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内胆管囊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2例肝内胆管囊腺癌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治经验并结合文献资料加以讨论。结果:5例中可见局部癌细胞向囊璧外肝组织内浸润生长,另7例癌组织局限于囊壁内。12肝内胆管囊腺癌中7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其中5例存活了5年,1例存活2年,另1例存活11个月;3例行肿块大部分切除,分别存活16,13,10个月;1例未能手术治疗,存活5个月;1例发现于尸检。5例存活超过5年者,其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显示肿瘤生长均局限于囊壁内。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癌局限于囊肿内者,通过行肝切除完整肿块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临床病理特征及肝内胆管结石对ICC术后生存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118例首次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ICC患者临床资料,按有无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分为两组,其中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ICC(结石阳性组)58例,无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ICC(结石阴性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术后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结石阴性组相比,结石阳性组在肿瘤大小、CA199、CEA、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胺转肽酶水平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结石阳性组肿瘤更容易出现周围神经侵犯、血管侵犯、区域内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晚等病理特征(P<0.001)。结石阳性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1.9%、10.7%、3.5%,明显低于结石阴性组56.67%、33.3%、16.67%(χ2 =46.61,P<0.001);结石阳性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7.1%、21.8%、10.7%,也明显低于结石阴性组76.7%、43.3%、23.3%(χ2 =26.60,P<0.001)。结论 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肿瘤分期晚,术后生存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特点与生物学特点之间的联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自1985年4月至2008年12月间97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及术后病理资料。结果 1.43.98%(42/97)的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男性组阳性率(51.61%)明显高于女性组(28.5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原发肿瘤位于肝左叶的ICC患者发生转移(67.27%(37/55)明显高于位于肝右叶的ICC患者(40.48%(17/4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病理提示肿瘤中-低分化而发生转移(66.67%(34/51))较高分化者(43.48%(20/46))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一年内复发率27.85%(22/79),复发组术中输血率(63.64%(14/22))明显高于未复发组(31.58%(18/57))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1.慢性乙肝或血清学HBV阳性患者中,男性发展成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几率更大。2.ICC发生转移特点因肿瘤的位置和分化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3.输血是肿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细胞癌40例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内胆管细胞癌(包括混合性肝癌)比较少见。我院1964~1996年共手术切除肝内胆管细胞癌(包括混合性肝癌)40例,现对其资料进行研究分析。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男女之比为201∶1。年龄27~73岁,中位年...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胆固醇性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固醇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5例原发性胆固醇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结果 5例病人的临床症状均较轻微,症状平均持续榴9年;5例结石均位于左外叶,1例同时伴有右前叶上段胆管结石;3例行左外叶切除,2例行左外叶下段切除术。与色素性结石相比,含胆固醇性结石的胆管壁的增厚程度、腺体增生及纤维化的程度均较轻微;其胆管壁上还可见到特征性胆固醇性肉芽肿。结论 原发性胆固醇性的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与感染相关的胆色素性的肝内胆管结石不相同的疾病,它可能属于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伴有胆管瘤栓形成的肝内胆管腺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46岁。因右上腹饱胀不适,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2周入院。无发热、黄疸、腹痛。查体:胆囊区饱满,无明显压痛,其余未见阳性体征。CT示:右肝膈顶部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影,右前叶胆管及右肝管内可见软组织影,与膈顶部占位相延续,部分肝内胆管扩张,增强后动脉期病灶中度均匀强化;胆囊明显增大,胆总管无扩张。MRCP示:T1WI见  相似文献   

7.
肝内胆管穿孔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内胆管穿孔在临床上少见 ,我院自 1984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 6例 ,均行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6例中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41~ 77岁 ,平均 61岁。 6例中有肝内胆管结石病史 3例 ,肝内外胆管结石病史 1例 ,肝脓肿病史 2例。发生于肝左外叶胆管穿孔 3例 ,左内叶胆管穿孔 1例 ,右前叶胆管穿孔 2例。有 3例合并高血压病 ,1例合并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2 .手术方法 :胆囊切除 +胆总管探查、右侧肝胆管U形管引流 2例 ;肝左外叶切除 2例 ;取出结石、肝内胆管引流 1例 ;1例因合并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行…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的临床及病理观察平阳县第三人民医院(325401)周功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25003)王宗敏,谢丽微,陈公高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自1958年由法国学者Caroli等作为临床独立疾病提出以后,国内陆续有文献报道(1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与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临床病理变化之间的联系.方法 统计59例经病理确诊的ICC患者,分为3组:组Ⅰ,HBsAg(+)(乙肝表面抗原)/anti-HBc(+)(乙肝核心抗体)(n=16);组Ⅱ,HBsAg(-)/anti-HBc(+)(n=30);组Ⅲ,HBsAg(-)/anti-HBc(-)(n=13),分析和比较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组Ⅰ的发病平均年龄(P=0.025)和CA19-9的阳性率(>25 U/ml)(P=0.025)比组Ⅲ低,但组Ⅰ的PT均值(P=0.031),肝硬化(P=0.044)和体质量减轻(P=0.044)高于组Ⅲ.组Ⅰ癌变易发于右肝,而组Ⅲ易发于左肝(P=0.0032),并且组Ⅰ患者的预后比组Ⅱ和组Ⅲ好(R=0.013).结论 HBV感染的ICC患者肿瘤发病年龄较早,更容易出现CA19-9阴性和肝硬化,PT平均值高,并且易出现体质量减轻和发生肝右叶ICC,但其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声泉  裘法祖 《普外临床》1994,9(4):203-206
  相似文献   

11.
对肝内胆管结石病理变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肝内胆管结石病理变化的再认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肝胆外科研究所(福州,350001)殷凤峙近年来,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及病理学方面的深入研究,使我们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病理变化,有了新的认识。现结合临床介绍如下。1肝内胆管结...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提高对肝内胆管腺瘤(BDA)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及文献报告的7例,共8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BDA肿块共10个(3个肿块1例,1个肿块7例),病灶大小0.4~80mm,肿块均位于肝脏表面,其中位于右肝6个,左肝4个;8例中伴胆管内瘤栓形成1例,伴囊肿1例,伴发肝癌3例。8例中行B超、CT及MRI检查3例,行CT、MRI检查2例,单独行B超检查1例,单独行CT检查2例,3例患者进行了血管造影检查。B超表现为结节状高回声1例,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3例;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影,增强后早期和延迟期均有强化改变4例,平扫呈环状高密度影(钙化性胆管腺瘤),增强扫描表现为环状强化,延迟期强化更明显者1例;MRT T1W呈低信号,T2W呈高信号者3例,T1W、T2W均呈高或低信号者各1例;3例血管造影检查均显示肿瘤富血供及肿瘤染色改变。结论对位于近肝脏表面的小肿块,CT、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发现和鉴别BDA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1989年8月至1999年12月采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结石96例的临床表现、结石部位、手术方式、结石残留等情况,并予以归纳总结。结果 肝内结石以左肝为主,全肝结石其次;肝切除仍以左外叶切除为主;21.88%的病全有结石残留,全组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肝切除、狭窄胆管切开整形、畅通引流是治疗肝内结石的主要方法,术后胆道冲洗及经胆道镜取石是处理肝内残留结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结石与外科治疗相关的病因、病理与临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尽管肝胆管结石占胆石症的比例有下降,但不意味着真正病率的降低。绝大多数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红素钙结石,其病学与饮食、胆道感染及胆道寄生虫密切相关,因此复发率很。随着影像诊断的进步,早期、轻型、局限性的肝内胆管结石现率增加,有报道肝内型已由20.6%上升到47.2%,治疗困的左右叶型可达25.2%,与代谢相关的肝内胆固醇结石也有加趋势,约占6%,其发病机制与胆囊结石相同,已引起人们重视。肝内胆管结石形成于肝内胆管的3~4级分支,胆管相对窄者结石发生率高,通常由肝内向肝外发展,并呈严格节段及区域性分布,累及肝外胆管呈显著增厚扩张及肝叶…  相似文献   

16.
肝内胆管囊腺瘤并癌变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男 ,72岁 ,以“进行性黄疸伴腹部闷胀不适 1月”之主诉入院。 1月前主由纳差 ,黄疸在当地医院治疗无减轻。入院查体 :全身皮肤、粘膜广泛黄染 ,腹平软 ,无腹肌紧张 ,无压痛 ,反跳痛 ,肝、脾未触及 ,肝区无叩触痛 ,小便黄 ,大便正常。实验室检查 :谷丙转氨酶 45 IU/L ,总胆红素 6 2 7.3μmol/L ,直接胆红素 175 .2μmol/L ,间接胆红素 45 2 .1μmol/L ,碱性磷酸酶 172IU/L,血糖 2 .5 mmol/L。辅助检查 :X线 :逆行胰胆管造影示胆总管上端梗阻 ,考虑肿瘤性所致 ;B超 :肝左叶多房囊性改变 ;CT:肝囊肿。综上所述为手术适应证。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7.
肝内胆管结石再次手术的肝切除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肝胆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手段不断拓宽,病人临床治愈率不断提高。但由于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病理特点,使得肝胆管结石的残石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无论是结石残留还是结石复发往往均须再次手术。再次手术怎么做?是反复胆道探查、取石,还足行胆肠吻合解决胆道引流或是行肝叶、肝段切除,目前仍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肝内胆管囊腺癌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Willes[1]于1943年首先报道,Takayasu等[2]报道其发病率约占肝脏恶性肿瘤的0.41%。Teoh等[3]报道肝内胆管腺癌加胆管囊腺瘤的发生率不足肝脏囊性肿瘤发生率的5%。截止目前,全球文献报道该疾病约100多例,由于该疾病的罕见,部分临床医师对此认识不足,故笔者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旨在增加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其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和狭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肝外胆管腺瘤(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腺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2例及复习文献报告的 14例共 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 5例 ,女 11例 ,平均年龄 5 8.4岁 ,其中>5 0岁者占 87.5 %。主要临床表现 :黄疸 11例 ( 6 8.8% ) ,腹痛 8例 ( 5 0 .0 % ) ,发热 6例 ( 37.5 % ) ,消化不良 4例 ( 2 5 .0 % ) ,体重下降 3例 ( 18.8% ) ,陶土色大便 1例 ( 6 .3% )。肿瘤分布部位为左肝管 1例 ( 6 .3% ) ,右肝管 3例 ( 18.8% ) ,肝总管 3例 ( 18.8% ) ,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 1例 ( 6 .3% ) ,胆总管远端 8例 ( 5 0 .0 % )。病理类型为管状腺瘤 5例 ( 31.3% ) ,乳头 (绒毛 )状腺瘤 10例 ( 6 2 .5 % ) ,粘液腺瘤 1例 ( 6 .3% )。 16例均行手术治疗 ,均经病理检查确诊 ,术后肿瘤复发 1例。结论 肝外胆管腺瘤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 ,术前难以确诊 ,必须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手术完整切除肿瘤 ,切缘无肿瘤残留是治疗的关健 ,术后应进行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