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的乙、丙、戊型肝炎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血液透析(HD)患者HBsAg、抗-HCV、抗-HEV感染及重叠感染的情况。方法:应用酶免疫法(EIA)和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HD患者与对照组血清中HBsAg,抗-HCV,抗HEV-IgG。结果286例HD患者HBsAg,抗-HCV,抗HEV-IgG感染率分别是22.0%、38.1%、29.4%,并且丙肝与乙肝、戊肝或乙、戊肝之间都有重叠感染,其重叠感染率分别为37.6%、57.8%、1.85%。HCV阳性者HEV阳性率较高。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D患者有更高的乙、丙、戊肝感染率及重叠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受血前和手术前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36例手术前和受血前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乙肝)5项免疫学标志。乙肝前S1抗原,甲型肝炎抗体(HAV IgM),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TPAb),TPAb阳性者采用梅毒血清学(TRUST)法复检。结果住院患者受血前和手术前乙肝5项免疫学标志检测中,单项或多项指标阳性者为60.09%。乙肝前sl抗原阳性率为4.97%,卜IAVIgM阳性率0.24%,抗HCV阳性率为1.90%,TRUST法阳性率0.45%。未检出抗HIV阳性者。结论 患者受血前和手术前进行多项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指标检测是必要的,对血源性医院感染的诊断与预防提供依据,减少医疗责任纠纷,防止或减少职业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目的 探讨输血前患者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RPR)的检测在医院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操作与自我保护,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对我院各科输血前患者血液进行HBsAg、抗-HCV、RPR检测,共2120人。结果 检出HBsAg阳性254人,占11.98%;抗-HCV阳性20人,占0.94%;RPR阳性6人,占0.28%;总检出阳性率13.21%。结论 不仅对患者与医务人员自身有益,而且保证输血安全监控,减少医疗纠纷,减少或防止医院感染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手术及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为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健康,避免输血传播疾病导致的医疗纠纷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需输血、手术的患者10 09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常规4项感染指标的检测,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苍白密螺旋体抗体(TP-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 10095例患者中,HBsAg阳性患者834例,阳性率为8.26%,HCV抗体阳性患者94例,阳性率0.93%,TP-Ab抗体阳性患者81例,阳性率为0.80%,HIV抗体阳性患者16例,送疾控中心进行复测阳性15例,阳性率0.15%.结论 手术及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检测,可防止可能的医疗纠纷,避免和预防患者医院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院病人术前和输血前(含产前)由输血引起的经血传播的疾病情况,保障病人及医务人员健康,避免输血传播疾病导致医疗纠纷.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12月需输血、手术或分娩的病人进行输血前、术前检测共5项,即: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进行统计.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1.39%,抗HAVIgM阳性率为0.15%,抗HCVIgG阳性率为1.10%,TP-Ab感染率为3.69%,抗HIVl/2阳性率为0.23%,所有抗HIV1/2阳性经上送己确认.结论 为了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对患者进行五项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儿科患者输血和手术前进行相关传染病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某院儿科4700例输血和手术前患儿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艾滋病抗体(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TRUST)检测,并检测阳性患儿母亲的相应传染病指标。结果4700例患儿上述指标检出阳性96例(2.04%),其中HBsAg、抗HCV、抗HIV、TRUST阳性率分别为1.32%、0.45%、0.09%、0.19%;上述阳性患儿母亲的血液中相应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48.39%、71.43%、75.00%、100.00%。结论儿科患者输血和手术前相关传染病指标的检测,对于患儿传染病的早期诊治、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感染以及防止医疗纠纷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亦提醒有关部门和广大育龄期妇女警惕并预防母婴传播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张伟平 《现代保健》2010,(13):177-17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的患病情况,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及医护人员职业感染,减少或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31例输血前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和梅毒抗体(TP—Ab)。结果431例输血前患者HBsAg、HCV—Ab、HIV—Ab和TP—Ab阳性率分别为,不同年度间的HBsAg和HCV—Ab的阳性率波动较小(P〉0.05),而TP—Ah阳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1)。结论对住院患者输血前进行四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是非常必要的,这有益于患者及时诊治和医务人员自我保护,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减少或避免因输血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李亚  李忠 《现代医院》2006,6(5):52-52
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是主要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的疾病,同时也可通过性途径传播,故在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或健康检查,为患者检测抗-HIV、HBsAg、抗-HCV、梅毒抗体检测是为了避免因输血感染,造成医疗纠纷,分清责任,查明原因,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同时此4项检测也为手术前、产前常规检查,避免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因介入治疗发生传染病的感染。笔者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本院各科送检标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艾书娥 《现代保健》2011,(19):93-94
目的通过对输血与手术前患者四项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掌握萁患病及分布情况,防止院内交叉感染,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ELISA法,对2680例患者四项感染性标志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感染性标志物HBsAg阳性率10.11%,抗-HCV阳性率1.90%,抗-HIV未检出,梅毒抗体阳性率0.37%。结论输血前、手术前四项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在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和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临床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患者输血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预防医院感染,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对25 870例临床患者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及梅毒特异性抗体4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各种传染性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9.45%、抗HCV 0.42%、抗HIV(1+2)0.008%、RPR 0.50%、梅毒特异性抗体0.51%。结论临床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对医患双方均有益,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临床输血管理的安全监控、减少医疗纠纷、防止医源性感染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调查血透患者丙肝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预防HCV感染的措施。方法 在未采取HCV感染预防措施的1990—1992年间、采取HCV感染预防措施的1997—1999年间及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后的2001—2002年间,采用日本Kuraray公司提供的抗HCV—14试剂盒,以间接酶免疫测定法检测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抗体。结果 HCV的1年阳转率1991—1992年为42.2%,1998—1999年为22.8%,2001年--2002年为9%;输血量越多,透析时间越长,丙肝的感染率越高。结论 多次输血是血透患者高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透析过程中的医院感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减少输血量,加强对血透患者HCV感染者的管理,严格消毒隔离,透析器一次使用等可有效控制血液透析(HD)患者高HCV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濮阳市农村和城镇居民中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和丙型病毒肝炎(丙肝)感染状况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取分级整群方法抽取1个县2个乡镇,每个乡镇再抽取1个村(社区),根据年龄、性别和城乡调查比例以户为单位随机抽取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个人资料,同时采集被调查者血液5ml分别检测乙肝和丙肝标志物,调查对象的个案调查表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录入到EpiData3.1数据库,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判定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收集合格问卷与标本1029例,其中男性509例,女性520例。调查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55%,HBeAg为0.19%,抗一HBs为50.73%,抗一HBe为0.87%,抗一HBc为29.25%,抗一I-ICV阳性率为0.29%。以抗一HBc阳性作为既往乙肝感染标志物,抗一HCV为丙肝感染标志物,抗-HBc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P〈0.05),50岁以上组最高达到51.56%,0~9岁组最低为16.61%;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P〈0.05),服务行业和农民均高于其他职业(P〈0.01)。男性理发店刮胡须、手术诊疗、牙科诊疗、内窥镜检查、输血是乙肝感染主要危险因素(P〈0.05),丙肝感染危险因素是输血或有偿献血。结论调查对象中乙肝与丙肝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避免乙肝和丙肝感染的主要措施是提高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加强医疗机构、美容美发等行业消毒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手术和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临床抢救治疗手段,同其他治疗方法一样存在一定风险,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进行血清学四项指标的检查,避免输血传播疾病导致医疗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HBsAg、抗-HCV、抗-HIV,梅毒采用ELISA法。结果4年内22435例输血和手术患者其阳性率合计5.77%。结论有5.77%的住院患者有发生肝炎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值得各医疗单位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醒检验人员加强自我保护,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探讨检验人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职业暴露和安全防护,了解输血患者、手术病人及孕妇分娩者肝脏的健康状况和艾滋病感染情况,避免和预防医务人员医院血源性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我院自2005年建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以来,对手术病人、输血病人及孕妇分娩者进行抗HIV-(1+2)筛查试验,并结合检测乙肝五项.抗HCV、RPR.其中包括部分门诊及住院患者.结果 输血患者、手术病人及孕妇分娩者共68197人,乙肝五项检测中大三阳共1016例,小三阳共1404例,HBSAg、抗HBcAb两项阳性的共409例,抗HIV-(1+2)阳性者共9例,经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确证的为5例,RPR阳性共13例.结论 检验人员要加强自我保护,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接种疫苗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患者输血及手术前梅毒感染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7月需输血、手术的病人进行输血、手术前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并统计.结果 梅毒感染率为0.4504%.结论 为了规范医疗操作和保护患者的利益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有必要对患者进行输血和手术前进行梅毒检测.  相似文献   

16.
干预性血液传播疾病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保证患者临床用血安全,避免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医疗纠纷。方法 干预性对手术前及预输血患者做HBsAg、HCV、HIV、TP-ELISA4项检查,采用意大利希亚克全自动酶免疫检测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3个月内1632份标本中4项结果阳性率16.42%,其中确认HIV感染者5例。结论 对患者进行4项检测,确知其传染源,是医院感染普遍性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慢性肾衰血液透析 (HD)患者HBsAg、抗 HCV、抗 HEV感染及重叠感染的情况。 [方法 ]应用酶免疫法 (EIA)和酶联免疫法 (ELISA)分别检测HD患者与对照组血清中HBsAg、抗 HCV、抗HEV IgG。[结果 ] 2 86例HD患者HBsAg、抗 HCV、抗HEV IgG感染率分别是 2 2 0 %、38 1%、 2 9 4% ,并且丙肝与乙肝、戊肝或乙、戊肝之间都有重叠感染 ,其重叠感染率分别为 37 6 %、5 7 8%、1 85 %。HCV阳性者HEV阳性率较高。[结论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HD患者有更高的乙、丙、戊肝感染率及重叠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患者术前和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的自身情况,从而预防因手术和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和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自身保护意识.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对2600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试验(TRUST)检测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9.03%、抗-HCV阳性率0.95%、抗-HIV阳性率0.076%、TP阳性率为0.70%.结论 对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能有效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以及减少医疗纠纷.所以对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检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赵菊香  刘娅莉 《现代保健》2011,(17):124-125
目的对226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传染病四项(HBV、抗-HCV、抗-HIV、梅毒)进行筛查和检测,以预防医院内感染,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并可阻断患有以上传染病孕产妇的母婴传播,确保母婴安全健康。方法采集226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HIV初筛阳性标本送乌鲁木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蛋白印迹法(WB)确认。梅毒抗体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试验(RPR),RPR阳性再做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结果226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血样中,检出HBsAg阳性153例,抗-HCV阳性13例,抗-HIV初筛阳性8例,其中3例为可疑,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阳性5例,梅毒RPR初筛阳性8例,TPPA确认阳性4例。结论对2265例门诊住院患者开展传染病四项检测,以便及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预防控制母婴传播的关键,同时可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了解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感染状况,对患者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是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与医疗纠纷的发生,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重要举措,自2011年起开展此项检测工作,至今已检测5200余例病人,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