需重新静脉穿刺外,其余输液过程顺利。结论:院前急救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无菌观念及慎独精神,遵守重症监护制度是预防院前急救转运途中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发生的关键,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保证转运途中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和院前急救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反应的预防.方法:通过对门诊输液室48600例次患者实施静脉输液的分析,以及每个环节积极有力的预防.结果:无l例发生输液反应.结论:门诊输液室护士只要增强责任心,严格规范无菌操作,熟悉输液反应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是完全可以杜绝输液反应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提高输液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制定输液专科护士职责,落实输液专科护士每日查房制度,制定查房流程、查房内容,评价查房前后输液质量.结果 实施输液专科护士日查房制度3、6个月后,护士对静脉输液相关理论掌握程度显著优于查房前(P<0.01),患者对输液的满意度逐步提升;护士对化疗、静脉高营养患者选择中心静脉率提高,患者发生静脉炎及药液外渗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 实施输液专科护士每日查房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输液专科护士的作用,提高病区输液质量,保障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血液透析上机阶段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现况,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血液透析护士在上机过程中发生的护理中断事件,包括次数、持续时间、来源及结局等。结果 共观察34名血液透析护士1 630例次上机操作,发生护理中断2 611次,平均每个上机过程发生中断1.6次。中断事件主要来源于护士同事(46.3%)、患者或家属(42.0%);中断原因前3位为协助双人查对(45.5%)、与治疗相关的交谈(22.0%)、与治疗无关的交谈(16.4%);护士采取的应对方式为立即应对(57.2%)、多任务(20.2%)、延迟执行(18.6%)、拒绝执行(4.0%);中断事件导致消极型结局2 354次(90.2%),其中43次上机错误/隐患事件(1.6%)。结论 血液透析上机阶段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高,来源多,原因复杂,且多为消极型结局,可诱发护理不良事件。应加强对护士透析工作的支持,同时加强 中断事件认知培训,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缺陷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旨在增强预见性,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有效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113例次护理缺陷进行分类分析,按护理缺陷的原因、不同班次、不同工作年限厦不同职称护理缺陷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严格查对制度、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等是发生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班次分布依次为日班、夜班、晚班;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发生缺陷依次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结论:倡导预防为主,加强护理缺陷管理,合理调配和使用护理人力资源.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严格执行各项职责、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可有效预防或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防范措施,提高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急诊部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类别、时间及相关护理人员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院内转运急危重患者4 270例次,发生院内转运不良事件32例次,发生率0.75%。11:30~14:30发生12例次(37.50%),17:30~22:30发生18例次(56.25%);死亡2例次(6.25%);护龄1~3年的护士发生28例次(87.50%)。结论基层医院应从根本上、系统上找原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增强风险意识,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聘用护士在静脉输血操作考核中存在的查对问题,提出新护士输血规范化培训的对策。方法对90名新护士进行静脉输血操作培训与考核,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果考核满分100分,其中涉及查对项目的分值为21分。查对完全正确的只有3人;输血查对错误共失分467分,占总失分的49.89%。查对项目失分率为24.71%,其他项目的失分率仅6.60%。除评估时,新护士输血操作各环节查对错误发生率最高的项目是"三查八对"项目不全、方法不正确。结论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是降低输血风险的关键,必须对新护士进行输血规范化培训,以规范输血查对程序、内容及方法,通过培训和强制性制度降低输血差错,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手术室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不良事件分析小组,在手术室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出现护理不良事件采取不公开、非惩罚的处理原则,分析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预防措施,不断修改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由14.04%提高到85.71%(P<0.01);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及上报的态度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在手术室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明显改善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及上报态度,有助于找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杜绝同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预防和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对72例不良护理事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造成原因及相应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骨科通过上报护理部所记录的不良护理事件72起,记录不良事件类别、单日24小时发生时段、导致事件发生护师级别、工作时间及对患者造成损伤分级。结果临床不良护理事件中发生率占前四位的是管道脱落(25%)、褥疮(16.67%)、输液漏出(16.67%)、错误或忘记执行医嘱(8.33%);导致不良护理事件的护士工龄以5年以下最多,占65.28%,单日不良护理事件最易发生时间段为13:00~22:00,占54.17%,本文72例不良护理事件中,造成患者损伤0级16例(22.22%)、Ⅰ级45例(62.5%)、Ⅱ级6例(8.33%)、Ⅲ级3例(4.17%)、Ⅳ级2例(2.78%)。结论要求临床护士要严格掌握护理守则及执行护理制度,规范护理操作,并对每周护理错误事件进行研讨及学习,增加护士工作信心,实时改进护理管理思想及制定预防措施,整体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敏 《护理学杂志》2006,21(22):26-27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服务需求,为提高输液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00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的静脉输液服务需求居于前5位的是护士多巡视输液情况、了解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了解药物名称、查对准确、药品质量合格,输液过程中担心的问题居于前3位的是输错液体、穿刺失败、液体走空.结论 在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中应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护患沟通,满足患者知情权,全面关注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静脉输液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不良事件分析小组,在手术室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出现护理不良事件采取不公开、非惩罚的处理原则,分析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预防措施,不断修改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结果 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由14.04%提高到85.71%(P<0.01);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及上报的态度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 在手术室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明显改善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及上报态度,有助于找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杜绝同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预防和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精神疾病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操作人员准入,准备阶段双人核对治疗过程,护士现场监控等措施。结果:对实施安全管理前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安全管理对减少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不良事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8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 ,浅表易见 ,不易滑动 ,进行头皮静脉输液即不影响患儿保暖 ,又不影响肢体活动 ,是 1周岁左右患儿首选的静脉输液方法。在儿科几乎所有住院患儿都需要进行静脉输液 ,但在操作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静脉输液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的情况。本科住院患儿 12 6例近 3 70 0次静脉输液中 ,有 86例 92例次发生了静脉输液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的现象 ,其中同一患儿出现此种现象 2次或 2次以上者有 10例 ,其操作都是具有 2年以上护龄的护士。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1 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的判断操作者按正规程序进行操作 ,穿刺中操作者感觉头皮针已刺入…  相似文献   

18.
唐敏 《护理学杂志》2006,21(11):26-27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服务需求,为提高输液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00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住院患者的静脉输液服务需求居于前5位的是护士多巡视输液情况、了解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了解药物名称、查对准确、药品质量合格,输液过程中担心的问题居于前3位的是输错液体、穿刺失败、液体走空。结论在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中应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护患沟通,满足患者知情权,全面关注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静脉输液服务。  相似文献   

19.
王月侠 《护理学杂志》2003,18(4):272-272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 ,为了加强输液管理 ,及时处理输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减少医患纠纷 ,我院于 2 0 0 2年设计出双液体单 ,经临床应用 15 888例次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双液体单的设计与应用  ①根据查对要求 ,设计出双液体单即贴瓶单和治疗单(见样单 1、样单 2 )。②护士通过计算机 (医院局域网 )处理医嘱后 ,打印贴瓶单、治疗单并进行医嘱查对 ,保证治疗单、贴瓶单、医嘱单三者一致。③护士根据贴瓶单内容备好液体 ,并将贴瓶单贴于相应液体瓶上 ,根据病人病情及药物性能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并标明配号。按操作规…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寻找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查入住胃肠外科的输液患者210例次.结果输液卡填写不完整76例次,输液滴速与填写滴速不符45例次,特殊药物串连27例次,液体外渗12例次,药物配制后放置时间>2 h 49例次,输液对象错误1例次.结论应重视对输液的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加护士的编制,对患者开展输液全程的健康教育及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以保证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