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脑卒中为临床较为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血压为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1-2]),抗高血压治疗在防治脑卒中一级、二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但急性脑卒中调节血压仍存在较大争议。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如何调控血压,是否应用降压治疗、用药时间、降压幅度等尚无明确指南~([3])。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讨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与近期预后的意义,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2012-04—2015-07我院治疗的110例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BNP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3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抽血行BNP测定.将同期门诊40例中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BNP水平,同时比较不同预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首次血浆BNP水平.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血浆BN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而近期预后不良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BNP水平较近期预后良好的患者高(P<0.01).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BNP水平与缺血性卒中近期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CT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发病6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头部CT平扫及CT灌注成像检查,计算各灌注参数值。结果 44例患者中38例头部CT灌注成像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应的低灌注区,进行了溶栓治疗;6例患者头部CT灌注成像未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应的低灌注区,后MR I证实为急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快速、准确反映缺血部位及范围,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3种不同病因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1周内行血压动态监测,4个月后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对不同病因类型患者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种不同病因类型患者急性期平均血压与预后均呈"U"形曲线特点,平均收缩压120~159mmHg、舒张压80~99mmHg预后较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LAA、CE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收缩压下降水平、舒张压下降水平、入院时NIHSS评分及降压治疗,影响SAO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为并发症。结论不同病因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不良呈现U型曲线特点,且不同病因类型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不同,临床需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粘附、激活和聚集是栓塞性疾病的主要环节,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抗血小板治疗也因此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水平的提高以及多项大型临床试验结果的揭盲,人们对抗血小板药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本文就各种抗血小板药物、相关实验室研究以及临床试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失眠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40例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做为病例组,30例无脑梗死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对两组的睡眠进行监测,同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病例组失眠率为92.7%,远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总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后清醒时间增多;睡眠结构紊乱,N 1期睡眠显著延长;病例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失眠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高于非失眠者。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失眠发生率非常高;主要表现为睡眠结构发生发生紊乱;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失眠患者常常伴发抑郁情绪;早期识别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失眠的睡眠结构紊乱及抑郁情绪在此类患者中的比例,给予精确治疗,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研究进展在过去的几年中,世界各国的神经病学家们非常重视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研究。1997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结果有多篇报道,其对国内同行在处理类似情况时,有指导和帮助作用。在本期国际动态专栏中,将就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文研究首次脑卒中后急性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以期预防和合理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1997-01-2000-12共收治960例首次脑卒中病人,分早期癫痫发作组和非发作组,两组人口统计学,既往史,神经影象学及神经系统临床体征等方面用卡方检验对比。结果 20例病人(2.1%)诊断有急性期癫痫发作。出血病人明显较缺血病人发作频繁,急性期癫痫发作的病人比非发作病人明显年轻且存在意识模糊状态,皮质受累,大面积梗死。结论 年轻患者,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病灶累及皮质及急性意识模糊状态是首次脑卒中病人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为了解首次脑卒中后急性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对我院960例连续住院的首次脑卒中病人病情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方法选取我院16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康复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2组患者症状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痊愈24例,有效4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患者痊愈12例,有效45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1%。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康复治疗和训练能够有效巩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分析.方法 2010-07~2011-07,我院诊治的6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每组各30例,对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肌力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Barthel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该疾病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变化影响预后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监测血压变化后,进行分组(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对比分析4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血生化指标以及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 98例患者中,勺型组40例,非勺型组28例,超勺型组20例,反勺型组10例,4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在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勺型组患者入院时与3个月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与其余3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3个月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与入院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往往表现有血压昼夜节律出现异常现象,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等预后情况,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并发抑郁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国内外广大学者对脑卒中所伴发抑郁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研究表明有相当多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症状。本人对 87例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伴发抑郁症的发病率、影响因素、治疗进行研究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9年 8月~ 2 0 0 1年 7月我科脑卒中患者 87例 ,其中男 5 2例 ,女 35例 ,年龄 49~ 83岁 ,均在发病后 48h内由脑 CT扫描确诊。其中脑梗死 48例 ,脑出血 30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9例 ,初次卒中 6 8例 ,再次卒中 19例。发病前后有精神…  相似文献   

1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MS)是当前世界上三大主要死亡疾病之一,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溶栓治疗、降纤治疗受治疗时间窗的限制,且易引起出血,在临床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我科自2003年2月份应用奥扎格雷钠以来,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高发疾病,在急性期进展的发生率约20%~40%,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不良。目前国内外对进展性脑卒中研究较多,但尚缺少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与脑梗死进展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而且对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风险及获益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探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脑循环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循环动力学(CVA)之间相关性及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VA检测仪检测分析120例急性期和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IMT,IMT/D比率及CVA各项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IMT及IMT/D比率均明显大于健康成人;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组Vmean,Qmean比急性期组明显降低。而R,DR明显增高,超早期组CV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期组,颈动脉IMT及IMT/D比率与Vmean,Qman呈显著直线负相关。与R,Zc呈显著直线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IMT及CVA检测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急性期康复训练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致残率也高,在脑血管病生存者中,约为86.5%[1],这不仅危及患者本人,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接受康复治疗,极大降低了致残率,我们对105例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进行康复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董漪  董强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0,18(6):653-655,661
随着头颅影像学及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也有了新发展。尤其是在急性期脑卒中的治疗方面,溶栓治疗的概念得到了全面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影响脑卒中预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人类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居所有疾病致残率首位。脑卒中幸存者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研究发现,对脑卒中急性期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可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本文对影响脑卒中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阿司匹林抵抗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上世纪后期,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使具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发生下降了1/4。尽管对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是否需要使用该药或使用剂量等仍有部分争论,但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确有肯定的价值,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可显著降低其复发率,在急性期治疗中可减少其病死率,至今仍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常用、经济、  相似文献   

20.
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的单盲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8例脑卒中急性期伴发抑郁症患者,进行氟西汀(百忧解胶囊)治疗的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