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目的:观察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孕三烯酮组和未用药组。术后1周开始用孕三烯酮,每周2次,2.5mg/次,连续3 ̄6个月。术后半年复查1次,了解其症状、体征、妊娠情况、B超情况及监测CA125。每月复诊,了解药物的副反应,复查肝功能。结果:孕三烯酮组随访39例,均于服药后开始闭经,有21例痛经和性交痛基本消失,15例症状较前减轻,3例复发。未用药组随诊的40例中,有12例痛经和性交痛基本消失,15例症状较前减轻,13例复发。孕三烯酮组复发率与未用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辅助治疗能有效地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减少其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和未用药组。术后月经第1天开始用药,米非司酮组每日1次,10mg/次,连续3~6个月,孕三烯酮组每周2次,2.5mg/次,连续3~6个月,术后半年复查1次。了解其症状、体征、妊娠情况,B超情况及监测CA125。每月复诊,了解副反应。复查肝功能。结果: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在服药期间的症状控制率为100%,米非司酮组4例患者在停用米非司酮后3个月复发.孕三烯酮组5例患者在停用孕三烯酮后2个月复发,未用药组有12例痛经和性交痛基本消失。15例症状较前减轻,13例复发,米非司酮组与孕三烯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米非司酮组2例患者在服药2~4个月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孕三烯酮组7例,未用药组0例,停药后经口服甘利欣,联苯双酯后恢复正常,用药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米非司酮组患者体重增加〉3kg,面部出现痤疮分别2例、4例;孕三烯酮组12例、11例。均在停药后恢复正常,未用药组均0例,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住症术后辅以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能有效地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减少其复发,但用药组副反应前者明显少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诺雷德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使用诺雷德、孕三烯酮及未用药组的复发率和受孕率。结果:诺雷德组、孕三烯酮组复发率分别为18.2%和28.0%,明显低于未用药组(P〈0.05)。但3组不孕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相似。结论:诺雷德、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有效,但不能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孕三烯酮作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辅助用药的疗效。方法: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术后1周辅以孕三烯酮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30例术后无药物治疗。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对照,观察其疗效。结果:随访6~36个月,治疗组症状控制率达100%,未见复发。对照组有6例复发。结论:孕三烯酮作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辅助用药,疗效满意,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孕三烯酮与达那唑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及达那唑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37例,随机分为3组,孕三烯酮组(54例);达那唑组(40例);未用药组(43例)。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经统计分析,孕三烯酮组及达那唑组复发率与未用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孕三烯酮组复发率与达那唑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与达那唑能有效地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减少复发,提高妊娠率。而孕三烯酮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6.
孕三烯酮与内美通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孕三烯酮与内美通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80名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给予以下2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内美通(组1),孕三烯酮(组2),均以2.5mg取,每周2次,连续3-6个月为1疗程,观察其症状,体征,及B超变化。结果:两组用药后的控制症状有效率均为100%,消除残余病灶率:组1为97.8%,组2为95%,观察期内组1中有1例复发组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分别为2.5%和5%,均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复发率(59%)及单纯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率(13.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孕三烯酮与内美通作用效果近似,可作为手术后辅助用药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怀宽 《海南医学》2007,18(11):110-110,51
目的 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以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随访资料,比较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及未用药组的疗效、复发率发生率.结果 孕三烯酮组症状、体征控制率好,复发率为4.8%,低于未用药组36.8%(P<0.05).结论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是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及术后药物治疗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保留生育功能或保留卵巢功能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给予手术后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手术治疗加术后预防性腹腔灌注顺铂化疗1次和口服中药方剂黄柏、当归、川楝子、杭芍、生地、元胡、大黄、蜇虫、桃仁、粉丹皮、红花、知母,1剂/d治疗1个月(对照组30例),并与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3个月者(孕三烯酮组28例)进行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副反应,以解除病痛,预防复发。结果对照组与孕三烯酮组临床症状即痛经、非经期下腹痛和性交痛症状缓解,子宫直肠窝结节明显缩小或消失,或结节触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或子宫活动受限明显改善或消失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的副反应:潮热、阴道淋漓出血、体重增加明显低于孕三烯酮组,短期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对保留生育功能或保留卵巢功能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给予手术后预防性腹腔灌注顺铂化疗1次和口服中药方剂治疗1个月是较好的治疗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用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保守手术治疗的1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辅助治疗的复发率和药物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孕三烯酮组和米非司酮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5.52%、13.33%,较文献报道中单纯手术治疗的复发率明显降低。两组问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米非司酮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孕三烯酮组的43.10%(P〈0.05)。结论: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用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治疗术后复发均是有效的,米非司酮副反应较少且轻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LNG-IUD)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疼痛和防止复发的疗效。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患者68例,其中36例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余32例服孕三烯酮,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CA125水平、病灶复发情况以及药物副作用。结果:LNG-IUD组术前25例痛经患者,术后痛经均得到缓解和改善,有效率达100%,两年内复发率5.56%;孕三烯酮组26例术前痛经患者,24例痛经得到缓解和改善,有效率为92.31%,两年内复发率9.37%。结论:LNG-IUD与孕三烯酮均能有效地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疼痛和病灶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孕三烯酮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给予皮下注射GnRH—a和口服孕三烯酮治疗预防复发。结果:两种药物均能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但GnRH—a不良反应小,与孕三烯酮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GnRH—a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小,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应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腹腔镜下手术或行剖腹产手术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未使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6个月后、12个月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6个月后、12个月后复发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完全缓解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术后给予孕三烯酮辅助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保守性或半保守性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38例,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46例,给予米非司酮12.5 mg口服,每天1次;孕三烯酮组46例,给予孕三烯酮2.5 mg口服,每周2次,两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对照组46例,手术后不用药物巩固治疗,定期随访。结果: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总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预防复发,观察其症状、体征和盆腔超声检查,评价药物疗效。结果:两种药物均能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但米非司酮不良反应较少,与孕三烯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毒副反应小,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应用药物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8例,进行保守性手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或半保守(切除子宫但保留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手术后分两组:米非司酮组33例,服用米非司酮12.5mg,1次/日;孕三烯酮组35例,服用孕三烯酮2.5mg,2次/周,疗程6个月.两组开始服药时间相同,保留子宫术后月经来潮的第1天开始服用;而子宫切除在术后1周开始服用.定期随访,比较应用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缓解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安全、有效,使用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者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志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19-120
目的 比较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方法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5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5例服用孕三烯酮2.5mg/次,2次/周,疗程6个月,26例服用米非司酮12.5mg,1日1次,于手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5d内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随访1~2年,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激素水平、副反应及妊娠情况.结果 两种药物术后控制症状有效率达100%,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复发率为8%,而米非司酮复发率7.8%,米非司酮的不良反应较小.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能有效地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减少复发,提高妊娠率,而米非司酮不良反应较小,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月华 《吉林医学》2010,(33):5977-597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或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后服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巩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或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38例,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药,给予米非司酮10mg,1次/d;对照组38例给予孕三烯酮2.5mg,2次/周。随访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基础体温呈单向型,用药3个月后两组症状、体征缓解相似,停药后两组症状、体征变化相似。76例患者中,有22例轻度体重增加,6例少量阴道流血,8例脂溢性皮炎,10例多毛,4例性欲减退,乳房缩小7例。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加用药物治疗是必要的,术后辅以米非司酮、孕三烯酮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小,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结合反向添加治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分为二组,观察组应用GnRH-a结合反向添加治疗法(肌内注射GnRH-a,同时口服7-甲基异炔诺酮);对照组单用GnRH-a(口服孕三烯酮)。观察其症状、体征和盆腔超声检查,评价药物疗效。结果二种用药方案均能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但GnRH-a结合反向添加治疗法副作用小,给药方便,与孕三烯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a结合反向添加治疗法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毒副作用小,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在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到2011年8月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将98例子宫异位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异位症术后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进行药物预防,而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孕三烯酮进行术后预防治疗,着重观察两组患者的预防复发情况、临床病症变化、体征指标、药物副作用、盆腔超声波检查结果、患者接受情况等,就两组的临床用药预防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两种药物均能起到术后复发预防功用,但是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预防比单纯应用孕三烯酮进行术后复发预防效果更加明显,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少,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术后复发预防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RU486)84例,孕三烯酮组78例,未用药组70例。比较3组术后疗效、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复发率分别为5.95%、6.41%,低于未用药组45.71%(P〈0.05,P〈0.05)。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8%,低于孕三烯酮组46.15%(P〈0.05)。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的术后复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术后有效率明显较其它两组低,复发率亦较其他两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术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而且米非司酮的价格低廉,不良反应显著小于孕三烯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