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31岁,B超发现肝脏肿块1年余,随诊肿块逐渐增大入院,1年余前外院B超发现肝右前叶胆囊右旁见1类圆形肿块2.7cm×2.0cm,肿块周边清晰、规整,内部回声分布均匀,考虑腺瘤可能性大,当即穿刺活检,病理片为:小棱形细胞增生,细胞分化尚好,未见明显异型,9月后复查B超肿块为3.6cm×2.9cm×3.0cm,AFP检查正常,转求我院CT、MRI、B超诊断为肝右叶占位病变,考虑良性可能性大,体查和化验检查无异常,手术探查见胆囊右侧旁有5cm×4cm×3.5cm肿块,与肝组织分界清,完整切除,病理示:瘤组织由纤维梭形细胞组织,纵横交错,细胞分化尚成熟,边界清,边缘之肝细胞受压,符合肝纤维瘤.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 ,47岁。因“体检发现右肝包块 5月”于 2 0 0 3年 1月入院。患者 2 0 0 2年 8月在我院体检B超发现右肝包块 ,大小1 3cm× 1 5cm ,当时疑为“右肝血管瘤” ,未引起重视。 2 0 0 2年10月B超提示包块略有增大。 2 0 0 2年 12月B超发现包块大小2 2cm× 2 4cm ,CT提示 :右肝中后段块影 ,大小 3cm× 2cm低密度块影 ,考虑肿瘤 :①肝血管瘤可能性大 ;②腺瘤与小肝癌待进一步除外。为明确诊断 ,5d前在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病理活检提示 :考虑肝透明细胞癌。术中B超见肝内 3cm× 2cm实质增强回声 ,边界清 ,内部回声不均质 ,可…  相似文献   

3.
射频治疗肝血管瘤获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都医院普通外科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射频 (多弹头 )成功治疗多发肝血管瘤 . 2 0 0 0 - 0 3- 2 2下午在马庆久主任主持下成功为一名患者治疗肝脏多发性血管瘤 .患者 ,王荣 ,女性 ,45岁系甘肃省山丹县农民 ,查体时发现肝内多发性血管瘤 ,入我院经彩超 ,MRI检查 ,右后叶 4.1cm× 6 .9cm× 7.5 cm,1.5 cm× 1.4cm× 1.6 cm,2 .2 cm× 2 .2 cm× 2 .0 cm及 0 .6 cm× 0 .7cm× 1.0 cm确诊为肝血管瘤 (多发 )经积极术前准备后在局麻下行肝血管瘤射频治疗 ,历时 40 min,患者感局部轻度胀痛 ,余无特殊不适 .马庆久主任介绍射频治疗是目前先进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例1,魏某,男,57岁。半年前夜间突然上腹疼痛伴神志不清。在当地区医院输液10小时神志清醒,仍感上腹隐痛。半月后又有类似发作一次。在某医院经B 超、CT 等检查,诊断胰腺癌。给化疗症状无改善,来本院检查。既往无肝炎病史。查体:T37℃,BP~(24)/12kPa。营养中等。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部无包块,肝上界在右侧第五肋间,下界肋缘下未及,脾肋下未及。AFP 阴性,γGT 正常,HBsAg 阴性。B 超示肝左叶5.6cm×3.7cm 回声肿块,边界清楚,疑诊肝癌。肝穿刺细胞学找到癌细胞。剖腹探查,术中见肝右外侧叶上段4cm×3cm×4cm 肿物,表面不光滑,膈面肿物周围有散在小结节。胰腺探查未见异常。切除肝组织经病理细胞学检确诊为肝海绵状血管瘤。例2,马某,女,54岁。间歇性上腹部隐痛7  相似文献   

5.
肝门区巨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切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羽宏  胡先贵 《广东医学》1997,18(9):644-645
患者,男性,58岁。因上腹部肿块伴疼痛4年余住院,无黄疽史。1992年10月在某医院行B超、gy检查,诊断为腹膜后肿块,大小9.5cm×6.0cm×5.0cm,遂到某肿瘤医院手术发现肿块位于肝门区胰头后方、10cm×8cm×5cm大小,质硬固定,与下腔静脉及左肾静脉粘连致密无法切除,切取活检报告为副神经节瘤,术后疼痛曾一度好转,l年后症状再次出现,并逐渐加重。住院CF检查见腹主动脉右侧与肝内缘之间有13cmx10cmx9cm的软组织肿块,分叶状包膜完整,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后无明显强化,肿块所在平面腔静脉显示不清,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双肾NT…  相似文献   

6.
儿童胆囊结石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六荣  汪远全 《四川医学》2005,26(12):1399-1399
例1,患儿,男,12岁,体型肥胖。因反复上腹疼痛2+年就诊,B超示胆囊大小7.0cm×2.5cm,壁厚0.4cm,腔内有2枚强光团后伴声影。2003年12月5日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例2,患儿,女,4132岁,体型偏胖。2004年12月22日右上腹反复疼痛3个月,在我院行B超检查,发现胆囊大小6.3cm×2.5cm,壁厚0.4cm,腔内见多枚强光团后伴声影。1个月后在外院行了胆囊切除术,术后诊断:胆囊结石。例3,患儿,女,12岁,体型肥胖。因右上腹反复疼痛6年,再次发作8d入院,B超示胆囊大小13.2cm×3.6cm,胆囊内见多枚强光团后伴声影。2005年4月15日行了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7.
病历报告患者,女,58岁,有肝炎病史13年,近日来消瘦明显,外院B超提示:①肝硬化、脾大;②疑右肝Ca并胆囊转移。为明确诊断,来我院行B超检查:肝脏大小形态大致正常,包膜不光滑,边缘钝,管系紊乱,门静脉内径1.4 cm,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质,右肝前叶可见4.0 cm×3.6 cm肿块形像,边缘清,形态规则,周围可见线状晕环回声、脾厚5.6 cm、脾静脉0.8 cm,胆囊8.4 cm×3.2 cm,壁稍厚,胆囊颈部肌层可见1.8 cm×1.6 cm的稍低回声肿块影像,形态规则,边缘清,局部隆起向两边凸出,胆囊颈部受压,胆囊腔内未见异常回声,腹腔多切面探查,未见肿大淋巴结。B超…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9岁。右季肋压痛20d,于1989年7月2日就诊。肝右肋下7cm,质韧光滑,B超见右叶数个团块及结节,分别为8.4cm×11cm;3cm×4cm及1cm×2cm。肝穿刺细胞学检查找到分化差的肝癌细胞。使用~(60)Co移动条野照射,2.5Gy/4,每周5次,肿瘤量32Gy时B超提示小病灶消失,又针对主肿瘤设立背腹野各10cm×10cm对穿照射,照射总量达47Gy。放疗结束12d,B超示肝右叶有不均质回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23岁,上腹部疼痛不适多年。经临床对症治疗效果欠佳而就诊。应用SSD-17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5.0MHz,经腹部探查,超声所见:肝左叶见多个强回声光点光带,较大者1.3cm×0.7cm,较小者0.5cm×0.5cm,均伴声影,肝内胆管内径扩张约1.0cm,在正常胆囊床处未探及胆囊回声,于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常规来我院检查。即往有轻度脂肪肝、胆囊结石病史,但无临床症状。近来右上腹有轻微隐隐不适,但进油腻饮食无影响。B超检查:肝大小正常,被膜光滑,实质回声密集、增强,远区有轻度衰减,肝内管道结构走行清晰,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脾、胰、双肾未见异常。胆囊长径5.6cm,前后径2.1cm,壁厚0.55cm,毛糙略呈双线样回声,于颈部见强回声0.4cm×0.4cm、0.3cm×0.3cm,其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而移动;胆囊体部腔内见点絮状稍强回声,可移动,声影不明显。在胆囊管后方见椭圆形液性暗区3.7cm×2.4cm,壁薄而完整;后壁见一点状强回声附着,…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报告患者男 ,40岁 ,4年前因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急诊行胆囊切除术。术后一年再次发生腹痛并伴黄疸 ,经 B超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 ,行胆总管探查取石。 2个月后腹痛、黄疸再次出现 ,复查 B超后诊断为复发性胆总管结石 ,拟行肝胆管空肠 ROU X- Y吻合术 ,术中探查肝脏表面光滑 ,未扪及肝内结石 ,分离肝门部粘连 ,显露胆总管 ,见其直径约 1.2 cm,其内扪及直径约 0 .5 cm的结石 1枚 ,横断十二指肠上段胆总管 ,取出几何形状的胆固醇结石 1枚 ,沿胆总管向肝门部解剖 ,在肝门右侧肝脏脏面 ,有一约 1.5 cm× 2 .0 cm× 4.0 cm大小的残株…  相似文献   

12.
杨真真  李匡凡  刘大毛  李勇 《重庆医学》2014,(27):3695-3696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2年入院。自诉10年前体检B超提示右肝血管瘤,当时无任何不适,未予重视。2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呈持续性,疼痛尚可忍受,无向他处放射,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于当地医院就诊,B超示肝血管瘤,体积较前增大,予口服药物治疗(用药不详)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既往肾结石病史,余无特殊。入院后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触诊腹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辅助检查:B超示肝右叶探及一大小约6.7cm×4.4 cm稍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考虑肝血管瘤可能。上腹部CT平扫肝右叶见6.5cm×4.6cm大小低密度占位病灶,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内索条状软组织影增强。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16岁,3个月前被人用刀扎伤左中上腹,行急诊脾切除和肝修补术。术后B超发现肝左叶内有一5.0cm×3.5cm无回声占位,查CT见肝左叶存一囊性病变,大小为5.5cm×3.5cm,边缘清晰。查体上腹部无明显不适,在外院先后5次行囊腔穿刺抽液未见囊腔缩小。后来我院行胆汁瘤内置管引流术,术前经B超定位,穿刺成功后造影见胆汁瘤呈椭圆形,与肝内胆管有部分沟通,经穿刺针抽出咖啡色浑浊液体,并取样做细菌培养,瘤腔内置入8.5F外引流管一根,每天引流出胆汁约20ml,1周后复查B超见瘤腔缩小至3.5cm×1.5cm,以后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细菌培养为阴性。8周后经…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9岁;B超检查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体检无异常发现,无肝炎及寄生虫病病史。ESR74mm/h,SGPT44u,II3u,AFP(-),AKP13u以下,HBsAg(-);WBC6.0×10~9/L,中性0.66,淋巴0.27。B超检查:肝右叶前段见2.0cm×3.0cm×3.5cm低回声区,其内密度不匀,周边光滑。CT检查:肝右叶前段见2.0cm×3.0cm肿块影,周围呈不完整透亮环,CT值34~41Hu,中心密度高,CT值53~62Hu,经造影增强,病灶未见强化。诊断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手术所见:肝右叶包膜下2.0cm×3.0cm×3.0cm肿块,白色,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不紧。完整切除后作病理检查,诊断为肝错构瘤(以血管瘤为主)。讨论肝脏错构瘤为少见的良性肿瘤,一般认为是发育异常的一种表现。多数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四川医学》2003,24(9):928-928
患者 ,女 ,6 4岁 ,已婚。 3+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腕掌侧及左手掌偏尺侧以及左小指近节掌侧各出现包块1个 ,逐渐长大 ,质软。包块位于皮下 ,色青紫 ,有时可消褪 ,缩小 ,无明显疼痛。起病 1+年后到当地医院B超检查诊断为“血管瘤” ,未予治疗。患者于入院前半小时 ,在跑步锻炼中突感腕掌部包块急剧长大 ,肿痛难忍 ,急到本院门诊就诊 ,门诊以“血管瘤急性出血”收入院。入院查体 :左腕掌侧包块及左手掌包块呈青紫色 ,张力极高。手腕包块约 3cm× 4cm× 4cm ,手掌包块3cm× 3cm× 3cm大小 ,压痛。左手各指感觉消失 ,手内肌肌力减退。入院后于臂…  相似文献   

16.
<正> 赵建设(宿松县民民医院B超室)报道:患者女,39岁;右季肋区不规则隐痛2年余,无发热、呕吐,饮食及大小便正常。曾在新疆生活6年。肝大肋下4cm,剑突下6cm,质中,脾(一)。血常规、肝功能正常AFP阴性。B超:肝右叶探及约22cm×19cm×18cm液性暗区,内有一光带将其分隔成一大一小暗区并相通,变动体位可浮动,包块边界清晰光整。血管清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2 6岁。因劳累后偶感左上腹隐痛 13年入院 ,痛时喜按 ,休息后疼痛自行缓解。查体 :腹软 ,肝脾未扪及。B超发现脾下极有一 4 .0 cm× 5.0 cm,边界清楚稍强回声的团块 ,内部回声不均 ,诊为脾血管瘤。脾动脉造影示脾下极有乏血管区 ,超选至下极动脉 ,见该动脉增粗 ,弯曲呈抱球状 ,并形成 6 cm× 7cm肿块影 ,1分钟后块影四周有染色 ,中心仍为低密度影。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行脾切除术 ,脾 14cm× 10 cm× 6 cm,脾下极脏面有一 4 cm× 5cm× 5.5cm肿块 ,包膜完整 ,质地中等 ,呈紫红色。组织学诊断为脾淋巴管瘤。成人脾淋巴管瘤1例@尹振…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复发巨大切口疝修补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女性患者,64岁。主因脐部可复性肿物6年余入院。患者于1998年6月脐部出现肿物,并逐渐增大且伴有下腹部胀痛,于2001年5月来我院行脐疝修补术。2003年5月因疝复发再次行疝修补手术。术后4月又复发且肿物渐进性增大,伴有疼痛不适。2004年11月门诊以腹壁切口疝收入病房。查体发现中腹部有一纵型手术瘢痕,长12 cm,肚脐缺如,站立时腹部出现18 cm×12 cm肿物。腹壁有10 cm×8 cm缺损。B超检查示腹壁有10.5 cm×7.5 cm缺损口。左右卵巢内各见一个3.0 cm以上囊肿。1.2手术目的腹腔探查、腹腔内黏连松解后修补患者复发巨大腹壁切…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7岁。因右腰部不适、时有轻微疼痛就诊。验尿未见异常。B超检查见双肾轮廓清晰,表面光滑,皮质,髓质分界清楚。于右肾背外侧可探及3.0cm×2.5cm,边端整齐的圆形液性暗区,内壁光滑整齐,后壁回声增强,可见“侧壁效应”诊为“右肾囊肿”。4个月后复查肿物增大至9.9cm×8.1cm,右肾上极可见肾实质受挤压,中心集合系统扩张。左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72岁,因右中上腹肿物进行性增大三年,伴疼痛二月,查体:全身黄染,浅表淋巴结无明显增大.右上腹部明显膨隆,囊性感,质地中等硬,轻触痛,全腹软,肝胁下2cm.B超检查,采用EUB—400超声仪,探头频率3.5cm.剑下区扫查,肝包膜光滑,肝内光点细密,回声稍增强,分布欠均,肝组织挤压变形,肝内,外胆管普遍显示扩张.测胆管左支为0.8cm,右支为1.0cm,胆总管1.3cm,门脉主干内径约1.1cm,胰腺区扫查未见异常.胆囊区扫查:胆囊正常形态消失代之可见巨大不规则囊性肿物,该肿物从右胁缘上2cm至右侧中下腹部,大小约为29cm×19cm×14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