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芳红  韦柳青  覃纲 《护理研究》2009,23(28):2586-2587
[目的]评价肺复张法(RM)对机械通气相关肺不张的影响.[方法]对21例机械通气相关肺不张病人行RM治疗2周,观察RM前后病人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各参数指标的变化.[结果]RM前后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变化(均P>0.05),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各参数变化显著(均P<0.05),CT和胸部X线片证实肺复张.[结论]RM使潮气量增加,肺顺应性改善,脉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气道峰压、平台压、气道阻力下降,呼吸做功减少,促进肺复张,且血流动力学未受到明显影响,对预防和治疗肺不张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丽琼  梁巧玲  邱霞  宋玉书  刘苑玲 《全科护理》2020,18(21):2677-2681
[目的]观察不同吸入氧浓度(FiO_2)对接受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肺复张血气指标的影响,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医院呼吸内科及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25例。肺复张(RM)时,A组设置吸入氧浓度(FiO_2)为60%,B组为50%,C组为40%,D组为30%。比较RM前、RM后5 min、RM后30 min和RM后1 h4组病人血气指标中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呼吸力学指标中的肺静态顺应性(Cst)及平台压(Pplat),血流动力学指标中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HR)。[结果]RM后5 min、RM后30 min、RM后1 h B组、C组病人血气指标PaO_2、PaCO_2、PaO_2/FiO_2均优于A组、D组(P均0.05);RM后5 min、RM后30 min、RM后1 h B组、C组病人呼吸力学指标Cst、Pplat均优于A组、D组(P均0.05);RM后5 min、RM后30 min、RM后1 h B组、C组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MAP、CVP、HR均优于A组、D组(P均0.05)。[结论]肺复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机械通气ARDS病人的治疗效果,改善病人血气指标及肺顺应性,肺复张吸入氧浓度设置为40%或50%对ARDS病人心肺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机械通气时膨肺吸痰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行机械通气期间给予膨肺吸痰的效果。[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51例COPD合并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吸痰,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膨肺吸痰,并于每次吸痰后30min观察病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道阻力等呼吸功能参数变化,治疗前后肺不张发生率。[结果]治疗7d后两组病人呼吸功能参数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用膨肺吸痰法能够彻底有效排除COPD病人肺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增加气血交换,预防肺不张。  相似文献   

4.
膨肺对机械通气相关肺不张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目的评价膨肺对机械通气相关肺不张的影响.方法对10例机械通气相关肺不张患者膨肺3周;通过Combat肺功能监测仪,测定膨肺前后潮气量、气道阻力、肺顺应性、气道峰压、呼吸功、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膨肺前后患者呼吸功能参数具有显著变化(P<0.05),CT和胸片证实肺复张.结论膨肺使潮气量增加、肺顺应性改善、氧合指数上升,气道阻力和气道峰压下降,呼吸功降低,促进肺复张,对预防和治疗肺不张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肺复张(Recruitment Maneuver,RM)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容量控制通气对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肺保护效应。方法:选取下腹部手术患者20例,择期全麻行下腹部手术,术前行肺功能检查。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行常规容量控制模式机械通气。根据患者去脂体重以6~8 ml/kg设置潮气量,呼吸频率为10~12次/min,吸呼比为1∶2.0,吸入氧浓度为100%,持续通气30 min。30 min后采用手法复张,即气道压为40 cm H2O,持续复张20 s后转换至容量控制模式,设置呼气末正压为5 cm H2O,持续通气10 min。监测并比较常规机械通气与手法复张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后患者呼吸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情况。结果: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行肺复张联合呼气末正压与常规机械通气相比,RM联合PEEP较RM前动脉氧分压(Pa O2)、气道平台压(Pplat)、吸气峰压(Ppeak)、肺组织静态(Cst)及动态(Cdy)顺应性升高(P0.0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生理死腔量(VDS)则相应降低(P0.05),血流动力学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肺复张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下腹部全麻手术患者氧合,增加他们的肺组织顺应性,降低生理死腔量,减少麻醉诱导所致或本身存在的肺不张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膨肺湿化吸痰法在心脏外科术后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心脏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膨肺湿化吸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组病人吸痰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数值,并记录两组的肺不张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在吸痰前后心率变化较小,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改善较好,两组病人肺不张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膨肺湿化吸痰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吸痰方式,能改善病人的低氧状态,并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不张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黄珺 《护理研究》2006,20(5):1179-1180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雾化吸入对气管插管覆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49例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病人,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雾化吸入长托宁,对照组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记录雾化前及雾化后10min、30min、60min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雾化后观察组气道峰压、呼吸阻力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肺顺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雾化吸入用于气管插管度机械通气病人,可有效降低病人的气道峰压、呼吸阻力。同时改善肺顺应性。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机械通气时膨肺吸痰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行机械通气期间给予膨肺吸痰的效果。[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51例COPD合并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吸痰,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膨肺吸痰,并于每次吸痰后30min观察病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道阻力等呼吸功能参数变化,治疗前后肺不张发生率。[结果]治疗7d后两组病人呼吸功能参数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用膨肺吸痰法能够彻底有效排除COPD病人肺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增加气血交换,预防肺不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对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40例机械通气并发胸腔积液的危重患者,比较胸腔积液引流前及引流24h后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胸腔积液引流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较引流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胸腔积液引流后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ause)、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较引流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引流胸腔积液可以明显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并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肺保护性通气对海水淹溺型肺水肿(PE-SWD)犬肺内气体交换、气道力学、血流动力学及外周血炎性介质的影响,并与常规机械通气进行比较.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5只,经气管插管灌人海水形成PE-SWD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n=5):阳性对照组(Ⅰ组),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组(Ⅱ组),肺保护性通气治疗组(Ⅲ组)(VT 8 mL/kg+PEEP 8 cm H2O).治疗180 min,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气、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外周血炎性介质的变化.结果肺保护性通气治疗后海水淹溺型肺水肿犬动脉血气、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以及炎性介质指标均较Ⅰ、Ⅱ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可明显改善PE-SWD犬动脉血气,并能提高肺顺应性、降低气道峰压、降低肺动脉压、减少肺组织损伤.肺保护性通气模式可能是治疗PE-SWD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1.
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期间膨肺吸痰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膨肺法对机械通气病人呼吸力学和生命体征的影响及其吸痰效果。[方法]将10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吸痰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膨肺,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呼吸力学变化、吸痰效果和肺不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吸痰前后生命体征无显著变化(P〉0.05),而呼吸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1),两组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法能够有效保持机械通气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和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力学特征,从而改善氧合功能,预防肺不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定时与按需膨肺吸痰法对机械通气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定时膨肺吸痰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按时膨肺吸痰组8h1次用膨肺吸痰法吸痰,定需膨肺吸痰组根据病人需要用膨肺吸痰法吸痰,对照组每日按常规吸痰,观察吸痰前、吸痰后3min氧合指数、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生理无效腔/潮气量(Vd/Vt)、气道阻力、气道压力、平台压等呼吸功能参数以及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治疗5d内累计总吸痰次数,肺不张发生率。[结果]定时膨肺吸痰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吸痰前后参数、总吸痰次数、肺不张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定时膨肺吸痰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法可改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保证生命体征的稳定,防止肺不张的发生,减少吸痰次数。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肺损伤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在控制急性肺损伤(ALI)和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降低其病死率中的作用。方法57例ALI患者随机分为肺保护性通气组(n=28)和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组(n=29),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肺及肺外器官功能改善率、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ICU病死率及其死亡的原因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组对ALI患者的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均优于肺保护性通气组;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组对肺及肺外器官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肺保护性通气组,另外,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的发生率、机械通气相关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均明显下降;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组因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ICU病死率为20.69%,明显优于肺保护性通气组(46.43%,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乌司他丁干预能改善ALI患者的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能降低其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机械通气相关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防治MODS及降低ALI患者病死率上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膈肌起搏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呼吸衰竭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膈肌起搏。比较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呼吸力学参数。结果通气30 min后,观察组氧合指数[p(O_2)/FiO_2]、动脉血氧分压[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气30 min后,观察组平均气道压(Paw)、平台压(PP)、呼吸功(WO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吸气末跨肺压(PTP)、静态顺应性(Cst)、呼吸机械功(WOB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阻力(Raw)、肺部阻力(RL)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膈肌起搏联合正压机械通气可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及呼吸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5.
定时与按需膨肺吸痰在机械通气病人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定时与按需膨肺吸痰法对机械通气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定时膨肺吸痰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按时膨肺吸痰组8h1次用膨肺吸痰法吸痰,定需膨肺吸痰组根据病人需要用膨肺吸痰法吸痰,对照组每日按常规吸痰,观察吸痰前、吸痰后3 min氧合指数、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生理无效腔/潮气量(Vd/Vt)、气道阻力、气道压力、平台压等呼吸功能参数以及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治疗5d内累计总吸痰次数,肺不张发生率.[结果]定时膨肺吸疾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吸痰前后参数、总吸痰次数、肺不张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定时膨肺吸痰组和按需膨肺吸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法可改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保证生命体征的稳定,防止肺不张的发生,减少吸痰次数.  相似文献   

16.
刘琼  刘敏  向清华  郑静  刘静兰 《护理研究》2011,25(19):1722-1723
[目的]探讨膨肺法对机械通气病人呼吸力学和生命体征的影响及其吸痰效果。[方法]将10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吸痰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膨肺,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呼吸力学变化、吸痰效果和肺不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吸痰前后生命体征无显著变化(P>0.05),而呼吸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1),两组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法能够有效保持机械通气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和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力学特征,从而改善氧合功能,预防肺不张。  相似文献   

17.
长托宁雾化吸入对机械通气病人呼吸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珺 《护理研究》2006,20(13):1179-1180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雾化吸入对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49例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病人,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雾化吸入长托宁,对照组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记录雾化前及雾化后10min、30min、60min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雾化后观察组气道峰压、呼吸阻力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肺顺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雾化吸入用于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病人,可有效降低病人的气道峰压、呼吸阻力,同时改善肺顺应性。  相似文献   

18.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开放肺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与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两种通气模式实施肺复张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对血流动力学、肺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行机械通气及脉搏轮廓法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15例,随机实施APRV模式肺复张或CPAP模式肺复张,每隔4h复张1次。其中APRV组设定高水平压力(Phigh)为35cm H2O(1cm H2O=0.098kPa),低水平压力(Plow)为压力-容积(P—V)曲线的下拐点(LIP);CPAP组设定CPAP为35cm H2O;两组持续时间均为40s。记录复张前后的肺力学、氧代谢指标以及复张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在APRV模式下行肺复张时心脏指数(CI)轻度下降,且持续时间较短。两种复张模式均可使肺顺应性等力学参数及氧合明显改善,以APRV模式尤为明显。结论采用APRV模式进行ARDS肺复张治疗可避免镇静剂的使用,对血流动力学干扰较小,对肺力学及氧合的改善优于CPAP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肺段冲洗联合机械通气乌司他丁干预对控制胸腹部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降低其病死率的作用.方法 56例胸腹部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纤维支气管镜肺段冲洗联合机械通气组(n=30)和纤维支气管镜肺段冲洗联合机械通气乌司他丁干预组(n=26),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肺及肺外脏器功能改善率、ICU病死率及其死亡原因等.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和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纤维支气管镜肺段冲洗联合机械通气乌司他丁干预组对患者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均优于单纯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段冲洗联合机械通气组;乌司他丁治疗组多脏器功能衰竭(MODF)的病死率为15.3%,明显低于对照组(25.6%,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机械通气乌司他丁干预能进一步改善胸腹部手术后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在防治MODS及降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上有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入住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21例诊断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且尚未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所有患儿均采用仰卧位和俯卧位交替进行机械通气。体位变更顺序为仰卧位—俯卧位—仰卧位,时间为0.5 h—2.0 h—0.5 h。观察患儿机械通气前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的变化;患儿机械通气时俯卧位前后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气道峰压及肺顺应性的变化。[结果]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能明显改善血气结果,改变患儿预后。[结论]优质护理在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