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胸中段食管癌适形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两种不同技术中计划靶区(PTV)及正常组织的受量。方法对52例ⅡB-Ⅳ期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用同一放疗计划系统分别设计IMRT和3D-CRT根治性放疗计划,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两种方法中计划靶区和正常组织受量并且计算计划靶区适形指数(CI)和剂量不均匀指数(HI)。结果 IMRT方法的PTV适形度优于3D-CRT;脊髓剂量的最大值低于3D-CRT,但无统计学差异;心脏接受V25和V40的体积百分比低于3D-CRT;IMRT显著降低了肺部V10和V20的有效体积,但其肺部的V5大于3D-CRT。结论在可接受的放射性损伤的基础上,IMRT技术较3D-CRT能够提高行根治性放疗的ⅡB-Ⅳ期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靶区剂量,靶区适形度高,但可使肺组织受到更大容积的低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螺旋断层放疗(HT)、静态调强放疗(IMRT)及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直肠癌术后放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10例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Dixon手术)后患者,在其CT定位图像上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并进行HT、IMRT及3D-CRT计划设计.要求至少95%的PTV达到处方剂量为50 Gy.结果 3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除3D-CRT计划外,HT计划与IMRT计划均能较好地满足各危及器官剂量限制要求.HT、IMRT、3D-CRT计划的适形度指数CI分别为0.86、0.82和0.62(F=206.81,P<0.001),剂量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001、0.157和0.205(x2 =15.8,P<0.001).3D-CRT计划骨盆V50、膀胱V40、小肠V50、股骨头D5明显高于IMRT与HT计划(P<0.05),而后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T计划小肠V15大于IMRT计划与3D-CRT计划(71.1% vs.63.3%、6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T、IM RT及3D-CRT3种治疗计划均可满足直肠癌靶区处方剂量要求.HT计划适形度和均匀性最好,其次为IMRT计划,3D-CRT计划最差.HT计划满足所有危及器官的剂量限制,对正常组织的保护略优于IMRT计划.3D-CRT计划简便、实用性强,但对危及器官的保护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剂量学方法比较三维适形(3D-C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疗的10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3D-CRT和s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性,以及危及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3D-CRT与sIM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略优于3D-CRT计划,sIMRT放疗计划中肺的平均剂量、V5、V10、V20别比3D-CRT降低14.81%、17.88%、19.15%、27.78%,而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 对于NSCLC,sIMRT放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3D-CRT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剂量学方法比较三维适形(3D-C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疗的10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3D-CRT和s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性,以及危及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3D-CRT与sIM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略优于3D-CRT计划,sIMRT放疗计划中肺的平均剂量、V5、V10、V20别比3D-CRT降低14.81%、17.88%、19.15%、27.78%,而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 对于NSCLC,sIMRT放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3D-CRT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剂量学方法比较三维适形(3D-C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疗的10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3D-CRT和s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性,以及危及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3D-CRT与sIM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略优于3D-CRT计划,sIMRT放疗计划中肺的平均剂量、V5、V10、V20别比3D-CRT降低14.81%、17.88%、19.15%、27.78%,而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 对于NSCLC,sIMRT放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3D-CRT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用剂量学方法比较三维适形(3D-C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疗的10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3D-CRT和s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性,以及危及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3D-CRT与sIM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略优于3D-CRT计划,sIMRT放疗计划中肺的平均剂量、V5、V10、V20别比3D-CRT降低14.81%、17.88%、19.15%、27.78%,而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 对于NSCLC,sIMRT放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3D-CRT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剂量学方法比较三维适形(3D-C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疗的10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3D-CRT和s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性,以及危及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3D-CRT与sIM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略优于3D-CRT计划,sIMRT放疗计划中肺的平均剂量、V5、V10、V20别比3D-CRT降低14.81%、17.88%、19.15%、27.78%,而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 对于NSCLC,sIMRT放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3D-CRT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剂量学方法比较三维适形(3D-C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疗的10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3D-CRT和s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性,以及危及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3D-CRT与sIM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略优于3D-CRT计划,sIMRT放疗计划中肺的平均剂量、V5、V10、V20别比3D-CRT降低14.81%、17.88%、19.15%、27.78%,而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 对于NSCLC,sIMRT放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3D-CRT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剂量学方法比较三维适形(3D-C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疗的10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3D-CRT和s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性,以及危及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3D-CRT与sIM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略优于3D-CRT计划,sIMRT放疗计划中肺的平均剂量、V5、V10、V20别比3D-CRT降低14.81%、17.88%、19.15%、27.78%,而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 对于NSCLC,sIMRT放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3D-CRT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剂量学方法比较三维适形(3D-C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疗的10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3D-CRT和s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性,以及危及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3D-CRT与sIM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略优于3D-CRT计划,sIMRT放疗计划中肺的平均剂量、V5、V10、V20别比3D-CRT降低14.81%、17.88%、19.15%、27.78%,而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 对于NSCLC,sIMRT放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3D-CRT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用剂量学方法比较三维适形(3D-C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疗的10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3D-CRT和s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性,以及危及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3D-CRT与sIM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略优于3D-CRT计划,sIMRT放疗计划中肺的平均剂量、V5、V10、V20别比3D-CRT降低14.81%、17.88%、19.15%、27.78%,而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 对于NSCLC,sIMRT放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3D-CRT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用剂量学方法比较三维适形(3D-C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疗的10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3D-CRT和s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性,以及危及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3D-CRT与sIM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略优于3D-CRT计划,sIMRT放疗计划中肺的平均剂量、V5、V10、V20别比3D-CRT降低14.81%、17.88%、19.15%、27.78%,而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 对于NSCLC,sIMRT放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3D-CRT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三维适形(3 D-CRT)、逆向调强(IMRT)及旋转调强(V-MAT)3种部分乳腺外照射(EB-PBI)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定位影像资料完整的12例保乳术后行EB-PBI患者,每例患者分别设计3D-CRT、IMRT、V-MAT 3种治疗计划,比较3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及所需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结果 3D-CRT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最差,V-MAT计划的处方剂量靶区覆盖率及靶区剂量均匀性最差.3D-CRT计划中患侧肺V5、V10和平均剂量低,而患侧肺V30高;计划间患侧肺V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MAT计划中15、20和25 Gy剂量包绕的同侧正常乳腺体积少;对于心脏V5、平均剂量及最大剂量、对侧肺平均剂量、甲状腺平均和最大剂量,IMRT> V-MAT> 3D-CRT,计划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4 ~ -2.09,P<0.05).3D-CRT、IMRT和V-MAT计划所需MU值分别为417.6 ±34.4、772.8±54.4和631.0±109.0,计划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3、-2.76、-2.93,P<0.05);V-MAT计划施照时间短.结论 对于部分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旋转调强计划在降低患侧靶区外正常乳腺组织受照射剂量和减少治疗时间方面优势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腮腺癌术后高危复发区用何种照射方法可以更有效的使靶区剂量均匀及更好的保护危及器官.方法 对8例腮腺癌术后患者设计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95%计划靶区(PTV)60 Gy/30次.对常规放疗、二维适形放疗(2D-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等放射治疗技术的腮腺癌术后靶区进行放疗计划设计,分析比较各种治疗计划靶区适形度和在保护危及器官等方面的优劣.结果 在2D-CRT时,以计算点深度取3.5 cm,电子线能量采取12 MeV及X射线/电子射线(X/E)剂量比为1∶2时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度较好,危及器官的受量较低.与2D-CRT比较,常规放疗照射野能够较好地包括CT断层图像上勾画的靶区.与2D-CRT及3D-CRT相比,IMRT计划有最好的靶区适形度及均匀度,同时对危及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 X射线与电子线混合线束照射时,剂量计算点深度取3.5 cm左右、电子线能量采取12 MeV及X/E剂量比为1∶2时,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度较好,对正常组织的保护较好,但具体患者最好用计划系统来选择以上指标.常规放疗按解剖标志确定的照射野能够较好地包括三维靶区.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度及均匀度最好,并且危及器官受量较低,在腮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IMRT技术是值得推广并普及的放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胸段食管癌3种放疗技术( 3D-CRT、IMRT、RapidArc)的剂量学特点,并分析3种技术的优劣及应用特点.方法 1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入组,依据CT图像,勾画靶区,针对患者的同一套CT图像的相同靶区分别制定3D-CRT、5野IMRT(IMRT5)、7野IMRT( IMRT7)、9野IMRT(IMRT9)、单弧Arc( Arc1)、双弧Arc( Arc2)共6套计划.PTV处方剂量为40 Gy分20次4周+19.6 Gy分14次7d.结果 3D-CRT计划各项靶区剂量学参数明显差于IMRT计划及RapidArc计划(t=5.77、3.52,P<0.05),6套计划的PTV V95(%)分别为:3D-CRT (91.55 ±2.90),IMRT5(96.66±1.05),IMRT7 (96.87±1.23),IMRT (96.81±1.16),Arcl (94.98±1.41),Arc2 (95.93±1.32).RapidArc计划的靶区适形度(CI)最好(t=3.76,10.01,P<0.05),IMRT计划的靶区均匀性(HI)最好(t =3.93、3.37,P<0.05).危及器官参数RapidArc与IMRT各计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CRT和RapidArc计划的机器跳数明显少于IMRT计划,差异高达75%.结论 对于胸段食管癌患者,采用IMRT或RapidArc技术可以在保护正常组织的同时,涵盖临床必需的治疗靶区.3D-CRT计划对降低正常组织低剂量散射区方面优势明显.RapidArc计划靶区剂量学参数与IMRT计划比较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胃癌D2根治术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1-2].近年来开展的调强适形放疗可以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和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近期的研究表明,胃癌应用调强放射治疗相对常规治疗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34],可以在给予靶区相似剂量照射的同时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本研究通过胃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计划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个计划中计划靶区(PTV)、肾脏、肝脏、脊髓的剂量分布,并报告IMRT联合同期化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宫颈癌复发病例,比较逆向调强(IMRT)、三维适形(3D-CRT)及超级伽玛刀弧形适形(SGS-CRT)三种照射方式的剂量学特点。方法对15例宫颈癌复发患者进行IMRT、3D-CRT及SGS-CRT计划设计,以包绕计划靶区(PTV)体积95%的等剂量线为处方剂量线,分别给予50Gy的处方剂量,分次方案均为2Gy×25次,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三种照射方式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结果 3D-CRT的95%处方剂量包括靶区体积(99.9%±0.2%)高于IMRT(99.5%±0.5%)及SGS-CRT(99.3%±0.8%,P<0.05);SGS-CRT的靶区剂量梯度(85%±20%)明显高于IMRT(10%±7%)及3D-CRT(8%±5%,P<0.05);IMRT的适形指数(0.9±0.3)优于SGS-CRT(0.8±0.2,P<0.05),且SGS-CRT优于3D-CRT(0.7±0.5,P<0.05)。DVH显示,在10~30Gy之间,SGS-CRT膀胱平均受照体积(27.8%)明显低于IMRT(40.1%)和3D-CRT(57.4%,P<0.05);在5~45Gy之间,直肠平均受照射体积SGS-CRT(25.4%)明显低于IMRT(48.9%)和3D-CRT(73.2%,P<0.05);在小肠剂量分布上,三种照射方式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宫颈癌复发放疗中,SGS-CRT具有一定剂量学优势,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在我国应用较少,笔者系统地比较了IMRT和3D-CRT两种放疗方法在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方面的不同,还研究了不同射野数对肺癌IMRT的影响,期望能为建立一套适合肺癌的逆向IMRT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化疗后接受胸部IMRT, 发生放射性肺炎(RP)的临床和剂量-体积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2年接受化疗和IMRT的130例初治广泛期SCLC患者, 化疗方案以顺铂、依托泊甙方案为主, 放疗平均剂量为55.3 Gy(32~67 Gy)。RP采用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4.0版)进行评价, 分析放疗结束后2级及以上RP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方法分析预测因子。 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4~66个月)。37例(28.5%)患者出现了≥2级的RP。单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和剂量学参数(双肺V5、V10、V20、V30、平均肺剂量、双肺体积)与RP显著性相关; 多因素分析显示, 只有双肺V5是≥2级RP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多个临床和剂量学参数与RP的发生存在风险相关性, 尤其是双肺V5。对化疗有效的广泛期SCLC患者行胸部放疗时, 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适当降低V5的体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剂量学方法比较三维适形(3D-C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疗的10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3D-CRT和s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性,以及危及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3D-CRT与sIM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略优于3D-CRT计划,sIMRT放疗计划中肺的平均剂量、V5V10V20分别比3D-CRT降低14.81%、17.88%、19.15%、27.78%,而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 对于NSCLC,sIMRT放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3D-CRT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