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心梗)伴泵衰竭的最严重临床表现,与左心室心肌的广泛损害有关。85%的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左心功能衰竭(心衰)所引起[1],当40%或以上的左心室心肌受损害时常出现心源性休克,其余病人可能有机械性障碍,如室间隔缺损,乳头肌功能不全等,或有严重的右心室心肌梗塞。AMI并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在70年代以前为15%,现降至5%~7%。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为左心室充盈压增高,心输出量下降,低血压和重要器官灌注低下。AMI并心源性休克多为老年人、女性病人、有心梗史或心衰史、或有前壁心梗的病人,约50%的心源性休克患…  相似文献   

2.
休克 (shock)是由于各种原因 (感染、创伤、出血、心源性及过敏等 ) ,导致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 ,使脏器血流灌注不足 ,产生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状态。1 心电图特点休克者心电图变化与休克的不同时期、严重程度、休克类型和心脏基础病变以及并发症有关。一般有以下特点。1 1 早期表现为心动过速、早搏等 休克早期 ,因交感神经兴奋 ,心脏的代偿反应可出现窦速 ,各种类型的早搏 ,甚至发生房速、房颤等快速性心律失常。1 2 中期表现 心动过速仍存在 ,心肌缺血加重 ,ST -T缺血性改变 ,可出现室速和各种…  相似文献   

3.
心源性休克系心脏泵功能衰竭的极期表现,病死率高。对于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只有尽可能早期识别心源性休克,在形成不可逆的代谢性改变和器官损害或微循环障碍之前开始准确治疗才会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组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36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和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众多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体外肺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or,ECMO)作为新型体外循环支持技术的代表,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伴心脏泵衰竭、心源性休克治疗之中。它通过人工血泵有效地替代患者的心脏功能,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肌缺氧,促进心肌更好的修复,稳定血流动力学,增加重要脏器灌注,为AMI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在内各种再灌注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及提供稳定的内环境,明显减少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治疗大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所致的内环境紊乱及药物毒副作用,使心脏获得充分休息,增加能量储备,减少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保护心肌,保护生命。ECMO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治疗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成为新一代既安全又高效的全新的体外循环支持技术代表,广泛应用于循环,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治疗当中,使更多的患者看到生命的曙光。  相似文献   

5.
由革兰阴性菌感染所造成的内毒素休克,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其中由急性肺损伤所致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为常见。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内毒素休克时多脏器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其功能损害,是一系列炎性介质共同作用于机体所致,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  相似文献   

6.
<正>心源性休克是由心脏泵功能衰竭引起心输出量显著减少,伴有血压下降、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等表现的一组休克综合征。2019年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首次发布了成人心源性休克分类专家共识~[1]。该标准将心源性休克按严重程度分为A-E期,目前已获ACC、AHA、ACEP、ESC/ACVC、SCCM、ISHLT和STS等学术组织的认可,并被临床广泛应用。经过2年多的临床实践,更多有效性研究可提供新的有价值信息。为此,SCAI重新召集了一个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临床专家小组,根据现有文献和真实世界获得的医师反馈,重新评估和修订了SCAI休克分类标准~[2]。  相似文献   

7.
心源性休克的现代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源性休克是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常见原因。急性心梗患者30天死亡率中,58%由心源性休克引起。因此,必须重视对心源性休克的认识、评估和治疗。本文就目前外对心源性休克的防治新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床边紧急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心源性休克抢救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源性休克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病人的重要死亡原因。在心脏泵衰竭所致的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中,单纯应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及强心药物往往不能取得满意效果,病死率可达70%~85%。近几年为降低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如挽救存活心肌和心肌辅助装置等。  相似文献   

9.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北京,100853)李天德,陈练休克是心、脑、肾、肝等重要器官灌注不足的复杂综合征。心源性休克特指突发严重心脏疾患所致的以上综合征,它们可由急性心肌梗塞、暴发性心肌炎及心脏手术等因素所致,其中急性大面积心肌梗...  相似文献   

10.
重症心肌炎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心肌炎常常因心肌损害严重短时间内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如:Ⅲ°房室传导阻滞(AVB),血流动力学影响过大而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1].我院1999年8月至2003年12月为重症心肌炎伴Ⅱ°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21例患者行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分析5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发现有8项因素与之密切相关,且相关因素越多,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越高,此8项相关因素可作为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预报指标,A组16例并发心源性休克,3周内死亡5例,B组35例未并发心源性休克,3周内无1例死亡,B组溶栓再通率(60%)显著高于A组(25%)P<0.01,认为冠脉早期再通可以降低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亦能提高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明显改善,然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及其预后却无很大的改变。不可逆的泵衰竭引起循环衰竭和重要器官灌注减少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尽管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仍然有较高的病死率。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血运重建可防止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发生心源性休克后早期血运重建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心源性休克的机制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明显改善,然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及其预后却无很大的改变.不可逆的泵衰竭引起循环衰竭和重要器官灌注减少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尽管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仍然有较高的病死率.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血运重建可防止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发生心源性休克后早期血运重建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休克改善微循环治疗的原则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休克改善微循环治疗的原则与经验河北省人民医院(050051)刘坤申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侯宇休克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在微循环障碍,组织和脏器灌注不足,引起细胞和器官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和功能损害。以我国学者为主提出的改善微循环、治疗休克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15.
心源性休克是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重大挑战。近年来,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均取得诸多进展。文章将 从心源性休克的现代概念、临床评估方法、现代治疗及休克中心的建设4个方面将心源性休克做一系统述评。  相似文献   

16.
地高辛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的疗效是有争议的。本文在排除了陈旧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瓣膜损害、心源性休克及其它强心药等干扰因  相似文献   

17.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已经有了多种药物治疗、综合的监护管理以及先进的器械辅助,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依旧保持着较高的死亡率。多项研究表明,尽早进行血运重建治疗是目前唯一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治疗措施。因此尽早进行血运重建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该文综述了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急性右室、左室下壁梗塞伴发心源性休克时的肺毛楔压,不能作为常规评价左室功能的指标。此时肺毛楔压无显著升高是原发性右室功能低下的结果,可能掩盖同时并存的严重左室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9.
心源性休克是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重大挑战。近年来,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均取得诸多进展。文章将
从心源性休克的现代概念、临床评估方法、现代治疗及休克中心的建设4个方面将心源性休克做一系统述评。  相似文献   

20.
因急性心肌梗塞而住院的心源性休克发病率为10—15%,显然是因心肌损害、少数为乳突肌突然断裂或穿孔所致。其中左室心肌梗塞为35—75%,其次是大面积梗塞、主动脉逆流、冠状动脉侧枝通路的重建、或冠脉移植术。近10年来对心源性休克的预防是早期治疗,若发病3小时开始治疗的,其发病率为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