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山区各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为防止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对使用中消毒液、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灯强度、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无菌器械浸泡液的消毒效果进行采样监测。结果共监测各类医疗机构187家,监测样品4214份,合格3960份,总合格率为93.97%。2006~2007年度消毒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3.23%、95.12%,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站)与个体诊所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01%、94.51%、8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监测项目中紫外线灯强度合格率最高,为100%;医护人员手合格率最低,为87.93%。结论南山区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在逐年提高,但仍需加强消毒工作,特别是个体诊所的消毒监督与管理,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馆陶县各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提高医疗单位消毒工作。方法按照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对使用中消毒液、物体表面及器械、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效果进行采样监测。结果监测各类医疗机构11家(其中县级医院3家,乡级医院8家),2011—2012年消毒液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4.45%、97.69%;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4.29%、92.22%;医务人员手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4.36%、90.57%。结论医疗机构消毒项目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消毒效果还不太理想,有待提高。应加强消毒管理,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法规和消毒知识培训,建立健全消毒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4~2005年宝安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质量,促进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室内空气(手术室、产房)、物体表面(工作台面、床单、枕套)、医护人员手、紫外线强度、灭菌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医疗机构污水、胃镜、使用中消毒剂采样检测。结果空气、物体表面、手、紫外线、灭菌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医疗机构污水、胃镜、使用中消毒剂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8.77%、99.35%、97.97%、97.83%、100%、100%、94.7%、94.12%、98.75%。结论继续加强规范医疗机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全区近3年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为控制院内感染及医源性交又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海口市美兰区2000-2002年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2000-2002年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到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76.23%上升到2002年的89.21%,使用中的消毒液鉴别合格率最高,其次为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的消毒合格率最低;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高于个体诊所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结论 加大对医疗机构消毒卫生工作的监督监测力度是提高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合格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评价深圳市某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监测效果现状,有效防控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与采样检测方法对辖区25家从事口腔诊疗的不同性质医疗机构的口腔器械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深圳市某区2012年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为96.72%,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合格率98.33%,民营医疗机构合格率95.16%。除医护人员手表面合格率为84.00%外,其余如使用中的消毒剂、物体表面、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卫生用品和紫外线灯合格率均为100.00%,它们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16.05,P<0.01)。结论:深圳市某区2012年口腔诊疗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偏低,也是造成民营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低于公立医疗机构的主要原因,建议提高从事口腔诊疗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意识,保证洗手效果,确保手卫生达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惠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进行监测。结果2006年惠州市区不同规模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二级以上医院、乡镇医院和个体诊所一次性医用棉签、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保存液、医护人员手的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61.95%(311/502)、95.35%(1353/1419)、68.70%(169/246)、86.03%(388/451)。结论各级医疗机构灭菌医疗用品合格率较低;二级以上医院的消毒监测合格率〉乡镇级医疗机构〉个体诊所;加强医院灭菌用品的管理和消毒知识的培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铁路地区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的状况。方法:按照GB15982-1995、GB15981-1995、GB15980-1995和GB15979-1995的要求进行调查。结果:1997-2000年上海铁路地区医疗用品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2.59%、97.06%、99.00%和98.70%,环境物体表面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5.28%-100%,医疗用品HBsAg合格率均为100%,环境物体表面HBsAg合格率分别为93.10%、97.12%和100%,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空气细菌总数、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压力蒸汽灭菌器及福尔马林消毒箱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98.04%-100%、80.46%-90.91%、84.93%-100%、88.24%-100%和40.00%-80.77%。结论:上海铁路地区医疗机构消毒隔离效果尚可,但需加强室内空气、压力蒸汽灭菌器及福尔马林消毒箱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8.
万州城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我们对城区40家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采集样品1022件。总合格率92.07%。上年合格率90.69%,下年合格率93.42%;国办合格率93.93%,民办合格率87.54%;Ⅱ类环境合格率90.83%,Ⅲ类环境合格率93.04%。各项检测对象合格率分别为室内空气72.63%、使用中消毒剂99.32%、医护人员手92.63%、物体表面94.26%、无菌医用品97、33%。民办医疗机构室内空气卫生消毒质量差,国办与民办医疗机构卫生消毒情况存在差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张芝兰  邹添明  何小敏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983-1983,1955
目的为了解惠州市个体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降低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卫生消毒标准》(GB15981-1995)进行监测调查。结果无菌医疗用品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8.42%(311/316),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为87.61%(601/686)、无菌器械保存液合格率为35.00%(21/60)、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9.06%(219/277)。结论个体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较差,加强个体医疗机构消毒知识培训及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市26家医疗机构2010~2012年消毒灭菌效果,比较不同类型医院间的消毒质量,探讨消毒灭菌中存在的问题,为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010~2012年对重庆市26家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项现场采样监测并对消毒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共监测样品6260件,合格6246件,总体合格率99.78%。2010~2012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9.76%,99.79%,99.77%,各年度消毒合格率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7,P>0.05)。不同监测项目(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内镜、血液透析用反渗水、一次性医疗用品、灭菌器械)沙门氏菌检测合格率最高,均为100%;压力蒸汽灭菌器次之,合格率为99.79%,室内空气合格率为99.75%;一次性卫生用品合格率再次之,为98.80%;医院污水合格率最低,为93.40%。市级医院、厂矿医院、专科门诊、部队医院合格率分别为99.76%,100%,100%,99.03%,各类型医疗机构的消毒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P>0.05)。结论重庆市2010~2012年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全面了解市级及各级医疗单位医疗用品的消毒现状,加强消毒工作管理;方法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消毒卫生标准》,采用普遍琼脂培养法,对327个医疗单位的消毒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市级、乡镇级、村级都存在显性差异(X1^2=77.72 P<0.005),市级与乡镇级、乡镇级与村级存在显性差异(X2^2=32.73,P<0.05;X3^2=7.19,P<0.01);结论提示消毒管理工作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灭菌是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的关键环节,其涉及的参数、环境相互关联,是一种需要严格控制的特殊过程。常见灭菌的方法基本上为以下几种: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辐射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臭氧灭菌法。不同的灭菌方法对应于不同的预期用途和产品类型,从原理、应用、预期用途对各种灭菌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比对。  相似文献   

13.
了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对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知晓情况,探讨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2006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夏津县108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对消毒灭菌、隔离和医疗废弃物管理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77.69%、77.96%和60.0%。只有14.81%的人知晓灭菌剂应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23.15%的人知晓紫外线不能杀灭HIV,对其它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知晓率为33.26~99.07%。78.7%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是通过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获得消毒、隔离和医疗废弃物管理知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技术职称、不同岗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对消毒、隔离和医疗废弃物管理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全面,应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消毒、隔离和医疗废弃物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病案染菌情况,评价臭氧消毒灭菌效果,探讨防止接触病案的人员免受相关感染的方法。方法分别对灭菌前后半小时的病案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计数及鉴定。结果消毒灭菌前平均细菌菌落数5.3CFU/ml,消毒后灭菌平均细菌菌落数0.4CFU/ml。灭菌前细菌除表皮葡萄球菌、芽胞杆菌、棒状杆菌属、真菌(霉菌)等环境中常见菌之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院内感染最常见病原菌也大量存在。芽胞杆菌、真菌消毒效果应该相对较差。结论病案在形成、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细菌污染,因此要重视病案灭菌,减少使用病案人员免受细菌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全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针对消毒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分别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消毒物品进行随机抽样,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消毒质量检测及评价。结果共监测医疗机构153家,抽样716份,合格501份,总合格率69.97%,其中县、乡、村三级合格率分别为95.87%(116/121)、72.34%(136/188)、61.18%(249/40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7,P〈0.01)。各类样品中高压灭菌合格率最高(76.88%),空气消毒合格率最低(59.06%)。结论全县医疗机构消毒需强化质量管理和监测,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是我县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消毒灭菌现状,探讨加强规范管理对策,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方式,对132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和消毒灭菌组织制度及管理、消毒设备设置及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处理进行调查,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组织制度不健全,消毒设施和消毒液的缺乏以及使用不符合要求,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低(66.9%),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垃圾的处理不规范。结论强化培训,加大投入,提高认识、加强以小型医疗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为重点的卫生监督力度和处罚,同时应加强空气消毒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从医疗机构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的处理环节入手,在调查5省市106所医疗机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医疗机构对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的处理现况,阐述了处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三项标准》中有关医疗机构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的处理工作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外来医疗器械的来源管理、清洗、包装、灭菌、监测、发放及术后管理等方面综述了外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研究进展,为消毒供应中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980 nm红外连续激光对金属医疗器械表面高效灭菌的功率和时间阈值关系.方法 采用人工污染实验法,以无菌钢制手术刀为载体,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进行污染,经不同功率、对应不同辐照时间的激光消毒灭菌后用细菌培养基清洗刀片采样,采用增菌培养来检测红外激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活情况.结果 980 nm激光在5.24 W时辐照29 s,6.87 W时辐照24 s,8.33 W时辐照14 s,10.11W时辐照14 s都能彻底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980 nm激光在5.24 W时辐照22 s,6.87 W时辐照12s,8.33W时辐照11s,10.11W时辐照9s都能彻底杀死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比金黄色葡萄球菌更易灭活.依据实验数据拟合,在同一激光功率下,两种细菌存活率与辐照时间的函数符合一阶反应动力学形式.结论 980 nm红外激光能够实现金属医疗器械表面的快速消毒灭菌,并且功率越高则时间越短、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男、女约育术后对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的抽样方法,抽了实行男、女绝育术后夫妇各410对,由经过专门培训的男、女调查员分别入户访谈,了解选取绝育术式因素,术前对绝育和性生活的认识,手术前后对性生活的感受情况,结果:调查为示多夫妇认为性生在家庭生活中有重要地位,术前听说国性绝痛影响性生活的高于女绝绝育,而术后性生活活满意程度可达91.7%-95.2%,与术前无明显差别。结论:绝育术后对性生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