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北京市三家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现状,评价利奈唑胺、去甲万古霉素等药物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三家医院分离的非重复MRSA111株,头孢西丁纸片法确认MRSA,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11株MRSA,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率为10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92.8%,对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99.1%,对氟喹酮类(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91.9%~99.1%,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为3.6%,对去甲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对去甲万古霉素MIC50和MIC90分别为0.5和1μg/mL,对利奈唑胺的MIC50和MIC90均为2μg/mL。结论:北京三家医院分离的MRSA对本研究的大多数抗菌药物均耐药,去甲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于MRSA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8,(2):107-109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联合利奈唑胺体外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抑菌效应。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两者联用时对MRSA抑菌的各自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同时利用棋盘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抗菌药物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计算相应的联合抑菌指数(FIC)。结果:单用抑制MRSA时,MIC万古霉素为1.563μg/m L,MIC利奈唑胺为0.25μg/m L;当两者联用时,MIC万古霉素、MIC利奈唑胺分别为0.391 0μg/m L、0.312 5μg/m L,联用前后M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相应的FIC<0.5。结论: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联用有协同抑菌作用,具有较高的体外抗菌活性,可为有效降低临床细菌耐药率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对临床常见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替加环素等14种药物对近2年本院临床标本中所分离的400株菌进行MIC测定,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MIC测定结果显示:替加环素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A)和肠球菌显示了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中有3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对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显示敏感;对革兰阴性菌中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MIC90均为1μg.mL-1,仅次于或低于美罗培南;本研究中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MIC90(2μg.mL-1)在所有检测抗菌药物中最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90值为16μg.mL-1。结论替加环素对临床常见病原菌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耐药突变选择能力;研究防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MP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琼脂微量稀释法测定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对3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菌株的MPC和MIC;采用线性回归法比较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对MRSA的MPC和MIC的相关性;结合人体药代动力学数据,预测利夺唑胺、万古霉素对MRSA的防耐药突变体选择能力。结果: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对35株MRSA的MPC90值(抑制90%的细菌发生细菌耐药的最低防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分别为16.8μg/mL,选择指数(MPC90/MIC90)均为8。两药对MRSA的MPC和MIC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32和0.008。结合两药药代动力学参数,利奈唑胺药物浓度在整个给药间隔落在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MSW)中,万古霉素药物浓度在大部分给药间隔落在MPC之上。结论:万古霉素对MRSA的防耐药选择能力强于利奈唑胺;MPC和MIC的相关性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收集的132株革兰阳性球菌进行抗菌活性测定,记录其各自的MIC并进行比较。结果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3药对革兰阳性球菌均有较大抗菌活性,敏感率均为100%,包括其中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3药在部分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中与利福平相仿,但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强。在对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萄的抗菌活性中,替考拉宁的MIC90均为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4倍;在对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中,替考拉宁的MIC90分别均为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8倍;而在青霉素敏感和中介肺炎链球菌的抗菌活性中,替考拉宁的MIC90为利奈唑胺的1/16,为万古霉素的1/8;在肠球菌属的抗菌活性中,万古霉素的MIC90分别为利奈唑胺的2倍,是替考拉宁的4倍和8倍。结论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以及万古霉素等三药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大的抗菌作用,对部分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与利福平相仿,但比其他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氟诺酮类抗菌药更优,是临床革兰阳性球菌严重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型硫肽类抗生素诺卡沙星对临床常见革兰阳性致病菌的抗菌活性,探讨其抗菌机制,并与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采用小鼠体内抗菌保护实验测定体内抗菌活性。结果:诺卡沙星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的肺炎球菌均显示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SSA,表皮葡萄球菌MRSE、MSSE的MIC50值分别为0.016、0.016、0.0625、0.03125 mg· L-1,对肺炎球菌(PRSP/PISP)、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的MIC50值为0.008、0.008、0.016 mg·L-1,其MIC50值为万古霉素的1/32-1/128,为莫西沙星的1/4-1/256,为利奈唑胺的1/32-1/256。注射用诺卡沙星经静脉给药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均呈现体内保护作用,其ED50值明显低于对照药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体内抗菌保护作用优于对照药。结论:诺卡沙星具有高效抗菌作用,明显优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莫西沙星,且与它们之间无交叉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性评价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细菌生物膜(BBF)的活性及体内外抗菌效果。方法:体外试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最小抑制BBF浓度(MBIC)和最低BBF消除浓度(MBEC);活菌计数法绘制时间-杀菌曲线(KCs);体内试验采用小鼠MRSA全身感染模型,尾静脉给药保护小鼠后测定半数有效剂量(ED50);建立免疫低下小鼠MRSA大腿感染模型,记录尾静脉给药24 h后大腿组织菌量的变化。结果: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临床分离的60株MRSA均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BF的MBIC值与万古霉素相当,敏感性显著高于阿莫西林;体内试验中,利奈唑胺对全身感染小鼠有很好的治疗效果,ED50小于万古霉素与阿莫西林;对免疫低下MRSA大腿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也要优于万古霉素和阿莫西林。结论: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分离的MRSA临床菌株体内外活性均较高,尤其对MRSA的细菌生物膜也显示了极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洋药物》2010,29(4):66-67
目的研究海洋生物材料壳聚糖海绵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进行以海洋生物壳聚糖海绵体制成的止血海绵对临床分离的4种致病菌的体外抗菌试验。结果壳聚糖海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50为1.5 mg.mL-1,MIC90为6 mg.mL-1,MBC50为3 mg.mL-1,MBC90为6 mg.mL-1;铜绿假单胞菌MIC50为3 mg.mL-1,MIC90为12.5 mg.mL-1,MBC50为6 mg.mL-1,MBC90为12.5 mg.mL-1;白色念珠球菌MIC50为3 mg.mL-1,MIC90为6 mg.mL-1,MBC50为3 mg.mL-1,MBC90为6 mg.mL-1;梭状芽胞杆菌MIC50为6 mg.mL-1,MIC90为12.5 mg.mL-1,MBC50为25 mg.mL-1,MBC90为50 mg.mL-1。结论可吸收无菌壳聚糖海绵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探索治疗MRSA感染的有效手段。方法对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株,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苯唑西林等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结果 MRSA耐药表型分为Ⅰ~Ⅶ型,MRSA对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0、7.0%、40.8%、47.9%、60.6%,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高达100%;实验菌株mecA、ermA、ermC、tetK、tetM、rat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98.6%、60.6%、18.3%、100%、7.0%和0。结论 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其他药物呈多重耐药,需加强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氯霉素、复方磺胺、利福平等常用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监测和临床报告,关注万古霉素对MRSA治疗不佳患者。  相似文献   

10.
管婧  卓超  李红玉 《今日药学》2012,22(12):716-719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参照2009年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对广东某综合三甲医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88株MRSA,用K-B法对10种抗菌素进行的敏感性检测;微量稀释法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的敏感性进行检测,统计MIC均值。结果 188株MRSA利奈唑烷、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对敏感率均为100.0%,对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的MIC几何均值分别为0.919μg/ml和1.322μg/ml。对氯霉素、利福平的敏感率为71.8%及70.7%,其他被检测的抗菌素的敏感率均低于50.0%。结论 MRSA对利奈唑烷、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性高,而对临床常用的其它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