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木脂素类成分测定法鉴别南北五味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药材及不同部位中6种木脂素的含量,比较五味子与南五味子药材的差异,为区分南北五味子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建立五味子醇甲等6种木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14个产地五味子和8个产地南五味子药材及不同部位6种木脂素成分的含量,比较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药材及不同部位6种成分含量差异。结果: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及总木脂素(6种木脂素成分和)的相对含量完全不同: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明显高于南五味子;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含量均超过本药材总木脂素含量的40%,两成分含量达到总木脂素含量的80%以上;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相对含量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各木脂素类成分占总木脂素含量的比例,在其果肉、种皮和种仁中的体现与药材相似。结论:建立同时测定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方法,可用于对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质量评价及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2.
选择内南五味子素为对照品,比色法测定了8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茎藤和根中总木脂素含量,异型南五味子Kadsura heteroclita和内南五味子K.interior中的加样回收率为96.7%和97.9%。结果表明,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总木脂素含量因种、药用部分及性别不同而差异较大,以根和雌株中含量为 高,披针叶南五味子K.lancilimba根中总木脂素含量最高达4.926%,窄叶南五味子K.an  相似文献   

3.
不同加工方法对南五味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五味子不同加工的样品挥发油、总木脂素、五味子酯甲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不同加工方法处理过的样品,其挥发油的含量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损失,而总木脂素含量则多比生品偏高。其中微波10 m in,晒干处理过的样品,无论是挥发油含量还是总木脂素的含量均较其它加工方法的高,且工序简单,比较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 ra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用于久嗽虚喘、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心悸失眠等症[1]。南五味子主要分布于华中、西南等地,其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木脂素、三萜、多糖、有机酸等[2~5]。木脂素类成分是南五味子的主要活性部位[6,7],其中五味子甲素、乙素、酯甲、醇甲具有降酶保肝活性,五味子乙素、醇甲具有安神作用,本实验采用HPLC法检测了南五味子果肉、种皮、种仁中五味子甲素、乙素、酯甲及醇甲的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采收季节对南五味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采收时间的南五味子挥发油、总木脂素、五味子酯甲以及五味子甲素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南五味子的采收时间以8月上旬为最佳。结论8月份是南五味子成熟的主要时期,应重视南五味子采收的控制,以保证南五味子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异型南五味子木脂素的HPLC测定法,测定南五味子素(kadsurin)、内南五味子素(interiorin)、异型南五味子丁素(heteroclitinD)和异型南五味子庚素(heteroclitinG)的加样回收率为93.3%~102.3%.变异系数1.62%~2.78%。  相似文献   

7.
南五味子系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ls.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早期仅作为正品五味子的一种被广泛收载于各种中药专著及各版药典,然而由于该品种在生境分布、化学成分、组成及药效等方面与五味子S.ch inensis(Turcz.)Baill.(称北五味子、辽五味子)存在一定差异,故《中国药典》2005年版将其作为南五味子的正品来源收载。南五味子种子含挥发油及木脂素类成分等,其中挥发油具有镇咳作用[1,2]。关于五味子挥发油的研究以北五味子较多[3,4],而对来源明确的华中五味子种子挥发油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五味子种子中木脂素类成分提取工艺。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木脂素含量,以五味子总木脂素提取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回流次数(1、2、3次)、回流时间(30、45、60 min)、乙醇体积分数(75%、85%、95%)、乙醇用量(4、5、6倍量)对五味子总木脂素提取量的影响。结果浓度在0.438~8.760μg/mL范围内,五味子乙素的吸光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28)。优选的工艺为5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为五味子种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大孔树脂纯化五味子总木脂素、总三萜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大孔树脂纯化五味子总木脂素总三萜的最佳工艺。方法比较了5种不同类型大孔树脂对五味子总木脂素、总三萜、五味子醇甲的吸附解析性能,确定适宜的树脂类型和最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AB一8型树脂吸附解析效果最好;最佳工艺条件:上样液浓度1.5mg/mL,最大上样量7BV,蒸馏水洗脱体积9BV。洗脱溶剂为30%乙醇(9BV)+80%乙醇(10BV);纯化后终产品中总木脂素、总三萜、五味子醇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9.55%、13.96%、8.95%。结论本文所报道的梯度洗脱法可显著提高终产品中总木脂素、总三萜、五味子醇甲的质量分数.验证了其工业生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五味子为木兰科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是著名的滋补中药.其有效成分为木脂素、多糖和挥发油等.有研究报道,五味子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本文针对五味子多糖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蒺藜炒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和脂肪油进行分析,为科学评价蒺藜炒制意义提供相关化学依据。方法:利用自制实验室炒制装置收集蒺藜炒制过程中挥发出的成分,利用挥发油提取器收集生、炒品挥发油及甲酯化脂肪油中的脂肪酸,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组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从生蒺藜挥发油中鉴定出14个化合物,炒蒺藜中鉴定出13个,炒制中挥发出的成分鉴定出11个。3类挥发性成分之间的相对含量亦发生变化,生、炒蒺藜中脂肪油含量相近,两者脂肪油中均检出了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花生酸、反-9,12-十八碳二烯酸、山嵛酸。结论:蒺藜生、炒品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炒制对蒺藜脂肪油的含量和其中的脂肪酸组分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美花圆叶筋骨草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美花圆叶筋骨草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从美花圆叶筋骨草挥发油中鉴别出了29个成分,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12%。其中脂肪族烯醇类成分6个,占总量的39.63%;脂肪酸类成分5个,占总量的49.42%。结论:美花圆叶筋骨草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Z,Z,Z]-9,12,15-十八碳三烯-1-醇,含量为34.39%;正十六酸(棕榈酸),含量为42.79%。  相似文献   

13.
小丛红景天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杰芳  王喆之 《医学争鸣》2006,27(22):2089-2091
目的: 研究小丛红景天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丛红景天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 联用技术,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结果: 鉴定了其中的38个化合物, 所鉴定成分含量约占总检出量的91.12%. 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肉豆蔻酸(19.37%),棕榈酸甲酯(7.56%),2,6-十六烷基-1-( )-抗坏血酸酯(6.27%),8,11-十八碳二烯酸甲酯(5.22%),十七烷(4.82%),十二烷基乙氧基醚(2.98%),2-异丙基-5-甲基1-庚醇(2.62%),二十四烷酸甲酯(2.12%),2-乙基-2-甲基-十三醇(2.08%)等. 结论: 所用方法为小丛红景天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醋炙香附与生香附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醋炙香附与生香附挥发油成分的差别,探讨中药炮制方法对药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GC-MS气质联用仪对香附炮制前后的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 从香附生品提取物中鉴别出19种化合物,醋炙后香附的提取物中鉴别出16种化合物.结论: 醋炙香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中各种烯类、酮类化合物含量高于生品中的含量,而酸类化合物的含量低于生品中的含量.醋炙香附挥发油的得率低于生香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取桑枝中的挥发油,并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桑枝中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鉴别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 同时蒸馏法萃取提取的桑枝挥发油中鉴定了19个化合物,占总检出量的94.49%,挥发油中含有烷、酸、醛、酮、酯和醇等物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桑枝挥发油中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总检出量的97.12%,挥发油由呋喃、羧酸、酯、醛、醇、酚、酮、烯烃及酰卤等物质组成.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多于水蒸汽蒸馏法.结论 两种提取法的结合,可更加全面地鉴定出桑枝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6.
短柄五加叶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短柄五加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精油进行分析鉴定,并利用柱色谱法对挥发油中部分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辅助鉴定精油化学成分。结果从挥发油中共确定出55种化合物,其中石竹烯相对含量16.26%,氧化石竹烯相对含量13.52%,α-石竹烯相对含量8.64%,为其主要化学成分。结论将短柄五加叶中所含挥发油成分与其根茎挥发油成分对比,发现有部分成分相同,如正二十二烷、亚油酸棕榈酸、氧化石竹烯、菲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江西兴国九山生姜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九山生姜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08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以烯烃类、醛类、醇类、羧酸类、酯类为主.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九山生姜...  相似文献   

18.
肉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福建宁德及云南山县产肉桂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用水蒸气蒸馏法从2种肉桂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福建宁德产肉桂共鉴定了37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8%以上;云南山县产肉桂共鉴定了4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2%以上。本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药野艾的药用价值进行研究,主要对其挥发物进行抑菌活性研究及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进而为野艾的药用价值寻找依据。方法①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法提取野艾的挥发油,然后测定挥发油对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杀菌抑制作用;②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鉴定。结果①挥发油对革兰阳性菌杀菌效果较好,对真菌的效果一般,对3种革兰阴性菌无杀菌活性;②分离鉴定出39种成分,野艾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蒿酮(15.47%)、蒿醇(9.55%)、顺式丁香烯(8.85%)、艾醇(7.28%)和桉叶素(6.78%)等。结论挥发油对所测试的菌落有很好抑制作用,对革兰阳性菌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垂盆草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中药垂盆草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GC-MS-PC联用进行分析.结果:从垂盆草中分离得到43个化学组份,鉴定了其中32个.结论:垂盆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及脂肪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