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方法 对诊断为乳腺增生病的775例患者中,500例患者用三苯氧胺来治疗,275例用谷维素来治疗,追踪复查其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结果 三苯氧胺组治愈312例,占62.4%;有效108例,占21.6%;总有效率84.0%;复发率为53.0%。谷维素组治愈38例,占13.8%;有效73例,占26.5%;总有效率40,3%;复发率为60.4%。结论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效,但复发率高,用综合疗法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2.
乳腺Paget''''s病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世义  李国庆 《江西医药》2006,41(9):703-704
目的探讨乳腺Paget's病的合理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86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22例乳腺Paget’s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90.4%。束合并浸润癌和合并浸润癌的乳腺Paget’s病的5年生存率为100%、71.4%(P〈0.05)。未合并乳腺肿块和合并乳腺肿块的乳腺Paget’s病的5年生存率为100%、80%(P〈0.05)。结论提高认识,早期诊断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合并乳腺浸润癌按乳腺浸润癌治疗;合并乳腺肿块及浸润癌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声对乳腺疾病随访观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超声发现有乳腺疾病的205例患者随访,平均34个月观察3.65次,将结果对照分析并统计学处理。结果超声随访前后的一致性检验Kappa为0.81。纤维腺瘤从未发现至发现1.0cm的肿瘤时间约1年,肿瘤形成后生长极其缓慢;12%患者肿瘤有增大、增多趋势,平均42个月直径增大0.5cm,7.5%患者瘤体缩小,1年缩小0.3cm;2%患者手术切除后肿瘤会复发。乳腺恶性肿瘤从未发现至发现1.6cm的肿瘤时间约9个月,肿瘤生长迅速,不到4个月直径增大近1倍。乳腺可疑病变与X线联合诊断后超声随访安全性很高,但不能发现上皮不典型增生及没有肿块的原位癌。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疾病的随访,可观察乳腺疾病的进展,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认识,帮助临床制订最佳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吴炜  施亚周  蔡一亭 《河北医药》2009,31(5):561-562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成像(MRI)、血清CA15—3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超声阻力指数(RI)≥0.7乳腺肿块患29侧,术前行MRI和CA15.3联合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超声、MRI、CA15—3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2.4%、94.1%、23.5%。结论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而且方便、经济,是乳腺肿块首选检查方法;MRI检查可提高乳腺癌临床诊断符合率并对术前评价有指导作用;CA15—3对乳腺癌诊断意义不大,但对乳腺癌分期及预后判断仍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彩色超声检查的特征。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7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从病灶的超声图像特征如内部回声,肿块大小、微小钙化、血流情况等方面进行分组对照分析。结果57个浸润性导管癌病灶中,有微小钙化32个(73.9%);血流丰富33个(57.9%),无血流3个(5.3%);组织学分级:Ⅰ级26个,Ⅱ级13个,Ⅲ级18个。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回声较低。微小钙化具有特异性。较大肿块,血流多较丰富,分化较差,少数肿块无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6.
刘莲花  康敏  刘莉 《成都医药》2013,(1):68-69,72
目的:比较乳腺钼靶摄影与超声在乳腺微钙化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x线钼靶摄影确诊伴微钙化灶的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178例,分析超声对乳腺微钙化的检出率,比较2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同时比较2者良恶性病例伴有或不伴有包块的构成比,分析包块对微钙化发现的意义。结果:乳腺微钙化的超声检出率为44.94%,其中乳腺病灶恶性病变的微钙化检出率为80%,良性病变的钙化检出率为34.78%。超声诊断乳腺微钙化病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6.8%、66.7%、63.5%,X线钼靶摄影诊断乳腺微钙化病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7.5%、89.%8、87.3%;钙化伴有包块的构成比超声检查结果达71.2%,较钼靶检查结果的47.8%高。结论:钼靶摄影对乳腺微钙化的发现及良恶性的判断价值较超声高。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痛症437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凯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7):22-23,2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988~1995年收治的2270例病例采用乙烯雌酚、黄体酮、溴隐亭、他莫昔芬、VitE等西药;中成药选乳块消、乳癖消、乳核散结片、小金片等;中药汤剂如二仙汤、龙胆泄肝肠、逍遥散等。疗程3~6个月,追踪观察1~7年。1996~2002年收治2100例。以中药汤剂解郁化痰消癣汤为主。配以西药他莫昔芬、VitE,中成药小金片、乳核散结片、乳康片等,治疗3~18个月,追踪观察l~6年。结果:1988~1995年收治的单纯乳腺囊性增生症810例总有效率86.79%,单纯乳痛症562例的总有效率为90.75%;乳腺囊性增生症合并乳痛症898例,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症总有效率为90.98%,乳痛症总有效率为90.59%。1996~2002年收治的单纯乳腺囊性症896例,总有效率为100%,单纯乳痛症515例,总有效率为100%;乳腺囊性增生症合并乳痛症857例,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症总有效率为98.13%,乳痛症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囊性乳腺增生症和乳痛症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30~55岁荆门石化总公司在职女工进行乳腺疾病普查,筛选出早期乳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和临床医学观察。方法采用体检、彩色多普勒检查、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的方式,将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双乳正常412人,占33.07%;乳房畸形29例,占2.33%;乳头溢液6例,占0.48%;乳腺纤维瘤35例,占2.80%;乳腺增生症813例,占65.25%;其中具有临床医学观察意义的囊性包块,条索状包块及实性包块305例,占24.48%;未发现乳腺恶性肿瘤。结论普查每2年进行一次,对可疑病例进行了及时的治疗和持续动态观察,使乳腺疾病的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职工对乳腺疾病的防治意识强,就诊率高,对于乳腺恶性肿瘤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普查采用体检、彩色多普勒检查、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的方法,避免了单纯使用X线普查对人体危害的风险,对恶性肿瘤的分辨率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普查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消增饮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方法 将80例病例分成2组,治疗组40例,以自拟消增饮内服;对照组40例,口服乳癖消片。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40%,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率为22.5%,有效率82.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增饮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腋部副乳腺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来的3656例女性接受乳腺X线检查的外侧斜位照片,观察有无副乳腺及其X线表现。诊断依据:在腋内有和主乳腺不相连的腺体样结构。结果:3656例中发现腋部副乳腺186例,发生率5%,平均年龄39岁。38%发生于两侧,42%发生于右侧,20%发生于左侧。最大径线平均为3.5cm(右)和3.3cm(左)。在形态上,斑片状最多(35%),其余依次为分支状(26%)、混合状(20%)及团片状(19%)。3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组织。结论:腋部副乳腺不少见,有一定的X线表现,可以避免将此种发育异常误认为其他病变。  相似文献   

11.
路盖克用于乳腺肿瘤术中镇痛123例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路盖克用于乳腺肿瘤单纯切除术中镇痛效果,即选择乳腺手术切口表皮局麻,而未做乳腺肿块周边的浸润性麻醉,术前口服路盖克,起到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口服路盖克2片,术前30min给药。结果:完全有效者86例,占受试者总数的70%;明显有效者29例,占23.5%;中度有效者4例,占3.2%;轻度有效才2例,占1.6%,无效者2例,占1。.6%。结论:路盖克对乳腺肿瘤术中镇痛有良好效果,起效快,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乳腺病疾病谱分析,掌握乳腺病患病规律,努力提高妇女群体健康水平。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研究方法,对2007年2月-2009年11月到我院乳腺专科门诊就诊的全部乳腺病患者进行疾病分类分型,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在9062名乳腺疾病患者中,乳腺增生症占69.93%,排首位;乳腺炎占11.54%,排第2位;乳头溢液占4.71%,排第3位;乳腺纤维瘤占3.63%,排第4位;乳头感染占2.70%,排第5位;儿童型女性乳房肥大症占1.26%,排第6位;副乳腺占1.13%,排第7位;积乳囊肿占0.98%,排第8位;乳头内陷(先天性)占0.97%,排第9位;乳腺癌占0.15%,排第18位。结论掌握乳腺患病规律,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疾病,占女性乳腺肿瘤的0.3%-0.5%。本病1938年由Müller首先叙述并命名为乳腺叶状囊肉瘤。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更名为分叶状肿瘤,显示其较大范围的临床病理行为。笔者报道了我院收治的一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女性普查乳腺增生的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乳腺疾病普查的589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检查前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健康组和乳腺增生组。将两组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生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结果589例女性中,查出乳腺疾病患者170例(28.86%),其中乳腺增生患者159例(93.53%),乳腺纤维瘤患者6例(3.53%),乳腺囊肿患者5例(2.94%)。内分泌失调、情绪紧张、不良生活习惯、不合理饮食结构、长期服用雄激素及避孕药是发生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乳腺增生在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中占据首位,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进行预防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乳腺象限切除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近几年收治的42例早期乳腺癌,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行乳腺象限切除,对照组行乳癌根治术,两组患者术后均经放化疗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3年生存率96.7%(P>0.05);结论:保乳手术在近期疗效上与乳腺根治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19708例城市已婚女性妇科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城市已婚女性妇科疾病患病情况及各年龄段防治重点。方法选取19708例进行妇科体检的已婚女性,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妇科超声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乳腺检查。结果妇科疾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为乳腺增生86.20%、子宫肌瘤30.09%、慢性宫颈炎26.19%、阴道炎10.41%、卵巢囊肿5.78%、子宫腺肌症3.37%、TCT结果异常2.13%,且不同年龄段患病率有差异;乳腺癌检出率为0.25%o,乳腺纤维瘤检出率为0.3‰,宫颈癌检出率为0.41%o,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为0.61%o。结论已婚女性妇科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且各年龄段患病率有差异,因此定期妇科检查,提高已婚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乳腺导管扩张症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较少见。国内至1988年文献共报告449例,其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5%左右[1],约占乳房疾病的3.06%[2]。乳腺导管扩张症临床上常难与其它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相鉴别,易误诊误治。作者收集本教研室1987年至1997年10年来自各医院送检的手术标本,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导管扩张症者共26例,现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6例均为女性;年龄20~62岁,平均39.5岁,其中40~50岁12例(46.2%)。病程20天~10年,其中1年以内20例,l年以上6例。本组26例均以乳房肿块首诊,肿块位于乳晕深部20例,肿块…  相似文献   

18.
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疾病,占女性乳腺肿瘤的0.3%-0.5%。本病1938年由Müller首先叙述并命名为乳腺叶状囊肉瘤。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更名为分叶状肿瘤,显示其较大范围的临床病理行为。笔者报道了我院收治的一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病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腺肿瘤的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弹性成像的特点,评价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11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州顾性分析,将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CDFI、弹性成像等多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高频二维超声对乳腺肿瘤的形态、边界、包膜、有无微小钙化、腋窝淋巴结探及等方面,良、恶性肿瘤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腋窝转移性淋巴结是恶性肿瘤的特点。乳腺良性肿瘤CDFI表现为血流丰富的占70.1%,多为0~I级,而乳腺癌CDFI表现以II~III级多见,占82.6%。超声弹性成像5分法评价乳腺肿瘤,4分以上诊断为恶性,3分以下诊断为良性,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4.8%、92.5%和89.4%。结论将乳腺肿瘤的高频二维超声、CDFI特点及弹性成像评价超声综合指标结合起来分析,可显著提高乳腺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赵月雷  沈春云 《安徽医药》2014,(9):1726-1727
目的:探讨超声、钼靶X线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患者超声及钼靶影像资料,并且以临床病理结果作为对照标准。结果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符合率87.3%,X线钼靶诊断符合率84.3%,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符合率92.2%。结论超声与钼靶对乳腺疾病诊断均有较大价值,乳腺超声可作为乳腺疾病普查首选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