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空肠弯曲菌是近年来国内外颇为重视的腹泻致病菌。空肠弯曲菌肠炎多为散发,从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率多在5—30%。但也可以引起爆发流行,国外因水源被污染、饮用消毒不完善的牛奶及其他食物而引起的大规模爆发屡见报导。1978—198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共发生13起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而引起的弯曲菌感染的爆发,约累及  相似文献   

2.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七十年代才被发现的肠道传染病。现将有关本病文献资料综述如下。病原学本病的病原菌为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胎儿弯曲菌分为胎儿、肠内、空肠三个亚种。胎儿亚种属动物致病菌。肠内亚种和空肠亚种则对人类致病。 1972年比利时用特殊培养基分离到本菌后证实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是肠炎的常见致病菌。大量资料表明,由空肠弯曲菌  相似文献   

3.
鸡空肠弯曲菌带菌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肠弯曲菌是70年代在国际上引起注意的一种新的病原菌,弯曲菌所致的肠炎及其它病型患者已有很多报道,例如美国一年就有6000多人发病,英国因水源和牛奶污染引起的一次发病就达2000多人。欧、美、澳、非、亚洲均有报告。在非洲的卢旺达、南非、札伊尔等国弯曲菌病成为常见病之一。上海1981年首先报告空肠弯曲菌病例,在福州地区也发现有此种患  相似文献   

4.
自1977年 Skirrow 在腹泻病人中分离到空肠弯曲菌以来,在世界各地,空肠弯曲菌己成为细菌性肠炎的主要病原。本菌尤易侵犯幼儿,最近屡有报告,在小儿腹泻中,空肠弯曲菌比沙门  相似文献   

5.
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是导致人类弯曲菌病的重要菌种。病原菌的培养、鉴定是食品污染以及人和动物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单位撰写了《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检验方法(T/CPMA 006-2019)》团体标准。标准以“科学性、规范性、适用性和可行性”为基本原则,提出从不同种类的标本、样品中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分离培养以及鉴定的方法,用于指导和规范我国不同种类的标本以及样本中两种弯曲菌的检测过程、检测步骤和鉴定方法,提高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的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6.
现在已充分肯定胎儿空肠弯曲菌亚种(CamPy lobacter fetus Subsp·jejuni)是人类肠道病常见病因,可是该病的流行病学尚未清楚,因为鉴定本菌的有效方法仍在探讨中。由于从许多正常的家畜类动物中分离到空肠弯曲菌,因此可以推论人们可能通过食用动物食品直接感染空肠弯曲菌发病,尤其受污染的牛奶和家禽。曾证明某些弯曲菌肠炎的暴发与食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有密切关联,虽然对空肠弯曲污染家禽引起发病率高是无可置疑的,但还未能从家禽肉中予以证实。最近,已证明供应的许多其他动物的肉可能污染有空肠弯曲菌,其污染程度因动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而言动物肉的被污染程度较低,污染与外环境的公共卫生有关联,这就取决于在贮藏期间细菌能否在生肉上存活和在食品加工中有否污染而决定。本文即报告来源于人和动物空肠弯曲菌在贮藏和熟食肉类品中分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空肠弯曲菌病是由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感染引起的一系列人畜共患性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27种新发传染病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由感染该菌所致的腹泻,属于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之一。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格林一巴利综合征(GBS),是外周神经系统的急性脱髓鞘疾病,主要引起运动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弯曲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通过动物、食物、水、牛奶等传播。发展中国家由于卫生条件有限,水源性传播最多见,在世界99%以上的感染为空肠弯曲菌感染,但由于其暴发流行少,病死率低,加上培养条件苛刻,很难从水中分离出病原菌,在我国尚未被纳入监测系统,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为阐明空肠弯曲菌在疾病监测中的重要性,本文从其流行现状、病原的分离培养特性、血清学检测、分子分型和基因检测、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预防控制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空肠弯曲菌的实验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肠弯曲菌主要引起急性肠炎,亦可引起腹泻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现已明确本菌是成人和儿童中引起腹泻的重要致病菌,某些地区的急性腹泻患者分离该菌的检出率达3%~14%,1980年WHO特将该菌列为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为了推广和普及本菌的实验室诊断更好的预防肠道传染病,本文将空肠弯曲菌的实验诊断做以分析。1998年5~9月在第三中心医院设点采便,从采集的62份大便中查出1株空肠弯曲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的采集,以无菌棉拭子取腹泻病人粪便,插入(cary-Blai运送培养基中用塑料帽盖紧送化验室。 1.1.2 培养基含万古霉素,多年菌素,TMP-SMZ(增效磺胺甲基异口恶唑),两性霉素,头孢霉素的琼脂培养基(市防病中心供应)。 1.1.3 微养环境的制备 在3 000 ml干燥器中加入无水碳酸钠7.5 g焦性没食子酸7.5 g做为吸氧剂。放空肠弯曲菌培养基,点燃蜡烛,凡士林密封。 1.2 方法 将采集的标本直接接种于空肠弯曲菌选择培养基上置微氧  相似文献   

9.
作者提到,近来已证实空肠弯曲菌是人的小肠结肠炎最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之一。有经供玩赏动物传播,人传给人以及由饮水与生乳引起爆发流行的报道。目前弯曲菌传染的流行病学尚不清楚,为此,作者在瑞典的一个城市单位中,从1979年10月~1980年3月,选择了哥德堡大学传染病科曾分离到弯曲菌的55例患者,作了前瞻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空肠弯曲菌感染与Guillain -Barr啨综合征 (GBS)发病的关系以及空肠弯曲菌感染和抗 -GM1抗体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 85例GBS患者血清中的空肠弯曲菌IgG、IgM、IgA抗体及抗 -GM1抗体 ,同时从患者的大便中培养空肠弯曲菌 ;根据Hughes报道的方法对病情轻重进行评分。结果 :GBS患者空肠弯曲菌感染率为 5 1 8% ,抗 -GM1抗体检出率为 42 4% ;近期空肠弯曲菌感染者抗 -GM 1抗体检出率(6 3 6 % )显著高于未感染者 (19 5 % ) (P <0 .0 0 1) ;空肠弯曲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以及抗 -GM1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病情轻重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空肠弯曲菌感染是GBS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 ;血清中抗-GM 1抗体的存在与近期空肠弯曲菌感染有关 ,但空肠弯曲菌感染及抗 -GM 1抗体的存在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1.
空肠弯曲菌分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是多种动物如禽类、牛、羊及狗的正常寄居菌[1].近年来,空肠弯曲菌感染率在世界各地普遍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胃肠炎的主要病因,其病例数已超过沙门氏菌病、李斯特菌病和志贺氏菌病[2];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特定血清型空肠弯曲菌感染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可以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对人致病的弯曲菌中95%的是空肠弯曲菌[3].  相似文献   

12.
近十余年来,世界各地的学者对弯曲菌引起的腹泻进行了深入研究,各地都有关于弯曲菌肠炎流行情况的报道,使人们对于空肠弯曲菌肠炎的知识有了极大的发展。本文仅就这些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概况作一简述。空肠弯曲菌的生物学描述形态空肠弯曲菌为弯曲形能运动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长1.5~3.5μm,宽0.2~0.4μm。培养该菌为微需氧菌,在空气中不能生长。在5~10%氧,3~10%二氧化  相似文献   

13.
空肠弯曲菌分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肠弯曲菌是重要的人类肠道致病菌。随着近年分子生物学及相关技术迅猛发展使基于其基础上的各种空肠弯曲菌分型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并因其分辨力、分型率、敏感性高于传统检测方法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空肠弯曲菌的传统检测方法及基因分型方法(RFLP分型、PFGE分型、AFLP分型、RAPD分型、MLST分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空肠/结肠弯曲菌(以下简称弯曲菌)是人类急性腹泻尤其是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近年来,随着对弯曲菌感染研究的深入,弯曲菌感染的流行病学正日益受到关注。为阐明弯曲菌感染的流行规律,迫切地需要建立统一和行之有效的弯曲菌分型方案。目前,弯曲菌分型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保定市空肠弯曲菌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保定市当前活鸡市场鸡的空肠弯曲菌感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性研究和预防控制食源性弯曲菌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T4789.9—2003进行检验。结果:50份活鸡肛拭子共检出37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74.0%。37株空肠弯曲菌中有28株为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9株为空肠弯曲菌德莱亚种。37株空肠弯曲菌中有27株为生物Ⅰ型,占73.0%;10株为生物Ⅱ型,占27.0%。结论:保定市活鸡空肠弯曲菌感染相当严重,并以引起人类空肠弯曲菌肠炎的生物Ⅰ型为主,提示人群的感染率也可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有关经牛奶传播弯曲菌的文献报道很多,但水和其它食品的传播作用至今尚不清楚。从流行病学来看,波及2,000人的瑞典大流行和1978年美国佛蒙特州发生的类似流行都归因于水,但二者均未从水中分离出弯曲菌。本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水体污染而引起空肠弯曲菌性肠炎暴发的报告时有发生,鸟类常被认为污染水源的可疑对象。1983年冬我们进行宿主动物调查时,从野鸭中检出了空肠弯曲菌。所检查的野鸭由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动物园提供,系由合肥地区各县水域所收购活鸭,在入园检疫期间用肛拭采便检验,采便后立即插入Cary—Blair半固体运送培养基中,4小时内将粪便直接涂布于改良  相似文献   

18.
龙岩市5类食品中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龙岩市部分市售食品中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方法在龙岩市新罗区北市场和韭菜园市场采集市售生畜禽肉类、生牛奶、生食蔬菜、鸡蛋、水产品5大类共180份食品样品。按照WHO推荐并作为《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相关实验室操作手册(食源性致病菌部分)》的弯曲菌检验方法,用加有生长促进剂和特定配方抗生素的布氏肉汤增菌,将增菌液划线接种至弯曲菌选择性琼脂CCDA平板,挑取可疑菌落转种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纯化。纯化的可疑菌落做革兰染色镜检,湿片观察动力,同时做过氧化氢酶试验、氧化酶试验、马尿酸盐水解试验、吲哚乙酸酯试验等生化鉴定。结果检测5类180份食品,检出11株弯曲菌,检出率6.1%。其中生肉中检出10株,阳性率为为11.8%;水产品中检出1株,阳性率为3.3%。个别生肉MPN值达240 cfu/100 g。11株弯曲菌对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54.5%,对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36.4%,对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18.2%。结论龙岩市生肉、水产品存在弯曲菌的污染。应加强禽畜养殖、屠宰、运输和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防止交叉污染,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弯曲菌感染的暴发和流行。同时做好抗生素的管理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空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用PCR法扩增标本菌株中弯曲菌属16SrRNA片段、空肠弯曲菌M apA片段和结肠弯曲菌CeuE片段,通过电泳后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11份标本中有7份检出弯曲菌属16SrRNA片段,其中3份样品中检测到空肠弯曲菌M apA片段,4份样品中检测到结肠弯曲菌CeuE片段。结论PCR技术可用于空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0.
136例空肠弯曲菌肠炎调查分析法金生,杨玉生空肠弯曲菌肠炎是由弯曲菌引起的小肠结肠炎,是一种人畜共患较为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弯曲菌的感染来源主要是动物,通常是经病畜排泄或分娩污染食物、水、环境而使人发病,接触患病动物或感染病人也可被染。本文报道13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