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rhPDGF)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26只糖尿病大鼠背部制备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随机分成3组,rhPDGF治疗组,凝胶剂基质组,空白组。观察伤后3,7和14d组织肉芽形成、胶原沉积、再上皮化速率,以及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创周和创基修复细胞增殖状况。结果:伤后7d,组织学检查显示,经rhPDGF治疗的创面伤后7d肉芽组织生长活跃,其毛细血管胚芽与成纤维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其他组,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rhPDGF治疗组伤腔容积减小至(0.03±0.03)mL,明显低于凝胶剂基质对照组(0.06±0.03)mL(P<0.05)和空白对照组(0.07±0.05)mL(P<0.05)。伤后7d,rh-PDGF治疗组的创面收缩明显,再上皮化速率达到46.1%,明显高于凝胶剂基质对照组(23.2%)和空白对照组(25.6%)。伤后14d,rhPDGF治疗组再上皮化速率达到99.9%,明显高于凝胶剂基质对照组(91.7%)和空白对照组(91.3%)。同时伤后组织中各类修复细胞PCNA的表达有显著差异。结论:rhPDGF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有促修复作用,其对炎症细胞的趋化和修复细胞的增殖影响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促愈合的机制。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制备糖尿病模型,造成背部皮肤缺损,将bFGF溶液连续15天喷注于创面,透明膜描记记录伤后第5、10、15、20天创面面积。伤后第5、10、15、20天取创面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包括肉芽组织的生长和再上皮化情况。结果bFGF可以明显加速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愈合速度,使创面面积显著减小(P〈0.05).组织学检查:bFGF治疗组在创伤10天成纤维细胞生长活跃,数量明显增多,成纤维细胞与毛细血管肉芽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创伤后15天,创面收缩与再上皮化明显,新生上皮向创面中心爬行较快。在bFGF作用组,MMP-9和Timp-1表达增强。结论bFGF对于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ibFGF可能通过促进皮肤细胞高表达MMP-9和Timp-1途径加快皮肤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贾乐宁  程飚  苏磊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194-7196,i005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rhPDGF)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26只糖尿病大鼠背部制备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随机分成3组,rhPDGF治疗组,凝胶剂基质组,空白组。观察伤后3,7和14d组织肉芽形成、胶原沉积、再上皮化速率,以及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创周和创基修复细胞增殖状况。结果:伤后7d,组织学检查显示,经rhPDGF。治疗的创面伤后7d肉芽组织生长活跃,其毛细血管胚芽与成纤维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其他组,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rhPDGF治疗组伤腔容积减小至(0.03&;#177;0.03)mL,明显低于凝胶剂基质对照组(0.06&;#177;0.03)mL(P&;lt;0.05)和空白对照组(0.07&;#177;0.05)mL(P&;lt;0.05)。伤后7d,rh-PDGF治疗组的创面收缩明显,再上皮化速率达到46.1%,明显高于凝胶剂基质对照组(23.2%)和空白对照组(25.6%)。伤后14d,rhPDGF治疗组再上皮化速率达到99.9%,明显高于凝胶剂基质对照组(91.7%)和空白对照组(91.30%)。同时伤后组织中各类修复细胞PCNA的表达有显著差异。结论:rhPDGF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有促修复作用,其对炎症细胞的趋化和修复细胞的增殖影响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外科感染常见致病真菌对兔耳创面增生性瘢痕组织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2/07在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和新疆医科大学病理科完成。选取新西兰大耳白兔12只,随机分为白色念珠球菌污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空白对照组,4只/组。在各组兔耳腹侧制作直径为1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形成时及术后第1天白色念珠球菌污染组分别于创面放置微量白色念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于创面放置微量金黄色葡萄球菌,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干扰因素。观察各组创面愈合及增生性组织块发生情况,测定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成纤维细胞数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胶原Ⅰ的表达。结果:实验纳入12只兔,兔耳创面制作时因麻醉药物过量4只死亡,予以补充。①白色念珠球菌污染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兔耳腹侧创面愈合后可出现类似人增生性瘢痕的增生组织块,愈合时间均长于空白对照组[(14.7±1.0),(15.3±1.1),(11.2±1.3)d,P<0.01];增生组织块出现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85.4%,91.6%,62.5%,P<0.05);术后28,49,60d增生组织块成纤维细胞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②各组成纤维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胶原Ⅰ在术后28,49d均为强阳性表达,白色念珠球菌污染组最为显著,随时间的推移各组表达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结论:白色念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创面均易出现增生性组织块,其形成与创面愈合过程关系密切,创面愈合时间越长增生组织块的出现率越高,符合人增生性瘢痕变化规律,验证转化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及胶原之间的密切关系构成了增生性瘢痕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联合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探讨其对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5/2005-03广西医科大学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29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表法将29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联合用药组7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8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6例、生理盐水对照组8例。各组患者均在处理创面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伴感染者经有效抗生素静脉滴注至感染完全控制,创面刮除病理性肉芽。联合用药组给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500IU/次,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20AU/次;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单纯给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500IU/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给予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20AU/次;生理盐水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擦拭创面。各组敷料包扎,隔天换药,于处理创面后第3,7,14天观察创面上皮葡行情况和肉芽组织成熟程度。结果:实验选用糖尿病足患者29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各组创面愈合率的比较:创面处理后第3天各组基本相似(P>0.05);创面处理后第7天,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均明显提高(P<0.05);创面处理后14天,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均显著提高(21.67±1.53)%,(33.50±1.56)%,(28.77±1.50)%,(23.73±1.20)%(P<0.01或0.05),以联合用药组升高最为明显。②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各组肉芽组织生长大体观察情况:各组于创面处理后第3,7天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均基本相似(P>0.05)。创面处理后第14天,联合用药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于糖尿病创面的治疗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湿润生肌膏对肛瘘手术患者术后创面肉芽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与凡士林组;在术后不同时期分别提取3组患者的创面组织总RNA,通过Poly A Tract(r)mRNA Isolation System系统进行分离纯化后,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并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7、14、21d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1.72±4.33)%、(63.85±6.26)%、(95.51±2.79)%,与对照组及凡士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29例(90.63%),显效3例(9.37%),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凡士林组患者(P0.05);术后7d时,3组患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阳性值最高,而观察组患者镜下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与单核细胞等大量细胞的细胞质中出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阳性表达区域多于其他两组。结论在肛瘘术后应用湿润生肌膏治疗对创面肉芽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有影响,在创口愈合的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的阳性表达可以促进修复细胞的迁移与增殖,加速创面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伤口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探讨丹参药膜在消化器官创伤修复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7/11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择青紫蓝兔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丹参药膜组、全身用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6只。用流涎法制备丹参缓释药膜。丹参药膜组在兔的胃窦部前壁做一切口,长约1.5cm,深达黏膜下,将药膜覆盖于胃壁切口处,四角用1号丝线缝合固定后关闭腹腔。全身用药组和空白对照组直接缝合切口,关闭腹腔。全身用药组术后每天予以丹参注射液2mL/只,一次性耳缘静脉注射。空白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分别于术后3,7,14,30d取创伤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纳入动物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3,7,14d丹参药膜组、全身用药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均显著强于同时段空白对照组,两种生长因子的表达眼以术后14d为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分别为160.0±5.7,143.3±7.0,122.0±8.8,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分别为150.0±1.4,149.0±6.8,139.8±12.8,P<0.05或P<0.01演。②术后30d丹参药膜组、全身用药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06.2±5.8,105.3±5.5,108.0±6.6,P>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显著强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94.3±8.0,100.5±8.4,114.4±10.2,P<0.05)。③术后30d丹参药膜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全身用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各时段,两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药膜可通过调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而促进创伤修复,且其作用顺应创伤修复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纳米微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体对创伤组织Bcl-2及CD3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6在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真核表达载体与10mmol/L纳米微囊50μL涡旋振荡混匀,静置30min,制备纳米微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体。另设纳米微囊-空载质粒(不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为对照。实验分组:选择健康新西兰白兔25只,构建兔耳慢性难愈性创面模型。另在环切部位的近端腹侧皮肤制备一个直径6mm的圆形创面,作为非缺血对照。转基因组(一侧兔耳慢性创面滴加纳米微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体100μL)、慢性创面组(另一侧兔耳慢性创面滴加纳米微囊-空载质粒100μL)、非缺血创面组(双侧兔耳非缺血创面滴加纳米微囊-空载质粒100μL)。于术后1,3,7,10,14d,每个时间点麻醉后处死5只动物,以每一创面为中心,切取1cm×1cm正方形组织块(含兔耳全层)。实验评估:①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兔耳创面组织中阳性反应细胞情况。②创面微血管计数采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孤立的棕色血管内皮细胞或细胞簇代表1条单独的微血管。③术后14d细胞外基质特殊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的变化。结果:①兔耳创面组织中阳性反应细胞:Bcl-2阳性信号表达于创面内皮细胞、炎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胞浆中,正常皮肤及创缘表皮层会出现弱阳性表达。转基因组与非缺血创面组阳性细胞表达及胞浆阳性信号强于慢性创面组,术后3d时差异明显。②创面微血管计数:术后1~14d各组微血管数量逐渐增加,其中转基因组数量最多,慢性创面组数量最少。术后7,10,14d转基因组及非缺血创面组微血管计数高于慢性创面组[以术后7d为例,分别为(20±7),(18±5),(12±4)条/200倍视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细胞外基质的变化:术后14d转基因组及非缺血创面组肉芽组织中含有丰富的粘多糖及胶原纤维,而慢性创面组肉芽组织中含量较少。结论:非病毒载体纳米微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体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肉芽组织中微血管生成和调节细胞外基质来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创面治疗新技术,观察不同负压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后创面愈合的修复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4/05在唐都医院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用电雷管在10只15~2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40个爆炸伤创面,按随机数分为5组:对照组、-10kPa治疗组、-15kPa治疗组、-20Pa治疗组和-25kPa治疗组。各组创面伤后前3d不做任何治疗,以造成创面感染。伤后第3天,对照组常规换药,各治疗组分别用相应负压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测量创面面积、创面深度,并取创面中心的活组织进行细菌计数。结果:对照组,-10,-15,-20,-25kPa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32.8±1.6),(27.1±1.5),(25.8±1.0),(26.4±1.1),(27.8±1.4)d,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在治疗前创面面积为(10.76±0.42)cm2,治疗3d后扩大至(13.30±0.43)cm2,随后面积逐渐缩小;各治疗组从治疗后第1天(伤后第4天)起创面面积维持不变或略缩小,其后创面面积逐渐缩小。对照组创面在伤后3~6d,创面深度由(1.65±0.25)cm加深至(2.43±0.25)cm,治疗后19d,肉芽组织长满伤口。各治疗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深度就开始变浅;-15kPa治疗组伤后第9天肉芽组织已长平伤口,其他治疗组肉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研究表明,生长因子作为一种分子信号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与代谢,其表达与调控在慢性创面愈合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创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其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途径。设计: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科。材料:实验用新西兰白兔6只,兔龄48~60个月。纳米微囊包裹的重组质粒D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贾宁硕士惠赠。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6在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实验室完成。①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为目的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VEGF165,利用纳米微囊包裹制成纳米微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复合体。兔经麻醉后,在其耳腹侧制成直径为6mm的3个圆形创面,暴露软骨。以明胶海棉薄片蘸取纳米微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复合体100μL覆于每只兔一侧耳创面,外层覆盖无菌密封薄膜,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对侧每一创面以明胶海棉薄片蘸取100μL纳米微囊-空载质粒覆于创面作为对照组;在环切部位近端的兔耳皮肤作为正常皮肤组。②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术后14d损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③术后14d,以创面为中心,切取1cm×1cm正方形组织块(含兔耳全层),制成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新生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创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表达。结果: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创面肉芽生长及上皮爬行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损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正常组(P<0.01)。结论: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上调创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作用于其受体,通过与其他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其对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TUR-Bt术后膀胱内灌注鸦胆子油乳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187例浅表性膀胱癌TUR-Bt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85例)和B组(102例),A组应用鸦胆子油乳膀胱灌注,B组灌注丝裂霉素预防肿瘤复发。对两组患者随访3年,观察肿瘤复发及药物副作用情况。结果A组复发11例,复发率12.94%,较B组的34.31%显著降低(P<0.001),且副作用小(P<0.001)。结论TUR-Bt术后灌注鸦胆子油乳预防膀胱癌复发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鸦胆子油乳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膀胱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行保留膀胱手术的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花环率(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促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ETE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ATER)及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NTER),同时测定20例健康献血员的红细胞免疫指标作为对照。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术前C3bRR、RFER、3项肿瘤红细胞花环率均降低,ICR、RFIR增高;鸦胆子油乳灌注后C3bRR、RFER、ETER、ATER、NTER升高,ICR、RFIR降低,在术后2个月达到峰值,6个月后恢复到正常人水平。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鸦胆子油乳膀胱灌注化疗可提高膀胱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 (ultravioletC ,UVC)照射对伤口肉芽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每只实验大鼠背部制作 3个皮肤全层伤口 ,分别采用不同剂量 (15mJ/cm2 或 60mJ/cm2 )UVC照射大鼠背部伤口 ,持续 3d后 ,分别于第 7天、第14天及第 2 1天应用免疫组化法及原位杂交法观察伤口肉芽组织中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 致伤后 7d ,60mJ/cm2 照射组及 15mJ/cm2 照射组bFGF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且以 60mJ/cm2 照射组增高的更为显著 ;致伤后 14d ,60mJ/cm2 照射组bFGF表达显著降低 ,低于 15mJ/cm2 照射组及对照组 (P均 <0 .0 5)。结论 在伤口愈合早期 ,采用不同剂量 (15mJ/cm2 或 60mJ/cm2 )UVC照射能明显促进伤口肉芽组织内bFGF的表达 ,其中剂量为 60mJ/cm2 的UVC照射其作用短暂而迅速 ,而剂量为 15mJ/cm2 的UVC照射其作用缓慢而持久。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正常生理性皮辦相比,静脉皮辦的主要优点在于摆脱了动脉血管分布区域对传统轴型皮辦的供区与受区的限制,但其成活率不稳定.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bFGF-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bFGF-PLGA)缓释微球对兔静脉皮辦成活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5/10在南华大学完成.材料: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bFGF-PLGA缓释微球组、空微球组、空白对照组,8只/组.方法:应用正交设计试验进一步优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球的制备工艺,采用优化处方制备bFGF-PLGA微球.3组兔均制作侧腹壁静脉皮辦,术前5 d,bFGF-PLGA缓释微球组向皮辦皮内注射28.85 g/L优化处方后的bFGF-PLGA微球3 mL(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 μg),空微球组同法注射同等质量空微球+等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混合溶液,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考察bFGF-PLGA微球外观形态和粒径分布,检测其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性质.术后7 d检测皮辦成活率,取兔皮肤标本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34~+的表达及皮辦内微血管密度.结果:所制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均匀度好,无粘连现象;微球粒径98%分布在12.50~43.49μm,平均粒径26.93μm,径距0.611+6.60,载药量为[(23.11±0.44)×10~(-3)]%,包封率为(86.51±0.83)%;突释期内微球的体外释放度为27.78%,30d后体外累积释放度高达81.56%,微球的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r=0.997).空微球组、空白对照组的静脉皮辦成活率及皮辦内微血管密度基本相似(P=0.597,P=0.336),但均明显低于bFGF-PLGA缓释微球组(P=0.0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FGF-PLGA能够促进皮辦与周围建立血供关系,改善皮辦的成活,并表达较为丰富的CD34~+.结论:应用W/O/W复乳.干燥法可成功制备表征良好、载药量和包封率高的bFGF-PLGA微球,该微球通过较长时间地持续释放活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兔静脉皮辦的存活.  相似文献   

15.
背景:研究表明骨折端一定形式的微动可以促进骨痂的形成,但微动影响骨折愈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不明确。目的:研究骨折端微动时应力对断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骨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材料:实验于2003-03/2004-04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室及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八室完成。选取健康纯种新西兰大耳白兔72只,清洁级,月龄5~6个月,体质量2.5~3.0kg,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动组和固定组,每组36只。两组动物又分别分为术后7,14,21,28,42,56d6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个时间点6只。方法:应用氯胺酮、速眠新肌注麻醉所有动物,于胫骨平台下3,3.5,5.5,6cm分别旋入固定针,安装外固定架,夹具距内侧骨皮质1.5cm,胫骨平台下4.5cm处横行截断胫骨,固定组、微动组骨折间隙分别为2.0,2.5mm。固定组动物应用单臂外固定架固定,解剖复位骨折端。微动组动物截骨固定后使外固定架中间杆有0.5mm的轴向移动。术后动物自由行走,依靠自身体质量使外固定架产生微动。术后7,14,21,28,42,56d处死动物。以骨折端为中心,切取1cm长标本,分割,固定12h。术后7,14,21,28,42,56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JVC图像分析处理系统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定量分析和显色强度判定。主要观察指标: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显色强度判定;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定量分析。结果:纳入72只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存在于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骨细胞胞浆内表达。术后14,21,28d微动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阳性指数分别为1.98±0.14,2.04±0.12,2.13±0.17,明显大于固定组(1.59±0.14,1.68±0.15,1.63±0.27,P<0.05)。结论:微动应力可使骨折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增多,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1ast growthfactor,bFGF)对脊髓损伤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Allen氏WD(Weight drop,WD)技术,以10 g×2.5 cm致伤力造成SD大白鼠T8脊髓损伤模型,并于损伤平面以下蛛网膜下腔置细塑料导管.bFGF治疗组(A组)分别于术后即刻,1,2,4,8,12,24,及48 h经导管注入bFGF溶液20μL(含bFGF100u),以后每周经导管注入20 μL bFGF;对照组(B组)则在同时间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损伤后1,3,7,14,28 d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TUNEL),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凋亡指数(AI),AI=凋亡细胞核数/总细胞核数计算.结果A,B两组中均发现凋亡细胞,A组损伤后不同时间段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4.57±0.43),(5 38±1.16),(3.43±0.65),(3.38±0.58),(2.63±0.43);B组分别为(7.36±0.68),(13.96±2.74),(9.26±1.03),(7.25±0.73),(5.79±0.57).B组细胞凋亡率大于A组结论bFGF能抑制脊髓损伤后脊髓损伤区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谢红炬  李明  邓颖  陈碾 《中国临床康复》2009,(51):10039-10044
背景:与正常生理性皮瓣相比,静脉皮瓣的主要优点在于摆脱了动脉血管分布区域对传统轴型皮瓣的供区与受区的限制,但其成活率不稳定。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bFGF-polylactic-co-glycolicacid,bFGF-PLGA)缓释微球对兔静脉皮瓣成活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5/10在南华大学完成。材料: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bFGF-PLGA缓释微球组、空微球组、空白对照组,8只/组。方法:应用正交设计试验进一步优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球的制备工艺,采用优化处方制备bFGF-PLGA微球。3组兔均制作侧腹壁静脉皮瓣,术前5d,bFGF-PLGA缓释微球组向皮瓣皮内注射28.85g/L优化处方后的bFGF-PLGA微球3mL(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μg),空微球组同法注射同等质量空微球+等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混合溶液,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考察bFGF-PLGA微球外观形态和粒径分布,检测其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性质。术后7d检测皮瓣成活率,取兔皮肤标本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34+的表达及皮瓣内微血管密度。结果:所制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均匀度好,无粘连现象;微球粒径98%分布在12.50~43.49μm,平均粒径26.93μm,径距0.611±6.60;载药量为[(23.11±0.44)×10-3]%,包封率为(86.51±0.83)%;突释期内微球的体外释放度为27.78%,30d后体外累积释放度高达81.56%,微球的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r=0.997)。空微球组、空白对照组的静脉皮瓣成活率及皮瓣内微血管密度基本相似(P=0.597,P=0.336),但均明显低于bFGF-PLGA缓释微球组(P=0.0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FGF-PLGA能够促进皮瓣与周围建立血供关系,改善皮瓣的成活,并表达较为丰富的CD34+。结论:应用W/O/W复乳-干燥法可成功制备表征良好、载药量和包封率高的bFGF-PLGA微球,该微球通过较长时间地持续释放活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兔静脉皮瓣的存活。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究表明使用生长因子直接或间接刺激新生血管形成可以促进皮瓣远端缺血部分的成活。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对家兔侧腹制作跨区轴型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取24只健康家兔制作侧腹壁跨区轴型皮瓣,随机分组:实验组术前5d皮内注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对照组术前5d皮内注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空微球悬浊液,空白对照组术前5d皮内注入生理盐水。5d后掀起皮瓣原位缝合。结果与结论:①皮瓣成活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②皮瓣组织学变化:实验组新生血管增生明显,以毛细血管为主。③CD3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实验组新生血管大量形成,平均血管数目高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表明术前5d局部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球可促进皮瓣新生血管形成,增加皮瓣血运,促进皮瓣成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口服乳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或美沙拉嗪(SASP),治疗组在口服SASP的基础上每晚应用鸦胆子油口服乳液保留灌肠。治疗2个月,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41例(54.67%),有效31例(41.33%),无效3例(4.00%),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完全缓解30例(40.00%),有效28例(37.33%),无效17例(22.67%),总有效率7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口服乳液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UC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