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复合蛋壳生物钙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SD大鼠采用AOAC低钙饲料配方喂养,使之产生低钙模型后,给予3种不同工艺处理过的复合蛋壳生物钙喂养4周,并作3天代谢实验,同时设阳性对照组及低钙饲料组.结果:3个实验组钙吸收率分别为79.8%、85.6%、82.4%,阳性对照组和低钙饲料组分别为77.5%和-58.0%,股骨存留率分别为2.78%、3,40%、3.49%、2.29%、-1.05%,血清钙含量分别1.41mmol/L、1.35mol/L、1.97mmol/L、2.19mmol/L、1.94mmol/L,血清硷性磷酸酶含量分别为111.2μ/L、116.8μ/L、146.3μ/L、130.9μ/L、308.3μ/L.结果表明,复合蛋壳生物钙实验各组在大鼠体内吸收利用效果比阳性对照组好,尤以实验Ⅱ组效果更佳.表明,复合蛋壳生物钙可作为不同人群补充机体钙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3.
牛磺酸 (β-氨基乙磺酸 )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它对许多依赖于钙离子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我们合成了牛磺酸钙〔1〕,它既为一种氨基酸钙盐〔分子组成为Ca(NH2 CH2 CH2 SO3 ) 2 〕 ,含钙量为 14 0 6 % 〔2〕(理论含钙量为13 90 % ) ,又具有良好的水溶性〔1〕(2 4℃溶解度为 0 5 2 0 4g/10 0g)。本研究以大鼠为动物模型 ,与国内外使用广泛的钙源碳酸钙及有机酸钙乳酸钙作对比 ,探讨牛磺酸钙的补钙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材料 :牛磺酸钙〔Ca(NH2 CH2 CH2 SO3 ) 2 〕 :自行合成 ,实测钙含量为 14 0 … 相似文献
4.
对虾中的钙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对虾加工后废弃的虾头、壳为原料制成三种对虾钙。用三种对虾钙、脱脂奶粉、活性离子钙配制的饲料及基础低钙饲料,喂养6组大鼠30天,并做3天代谢试验。结果是:奶粉、对虾钙、活性离子钙组鼠体重净增值分别为(g):91.15、57.17、28.04;钙吸收率(%);81.5、79.8、60.7;钙储留率(%):98.1、81.6、67.3;股骨钙存留率(%):5.37、3.36、2.91;钙利用率(%):84.0、53.0、36.8。结果表明:对虾钙在大鼠体内吸收、利用、储留效果和促进生长发育等比活性离子钙好,次于脱脂奶粉,可作为补充机体钙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5.
超微颗粒钙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和利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方法:用超微颗粒(80%<1μm)钙、碳酸钙、脱脂乳粉配制的饲料及基础的低钙饲料分别喂养4组断乳Wistar大鼠4周,并做3天钙代谢实验。结果:超微颗粒钙组大鼠体重增长率为80.4%;钙吸收率、储留率及利用率分别为71.1%、91.4%和61.4%;股骨指数为5.88;股骨钙存留率为4.97%,与碳酸钙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血清钙为2.39mmol/L;血清磷为2.31mmol/L,均在正常范围以内。与脱脂乳粉组比较,超微颗粒钙的利用率达到脱脂乳粉组的73%以上。结论:超微颗粒钙可以作为机体良好的钙源,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和药物。 相似文献
6.
生物钙在人体内的吸收和利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大连大洋离子钙厂以沿海盛产的牡蛎副产物—牡蛎壳为原料加工生产的生物钙进行了人体内吸收利用实验研究,并以牛乳粉和磷酸氢钙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生物钙、牛乳粉和磷酸氢钙的吸收率(%)分别为77.27、76.71和75.23:存留率(%)分别为75.81、74.05和72.86,二者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说明生物钙在儿童体内吸收利用是比较好的,是可以广为利用并可代替磷酸氢钙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食品钙强化剂。 相似文献
7.
钙吸收利用与钙摄入量关系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钙吸收利用与钙摄入量间的相互关系 ,给初断乳Wistar大鼠喂饲 3周缺钙饲料后 ,按体重随机分为缺钙组、钙适宜组和高钙组 ,进行 12周喂养 ,并于实验第 5周进行 3天代谢试验。结果表明 ,适宜补钙可明显增加骨钙、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和股骨的重量 (P <0 0 5 ) ,加大补钙剂量 ,补钙效果未见增加。相关分析发现摄入钙与骨钙、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呈正相关 ,而与吸收率、存留率呈负相关。量效研究发现 ,大鼠钙摄入量 (X)与吸收率 (^Y)间的关系呈双曲线函数形式 ,所得回归方程为 :^Y =e6 80 68×X- 0 882 1 +2 0 ,(F =47 315 4,P <0 0 0 0 1)。实验结果显示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骨钙与用单光子骨密度仪测定的骨矿物质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钙摄入量与儿童青少年骨质发育和成人骨健康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对钙制剂和补钙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现有钙剂市场是以碳酸钙占主导地位.碳酸钙作为补钙制剂和钙强化剂,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如溶解度低、干扰铁、锌、镁等无机离子的吸收等.柠檬酸钙是目前国际市场上一种新型钙剂,溶解性高、口感好、吸收利用不受年龄、体表面积、维生素D及碱性磷酸酶的影响.为进一步对钙剂进行优化,我们以柠檬酸钙为主,添加促进钙吸收、增强骨密度和预防骨质疏松的天然物质,研制出复合钙制剂,为了解复合钙制剂的补钙效果,对不同剂量的复合钙制剂和碳酸钙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利用情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以低钙饲料喂养大鼠10 天, 用活性钙胶囊作对照, 做三天碳酸钙泡腾颗粒在大鼠体内的钙平衡代谢试验。结果:活性钙胶囊组、碳酸钙泡腾颗粒组钙平衡值分别为110.7±19.9m g,145.4±9.2m g,吸收率(×10- 2 )分别为65.4±10.2,85.6±6.6, 钙储留率 (×10- 2 ) 分别为92.7±3.5, 93.2±3.0。结果表明: 活性钙胶囊、碳酸钙泡腾颗粒的恰当运用, 都可达到补钙的目的, 而大鼠对碳酸钙泡腾颗粒中钙的吸收明显优于活性钙胶囊 相似文献
13.
水解牡蛎钙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水解牡蛎钙的生物利用率,作者以含钙量相等(45mg/d)的水解牡蛎钙、碳酸钙、氯化钙喂饲缺钙动物模型大鼠4周,采用原子吸收法和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了大鼠的血钙、尿钙、粪钙和骨钙,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表明,水解牡蛎钙组大鼠的钙吸收率和存留率分别为67.3%±16.7%和64.6%±17.5%,股骨骨钙含量为131.2±1.48mg/g,股骨骨密度(BMC/BW)为0.318±0.034g/cm2,均显著高于碳酸钙对照组。三组大鼠的血钙含量、体重增重和摄食量差异无显著性。提示水解牡蛎钙比常用钙剂碳酸钙更有利于机体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15.
旋毛虫在实验动物体内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旋毛虫肌幼虫在大白鼠,小白鼠和豚刀体内分布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幼虫主要分布在全身各横纹肌肉,最密集的部位为膈肌,肋肌,舌肌,咀嚼肌以及腓肠肌等活动步骤的肌肉,而在内脏器则极为少见,仅见心肌有少量虫体。肉检部门最适取样部位为横膈肌的肋间肌。 相似文献
16.
蛋壳粉补钙效果观察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蛋壳粉对大鼠生长发育和吸收利用的影响,比较蛋壳粉、骨粉、碳酸钙补钙效果之差别。方法:给初断乳Wistar大鼠喂饲3周缺钙饲料后,按体重随机分为基础饲料十蛋壳粉,基础饲料十骨粉,基础饲料+碳酸钙和基础饲料4个组,喂养12周,第5周进行3天代谢试验,实验结束时摘眼球采血,断头处死动物,测定各项指标。结果:补钙组骨钙、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股骨重复均高于缺钙组(P<0.01或P<0.05)。补钙组间,蛋壳组骨钙含量明显高于碳酸钙组(P<0.05),但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股骨重量未见差别。缺钙组钙吸收率、存留率均明显高各补钙组(P<0.01);在补钙组中,蛋壳钙的吸收率、存留率最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市售骨粉铅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结论:蛋壳粉的补钙效果优于碳酸钙,其制备简单、价格低廉,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的生物钙源。 相似文献
17.
18.
添加混合果汁的生物钙剂中钙的吸收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海洋生物牡蛎壳、对虾皮加工而成的生物钙粉,添加混合果汁(桔子汁、苹果汁、山楂汁和大枣汁)制成钙冲剂。用钙冲剂与其它几种常用补钙剂(活性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磷酸氢钙)进行了30天大鼠喂养及3天代谢实验。结果显示:此种钙冲剂钙的吸收率和储留率分别为69.2%和95.1%,均高于其它钙剂(P<0.05),大鼠股骨重量(湿重)和股骨含钙量分别为(0.82±0.04)g和(8.45±6.2)mg,均大于其它各组(P<0.05)。 相似文献
19.
酪蛋白磷酸肽(CPP)对大鼠钙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酪蛋白磷酸肽(CPP)是从牛奶中提取出的一种多肽制品,在中性和弱碱性的环境下可提高钙的溶解度和钙溶液的稳定性。将CPP按0.5%和0.2%浓度分别加入大鼠基础饲料和低钙饲料中,并设一组含5%脱脂奶粉为阳性对照。每组10只断乳大鼠,进行四周生长试验和三天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基础饲料添加0.5%CPP组的大鼠钙吸收率和钙储留率比对照组升高6%左右,差别有显著性意义。低钙饲料添加0.2%CPP亦使钙吸收率和储留率增加5%~6%,差别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奶粉的钙吸收率和利用率在各组中最高。CPP作为促进钙吸收利用的食品添加剂有进一步研究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不同食物中的钙以及膳食中的钙能被生物体所利用而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但是许多生理因素及膳食因素都会影响钙的生物利用度。膳食中钙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会影响钙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而机体中钙及维生素D的含量、年龄、怀孕状况、哺乳状况及是否生病也对钙的生物利用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