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温针灸、督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以此为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来自长沙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及脑病科住院部、针灸科门诊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Ⅰ、治疗组Ⅱ、对照组。三组均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Ⅰ予温针灸结合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Ⅱ予督灸结合Bobath技术治疗,对照组予Bobath技术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MBI)指数、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MAS)的变化,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三组MAS均下降,MBI、FMA均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Ⅰ的MAS、MBI指数、FMA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组Ⅱ、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Ⅱ的MAS、FMA、MB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总体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Ⅰ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Ⅱ为8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Ⅰ临床疗效高于治疗组Ⅱ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Ⅱ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温针灸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肌张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可推广临床应用。督灸结合Bobath疗法与单纯使用Bobath疗法临床疗效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现代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照组应用现代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Ashworth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和Barthel指数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艾灸治疗可有效的缓解中风偏瘫的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择收治的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汤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积分治疗后2组增加(P<0.05);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积分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2组增加(P<0.05);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7,(3):695-697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间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儿给予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比较和评价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疗效按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的评分值变化,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2月采用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BI)的评分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A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GMFM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月观察组MBI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A型肉毒毒素辅助于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能明显缓解其肌肉痉挛,改善其运动功能,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卒中合并肢体痉挛患者行中药湿热敷治疗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合并肢体痉挛患者172例,按照统计学研究方法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及及中医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 Ashworth 量表和 Barthel 量表评分来评估比较2组患者上下肢体痉挛状态的治疗改善情况。结果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2组的上下肢痉挛的评分和 Barthel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研究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湿热敷在缓解脑卒中后肢痉挛患者的效果是明显的,减轻了卒中后遗症状,可以被临床推广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和Ashworth评分(MAS)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AS得分为(1.79±0.80)分、CSI得分为(7.55±2.14)分,对照组MAS得分为(1.79±0.69)分、CSI得分(9.27±2.87)分,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结合针刺的方法较单纯康复训练可更有效地改善肢体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分阶段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指导,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2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和肢体功能(Fugl Meyen积分).结果 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Fugl Meyer积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指导,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NJF)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70例稳定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NJF训练。对所有患者分别在入组时、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痉挛程度,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ADL。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的MAS、FMA和BI的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FMA和BI评分与其前一次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的FMA和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的MA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NJF技术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疼痛和痉挛,显著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相关的常规药物等治疗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如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肢体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运动能力进程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法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法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护理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法评分分别和本组干预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法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脑梗死患者肢功能恢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陈兰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167-316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功能缺失(EES)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两组第1、7天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55、0.2394,均P>0.05);观察组第30天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6.7104,P<0.01);康复护理后2周,观察组E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1.5929,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肢体康复训练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纳入研究,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肢体康复训练联合中医护理(指关节屈曲运动、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内外旋等肌力被动训练,稳定期行康复训练,出院时行生活能力训练,中医主要为中药熏蒸、穴位盒灸)、脑外伤常规护理(给予饮食指导、鼓励早日下床活动等).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分值、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ADL)分值,调查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FMA量表中下肢体、上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FMA总分为(72.36±5.23)分,较对照组护理后的(60.52±6.87)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为(78.64±12.36),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71.65±13.56)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结论 肢体康复训练联合中医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外伤肢体障碍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赢得患者青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痉挛肌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痉挛肢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给予传统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痉挛肌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U,对患者的上下肢肌痉挛情况、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分别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上下肢的改良Ashwonh分级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MA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可起到协同作用,可显著降低痉挛肢体肌张力,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改善ADL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针灸及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痉挛改善情况、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四肢痉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沪〈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Fu甜一Meyer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O.05);实验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肌张力,增强四肢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护理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抑郁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于患者肌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与基础护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神经内科治疗及护理,早期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措施。采用简式Fud—Meyer评分(FM评分)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康复6个月的肌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早期康复组康复后的肌力等级、FM评分、BI评分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P〈O.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肌力,锻炼患者肢体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熏蒸与康复护理联合用于骨折术后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中国药业》2012,(22):100-101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与康复护理相联合用于骨折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骨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6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1%和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度等症状改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度等症状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康复护理用于骨折术后具有较好疗效,可显著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7.
黄亚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116-117,1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总有效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康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于神经内科病房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均采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及"一对一"方式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此两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要照顾者的护理培训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培训和指导,对照组按神内科常规护理指导。结果实施护理培训后观察组主要照顾者护理知识考核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测定变化:两组干预前比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培训结束3月后两组评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要照顾者的护理培训,可提高脑卒中照顾者护理技能,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了连续的护理,促进脑卒中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晓丽  王娇 《中国当代医药》2013,(23):150-151,153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41例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临床疗效、继发性功能障碍。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相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5.4%),观察组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率(17.1%)明显低于对照组(4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显著,且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