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例胃癌患者口服800-1200ml水对比剂,肌注654-2注射液10mg,静脉注射80-100ml造影剂作螺旋CT胃客积扫描。结果:25例采用口服水低张静脉增强螺旋CT胃容积扫描见胃腔充盈及扩张度良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形态与邻近组织关系,胃癌表现为局限性和广泛性胃壁增厚,肿瘤向腔内、腔外生长形成不规则隆起的软组织肿块。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诊断胃癌和了解胃周围淋巴结肿大和邻近器官有无转移,对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自从开展上消化道低张力双重对比造影检查以来,人们一直沿用的低张力药物是654-2。该药低张效果良好,但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明显,并有一定禁忌证。维生素K_3一直被用作止血药,但它也有舒张平滑肌的作用,且作为低张药物无不良反应,效果与654-2相似。现将两药临床作用对比观察报告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低张碳酸饮料充气法螺旋CT扫描与胃镜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老年胃癌患者80例,检查前患者均饮用100~300ml碳酸饮料。结果 80例患者中有9例因病变导致胃腔狭窄,胃镜没法通过,因此无法判断病变的范围、形状及不能完成活组织检查;有5例患者因高龄、体弱等原因不能耐受胃镜检查而放弃。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并取活组织行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对同时接受胃镜检查与螺旋CT检查的患者进行比较,早期胃癌诊断胃镜优于螺旋CT,进展期胃癌两者检查率相当,而对于判断术前分期,螺旋CT具有较大的优势。结论 螺旋CT较胃镜对于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能够显示整个胃壁及准确分析肿瘤的位置和形态结构,还可观察胃周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然而胃镜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较螺旋CT更准确,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张灌水螺旋CT扫描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经纤维结肠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的低张水灌肠螺旋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低张灌水法螺旋CT扫描检出了全部68例大肠癌,检出敏感度为100%,大肠癌Dukes改良法分期准确度为82.4%.结论 低张灌水螺旋CT检查可以有效地显示大肠癌的部位、大小和形态,能较准确地确定大肠癌的侵犯范围和转移,对大肠癌的术前诊断及肿瘤分期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低张饮水后螺旋CT增强对乳头型壶腹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低张后螺旋CT增强对乳头型壶腹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型壶腹癌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低张(肌注654-220mg)后饮水(300~500ml)行螺旋薄层CT增强扫描,侧重观察动脉期表现。结果20例常规平扫仅2例在胰腺钩突水平十二指肠降段靠内侧区似有类圆形肿块所致的充盈缺损,18例均未见明确病灶,低张饮水后薄层增强所有病例均显示局限性明显或不均一强化之充盈缺损影,肿块直径0.8~2.6cm;2例伴有胰头钩突受侵,肿块直径2.4~2.6cm,2例十二指肠周围淋巴结转移。所有病例均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和胆总管扩张。结论低张饮水后螺旋CT增强较常规增强扫描在确定肿瘤大小、形态等方面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低张充气螺旋CT薄层扫描在胃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经病理证实的胃癌72例(A、B两组各36例,A组为采用低张充气扫描,B组为采用低张水充盈扫描)分析其螺旋CT图像,并将两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胃低张充气螺旋CT薄层扫描不仅能够提高对胃癌的诊断率,而且还能直观反映肿瘤浸润的范围及远处转移情况,对临床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70年代CT机面世后,经过不断的发展,螺旋CT为代表的容积扫描技术的出现使CT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胃部疾病的检查,其价值已日益受到临床和影像学方面的重视。螺旋CT容积扫描和数据采集能进行胃的三维成像,拓宽了CT在胃部检查方面的应用,尤其是仿真内镜技术的出现,使CT不仅能观察胃壁及邻近脏器的病变,而且可以观察胃粘膜的改变,让胃部CT检查得到进一步完善。本科利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胃进行充气状态下扫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4螺旋CT机。扫描前准备:嘱患者检查前一天避免服用一些高密度或…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的螺旋CT三维重建研究及外科应用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大肠癌外科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选 2 0例有低张气钡灌肠造影及病理证实的大肠癌 ,行低张充气螺旋CT扫描 ,表面覆盖显示 (SSD)、容积漫游技术 (VRT)、多平面重组 (MPR)等三维重建 ;另 10例行常规及低张注生理盐水CT检查。本法与造影、常规CT、低张注水CT及手术、病理对照观察。结果 :常规CT检出率为 4/ 10 ;低张注水CT检出率为 7/ 10 ;低张气钡灌肠造影检出率为 2 0 / 2 0 ;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率为 2 0 / 2 0。前三者在检出率或观察内容上均有各自限度 ,后者可弥补。结论 :SSD、VRT可显示 6mm隆起病变和 3mm管腔狭窄 ,VRT可显示 1mm细沟凹陷 ;MPR对轻微的肠壁增厚、僵硬很敏感 ,能准确判断病灶外侵程度 ;SSD酷似内窥镜 ,VRT可比低张气钡灌肠造影 ,SCT三维重建可一法多用。  相似文献   

9.
静脉尿路造影,上消化道钡餐的检查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应用低张效果。6542作为常规的低张药物,由于其存在一些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受到很大限制,笔者在工作中应用VitK3替代654—2进行有关检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材料与方法近期做上消化道钡餐和静脉尿路造影的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小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比.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6月收入的8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小肝癌的患者,分别进行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磁共振成像检出率为96.84%,显著较螺旋CT检出率的89.47%高(P<0.05);螺旋CT增强扫描中动脉期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患者空腹,扫描前5—10分钟,肌注654—220mg,检查前口服产气粉3—6克或大量饮水,将胃充盈扩张。结果:局部胃壁增厚6例,广泛增厚2例,溃疡伴局部胃壁增厚3例,胃周淋巴结转移3例,腹膜转移2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肝转移1例,胰腺受侵1例,横结肠受侵3例。结论:胃癌的CT检查能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胃癌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低张直肠水充盈同时逆行膀胱造影法螺旋CT检查在盆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团注增强扫描胃立体成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螺旋 CT团注增强扫描胃立体成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46例胃癌患者 ,口服 70 0~ 12 0 0 ml水对比剂 ,并常规肌注 6 5 4- 2注射液 15 mg;从膈顶至脐进行螺旋 CT团注增强容积扫描 ,然后将减薄后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获得胃部立体图像。结果 :(1) 4 6例采用服水低张团注增强技术螺旋 CT容积扫描胃立体成像者 ,胃腔充盈及扩张度良好 ,清晰显示肿瘤大小、形态与邻近组织关系 ;(2 )胃癌立体图像表现为局限性和广泛性胃壁增厚 ,肿瘤向腔内外生长形成不规则隆起肿块。结论 :螺旋 CT胃立体成像方法可以从冠状位及任意角度观察胃形态及周围情况 ,对手术有指导意义 ,是螺旋 CT在应用方面的重要进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张充气造影MRI扫描与内镜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筛查中的价值并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行低张充气造影MRI及内镜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32例为观察对象,低张充气造影MRI检查嘱患者扫描前30 min饮水500 ml,扫描前10~15 min,肌注654-2 10 mg,开始扫描前1 min,温水口服发泡剂10 mg。结果 低张充气造影MRI扫描对发现GIST的病变优于内镜。内镜对起源于小肠和消化道外的GIST均是盲区;高危组ADC值明显低于中危和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张充气造影MRI在筛查及诊断GIST中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实用筛查方法,患者无插管痛苦,容易接受,且信号特点有助于对GIST侵袭危险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低张碳酸饮料充气法MSCT扫描在胃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确诊、并于1周后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常规检查组和低张可乐组,每组各40例,其中常规检查组患者在CT检查前饮用清水,而低张可乐组患者饮用碳酸饮料。结果:常规检查组患者胃壁浸润深度的T1~T4分期结果总准确率为80%,而低张可乐组为85%;常规检查组患者淋巴结N0~N2转移诊断总准确率75%,而低张可乐组为95%;常规检查组远处转移的M0和M1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2.5%,而低张可乐组为97.5%。两者与手术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应用Kappa检验比较,低张可乐组的一致性显著高于常规检查组。结论:胃低张碳酸饮料充气法MSCT扫描较常规充气法明显提高了胃癌的诊断率,而且判断胃癌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为临床提供丰富信息,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使用654 -2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0例静脉肾盂造影使用654 -2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出现中度口干,10例出现轻度口干,8例出现面红、面潮热、心跳等轻度的654 -2副作用,7例出现荨麻疹,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后症状缓解,完成检查.多数患者检查结果满意,显影时间快,效果好,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药物、针穴低张法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肌注低张药物维生素K3组与肌注654-2组和针刺双侧“三阴交”穴位组进行对照,以观察静脉肾盂造影的显影效果。结果:维生素K3组显影满意率达98.15%;654-2显影满意率达98%;针刺穴位组显影满意率达96%。结论:中、西医低张静脉肾盂造影,其显影效率无明显差异,对临床诊断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胃脂肪瘤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胃脂肪瘤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胃脂肪瘤临床表现,总结钡餐、CT和MRI检查时病灶大小、边缘、密度和信号及溃疡形成等影像学特征.结果 13例胃脂肪瘤均为单发,起源于胃窦、底、体部黏膜下层,向腔内生长.6例钡餐检查表现黏膜下低密度充盈缺损,局部胃壁柔软,3例伴溃疡、呈"牛眼征".8例CT扫描见大小不等圆形、卵圆形低密度肿块,CT值-50~-120 HU,4例显示溃疡.2例MRI T1/T2WI呈高信号、T2抑脂呈低信号的脂肪特征.结论 影像学各项检查对胃脂肪瘤的诊断各具特点,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直肠低张充气16层螺旋CT扫描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直肠低张充气后16层螺旋CT扫描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内镜诊断或临床怀疑直肠癌的147例患者进行低张充气灌肠后用16层螺旋CT进行容积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内容包括:①肿瘤部位、大小;②平扫和增强的情况;③生长方式;④侵犯层次;⑤管周筋膜情况;⑥管周淋巴结有无肿大;⑦盆腔淋巴结肿大情况;⑧远处有无转移。结果:147例患者顺利完成低张直肠充气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肠道准备满意;直肠低张充气后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出所有直肠肿瘤样病变,敏感性是100%,准确性95.77%;147例病例的影像学分期分别是:A期26例,占17.68%(26/147);B期18例,占12%(18/147);C期64例,占43.5%(64/147);D期39例占26.5%(39/147)。影像与病理Dukes分期的对比结果显示影像分期的准确性分别是:A期92%,B期94.12%,C期96.97%,D期100%。结论:低张直肠充气16层螺旋CT检查是直肠癌术前检查的较好的方法,能对直肠癌提供准确的诊断及术前分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腹部闭合性外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04例腹部闭合性外伤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分析患者的病因及预后.结果 16层螺旋CT检查组病因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5.642,P<0.05),且16层螺旋CT检查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常规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85,P<0.05).结论 16层螺旋CT在腹部闭合性外伤诊断方面准确可靠,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