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荣荣  彭伟  吴宏赟 《中医药导报》2021,27(11):183-186
探讨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与肝和情志所致"郁"的内在联系,并结合现代研究、疾病特点及临床观察分析,认为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肝郁化火证最常见,其病因为情志不畅,基本病机为肝气郁结,化生火热,扰动清窍.并提出疏肝解郁、泻火除烦、息风止眩的基本治法.具体治疗可选用丹栀逍遥散作为基础方进行临证加减,并结合情志相胜的中医优势特色疗法.  相似文献   

2.
“肝郁化火”是中医情志致病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种相关疾病的病理过程中,是情志相关病证病机转变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缺乏符合中医药作用特点的动物模型,严重影响了“肝郁化火”证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限制了“疏肝泻火”等清热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在研究中发现“肝郁化火”证的颜面部火热症状的部分病理过程,与情志应激诱发潜伏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的激活复发引起的头面部症状有相通之处,因此提出采用情志应激诱导潜伏HSV-1激活可以建成“肝郁化火”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该文对近年作者课题组及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从情志应激导致潜伏HSV-1复发感染角度来建立“肝郁化火”的实验动物模型,揭示“肝郁化火”病理过程中的效应分子、效应靶标与机制通路,为“肝郁化火”临床常用中药的药效表征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属于"不寐",龙祖宏教授认为不寐的病机可概括为"阴阳失调、营卫失和",临证时又分为虚实两端,实证有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虚证有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辨证论治的同时配合情志调养及耳针等外治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李柱教授治疗肝郁化火型焦虑障碍经验。李柱教授认为七情内伤和情志失调是焦虑障碍的常见致病因素,病位主要责之于肝,肝郁气滞是其基本病机,肝郁化火是其主要中医证型。治疗上以疏肝为主,兼以清热化痰、安神定志,益气健脾养血。其自拟柴胡安神汤经多年临床使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总结袁梦石教授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经验。袁梦石教授认为焦虑障碍基本病机为情志过极、肝郁气滞,兼痰浊壅盛、阴津亏耗;辨证多见肝郁化火证、痰火扰心证、燥湿俱盛证、心肾阴虚证;治疗当“疏肝理气,润燥同用”,肝郁化火证常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痰火扰心证、燥湿俱盛证均常用自拟方涤痰醒神汤加减,心肾阴虚证常用天王补心丹合二陈汤加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证型分布特点,分析与卒中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PSD的病因病机和防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3月在医院住院确诊为PSD的80例患者的证型分布特点,观察各证型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其与卒中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PSD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结果 PSD的六个证型分布具有明显差异,肝郁脾虚型最多,心脾两虚型最少,肝郁化火型PSD发病年龄较小,肝肾阴虚型PSD的卒中病程较长,PSD的证型与卒中时的中医症候相关,其病情发展都则之于肝。结论 PSD的致病之本是肝郁,症候表现与年龄、病程、基础病和卒中时的病机相关,肝、情志和卒中具有密切联系,临床可从肝论之,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7.
丹栀逍遥散具有疏肝健脾、清热养血的作用,主证病机为肝郁脾虚、化火生热,临床只要出现上述病机,便可本着中医“治病求本,异病同治”的基本思想,将丹栀逍遥散用于临床各科病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中青年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症状、证候分布特点。方法筛选年龄30~59岁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 733例,对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脉信息进行频数统计,并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合中医辨证,参考因子、聚类分析结果判定证型。结果 1 733例患者经过分析后确定证型包括脾虚肝郁证、肝肾阴虚证、肝郁化火证、湿热壅滞证。根据因子分析和聚类结果带入纳入病例的四诊信息中进行证型分布统计,其中脾虚肝郁证929例(53.6%),肝肾阴虚证444例(25.6%),肝郁化火证258例(14.9%),湿热壅滞证102例(5.9%)。结论脾虚肝郁为中青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机,应重视肝脾在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注重早期的肝脾运化功能调整和恢复,以便有效防止或延缓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5):871-873
谢春光教授分析糖尿病、甲亢并存的病因病机,认为情志不遂是重要病因,基本病机是阴虚火旺,痰瘀互结是其邪实因素,抓住其郁、火、虚的临床特征,分肝郁化火、阴虚化火、肝肾阴虚三型论治,并针对兼证,应用对药随证灵活加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唐启盛教授认为抑郁障碍与中医的"郁病"关系密切,情志之郁与气血痰食火等病机之郁有所区别,初起多为情志不遂而肝气郁结、痰气郁结,久则暗耗肾精,以致肾精亏虚,水不生木,因此提出"肾虚肝郁"的病机。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了抑郁障碍的中医证候规律,发现肾虚肝郁是抑郁障碍最常见的证候类型。治疗上运用益肾调气法,创立颐脑解郁方,用以治疗抑郁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失眠从肝论治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涉及肝脏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文献,将纳入的425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与评价。结果:出现频率在3%以上的证型共计7种,分别为肝郁化火、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肝郁血瘀、肝血亏虚、肝肾阴亏、肝郁脾虚。其中以实证为主,并涉及除肝脏外的其他病位有6个。结论:失眠从肝论治具备理论依据及临床实践基础,且也成为本病的主要临床证型。在以情志失调为主因所致失眠的患者群中,均可从肝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李学麟教授认为肝郁证病位在肝,与脾肾等相关,肝郁证的成因绝非情志异常一端,其病机变化不同,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可分为肝郁阳虚证、肝郁阴虚证、肝郁脾虚证、肝郁血虚证、肝郁血热证5种证型,治以疏肝解郁为大法,兼以健脾、养血、清热、滋阴,灵活辨证加减,临床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探讨郁证性发热的病脉证治。大量古代医案显示,中医早已认识到七情内伤可引起发热,并总结出了相应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惊恐、悲哀、忧思、悒郁以及郁怒等情志因素引起的郁证性发热多为低热、潮热、阵热,伴随症状纷繁多样。病机有虚实之分,实则有肝气郁结及化火、痰湿阻滞、瘀血内阻等,虚则与郁证性虚劳类同而表现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治疗大法为泻实补虚,泻实包括疏肝泻火、祛痰化瘀,补虚主要为补益气血阴阳。现代医学功能性发热中的原发性低热、感染治愈后低热、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以及不明原因发热,凡其发病原因与精神因素相关者,均可大致归属于郁证性发热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气滞血瘀证是临床常见证型,它的形成与饮食、情绪、环境等因素有关。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加大,情志不舒在所难免,再加上饮食油腻等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引发气滞血瘀型疾病。临床研究和治疗大都停留在外部宏观手段和技术上,很难对证型发展的微观改变及证型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系统的了解,这就需要制作和临床发病机制相关的动物模型。为了了解近些年气滞血瘀证及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的现状,本文就造模方法、检测指标及造模原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气滞血瘀证常见的造模方法有肾上腺素法、右旋糖酐法、声光电复合刺激法、束缚法、夹尾法、高脂寒凝法、睡眠剥夺法等。模型成功与否的验证指标主要为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次还有旷场试验、微循环、体重、神经递质、血管内皮因子等方面的检测。常见的气滞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证模型、气滞血瘀证妇科疾病特点模型、糖尿病气滞血瘀证模型、非小细胞肺癌气滞血瘀证模型、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等。不同的造模方法应用不同,本文通过将近些年造模方式、原理、检测指标进行汇总,为规范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病因多为脾胃虚弱、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终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司,不能受纳腐熟水谷。脾胃气虚是发病基础,脾胃气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免疫力低下,易感毒及产生瘀血、食滞、痰饮等病理产物,致脏腑气机失调,经脉不通,局部组织失养而形成慢性炎症。张仲景根据"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原则辨其虚实,确定证治大法。辨证分型主要有脾胃虚弱、脾胃虚寒、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湿热中阻、瘀血停胃、胃阴亏耗等。胃镜下黏膜表现作为中医望诊延伸,是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各证型和胃黏膜变化之间有一定内在联系。对CG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治疗及证型与胃镜下黏膜表现的相关性等方面概括,表明结合内镜下微观辨证对诊治CG具有明显优势,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前期综合征证候分布特点,对证候规范化进行深化研究。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通过数据库网上检索结合手工检索,依据纳入标准纳入文献,规范名称,统计文献中经前期综合征证与各证症状的频数。结果:证候规范归纳为55种证候类型,总频次191次。其中出现频次前9位的证候类型依次为:肝郁;肝郁化火;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血瘀气滞;阴虚阳亢;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并确定了各证主要症状。结论:以上结果为经前期综合征证候标准化研究提供了依据,为课题组进一步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介绍范吉平教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内因多为寒凝血瘀、肝郁化火、肝风内动、风痰阻络、气滞血瘀、情志过极,外因多为风寒外袭;邪扰清空、闭阻脑络、清窍不利是偏头痛发生的主要病机;诊疗重视舌诊,善用引经药和虫类药。  相似文献   

18.
张玉珍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40余年,对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独特见解和经验。张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病机为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水失调,致痰瘀闭阻胞宫,辨证分型包括脾肾虚痰湿证、肝经郁火证、肾虚肝郁证,治疗上依据辨证论治与中药周期疗法相结合,运用三补一攻法(即辨证分型用药3周,活血通利用药1周),以周期节律诱导调节月经,并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脂异常中医辨证规律及证素提取。方法:例原发性血脂异常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因子分析寻找中医辩证规律,证素分析。结果运用因子分析得到6个公因子,分别是:肝肾阴虚证、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脾气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6种证候分布情况:痰瘀互结证占20.9%,脾气虚证占18.8%,其余依次是痰浊阻遏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分别占17.8%、16.3%、13.8%和12.3%。原发性血脂异常的病位证素为脾、肝、肾,病性证素为痰、瘀、气滞、气虚、阴虚、火(热)结论老年原发性血脂异常的常见证候类型有6种,分别是肝肾阴虚证、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脾气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其中痰瘀互结证与脾气虚证所占比重最大。原发性血脂异常的证素为脾、肝、肾,痰、瘀、气滞、气虚、阴虚、火(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