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寻困难下咽异物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利用Olympus BF-260型电子喉镜及其配套异物钳对门诊发现异物但难于取出或者考虑下咽部异物可能的117例患者施行探查并取出.结果:117例患者中,行电子喉镜检查当时发现异物并即时成功取出106例,其余11例患者未发现异物但有黏膜擦伤或者局部感染,给予抗炎及观察,3~5 d后复诊,患者咽痛及异物感消失,再次复查电子喉镜创面愈合.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困难的下咽异物,使用电子喉镜探查及取出下咽部异物具有操作方便、视野开阔、安全舒适、患者痛苦轻、局部创伤小一系列优点,特别是对于对咽部反射敏感者或由于舌体肥厚、舌系带较短、咽腔相对狭窄及配合困难的儿童或伴有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和间接喉镜检查较难被发现的细小异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在下咽异物的诊断和治疗优势。方法:间接喉镜难于检查或治疗下咽异物患者共160例,使用电子喉镜在表面麻醉下进行检查治疗。结果:160例患者下咽部异物均一次成功取出,患者痛苦小,无明显不适感,无各种慢性病的诱发。结论:电子喉镜作为喉部疾病诊断、治疗的新型工具,在下咽异物的诊断、治疗较间接喉镜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电子喉镜下咽部异物探查取出术9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在咽部异物的探查和取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Olympus电子喉镜及其配套息肉钳对门诊咽部异物及怀疑有咽部异物患者98例进行探查和取出。结果:98例患者中,91例发现有异物并一次取出,7例为咽部粘膜擦伤局部感染。异物以鱼刺和骨刺片为最多,外观粗短坚硬或细如毛发,部位隐匿,停留处多为一白点或包埋于粘膜皱襞中,7例粘膜擦伤局部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随诊1周后,症状消失,复查创面愈合。全部病例未发现并发症。结论:电子喉镜下探查或取出咽部异物具有操作简便、视野清晰、安全准确、适宜人群广泛、患者痛苦小、局部创伤轻微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电子喉镜钳取下咽部异物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下咽部异物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经电子喉镜钳取异物时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取出异物,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电子喉镜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较容易准确找到异物,术中加强护理配合,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探查在咽部异物取出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电子喉镜选择合适异物钳对门诊急诊咽部异物以及怀疑有咽部异物患者60例进行检查并取出。结果在60例患者的咽部异物均一次性取出,其中8例因为咽部黏膜擦伤导致局部感染。异物以鱼刺和骨刺片居多,外观粗短坚硬或细如毛发,部位隐匿,停留处多为一白点或包埋于黏膜皱襞中。其中8例黏膜擦伤局部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随诊1周后,症状消失,复查创面愈合。全部病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电子喉镜下检查并成功取出咽部及部分喉部异物,具有操作简单、视野清楚、安全准确、用时明显减少、适宜广大人群、患者痛苦较小、局部创伤轻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鼻咽纤维喉镜下咽部异物取出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鼻咽)纤维喉镜检查及治疗下咽部隐匿或可疑性异物的疗效. 方法:用(鼻咽)纤维喉镜检查并取出300例下咽部隐匿或可疑性异物. 结果:本组病例均用纤维喉镜发现并取出. 结论:(鼻咽)纤维喉镜是检查和治疗下咽部异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麻醉喉镜在特殊人群(指:咽反射敏感、颈部粗短、张口困难、舌体肥厚、舌系带较短、患者年龄较小的人群。)中喉咽部异物诊断和取出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过去1a特殊人群中难以诊断或取出的36例喉咽异物诊断和取出的成功经验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在麻醉喉镜下36例难取下咽异物均成功取出。结论 在特殊人群中麻醉喉镜可作为下咽异物诊断和取出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使用简便,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弯血管钳在取出下咽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弯血管钳,在无麻醉或表面麻醉间接喉镜下取下咽部异物。结果 50例患者异物均为鱼刺,均用弯血管钳顺利取出异物。其中19例未经粘膜表面麻醉顺利取出,31例经粘膜表面麻醉后顺利取出。其中舌根异物32例,咽侧壁异物3例,会厌谷异物15例。结论弯血管钳取下咽异物具有操作简便、无需特殊的器械,易于掌握,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前  齐磊  李丹 《当代医学》2014,(10):57-58
目的:探讨喉咽部异物简单取出方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中煤矿建总医院耳鼻喉科2013年1月~2013年6月门诊诊治的180例喉咽部异物患者,应用纱布包裹拉舌,再经压舌板压舌后用枪状镊钳取异物方法的临床资料,分析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80例患者中,异物位于会厌谷患者87例,取出49例,成功率为56.32%。异物位于舌根部患者81例,取出47例,成功率为58.02%。异物位于梨状窝患者12例,无1例取出。180例中91例未能取出异物的患者,均在间接喉镜下钳取或电子喉镜下成功取出。结论该异物取出方法极为简单,可作为临床上喉咽部异物患者取出的最先尝试办法。如果不能顺利取出异物,再采用间接喉镜下钳取或电子喉镜下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弯血管钳在取出下咽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弯血管钳,在无麻醉或表面麻醉间接喉镜下取下咽部异物.结果 50例患者异物均为鱼刺,均用弯血管钳顺利取出异物.其中19例未经粘膜表面麻醉顺利取出,31例经粘膜表面麻醉后顺利取出.其中舌根异物32例,咽侧壁异物3例,会厌谷异物15例.结论 弯血管钳取下咽异物具有操作简便、无需特殊的器械,易于掌握,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二维多平面重建(MPR)、三维仿真内镜(CTVE)和三维容积再现技术(VRT)成像对喉癌及下咽癌局部侵犯范围的诊断价值。方法:51例喉癌及下咽癌的患者行术前前瞻性16层螺旋CT检查并行图像后处理(MPR、CTVE和VRT)。采用盲法阅片,分别将CT横断面、MPR及联合图像(横断面结合MPR)与手术病理所见侵犯范围进行对照分析,三维后处理技术CTVE、VRT与喉镜所见侵犯范围进行对照分析,采用多个样本率的≯检验。结果:喉癌81例,下咽癌20例,CT横断面、MPR及联合图像与手术病理对评价会厌、室带、杓会厌襞、声带、前联合、声门下区、喉旁间隙、梨状窝、喉软骨、淋巴结结构侵犯基本一致(P〉0.05)。CTVE图像与喉镜对评估会厌、室带、杓会厌襞、声带、前联合及梨状窝结构侵犯和CTVE图像、VRT图像与喉镜对评估梨状窝、喉室和气管结构侵犯亦基本一致(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能够从二维、三维的角度真实地反映肿瘤部位、形态、大小、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尤其对肿瘤周围的侵犯、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同时,CTVE可作为电子喉镜很好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2.
张林 《中国现代医生》2013,(30):110-112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在困难咽喉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运用。方法2008年3月=2012年3月的4年间,我科在电子喉镜介入下共处理困难异物97例。结果96例困难咽喉异物一次性经电子喉镜下成功取出。1例患者为假牙牙套且已部分进入食道,最终食道镜下取出。结论电子喉镜具有视野广而清晰无盲点,分辨率高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困难咽喉异物的取出,更为准确、方便。  相似文献   

13.
余文兴  黄红星  黄远 《西部医学》2012,24(9):1762-1763
目的探讨经电子喉镜下喉异物钳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疗效及复位技巧。方法 8例因上消化道电子内镜检查、鼻饲管、全麻下气管插管、颈部外伤等所致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在电子喉镜下喉异物钳进行环杓关节复位术。结果 7例1次、1例2次手术复位成功,术后随访6~24个月,声音恢复正常。结论电子喉镜下喉异物钳进行环杓关节复位方法简单、准确、安全、快速,手术成功率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吞食异物临床诊治程序和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吞食异物急诊时的诊治程序和最佳处理方法,以便早期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方法对2004年12月~2005年8月来我院诊治的的此类病人101例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结果仅经电子胃镜操作29例取出25例,成功率86.29%;经喉镜操作72例取出60例,成功率83.3%;其中喉镜操作后再行胃镜操作6例取出4例成功率66.7%。结论依患病情及时选择相应措施并正确掌握吞食异物临床诊治程序,利于异物的取出。内镜对诊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下摘除声带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6例声带息肉摘除的临床资料,其中电子喉镜下手术70例,支撑喉镜下手术66例,术后第4周复查电子喉镜。结果:①电子喉镜组与支撑喉镜组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97.1%(68/70)vs.97.0%(64/66),P〉0.05;电子喉镜下手术摘除声带广基息肉的痊愈率低于支撑喉镜组52.5%(21/40)vs.80.7%(46/57).P〈0.01。②电子喉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支撑喉镜组2.86%(2/70)vs.12.12%(8/66),P〈0.05。结论:电子喉镜疗效确切、简便易行、少并发症,是手术摘除声带带蒂息肉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与电子喉镜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声带良性病变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的患者分为支撑喉镜组和电子喉镜组,每组各48例。支撑喉镜组予以支撑喉镜下声带良性病灶切除术,电子喉镜组予以电子喉镜下声带良性病灶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电子喉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支撑喉镜组(t=8.71、2.48,P〈0.05或P〈0.01);术后4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支撑喉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电子喉镜组(χ^2=4.80,P〈0.05)。结论支撑喉镜与电子喉镜治疗声带良性病变效果相近,电子喉镜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而支撑喉镜手术切除彻底、术后并发症少。对于声带病灶较大或对术后发声要求较高的患者应选用支撑喉镜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2月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上颌窦囊肿患者52例,将其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给予实验组患者电子喉镜下囊肿摘除术,对照组患者鼻内镜下囊肿摘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30例有效,有效率为100%,其中26例治愈,治愈率86.67%;对照组22例有效,有效率为100%,其中16例治愈,治愈率72.73%,两组患者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喉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与鼻内镜下手术疗效相当,但前者更安全、便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