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抗体夹心法测定15例HFM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同期1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清TNF-α、IL-6和IL-10的含量,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FMD患儿急性期TNF-α、IL-6和IL-10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恢复期IL-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和IL-10水平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HFMD患儿急性期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和TNF-α水平升高持续到恢复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4至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40例,根据病情分为普通病例组(20例)和重症病例组(20例),单纯隐睾或斜疝儿童20例为对照组.20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组出现神经系统受累,但无心肺功能损害.重症病例组入院第1天及第2天分别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1g/(kg·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含量.结果 普通病例组、重症病例组治疗前,重症病例组治疗后及对照组TNF-α含量分别为(71.70±12.35)、(152.20±59.99)、(150.95±61.77)、(36.65±10.46)ng/L,IL-6含量分别为(14.50±3.83)、(59.35±13.27)、(25.30±7.58)、(16.40±6.63) ng/L,IL-10 含量分别为(9.82±2.20)、(38.19±8.54)、(23.30±5.21)、(9.32±2.08)ng/L.重症病例组血清TNF-α、IL-6和IL-10含量均高于普通病例组和对照组(P<0.01),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后重症病例组血清IL-6和IL-10明显降低(P<0.01),但血清TNF-α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例组血清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普通病例组血清IL-6和IL-10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可明显降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L-6和IL-10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在不同程度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早期血清中的变化,探讨其对GBS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放射免疫法测定75例轻型、59例中型、31例重型GBS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中IL-6、TNF-α水平,另设30名健康人作对照。同时对出院者再次进行肌力测量评定,观察IL-6、TNF-α不同水平对GBS预后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型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中型组其含量水平高于轻型组(P<0.01),但低于重型组(P<0.01)。同等条件下GBS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水平越高,致残率越高(P<0.05)。结论GBS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病情越严重其含量越高;IL-6、TNF-α含量越高,GBS致残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泉州德诚医院2016-2018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L-6及TNF-α在EV71型感染手足口病重症患者、普通患者及正常儿童中的表达与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病例,根据病情对其分组,另取无手足口病儿童作为对照组,借助化学发光法检测IL-6及TNF-α在患者血清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6及TNF-α在重症患者中显著高表达,较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6及TNF-α可作为诊断和治疗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本院就诊的AR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采取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3.75%(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R患者采取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联合治疗方案的效果较好,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提升其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阻断重症多发性创伤(SMI)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8例重症多发性创伤伤员随机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 27),并选2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加CVVH治疗。两组同时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Iβ(IL-I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SIRS临床指标的变化;健康组血检结果作为健康对照。结果试验组T、RR、HR及WBC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CRP、IL-Iβ、IL-6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转为MODS明显减少(P<0.05),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CVVH可通过下调炎症介质,调控机体炎症反应,阻断重症多发性创伤所致的SIRS向MODS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对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乌司他丁静脉注射,10 000 U/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微量泵注射,1 h内注入,每12 h 1次,连用7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及血清IL-6、IL-10、TNF-α、CK-MB水平,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CIS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氧合指数及呼吸指数均好转,但治疗组呼吸指数及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而治疗组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CIS评分均升高,而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可改善血气指标,保护心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拟全麻复合连硬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20)和参麦组(S组,n=20)。S组患者麻醉前10min将参麦注射液0.5mL/k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完毕,C组则使用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前(T0)、单肺通气后30min(T1)、60min(T2)、90min(T3)、120min(T4)时抽取桡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计算肺泡动脉氧压差(A-aDO2)和肺分流率(Qs/Qt)。同时抽取桡动脉血3mL迅速离心,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TNF-α、IL-6及IL-10浓度。结果:与T0比较,C组T1-4时Qs/Qt、A-aDO2均升高(P<0.05),S组Qs/Qt、A-aDO2仅T4时升高(P<0.05)。与C组比较,S组T1-4时Qs/Qt、A-aDO2均降低(P<0.05)。与T0比较,C组T1-4时TNF-α、IL-6和IL-10均升高(P<0.05),S组TNF-α、IL-6和IL-10仅T4时升高(P<0.05)。与C组比较,S组T1-4时Qs/Qt、A-aDO2、TNF-α、IL-6和IL-10均降低(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预处理能有效抑制单肺通气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和TNF-α、IL-6、IL-10等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肺换气功能,对单肺通气引起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郎晓林  吴立海  贾春辉 《河北医药》2013,(13):1984-1985
目的观察阿德夫韦酯联合肝络欣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7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夫韦酯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阿夫韦酯治疗的同时联合肝络欣丸治疗,疗程为24周。测定HBVDNA水平和肝功能常规指标,同时测定血清TNF-、IL-6和IL-10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BVDNA水平和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患者下降更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下降、IL-10水平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阿夫韦酯联合肝络欣丸治疗CHB疗效优于阿夫韦酯单独治疗,提升机体抗感染能力和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可能是其疗效更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8,(1):109-111
目的:评价人免疫球蛋白早期给药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为66.00%(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人免疫球蛋白早期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较确切,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促进了口腔溃疡的愈合,以及改善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体内Ghrelin 水平与 TNF-α、IL-1β、IL-6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 2015-2016 年于我院儿科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研究组)和在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对照组)各100 例,研究组患儿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无脑炎)68 例和重症组(有脑炎)32 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三组儿童外周血中 Ghrelin 的含量,同时采用化学发光 分析仪测定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分析手足口病患儿 Ghrelin 水平与 TNF-α、IL-1β、IL-6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Ghrelin 水平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P 均<0.05);IL-6、IL-1β、TNF-α水平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P 均<0.05);手 足口病患儿外周血 Ghrelin 水平与 TNF-α、IL-1β、IL-6 均呈负相关(r 分别为-0.31、-0.33、-0.29,P 均<0.05)。 结论:Ghrelin 可能对手足口病的炎症免疫反应起保护作用, Ghrelin 可以作为预测手足口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的TNF-α、白细胞介素(IL)-8和IL-10水平变化以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分离COPD急性加重期(n=30)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n=30)PBM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分泌TNF-α、IL-8和IL-10水平及其与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相关性。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PBMC分泌TNF-α和IL-8水平高于治疗后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IL-10水平在COPD急性加重期组低于治疗后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低于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治疗后组患者TNF-α、IL-8均与FEV1/pre%呈明显负相关(P<0.05);IL-10与FEV1/pre%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气道炎症与TNF-α、IL-8和IL-10水平不平衡有关,检测COPD患者PBMC分泌的TNF-α、IL-8和IL-10水平可作为判断COPD炎性反应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rhIFN)-α2b喷雾剂治疗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HFMD)患儿疗效及对核因子-κB(NF-κB)、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0例被EV71病毒感染的轻症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rhIFN-α2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治疗前后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水平变化,肝肾功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更高(P<0.05);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NF-κB、TNF-α、IL-6、IL-10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均为正常范围,但观察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哮喘大鼠肺泡巨噬细胞IL-6和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卵蛋白(ovialbumin,OVA)致敏并激发大鼠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代替;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us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并用RMPI1640培养AM。各组细胞在利用LPS(5μg.ml-1)处理12小时前后,通过RT-PCR技术检测肺泡巨噬细胞中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病理学检测发现哮喘模型组(n=7)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显著增高,与对照组(n=7)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肺泡巨噬细胞经LPS处理后,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n=7,P<0.01)。无论LPS处理与否,哮喘组肺泡巨噬细胞IL-6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n=7,P<0.01);TNF-α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与IL-6相似,但其显著性不及IL-6高(n=7,P<0.05)。结论哮喘大鼠肺泡巨噬细胞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由此可见,哮喘大鼠的肺泡巨噬细胞被激活并且产生IL-6和TNF-α从而参与哮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初期促炎-抗炎及免疫机制变化,为寻求早期预警敏感指标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急性期外周血象、CRP、TNF-α、IL-6及IL-10。结果实验组均值与对照组相比较WBC、L%、CR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促炎因子比较,TNF-α、IL-6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炎因子IL-1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手足口病早期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反应,抗炎机制尚未完全启动;②WBC、CRP、TNF-α、IL-6可作为病情加重的早期预警指标;③WBC、CRP、TNF-α、IL-6及IL-10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估计患儿病情和治疗效果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郭艳梅  李晓春 《安徽医药》2017,21(5):900-903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浓度水平变化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治中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炎患儿127例,将其中64例支原体肺炎(MPP)作为研究组,63例非支原体肺炎(NMPP)患儿作为对照组;并将研究组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同时又可将重症组MPP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各组急性期血清CRP、PCT、IL-1β、IL-6、IL-8、IL-10、TNF-α的浓度变化及重症MPP组恢复期各炎症指标浓度水平.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IL-1β浓度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L-6、IL-8、TNF-α、CRP、PCT的浓度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对照组和重症组恢复期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10在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的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IL-6检测在诊断MPP上特异性较高.结论 血清IL-6、IL-8、TNF-α、CRP、PCT等炎症指标对早期诊治重症MPP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依那西普对类风湿关节炎(P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 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依那西普进行治疗,对2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TNF-α、IL-6以及IL-17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7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西普对RA的临床治疗效果好,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TNF-α、IL-6以及IL-17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调控作用,研究补肾通络中药对RA治疗机制。方法随机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和RA患者36例作为RA组,采集R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和健康者外周血,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TNF-α、IL-6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补肾通络中药治疗RA患者的疗效。结果补肾通络中药治疗RA的有效率为80.56%(29/36)。治疗前RA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A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79,P<0.05)。结论补肾通络中药可以通过下调TNF-α、IL-6表达从而达到治疗RA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患者加用胸腺因子治疗条件下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8例(A组)严重胸外伤者加用胸腺因子治疗与57例(B组)不加用者入院第2、4、7天血清IL-6、TNF-α的水平。另设30例健康人为C组。并对两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与C组比较,A、B两组入院第2天IL-6、TNF-α明显升高(P<0.01);A组入院第4天较入院第2天IL-6、TNF-α明显降低(P<0.05),第7天较第4天下降更显著(P<0.05);B组入院第4天较第2天明显升高(P<0.05),第7天较第4天显著降低(P<0.05),但与第2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ARDS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严重胸外伤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第4天达最高峰。结论胸腺因子可能具有降低胸外伤者血清IL-6、TNF-α水平及ARDS、感染发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