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晓华  王立陈群 《现代护理》2007,13(30):2907-2908
目的探讨急诊科中央运输工作方法和成效。方法针对急诊科的特点、急诊病人数、工作量设置适当的管理模式、人力配置和弹性排班。结果提高了病人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结论在急诊科开展中央运输工作,减少了急诊医务人员非专业性技术工作,为急诊病人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2.
急重症护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护理工作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场所是急重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内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综合医院急诊科设有内、外、妇、五官、儿科等专科诊室。因此,急诊科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体现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90年代的急诊科,突出了多专科诊室的特色并融入了急诊病人重症监护的优势,因而在现代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急诊科工作任务和设施1.1急诊科的设置及要求急诊科接治的多是突发性的急危重病人一切医疗护理过程均以“急”为…  相似文献   

3.
我院急诊科自1996年开展绿色通道以来,对急诊病人实行了从接诊到住院的一条龙服务,送急诊病人住院成了急诊科的一项主要任务.据统计,我院每年经急诊住院病人达3 000人次,完成送病人这项工作的时间长短差别悬殊,往往使急诊T作处于被动状态.总结我院急诊科2003年2006年转送危重病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旨在缩短送病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现将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急诊科自1996年开展绿色通道以来,对急诊病人实行了从接诊到住院的一条龙服务,送急诊病人住院成了急诊科的一项主要任务.据统计,我院每年经急诊住院病人达3 000人次,完成送病人这项工作的时间长短差别悬殊,往往使急诊T作处于被动状态.总结我院急诊科2003年2006年转送危重病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旨在缩短送病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现将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评价医院的标准已不单纯满足于医院医疗技术的高科技化,而是把高科技化的医疗技术与医务人员的高素质及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急诊抢救护理工作已成为多种服务与高科技行为相结合的活动,体现着急诊科工作的急、忙,多科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作为医院医疗服务的窗口,急诊科是各种纠纷易发生的部门,急诊科护士做为与急诊病人及家属接触最频繁的群体,每日面对病情危重、复杂多变、生命垂危、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的突发伤、群体伤的抢救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急诊科因工作的特殊性,整体护理的开展普遍滞后于医院其他护理单元,本文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急诊病人的护理需要,分析急诊科开展整体护理的必要性及困难,讨论整体护理在急诊科的运行方式,介绍一种适合急诊工作的整体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急诊病人在急诊科经过抢救、早期处理及初步诊断后,因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常须转至相关专业科室或手术室。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经常与其他科室交接急诊病人。为提高病人交接质量,我院设计了表格式急危重症病人转运交接单,自2007年6月起使用急诊病人转运交接单交接病人以来.逐渐成为急诊与各科室间的一种有效沟通形式,弥补了口头交接的弊端,保证了病人在交接过  相似文献   

8.
郑颖 《全科护理》2013,11(23):2176-2177
急诊病人搬运在每天工作中都会遇到,搬运是否得当对病人的生命、疾病的转归有重要影响。据文献报道,急诊科危重病人转运发生意外明显高于其他科[1]。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士在病人搬运环节中起主导作用,本研究分析在搬运急诊病人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与分析1.1对病人的疾病缺乏预见性的判断急诊科工作具有病情  相似文献   

9.
二线值班护士对提高急诊科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二线值班护士 (简称二值护士 )对提高急诊科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的作用。方法 :建立二值护士夜间值班制 ,参与急诊科夜间护理质量监控 ,并对二值护士进行培训 ,明确职责与要求。结果 :二值护士独立解决了3 2 8例次护理工作问题 ,并得到了一线护士、医生的高度评价 ,综合满意度为 95 .7%。结论 :二值护士值班制保证和提高了急诊科夜间护理工作质量 ,为急诊病人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卫生保健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对急诊的救冶则要求快速有效。如何处理好外科急诊病人,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外科急诊病人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王一镗教授曾提出:各地市以上医院应立即着手充实急诊科的外科力量,建设一个完整的名符其实的急诊科[1]。急诊科成立外科小组,既弥补了急诊科对于外科急诊病人只能诊不能治的缺点,又避免了因建立急救中心而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现许多城市及地区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院急诊科自1997年始建立了外科小组,下面就这一年来急诊外…  相似文献   

11.
彭早玲  梁芬  柳琴 《当代护士》2009,(1):109-1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急诊科实行三级护理质量管理,质量小组运用PDCA循环法,对急诊病人的接待处理、技术服务、急诊科环境等问题作了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结果急诊病人满意度由原来85.26%提高到了92.39%。结论PDCA循环法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急诊科医患冲突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回顾分析5年来我科发生医患冲突的事件,探讨急诊医患冲突原因及特点,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急诊科医患冲突的原因分析 1.1 服务态度 急诊病人大都属于突发及意外事件,没有心理准备,病人表现烦躁、恐惧、焦虑,情绪极不稳定,与医务人员接触时间短,不易建立良好的信任感,急诊病人陪同人员多表现惊恐,不知所措,对外界事物及语言承受能力非常脆弱,医护人员在紧张抢救中易忽视家属的心理反馈,甚至对家属呼来唤去,引起家属不满。急诊病人常有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急诊病人的疾病分类与就诊时间,提高急诊护理管理成效。[方法]对8372例急诊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损伤和中毒、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是急诊科的前三位疾病,急诊病人男性多于女性,急诊病人全天就诊量与就诊时间类似“m”型分布,08:00~10:00为全天高峰,03:00~06:00就诊者最少。[结论]护理管理中应根据急诊病人的疾病谱以损伤、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为急诊科的护理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点,注意病人的就诊高峰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4.
急诊病人疾病谱调查及护理管理的应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急诊病人的疾病分类与就诊时间 ,提高急诊护理管理成效。 [方法 ]对 83 72例急诊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损伤和中毒、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是急诊科的前三位疾病 ,急诊病人男性多于女性 ,急诊病人全天就诊量与就诊时间类似“m”型分布 ,0 8:0 0~ 10 :0 0为全天高峰 ,0 3 :0 0~ 0 6:0 0就诊者最少。 [结论 ]护理管理中应根据急诊病人的疾病谱以损伤、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为急诊科的护理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点 ,注意病人的就诊高峰时间 ,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5.
给急诊病人盖被褥保暖是急救工作程序中常常被急诊科护士忽视或轻视的一个环节,但是低温确实是危重病人病情持续恶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白召婵  王卫华 《全科护理》2013,(34):3234-3234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科室,是医院接诊、抢救病人的重要部门.急诊病人多表现为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这就决定了急诊护理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为了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提高急救护理质量,降低急诊护理风险,保证急诊病人及医护人员的安全,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科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急诊护理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防范急诊病人接诊过程中医疗差错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诊工作是医院工作的应急系统,急诊病人不同于门诊病人和病房病人,由于急诊病人发病急、病情重、未知因素较多,因而急诊科历来是医院总纠纷的高风险科室,据统计,急诊医疗纠纷占医院总纠纷的10%~20%。所以说,如何防范医疗纠纷是急诊科丁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下我们就急诊接诊中容易发生医疗差错的原因与对策并结合我们自己的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护理程序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的科室,自从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我们一改过去护士只“忙于抢救病人”,忽视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工作方法,将护理程序运用在实践中,提高了护理质量,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实施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1 实施方法在急诊科,急危病人随时来就诊,而且病情危重病种复杂,其工作具有急、忙、多学科性的特点[1]。在急诊病人来诊后,责任护士迅速接诊,进行护理评估,确立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措施,适应整体护理工作模式。11 接诊当急诊病人到…  相似文献   

19.
急诊科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792-5793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针刺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设计医务人员针刺伤登记表,调查针刺伤人员的原因、类别、环节、暴露源、伤后处置等并统计分析。结果医务人员中急诊科护士发生针刺伤最多,紧急抢救、夜班、午班发生率高。结论急诊科工作量大,突发事件多,加强急诊科护士的配置和培训、改变不良习惯、加强防护等,可有效控制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备班制在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 《护理研究》2008,22(35):3272-3272
急诊科为医院的窗口科室,是接诊和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具有多学科、无规律、节奏快等特点.急诊病人的就诊存在随机性和不稳定性,时有突发事件或大批量病人的到来,特别是中午、夜间时间,此时常规排班中的护理人员就会出现不足,影响急诊病人的救治.为应对突发事件所致的急诊科人力不足,避免忙乱现象,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合理调配人力,我科自2006年7月增加护理人员的储备,实行备班制,经过近1年的运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